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的“寫食主義”
儘管那些冰冷的、甜得發膩的、半生不熟的美國食品是我們不得已的選擇,但是那些沉悶的比賽中,那些飢餓的場邊,那些漫漫長夜中,它們的確曾經溫暖過我們的胃,也點綴過我們那些乏味的日子。2003年1月5日休斯敦回到中國以後,身邊的朋友突然發現我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美食主義,除了整日裏拉着眾人帶我去滿京城尋覓美食之外,甚至會"走火入魔"到購買有關美食的書。一切應該追溯到那些在NBA的美國往事當中。從第一場採訪NBA開始,頗有些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場館竟然提供晚餐。走入火箭所在的康柏中心,換好每天的Mediapass(媒體採訪證),簽個名,就可以索要一張小小的ticket(餐券)。然後,循着香味的牽引,每個記者都會輕車熟路地走到專為媒體開設的餐廳,有了那張券即可免費就餐,儘管忙過一天的記者早已是飢腸轆轆,但在這裏還是很難大快朵頤,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道理美國人比誰都懂,既然是免費,也就是幾個盆里裝着即沒有賣相也沒有"吃"相的菜:像是喂兔子的蔬菜沙拉、煮熟的土豆、不知所謂叫不上名字的熟食。後來去達拉斯採訪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同樣是為媒體準備的工作餐,交出五美金,桌子上擺開一長溜的美食:酥軟的麵包、七分熟的牛排、美味的雪糕......那一次採訪之前直吃得我肚滾腰圓。印象當中只有一次,大概是火箭連勝幾場之後的一次,等我們早早來到工作室的時候,竟然發現了美國人"惟一"擅長做的奶油蛋糕和黑巧克力蛋糕,可是早被一搶而空,只剩下小半塊狀孤獨無助地躺在盤子裏,說時遲那時快,在一個瞪大了眼睛的老美面前,我將剩下的蛋糕一掃而空。後來才發現,美食的走向似乎和球隊的成績有很大的牽連。因而常常都不由得有些懊惱為何姚明不前往聖安東尼奧馬刺或是達拉斯小牛(常規賽成績排在西部第一)。其實並不獨火箭一家有這樣的舉措,達拉斯小牛的老闆庫班就立下規定,如果哪天他們球隊的比分達到一百分的話,那麼全場觀眾都可以得到一份"恰魯帕"-一種墨西哥餡餅。2003-2004賽季,火箭隊總經理道森也終於在主場迎戰丹佛掘金前許下諾言,"只要我們在主場比賽時的比分超過100,而且贏球了,那麼每位現場球迷就能得到一個免費漢堡包。"不過和中國人的美食相比,那些所謂美國美食實在不敢恭維。我的一個ABC(美國出生的中國人)的朋友曾經"深惡痛絕"地對我說:"我就不明白中國人怎麼那樣抗拒接受外來食物,他們似乎走遍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只會一成不變地去尋找中國食物。"我對此頗不敢苛同,越南米粉、墨西哥菜、法式牛排我都有嘗試,可那些大餐們卻從不曾在我的美食的記憶中佔據冰山一角。除此之外,工作室里的飲雪碧、可樂、礦泉水和冰塊可以任意領取,任何一個場館都相同。不過NBA有個古怪的規定,如果拿一次性的紙杯或是現場喝都行,就是不能將罐取走,據說是為了防止將這些"武器"扔上場地。想到在國內看比賽的間歇,為了買一瓶可樂而擠在人潮當中"起起伏伏"情景,禁不住會讓人感嘆,人生的幸福感覺,不過如此。當然,在場館中也為球迷設立了無數的快餐店,多是賣熱狗、漢堡、薯條、爆米花、啤酒類的食品,價錢比外面稍貴一些,看着人頭攢頭的樣子,彷彿人就會多了些胃口。有意思的是,美國人的爆米花多是一大包那種,甚至還有人舉着簡直就是桶裝的爆米花,看上去就十分有吃相,口味也分為咸和甜兩種,看着滿場館的人大嚼特嚼,我們也禁不住嘗試了一次,想不到一發不可收拾,後來我們終於心悅誠服地表示,這該是惟一比中國做得好吃的東西。中場休息的時段,都會看見老記們行色匆匆地趕往工作室,除了去領一份技術統計之外,"眾人皆知的秘密"就是那裏有火箭隊派發的餅乾,一般分為兩種:巧克力的和果仁的,因為數量不多,只有兩盤,動作慢的往往只能"望餅止餓"。中國記者大多身形瘦小、行動迅速,還懂得"傳幫帶",所以往往能看見場邊匆匆走着幾個中國記者,嘴裏嚼着,手裏拿着,也於是在休斯敦的幾個月當中,我能得以每天都品嘗到這頓中場小吃。其實大多數的人都並不在乎是否節約了幾元的飯錢,因為那些食物不管是稱心的也好難看的也罷,至少採訪比賽之前,你總是能感受到有人在關懷着你的胃和工作狀態,也許他們太知道,"人是鐵,飯是鋼",經過幾十年的發展,NBA到了日瑧成熟的階段,他們比誰都明白:為媒體服務,也就是為自己服務,否則每年的轉播哪來那麼高的收視率,哪來那麼大的知名度。投之以李,報之以桃這個道理"資本家"們比誰都懂。或許被NBA免費午餐"寵"習慣了,記得後來和我同住的陳敏從鹽湖城客場歸來后,興沖沖地掏出一盒曲奇餅乾,說是場地上的小女孩派送的"太好吃了,我應該多拿一盒的!"她興奮地嘟噥着。後來經過我們偵察發現,那都是些打工的學生拿來募捐的餅乾,一般拿了就要給錢的。這一事實讓她為此羞愧了一晚上,從此對場地的美食心有戚戚焉。林林總總,以上差不多就是在NBA的"寫食"了,有人在書中感嘆着美食,讚揚着美食,讓我覺得有時候選擇一種美食就是選擇一種人生態度。儘管那些冰冷的、甜得發膩的、半生不熟的美國食品是我們不得已的選擇,但是那些沉悶的比賽中,那些飢餓的場邊,那些漫漫長夜中,它們的確曾經溫暖過我們的胃,也點綴過我們那些乏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