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習慣二:以終為始(三)
你的生活重心是什麼?
人人都有生活重心,即使不一定意識得到,但它依舊存在。一般而言,生活重心可以分為以下數種:
一、以配偶為重心:婚姻可說是最親密持久、最美好可貴的人際關係,因此以丈夫或妻子為生活重心,再自然不過了。
但根據我多年來擔任婚姻顧問的經驗,以配偶為重心的婚姻關係,多半發生情感過度依賴的問題。太過於重視婚姻,會使人的情感異常脆弱,經不起些許打擊,甚至無法面對如新生兒降臨或經濟窘迫等變化。
婚姻會帶來更多的責任與壓力,一般人通常根據以往所受的教養來應付。然而兩個背景不同的人,思想必定有差異,於是乎理財、教養子女、婆家或岳家的問題,都會引起爭執。若再加上其中一方情感難以獨立,這樁婚姻便岌岌可危。
如果我們一方面在情感上依賴對方,一方面又與對方有所突擊,就極易陷入愛恨交織、進退失據的矛盾中。為了保護自己,便更加退縮及排斥對方。於是,冷嘲熱諷代替了真實的感受,感情用事的結果是失去了方向、智慧與力量。縱使表面似乎保住了安全感,實則不然。
二、以家庭為重心:以家庭為重的現象也十分普遍,而且似乎理所當然。家的確帶來愛與被愛、同甘共苦以及歸屬的感覺,但過分重視家庭,反而有害家庭生活。
太仰賴家庭提供安全感及價值感,太重視家族傳統與名譽,通常無法接受任何可能影響這些傳統與聲譽的改變。以家庭為重的父母,不能為子女的真正幸福着想,他們的愛往往是有條件的。結果若非導致子女更為依賴,就是變得叛逆。
三、以金錢為重心:誰也無法否認錢的重要,經濟上的安全感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因此追求財富無可厚非。但若惟利是圖,往往得不償失。
如果一個人的安全感與價值觀完全建立在金錢的多寡上,勢必寢食難安,因為影響財富的變數太多,任何一個閃失都令人承受不起。但是錢卻不能帶來智慧或指引生命的方向,只能提供有限的力量與安全感。
有人為了逐利,不惜將家庭及其他重要事物擺在一邊,而且以為別人都認同這種做法。我認識一位可敬的父親,準備帶子女出遊時,忽然接到公司要求加班的電話,但是他回絕了,因為“工作還會再來,童年卻只有一次”。這一幕深深印在子女腦海里,永誌不忘。
四、以工作為重心:只知埋頭苦幹的“工作狂”,即使犧牲健康、家庭與人際關係也在所不惜。他的生命價值只在於他是個醫生、作家或演員……一旦無法工作,便失去所有的生活意義。
五、以名利為重心:佔有欲極強的人,想據為己有的不僅是有形的物質,如汽車、洋房、華服等等;無形的名譽、榮耀與社會地位也決不放過。
我們都知道名利不可依靠,因為它們隨時可以毀於一旦,一個人若必須靠名利與物質來肯定自我,必定時時處於惶惶不安的狀態中,深恐身外之物轉眼成空。當他們面對條件比自己更好的人,便相形見拙;見到略遜一籌的人,又趾高氣揚。如此一來,自我價值起伏不定,永無寧日。難怪有人在股票大跌或政壇失意后,會選擇自戕一途。
六、以享樂為重心:在當前崇尚速成的世界裏,享樂之風盛行,不足為奇。電視與電影喂大了觀眾的胃口,然而銀幕上的浮華生活,骨子裏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那般美好光鮮。
真正的快樂可使人身心舒暢,短暫的刺激卻絲毫不能給人持久的快樂與滿足。貪圖享樂的人很快便會對既有的刺激感到乏味,然後就得追求更刺激的“快感”。
休太長的假,看太多的電影、電視,打太多的電子遊戲,長久無所事事,都只是浪費生命。無益於增長智慧,激發潛能,增進安全感或指引人生,只不過製造更多的空虛而已。
馬格里奇(MalcolmMuggeridge)在《二十世紀的聖經》(ATwentieth-CenturyTestimony)中寫到:
回憶舊日生活,對我觸動最大的是,當時看上去十分重要、十分吸引人的事,現在看來微不足道,荒唐可笑。比方,各種各樣的成功、名氣和讚譽;得到金錢或吸引女人後的歡愉;旅行,像撒旦那樣上下沉浮,經歷着浮華世界裏的一切。
回想起來,所有這些滿足都已虛無縹緲。
七、以敵人或朋友為重心:青少年尤其容易陷於以朋友為重的情結中。為了被同行團體接納,他們願付出一切代價;對團體的所有價值觀,也都照單全收,因而極為依賴團體。
以朋友為重心,可能只針對一個人而言,情況類似以配偶為重心。也就是完全為對方而活,導致的不良後果則大同小異。
以敵人為重心,似乎少有所聞,其實這種現象相當普遍,只是不易被察覺罷了。當某人覺得遭到重要人物(如主管)的不公平待遇后,很容易耿耿於懷,所作所為都為了要反抗待他不公的人。這就是以敵人為生活重心。
我有一位朋友在大學教書,由於與行政主管交惡,便終日以對方為假想敵,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家庭生活與工作都大受影響,最後逼得他不得不選擇離開。
於是我問他:“如果不是那位仁兄,你寧願繼續留下來,對不對?”
他回答:“是的,可是只要他在一天,我便永遠不得安寧,只好另謀高就。”
“你為什麼讓他成了你生活的重心?”
朋友被這個問題震住了,一口否認。但我分析道理,說明他咎由自取。朋友起先只承認行政主管的確對他影響很大,但認為錯在對方。最後經過我不斷開導,才承認自己也應負一部分責任。
有些離婚的人,仍念念不忘對前夫前妻的深仇大恨;有些已成年的子女,仍為父母當年的忽視、偏心或責罵而憤憤不平,這也都是以敵人為重心。
以朋友或敵人為重心的人沒有安全感。他們的價值觀變化無常,受制於他人的情緒和行為,時時揣摩如何反擊。這樣的個人是沒有力量的,時時被別人牽着鼻子走。
八、以宗教為重心:有人對宗教活動極為熱衷,甚或沒有宗教信仰,言行卻更合乎宗教勸人向善的宗旨。
九、以自我為重心:時下最常見的恐怕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們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自私自利。然而,市面上盛行的個人成功術,無一不以個人為中心,標榜只索取不付出。殊不知狹隘的自我中心觀,會使人缺乏安全感和人生方向,而且也不會有智慧及行動力量。惟有為造福人群、無私奉獻,而追求自我成長,才能在這四方面有所長進。
一般而言,我們都是以上某幾種形態的混合體,隨外在情勢的不同而有所調整。此一時可能以朋友為重心,彼一時或許又變為以配偶為重心。
生活重心如此搖擺不定,情緒上難免起起落落,一會兒意興風發,一會兒頹唐沮喪;一會兒鬥志昂揚,一會兒又落魄消沉。
所以,最理想的狀況還是建立明確固定的生活重心,使人生更平順、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