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身段的「美」,維繫着「情」的展開和滿圓
白先勇選了只有二十多歲的蘇崑演員俞玖林和沈豐英分飾柳夢梅和杜麗娘,並把雕琢這兩塊璞玉的重任交給大師級表演藝術家汪世瑜和張繼青,讓他們把自己塑造的柳夢梅和杜麗娘,在舞台上延續青春的生命,繼續迸發光華。綜觀三個晚上的演出,兩位青年演員的確令人眼前一亮。俞玖林儘管跟乃師汪世瑜的表演層次相去尚遠,瀟洒自得的氣派稍嫌不足;但他的演出,既有儒生的傲骨,又有情痴的深情,讓人覺得這個人物使麗娘愛得死去活來,也是自然不過的事。沈豐英的杜麗娘演來文秀典雅,眉梢眼角更流露出一種反叛的氣質,人物個性飽滿立體,實在可喜。他倆的身段表演,在汪、張兩位老師一年來悉心指導下,充分發揮了傳統崑劇表演藝術的內涵和魅力;杜的尋情、柳的圓情,如流波閃動,繾綣交纏。在〈驚夢〉、〈幽媾〉、〈冥誓〉、〈婚走〉、〈如杭〉這幾折戲中,兩個主人公身段繁複,情致細膩的雙人舞表演,把劇本構思的夢中情、人鬼情、人間情,以最美的形式呈現在觀眾眼前。他們表演身段的美,維繫着整個戲劇的「情」的展開和滿圓。汪世瑜除了傳藝外,還擔任總導演一職,把很多出沒有承傳的戲「捏」出來,完成這個新編的全本《牡丹亭》。儘管歷史上確曾有全本五十五齣的演出,但是,到了「傳」字輩演員,能演的只有十三出,傳授下來的,更只有十齣而已;所以,要排出全本,的確是一項大挑戰。近年,一些崑劇團在排演新戲時,往往請話劇導演來執導,刻意地把現代劇場藝術元素引入崑曲舞台,例如利用七彩的雷射燈光、電影感的影像天幕、極盡豪華富麗的佈景,打着「改革」的旗號,以迎合大眾品味,效果卻是令人失望的。這種精力、資金的投放,對發揮崑劇藝術精粹,並不能產生效益。本末倒置的思維,只會使崑劇逐漸成為現代古裝舞台劇的末流。而問題最大的癥結,是話劇導演教不了崑劇演員「做戲」。汪世瑜以五十年的舞台經驗和心得來「捏」戲,以演員表演為場面調度、劇情推展的基礎核心,把崑劇無歌不舞、無舞不歌的藝術表演形式發揮得淋漓盡致。他重新設計〈驚夢〉中的雙人舞,讓柳、杜二人的水袖絞出青年戀人的愛得纏綿、如夢似真;又設計了〈如杭〉中的雙人舞,以兩人的扇子搧出新婚夫婦的如膠似漆、幸褔美滿,可說做到滿台生輝、美不勝收的效果。至於由著名武生演員翁國生排出來的〈冥判〉、〈淮警〉、〈移鎮〉、〈折寇〉等,都充分發揮了群戲舞台上構圖的平衡、對比的多變,令人目不暇給。汪世瑜在演出前的講座中笑說自己一個不小心,當上了這劇的總導演;幸好,白先勇抓住了這個「不小心」,觀眾才能在這劇中得到了這麼豐富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