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炮轟作家” 批評的魅力在於豐沛的闡釋

也說“炮轟作家” 批評的魅力在於豐沛的闡釋

最近一部《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的書籍在網上引發討論。書中,青年批評家李建軍、蔣泥等對池莉、王安憶、莫言、賈平凹、二月河等5位作家的作品展開激烈評論,並有“媚俗化傾向”、“偽平民立場”、“偽藝術手法”和“唯皇史觀”等尖銳指評。記者剛剛就該書電話採訪相關作家時,王安憶、池莉等作家反應平淡,均稱對該書一無所知。

該書策劃者稱,它是“文學博士聯手向名作家發難”的一本書。取名“與魔鬼下棋”,旨在表現作家與批評家“棋逢對手”之意。該書序中稱,中國所謂的批評家向來是讚揚家,他們既是看客,也是過客。真正好的批評家是心靈和歷史的愛好者,富有良知、激情和理性。

李建軍在書中評論作家池莉的《看麥娘》時,以“一鍋熱氣騰騰的爛粥”為題,文章認為池莉作品語言粗礪,敘事雜亂,小家子氣。李靜以《不冒險的旅程》評價作家王安憶的寫作困境。蔣泥的文章標題為《為莫言挑刺》。

在此之前,中國文學界對於文學批評的討論從未間斷,也由此引發了各類文壇官司。如幾年前批評家劉川鄂與作家池莉之爭,去年剛剛和解的古遠清與余秋雨之爭。作家指責批評家“借名人出名作秀”,批評家則一口咬定自己在進行正常的文學批評。那麼,正常的文學批評與惡意炒作之間究竟如何界定?

記者就《與魔鬼下棋》一書電話採訪作家莫言時,他說,對於《與魔鬼下棋》這本書自己沒有看過,不好評價。他“相信他們是善意地對待文學,有發言的自由”。

談及當前的文學批評時,莫言認為,文學批評當然應該從作品出發,起碼應該熟讀作品。若是對作家進行批評,就應該先廣泛閱讀該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在此基礎上再發表看法。如果不是這樣,則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批評。另外需要遵循的第二條遊戲規則是,不能搞人身攻擊。

李建軍認為,真正的批評是一種對話甚至對抗性的行為。它以為敵的方式為友,借懷疑之手推開認同之門。因此,真正的批評更容易招致誤解甚至敵意,而不是贏得掌聲和鮮花,不是互相進行話語撫摸,你說我是“大師”,我說你是“天才”。

但是,是否尖銳的指評就意味着科學的文學批評?它對於文學的成長是否是一種傷害?它雖然聲稱“倡導正常文學批評”,但本身是否遵循了遊戲規則?

單就這本書而言,批評界和媒體也眾說紛紜。《北京日報》編輯陳戎認為,文壇應該有“指錯式的文學批評”。但具體到這本書,她認為這是一個商業行為。她說,對於發展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來說,這樣的行為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說得更難聽一點,這樣的行為並不十分光彩。當然,陳戎也認為,這本書中所收錄的很多文章還是不錯的。“我相信,這樣的做法並不是這些作者的本意”。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作家和批評家之間的關係很難弄清。“距離太近”、“有作秀的嫌疑”,是採訪對象的一些說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告訴記者,作家和批評家之間的關係太微妙了。有的人希望批評家來批評他的作品,但批評得過火了,又是個麻煩。

青年批評家張檸說,如果是自己的文字,當然希望批評家談不足。要是有人能說到點子上,我就認為他是一個行家,是我的知己。

另一方面,著名評論家洪治綱先生告訴記者,他不太喜歡過於簡單和武斷的是非評價。他說,批評家不是一般讀者,他有理由比一般讀者站得更高更遠,看得更深更精。否則,就不需要這種職業的存在了。批評家必須時刻以理性的眼光來看待所有的文學實踐,並以自己所認定的價值規範和審美標準,對各種文學實踐作出合理的解釋。無論批判還是肯定,都應該呈現出自己恆定的眼光和立場。事實上,從來也沒有哪位批評家敢說,自己可以左右一個作家、一部作品或一個文學現象的命運。批評家的最大魅力不在於判斷,而在於豐沛的闡釋———在闡釋中告訴人們一切真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
上一章下一章

也說“炮轟作家” 批評的魅力在於豐沛的闡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