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也布殊 愛也布殊
在美國,喜歡和信任布殊的人數居高不下,而反感他的人也不在少數,在世界範圍,不滿意布殊的人就更多了。在阿拉伯世界、在歐洲、在世界的許多地方,布殊的牛仔作風,他的單邊主義作風都引起了極大的非議。像里根一樣,布殊也是來自美國的西部地區。廣袤的沙漠,疾馳的駿馬,鑄就了剛健粗獷、勇於冒險的西部牛仔文化,這樣的文化在布殊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作為堅定的理想主義者,布殊富有冒險精神,個性強硬,崇尚武力,這種性格作為個人倒無可厚非,但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領導人,卻不能不讓人擔憂。一位傳記作者評價說,布殊身上具有總統的特質,他不會輕易做出決定,可是一旦做出決定,就決不會瞻前顧後,他會毫不猶豫地以小博大。更令人不安的是,布殊身上有着濃郁的宗教氣息,自信對全世界肩負着神聖的使命,布殊不僅把美國比做“民主的燈塔”,還極力在阿拉伯世界和世界其他地方推行美國式的民主,這也使他在那些地區成了不受歡迎的人。對於布殊政府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包括美國人在內的許多人都覺得難以理解。《國際先驅論壇報》的一篇文章批評說,布殊政府完全像個乳臭未乾的孩子……那些十幾歲的孩子總是犯錯誤,因為他們想用一種極其簡單的方式來解決複雜問題,他們的思維里只包含着一些非常孩子氣的時間觀,缺乏對別人的認同,並且瘋狂自戀,以及只能說服自己的荒謬邏輯和道德觀。另外一些人則從心理上找尋布殊的“病態”根源。日前,美國馬利蘭大學等心理研究機構的四名心理學家發表研究報告稱,布殊總統患有偏執性神經病,持有一種黑白分明的道德觀及不能容忍模稜兩可的心態,這種對模稜兩可無法容忍的心理會導致其拉幫結派,對事物的看法先入為主而得出不成熟的結論,並且喜歡按照簡單化的陳腐老套的方式辦事。其中一名心理學家格拉塞爾說,布殊政府因為相信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忽視與其立場相反的情報,就是出於這種封閉和偏執的心理狀態。據稱,布殊的這種偏執心理還將成為一本心理教科書中的一個案例。在一些媒體和博客網站抓住“布殊的謊言”不放之際,一個網絡競賽還直接拿布殊開涮,這個名為“30秒布殊”的競賽專門向社會徵集諷刺布殊的幽默短片,而在短短數月之內,該網站就得到了200萬人的註冊,並徵集到了1512部諷刺影片。在一則發人深省的電視短片中,孩子們在學校的畢業會上一個接一個地向家長講述,自己在學校期間學到了什麼。第一個孩子說:“如果我認為某人想欺負我,我就要先發制人地先去欺負他。”緊接着,一個女孩子說:“無論我的朋友(盟友)說什麼,我都不會理會,因為我已經決定了。”最後一個孩子在說:“別問我為什麼把一切弄得亂糟糟的,別問我為什麼讓別人生活在恐懼中,如果你要這麼問我,就證明你不愛國!”在片子的最後,畫外音質問道:“看看我們都教給了孩子們什麼!”儘管這些輿論和看法還遠遠談不上主流,但多少還是表明了真實的民意:作為個人,布殊和他的家庭會贏得許多人的好感,但作為美國總統,他的所作所為卻並不能讓人特別欽佩和讚許。也許布殊總統應該聽聽約翰·麥金農的忠告:在採取能對子孫後代的生活、我們的資源和我們的榮譽產生影響的行動之前,我們所採取的方法要包括一個明確可信的目標,一個經多方討論過的連貫的計劃;了解對現在有啟示的歷史,了解所採取方法的局限性;真正地替那些和我們不一樣的人換位思考,不是光從感情上予以聲援;尊重其他人和其他國家;超越以自我為中心的社會倫理;從內心尊重團結、獨立、**和自由,以及幽默感、反諷和謙卑等品質。(《國際先驅論壇報》,2003年9月17日。)如果布殊能夠從遇到的諸多麻煩中吸取教訓的話,如果他有第二個任期改變人們對他的不良看法的話,不僅他自己會有機會得到一個良好的歷史評價,而且美國和世界都會因此而受益。讓布殊用行動告訴我們他是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