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業先鋒在中國(3)
異議三:中國企業的成功主要受惠於整體經濟的上升。反駁和說明:企業的成長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家成長的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帶給企業正面的影響。然而,中國是個非常複雜、慣性極大的國家;單獨的企業當然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但很難說正在成長的數以萬計的企業對國家沒有影響;企業成長也同樣帶來國家的經濟成長。我們說二十多年的時間不足以發展出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中國的企業與政府和社會之間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複雜關係。無論是海爾、聯想、TCL還是寶鋼、聯通或平安,當它們的企業越趨於領先,它們就越難進步甚至可以說越難超越自己;當它們的表演舞台已經處在經濟力量的先鋒時,它們要面臨一些更為深刻的挑戰——它們依靠什麼與眾不同?我們的研究是希望了解這些企業的動力來源和驅使它們長期領先的因素,希望能探索到它們在達到行業先鋒的過程中發揮着中心力量的本質角色。異議四:中國企業還不構成管理之道,只是進行了十多年的模仿。反駁和說明: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當然模仿,因為我們需要以較快的速度發展自己的國家。模仿是值得贊同的。當簡單的技術性模仿走到盡頭時,這些行業先鋒企業要依靠什麼保持增長?中國企業的管理難道沒有屬於“中國”的部分嗎?完全的西方式的管理理論的模仿有價值嗎?也能獲得實踐嗎?到底模仿了多少呢?從研究的開始我們就始終堅信中國的企業有其自身的管理之道,儘管各種發達國家的管理理論在中國廣泛存在着,但中國的企業還是遵循着屬於自己的方式,這些先鋒企業尤其如此。中國企業家不缺少創新精神,中國的企業在對資源、對機會和對變化的把握上往往有其獨特的方面。即使是在對企業精心策劃的戰略安排和精耕細作的管理方面,中國的企業也有其獨創的應用。我們希望從這些行業先鋒企業中看到這些屬於中國的管理之道。異議五:這類研究的結論往往是管理業界各種理論的羅列。反駁和說明:這不是一個探討各類管理課題在中國企業成功應用的研究。我們更願意看到在實施那些管理理論之前或同時,企業究竟做了什麼令它們擺脫大部分企業所處的低層次上的競爭而邁向先鋒的角色。我們不探討各類管理理論是如何在中國企業成功應用的原因是:當一些企業已經取得某些成功的時候,我們怎麼寫它,它都是成功的;或許我們可以給它從管理理論應用的角度總結出很多成功的因素,然而也有很多其他的企業走了同樣的路,但是那些企業沒有成為先鋒,我們不能證明它們沒有很好地實施,我們卻能確信它們缺少了那些先鋒企業的某些因素,所以仍然在低層次上競爭甚至有些已經失敗了。在確立這個研究課題時,我們沒有把課題落在研究各類管理理論在先鋒企業的應用上,我們也因此不會羅列各種耳熟能詳的管理理論,這是個獨創的研究也蘊涵著獨創的結論。異議六:研究中國的企業更多的是研究中國的企業家。反駁和說明:企業家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這一點無論對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還是對中國的企業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國企業發展十多年的今天,大部分中國企業還是第一代或第二代領導人,這彷彿是回到100年前飛利浦兄弟開創飛利浦公司一樣,企業的發展模式與企業的經營人有着非常明顯的關係。然而,對還未能成為行業先鋒的企業,其企業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也同樣具備值得尊敬的企業家。我們不能以企業的成長經歷推理出企業家在組織經營的過程中展示了他的戰略和謀划能力,也不能因為企業家本身卓越的經歷和地位推理出他經營的企業有着同樣可觀的前景。我們不以企業研究企業家,也不以企業家研究企業。我們希望了解為什麼有些企業能夠確立正確的定位,能夠迅速作出正確判斷,能夠在執行的環節上、在不同的時間對資源作出很好的佈局、選擇,從而得以持續發展成為行業先鋒;同時,為什麼它們能夠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並且在其執行的環節上可以避免可能有的一千個、一萬個不同做法而導致一致而健康的結果。研究的整體理念和成果這個研究的過程長達8年,在這個期間,我們成立了6個項目,在得出每一個結論后又將其先後推廣和應用在32個不同行業和類型的企業。直到今天,我們才可以將這部分內容作為一個研究成果公佈於世。自1995年至今,我們一共發表了80多萬字的研究內容,這些內容往往是對我們一個結論的總結和回顧;然後我們以顧問的角色將這些成果實施應用於一些企業,這些企業的成長經歷和目前的狀況也恰恰是對我們研究成果的一個佐證。需要強調的是,在研究最初階段,我們的探討對象並不僅僅基於寫入這本研究成果的行業先鋒企業。8年前中國還不能讓我們尋得一些先鋒企業加以研究。而今,令人鼓舞的是我們的研究成果非但在這些先鋒企業中得以證明而且還在更多平凡企業的迅速發展中得以證明。這8年的研究過程可以分為以下這些階段。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