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四海(8)

中華四海(8)

獲准國內公映的幾部主要影片,特別是成龍的,都很賣座。1994~1995年間,國內與香港公司以分賬方式放映部分港片。不少觀察家認為,1997主權移交后國內很可能全面開放市場,香港回歸后也許會成為中國的荷里活。然而,中國大陸在1995年開始,給合資製作訂出新例,規定剪輯及配音工作必須在國內完成,底片也必須留在國內。台灣資金的《風月》(1996)製作成本高昂,原以為可在國內公映,但結果不獲電檢通過。與此同時,國內院商開始偏愛荷里活賣座片,逐漸霸佔了大部分的進口配額。1998年,各大城市都以放映西片為主,港片僅在較小城市或鄉鎮地區放映。一如在亞洲其他地方,港片在中國大陸培養了觀眾的新口味,但事實證明荷里活更能在這方面滿足他們。進軍國內受阻,海外市場萎縮,再加上荷里活片漸受歡迎,以及錄影盜版的出現,在在使人擔心香港影業快撐不住了。90年代中開始,香港導演有兩道主要的生存板斧:一是泛亞洲合資製作,一是轉向地道特色;可他們仍然變不齣戲法。1997年新上映港片不足100部,入座人數再下跌8%,進口外國片票房總額超前本土作品,前者是53%,後者47%,乃數十年來的首次。荷里活票房收入稍微超過總額之半,對多數國家來說,守住半壁江山已是喜訊,但對香港卻象徵了權力轉移,本地電影界士氣大挫。1997年10月,特區新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公開表示會設立協調本土製作的電影辦事處,且承諾撥地興建大型片場,以推動香港影業發展。與此同時,電影玩家另覓理想製作地點,有監製甚至開始投資台灣片,與港片全盛時期的做法背道而馳。1997年~1998年亞洲出現金融風暴,香港影業更加兵荒馬亂。縱使亞洲觀眾依然蜂擁跑到新型舒適的多廳影院,但依然垂青港片的馬來西亞、印尼、南韓及泰國等地的院商及發行商,卻以貶值的貨幣做生意。院商不敢提高票價填補差額,便要求香港供應商延期結賬或減價。1998年春,東南亞電影公司買片量減少,港片產量進一步萎縮。當地影市不景的慘況,從嘉禾連串災難可見一斑。嘉禾旗下公開上市的發行及放映公司嘉禾娛樂公司,1998年上半年虧損600萬美元,但拓展多廳影院的業務騎虎難下。為挽救公司,鄒文懷同意與澳洲實力雄厚的院線VillageRoadshow分享娛樂公司的控制權。與此同時,鄒的長期拍檔何冠昌逝世,成龍又退出娛樂公司的董事會。其時,正值政府拍賣將軍澳大幅土地作興建高水平製作設施,以邵氏為首的一夥買家聯手投得,嘉禾卻競投失敗。是年秋季,嘉禾遷出鑽石山斧山道片場,鄒文懷宣佈考慮遷移往新加坡。1998年夏,與我到大華戲院看《97古惑仔戰無不勝》的時間相隔了一年許,《紐約時報》記者無意中撞進《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開播日的戲院,座上只35個觀眾。你只需付美元,便可沿街買到該片的VCD。港片成本大幅削減,製作少得可憐,電影人夢想破滅,香港影業幾乎跌至谷底。最成功導演之一陳嘉上,得減薪75%。當地影評人方保羅更宣讀悼辭:“我看,大家熟悉的香港影業完蛋了。”香港電影50年來一直是區域性企業,如今卻被迫回歸本土,可惜本地觀眾幾已跑光。然而,香港不少最出色影片,卻在1993年影業衰退後出現。正所謂文窮而後工,財政絕境也許使導演更無顧忌實驗新意念新手法。與此同時,導演在更白熱化的競爭及技藝傳統的影響之下,都想拍攝創新與過癮的東西。黃金時代已一去不返,香港影業將變得跟多數本土電影一樣,每年只少量製作,有藝術價值的也有幾部。然而,排眾而出的作品,大抵仍堅守着大眾電影的準則與做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上一章下一章

中華四海(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