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的意義和悲劇的精神(1)

慾望的意義和悲劇的精神(1)

福柯指出,“性”是意識形態建構和統合的“身體、器官、**、功能、自發生理體系、感覺和快感”,沒有自己內在的統一性或“法則”。意義是通過語言、通過詞和相互關係建構的,性通過與其他非性概念的關係存在,是一個語言單位。圍繞性的鬥爭是圍繞意義的鬥爭。馬爾庫塞則在《愛欲與文明》中指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在他看來,由於是快樂原則支配的潛意識是先天形成的,因而更能體現人的本質。潛意識中的主要本能是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由於人首先是一種存在,因而人的本質首先就是與存在原則相一致的生命本能。這種生命本能就是愛欲。在現代文明中,人受到壓抑,首先就因為愛欲的壓抑。因此,當馬克思說人的解放時,實際也就是愛欲的解放。但愛欲的解放,決不等於**的放縱。**和愛欲的區別在於,**僅僅是兩性關係的**,而愛欲作為生命本能,則蘊含著更多的內容,既包括**,也包括食慾、休息、消遣等其他生物**。**對個人來說,只能獲得局部的、短暫的快樂,而且還常伴之以痛苦和給社會帶來的混亂。可是,愛欲則會使人獲得一種持久的、全面的快樂,並使社會建立起一種新的關係。解放愛欲的關鍵是要解放勞動,使人擺脫異化勞動的痛苦,在勞動中獲得快樂。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則乾脆把這種**分為兩種: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這幾種需要逐漸升華,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升華包括如下內涵:①高級需要是一種在種繫上或進化上發展較遲的產物;②高級需要是較遲的個體發育的產物;③越是高級的需要,對於維持純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④生活在高級需要的水平上,意味着更大的生物效能,更長的壽命,更少的疾病和更好的睡眠等等;⑤從主觀上講,高級需要不像其它需要一樣迫切;⑥高級需要的滿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觀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寧靜感,以及內心生活的豐富感;⑦追求和滿足高級需要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健康趨勢,一種脫離心理病態的趨勢;⑧高級需要的滿足有更多的前提條件;⑨高級需要的實現要求有更好的外部條件;B10那些兩種需要都滿足的人們通常認為高級需要比低級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B11需要的層次越高,愛的趨同範圍就越廣;B12高級需要越高級,就越少自私,越具有有益於公眾和社會的效果;B13高級需要的滿足更接近自我實現;B14高級需要的追求與滿足導致更偉大、更堅強,以及更真實的個性;B15需要的層次越高,心理治療就越容易,並且越有效;B16低級需要比高級需要更部位化,更可觸知,也更有限度。對此,猶太哲學大師弗洛姆的觀點則是,“任何理想,包括以世俗的意識形態表現出來的理想都是人的需要的表現。我們必須充分重視這些理想的真實性,充分估計到它們有助於拓展人的力量的程度,充分估計到它們實現與解答人的追尋世界的平衡與和諧的需要的程度。我再說一遍:要理解人的動機必須首先理解人的境遇。”由此可見,文學絕對不是獨立於社會而存在的,是和其他學科的理論同步發展的,只不過其他學科偏重於理論,文學偏重於感性罷了。那些所謂的“為藝術而藝術”的謊言,是戕害文學健康發展的劊子手。對此,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猶太文學大師艾·辛格說:一個人在戀愛和**中,最能表現一個人的人性。打個比方,一個人在社會上可以是個強人,是個獨裁者,但是在**時,他則可能像小孩一樣無能。性器官是人體最敏感的部位。例如,眼睛不會因為它看到不喜歡的東西而不看,但**則不同,如果它不喜歡,它就拒絕“工作”。因此,性器官更能表現人的靈魂。它們不是“外交官”,它們毫不留情地說出真相。儘管有時它們會“喜怒無常”,甚至因耐不住寂寞而瘋狂,但事後它們就會報告大腦,它們非常後悔,甚至很痛苦。哲學大師馬爾庫塞則在《現代文明與人的困境》中指出,“人無論是用感官還是用其他粗野的部分,都無法知覺和享受美;它完全是在某種更高貴的方式中,享受着所有的美和善,即是藉助最高貴的東西——他的精神和理性。”也就是說,當你簡單地把僅僅是生理**等同於快樂和幸福,那快樂本身便不再是美的主體,也不會有任何可敬、可愛的表現了。只有在真正全面而深刻的藝術中,快樂和幸福才有可能產生,並形成美。普魯斯特在《駁聖伯夫》一書中,把這種藝術的美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他指出,藝術品只有在精神領域才可能被創造出來,他反對藝術創造中的唯物主義,主張擯棄粗陋的表面,割斷與表象的聯繫,深入到生命的深處,揭示“人所具備的本質和深在的一切”,真正達到“內在的真實”,藝術品才有可能成為“永恆的東西”。也就是說:“外在的真實”雖然可以贏得暫時的成功,但太膚淺,沒有生命力,太容易重複,最終會被文學史淘汰。綜上所述,一個作家要想獲得最後的成功,必須突破**的瓶頸,走向精神的深處。而這一切,除了深入生活以外,還必須多讀書,接受世界先進文明的成果,並以悲憫的心態對待大眾蒼生,以審視和挑剔的眼光揭示人的境遇,挖掘那些導致人不快樂、不幸福、不人道的真正原因。這些問題正是涉及當代中國作家所面臨的普遍困境,沒有苛刻的自我要求,不會踏入藝術的門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
上一章下一章

慾望的意義和悲劇的精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