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蒲(春秋 魯定公十四年)(1)

第七章 蒲(春秋 魯定公十四年)(1)

眾人離了匡城,便策馬驅車,奪路狂奔,孔子一車當先,因顏刻有傷,換了弟子公良孺駕車。公良孺也是年輕人,血氣方剛,才跟了夫子,聽說匡城有難,立即帶着私車五乘,從衛都趕來救援。孔子的車早已散架,正好換上他的駟馬高車。公良孺只恨馬兒跑得慢,揮鞭不止,四匹馬早就野了,拚命奔跑,全不管車上是否有人。土路坑多,車子一路顛簸,上躥下跳,像是安了彈簧。孔子在車上站不穩,緊抓橫軾,努力保持着直立姿態,無奈身不由己,前仰後合,左搖右晃,像是在做廣播體操。顏淵、子路等人,都在後面幾乘車上,急追緊跟,也是一片東倒西歪。大家一口氣跑出了十多里,才慢了下來,到了一棵樹下,稍作喘息,想想匡人反悔了也難追上,又想,司宮大人雍渠留在城裏喝酒,匡人真要反悔了,可以拿他下酒。這時,眾人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與馬一起,呼哧成一團,雖是初冬季節,人和馬都汗流浹背。路旁立着一塊粗石,上面刻着“蒲界”二字,孔子知道已到了蒲地。遠處,遙遙望見一個城寨,想是蒲邑了。像匡一樣,蒲也是衛的屬邑,由衛國管轄,卻是自治之地,有政府,有軍隊,有邊關,有主權,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同樣凜然不可隨便侵犯。這蒲邑城關一過,後面有兩條路可走,北上即是返衛,南下便可赴陳。返衛還是赴陳呢?孔子正在猶豫之時,同乘的子貢偏偏問了一句:“夫子,一會兒過了蒲邑,我們是往北呢,還是向南?”子貢站在車右,正用一塊絲巾拭汗。他一身簇新的繡花綢衣,光鮮閃亮,又佩着許多金飾玉掛,在陽光下,熠熠發光。相襯之下,夫子雖仍神情高遠,目光如炬,此刻多少有些落魄,那身素色布衫,牢中穿了多日,粘土蒙塵,沾油帶湯,斑斑點點,盡顯腌ā!∽庸逼餃兆罱簿懇倫歐飾,出門在外,總是把自己弄得齊整鮮亮。當初,夫子看不慣他那新潮樣子,說他如“器”。夫子常說“君子不器”,喻他為“器”,自然是說他不是君子。好在子貢“器”而不氣,反而沾沾自喜,以為夫子誇他“成器”,還問自己是何器?夫子想了想,說,瑚璉之器吧。瑚璉是一種華美貴重的禮器,夫子之喻,暗含外表絢麗、內里空洞之諷。子貢把夫子的話,只當表揚來聽,取其華美貴重之意,仍一味地華衣美服。他姓端木名賜,本是衛國商人,一直在帝丘做生意,販貨於衛、魯之間,從師夫子才一年多,年紀比子路小,資歷比顏淵淺,不過,自視比他們高,覺得論學問,自己比子路好;論做事,自己比顏淵靈;就是和夫子比,雖說道德文章不如,但政治智慧未必分出上下。說起來,他年紀輕輕就積了千金,要說自負,實在是有些資本。不然,夫子怎麼會將他比作瑚璉這樣華美貴重的禮器呢?孔子有一點被問住了,雖沒側過頭去看子貢,已感到那邊投過來的灼灼目光。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沉吟道:“君子三思而後行……”離衛之日,他已決意赴陳,一路南下,不再回頭了。衛靈公讓他失望。初次見面,君臣之間,話不投機;見過之後,既沒下文,也沒下次。他到衛國來遊說,在帝丘住了快一年,居家有衛兵看守,不準隨便出遊;平時又見不着君王,沒人可以言說,不游不說,算什麼遊說呢?不說期月,就是三年也無成啊!想想時不我待,便下了決心,離衛赴陳。他想,大道不喪,天下總該有明君吧!如果不是蒙難於匡,自己現在已到陳都宛丘了,說不定正趨步朝廷之上,揖讓群臣之中,坐在御座之前,與陳王共商國是了。但此刻,他赴陳的決心,突然動搖起來了。讓他決心動搖的,是衛夫人南子之邀。這次匡城之難,夫人南子施了援手,派人與子貢、子路一起來匡城解難,不能不說有救命之恩。她還特意托來人捎了口信,請他重返衛國。這已不是夫人南子第一次傳話給他了。說起這位夫人南子,可是衛宮中厲害的人物。作為衛國夫人,衛靈公稱大君,她自稱小君,衛國之事,大到朝里官員任免,小到宮中便桶擺放,無論巨細,她都親自過問。據說,在衛國求仕,不過她這一關,那是休想從衛靈公那裏謀到一官半職的。孔子剛到衛國時,她那邊就有話傳來,說是四方君子,想見大君,都要先來拜見小君。要是孔子求見的話,她會願意見他的。當時,子貢力主先去拜見南子,打通關節,再去遊說衛靈公,這樣成事才有把握。子貢生在衛都,長在帝丘,自小耳聞目染,對衛宮官場的門徑,了如指掌,心領神會,知道何處是要害,哪裏是險關,加上多年經商,深諳人情世故,堅信利益交換,至於察言觀色,看客下碟,檯面敬酒,桌下交易,笑着送禮,哭着行賄,更是駕輕就熟,說來就來。他深知,衛靈公耳聾目瞽,腦子糊塗,管你什麼仁孝忠信,禮義廉恥,如何聽得進去?但只要夫人南子在他耳邊軟言溫語一番,保管拿下一個三品大員。可惜,孔子大不以為然,堅持謀官要走正道,不可走後門,為此,還教育了子貢一番,說自己來衛,不是來為自己謀官的,而是為大道行於天下。大道之行,自然應走正道。說得子貢啞口無言,慚愧而退。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故事新說“解悶主義”再說孔子一生――聖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故事新說“解悶主義”再說孔子一生――聖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蒲(春秋 魯定公十四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