扶植軍官:骨幹是“折騰”出來的(1)

扶植軍官:骨幹是“折騰”出來的(1)

當兵第二年,我當班長。這是個在士兵中很榮耀的職務。由於我還是新兵,所以自己心裏有些膽怯。指導員找我談話,說:威信是領導給的,水平和能力是培養出來的。你不要怕,只要大膽工作,肯定能夠勝任。人才是組織培養的,人才的威信是領導給的。我剛到作戰連隊帶兵時,面對和自己年齡相仿,甚至年長於我的士兵,底氣不足。上級笑着對我說:怕什麼?能力是組織培養的。組織上培養你,你就有能力。威信是領導為你樹的,領導讓你有威信你就有威信。上級在你的下級面前肯定幾次你的工作,戰士就信你,你就有威信了。我接觸到一些企業家、老闆。企業創業時,由於缺人才,所以非常着急;企業發展時期,他們還在為人才發愁。他們始終不明白,企業缺少能夠“領軍打仗的人才”的責任就在企業家、企業老闆自己身上。任何組織的成功,除了具有正確的使命和策略以外,起決定因素的是幹部。**曾明確指出:正確的路線確定后,幹部是決定因素。任何成功組織的幹部隊伍,主要都是自己培養的,這是組織幹部隊伍的主要源泉。在一個完全市場化的環境中,企業所有行為均可以是市場化的,但在企業經營管理隊伍的打造上,成功企業的經驗表明:自己培養依然是主流。把幹部隊伍寄托在“空降兵”身上,短期可以,長期不行;個別可以,普遍不行。在軍隊中,強調了官兵在人格上人人平等,但在能力和作用上,又強調了人與人是不同的。這種不同,來自於組織對個人的信任程度。軍隊十分重視培養能夠領兵打仗的人。仔細算下來,我在軍中有一半時間在接受各種學習和培訓:新兵訓練結束后,部分骨幹和優秀的士兵被選送到師(旅)、團一級教導隊進行班長(士官)培訓;擬任職務前,要去中級指揮學院、高級指揮學院進行培訓……我的經歷不是特例,只是縮影。這種階梯式的不斷培養,使這個組織永遠不缺領兵打仗的人。幹部的成長是個過程,需要不同崗位的磨練。在解放軍中,軍官的提拔是要看經歷的。這種經歷,就是擬任上級職務,需要有下一級,甚至是下兩級職務的任職經歷。舉例來說:要當師長,必須要當過連長、團長。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之所以能夠從山溝中一直走進解放軍統帥機關,並沒有什麼背景,主要靠兩條:第一,我在初級、中級指揮院校的培訓經歷。第二,我在基層連隊擔任過主官,並在團、師和集團軍機關擔任過職務。解放軍鍛煉幹部還有一招:把優秀的幹部放到艱苦的地方,賦予其“急、難、險、重”任務。這樣,這些幹部就有了立功和歷練的機會。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當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從軍委副主席到總參謀長,與其前任比,他們已經不是打天下的將領了。但是,他們都參與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生於中國南部的局部戰爭;他們毫無例外地都在多個部隊、多種崗位的主官位置上經過歷練。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組織,其幹部骨幹結構是:高層穩定、中層相對穩定、基層流動。這種結構是組織具有持續發展力和競爭力的表現。解放軍的組織建設,實際上正是這種架構的絕好例證。我當指導員時,由於種種原因,在這個崗位上待的時間比較長,大約有5年時間。年輕軍官是以提升為成功標誌的,因此,在一段時間內,我的心情比較苦悶。團長找到我,說:幹部都是這樣,有進步(提升)快的時候,也有慢的時候,關鍵是要經受住考驗。經過這些年的職場歷練,我總結出:“折騰”是組織、老闆考驗員工忠誠度的手段。它說明你已經被老闆看中,所以也可以說,被“折騰”是一種資格,是一種幸運。從這個角度說,組織中的幹部有必要接受各種歷練和考驗。許多企業創業領袖都羨慕聯想的柳傳志,因為他有兩個好的接班人:楊元慶、郭為。但孰不知,老柳為培養這兩個人,前後“折騰”了他們多年。在聯想,楊元慶和郭為是被“折騰”的典型代表。據說,他們是一年一個新崗位,“折騰”了十幾年,換了許多崗位,才成為了“全才”。“折騰”,其實就是公司對你的考驗。你忠於公司嗎?忠於老闆嗎?不忠於公司和老闆的人是得不到重用的。你說你忠誠,有什麼能證明呢?老闆怎麼才能知道你是忠誠的呢?所謂患難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如此,企業與員工的關係更是如此。企業在危機時,可以看出誰是忠誠的,那麼在“和平時期”,考驗忠誠的方法是什麼呢?一個辦法是老闆單獨面對員工,親自跟蹤員工的工作績效,這樣能迅速發現一些忠誠於公司的員工,但是這個辦法僅適用於小範圍,對於一個3000人的企業,就不可能採用這個辦法。另外,跟蹤績效考核也只能知道員工的專業素質怎樣,而很難檢驗出這個人是否忠誠於公司。因此老闆就人為地製造出危機來,“折騰”就是“檢驗忠誠”的很好辦法。在企業中,老闆承擔的風險是最大的,企業完蛋了,老闆可能要跳樓,而員工損失小,還可以到別的企業再去打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向解放軍學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向解放軍學習
上一章下一章

扶植軍官:骨幹是“折騰”出來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