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當年西方的香港熱(4)

話當年西方的香港熱(4)

80年代初,美國社區影院及深宵電視經常可見功夫武俠片的蹤影。美國的唐人街人口愈來愈多,港片排山倒海涌至,之後,各地影展也發現這充滿爆炸力的電影。1983年馬可·穆勒於柏沙盧(Pesaro)電影節安排了“亞洲電影面面觀”(Cinemasia)此一環節,組織專題放映港片。配合此次放映活動,他們還刊印了兩冊亞洲電影評論文集,更引發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ducin巑a)編輯於1984年出版了一期內容精採的“香港製造”專題(MadeinHongKong)。當時,《電影筆記》在西方電影文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人人惟馬首是瞻。港產片開始陸續在影展亮相,通常都安排在特別午夜場放映。1988年,喜愛港片的大衛·舒特(DavidChute)為紐約期刊《電影評論》(FilmComment)組織了一系列由影評人與電影策劃人撰寫的鴻文,內容都圍繞徐克、成龍及恐怖片。未幾,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中心的芭芭拉·莎利絲(BarbaraScharres)開始舉辦每年一度、選映最新港產片的活動。【1987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東方視域”(EasternHorizons)節目放映了十四部港片,鬨動一時,亦對港片登陸北美居功不小。——譯者注】港片蓄勢待發,1991年春,《黃飛鴻》在曼哈頓連續放映了一個月。是年秋天,非牟利發行商AsianCineVision搜羅了一籃子港片並命名為“熱力四射的電影”(CinemaofBlazingPassions),安排在各地校園與文化場所放映,觀眾反應熱烈,《紐約書評》(NewYorkReviewofBooks)更刊載謝弗利·奧拜仁(GeoffreyO,Brien)對該放映活動一篇頗有見地的評論文章。一個新興的小眾市場適時打開了,至90年代中更發展得異常蓬勃。電影節目製作者們發覺在錄影帶年代裏,布努艾爾與阿倫·雷乃已沒法吸引觀眾買票入場,而港產片帶來的不僅是亞裔觀眾,還有年輕的和趕時髦的。“賣座的,只有這些與動畫了。”有人不無遺憾地跟我說。影迷文化也與別的新興事物結合起來。功夫武俠片於70年代興起后,功夫雜誌亦一併刊載香港電影消息。一種嶄新動作電影出現的消息,亦在影帶愛好者之間流傳。《武術電影:從李小龍到忍者》(MartialArtsMovies:FromBruceLeetotheNinjas)一書於1985年面世,是百分百的影迷指南,包羅豐富的歷史背景資料及大量圖片,又列出該類型最佳與最劣的作品。指南的作者寫道:“差勁的時候,功夫武俠片幼稚可笑,完全可以授人話柄;但出色時,功夫武俠片給觀眾帶來的興奮,其他電影望塵莫及……這些都是傑出的動作片、出色的超級英雄片;其所提供的樂趣,是其他欠缺想像力、誇張作大的超級英雄片所沒有的。”此際,動作片已成為荷里活類型最重要的一環,香港導演亦開始製作相對成本較輕、實景拍攝的城市驚險片。《奪寶奇兵》及《轟天炮》製造的不少影迷,都發覺香港警察片及歷險片比功夫片更易消化。1988年,即《電影評論》刊載一系列港片評論文章之際,英國電視紀錄片集《奇片共賞》(TheIncrediblyStrangeFilmshow)的其中一集,以成龍及徐克的動作片為題,在美國有線電視台大受歡迎,不斷重播。AsianCineVision於1991年巡迴各地放映的一系列港片,還特別推介槍戰電影如《龍虎風雲》、《英雄本色》及《賭神》(1989)。未幾,評價港產片的西方標準漸次成形,肯定的主要有吳宇森的黑幫英雄片,徐克新瓶舊酒的功夫武俠片,以及美艷女警身手驚人的警察片。港片在本土放映時,都已配上英文字幕,和所有其他外國片都不一樣。同樣重要的一點是,它們都有錄影帶廣泛流傳。住在唐人街附近的影迷,固然可在大銀幕一睹新作並炫耀一番,但多數港片影迷都要看影帶,他們不是到小型影帶店,便是到亞洲雜貨店搜羅珍品。我們居住的鎮上,從中國餐館到雜貨店,甚至美容院都可租到港片。但影帶往往質量差勁,部分學生便定期到芝加哥租借一批鐳射影碟,然後躲到汽車旅館一連數天翻錄那清晰的畫面。影帶引發香港熱,市面遂充斥不同版本互相競爭。有缺去一些場面的盜版,也有專為個別亞洲市場而設的版本。即若合法的影帶版,有時亦異於原版,此因香港公司給予海外發行商有重新剪片的自由。成龍《警察故事》(1985)的美國影帶版,竟刪掉近25分鐘;片末字幕出現時,背景的一組NG鏡頭亦與原版有別。相反,徐克《黃飛鴻》(1991)的影帶版則比原作長,香港放映的版本為遷就影院的放映時間表而刪短了。90年代初,香港熱揮之不去。在歐洲,cult片熱潮漸熾;在日本,更可買到重點介紹著名港產片取景地點的旅遊指南。自資出版的影迷雜誌充斥市面,英國有《東方英雄》(EasternHeroes)及《電影極端》(FilmExtremes);加拿大有格林·吉德斯(ColinGeddes)眼光獨到的《東方眼》(AsianEye)及其後的雙語雜誌《銀幕機器》(ScreenMachine);美國有《香港電影聯繫》(HongKongFilmConnection)、《香港電影雜誌》(HongKongFilmMagazine)、《亞洲垃圾電影》(AsianTrashCinema,后改為《亞洲Cult片》,AsianCultCinema)及《Skam》(后改為《電影突擊者》,Cineraider)。到了1998年,雜誌多數已先後停刊,但那些年間,卻出現了很有生氣的影迷文化,他們的園地公開,投稿的年輕男女彷彿只為追看港片而活,對港片贊個沒完。他們會興高采烈複述劇情,品評動作場面,又會大談小圈子笑話,分辨那些演小腳色的,更會對某個明星死心塌地,對某些怪雞的**及暴力場面嘆為觀止,而且,又會依據一套很精細的計算方式,為每部影片排名。雜誌的影痴顯然沒有留意香港電影節的刊物,便都大膽為讀者編寫參考工具書。影迷必須知道的,是應該租看哪些影帶,以及怎樣區分成龍早期電影(很可能是劣作)與後期佳作,而且,也要了解何以《皇家師姐Ⅲ雌雄大盜》的英文片名IntheLineofDuty3又叫做YesMadam2【《皇家師姐》(Yes,Madam)第二集是《皇家戰士》(RoyalWarriors,又名IntheLineofDuty)。——譯者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上一章下一章

話當年西方的香港熱(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