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九章 殺不殺他
吉珪說到這裏的時候,恰好他們這一行人的後方響起了一串清脆的鈴鐺聲。
吉珪與羅汝才一同扭頭觀看,只見正有一支龐大的商隊,從京西驛道上,朝着京師阜成門的方向緩緩行來。
光是前後騎着馬的商隊夥計們,就足有上百人,他們身上的羊皮襖子裝束,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支商隊來自寒冷的塞北。
羅汝才盯着這支從遠到近的龐大商隊,睜大了眼睛看着足足有四百餘頭馱滿了貨物的高大駱駝,絡繹不絕地從自己的眼前走了過去,直到瀰漫在空氣中的難聞氣味散去,直到駝鈴聲消失在遠處的城門洞裏。
等他回國神來,卻又看見遠處另有一支綿延老遠的騾馬車隊,朝着阜成門的方向行來。
羅汝才正自愣着神,想着吉珪剛剛給他說的最後一句話,突然聽到吳三桂留下來帶隊的猛先捷高聲呵斥道:
“都躲着點兒!躲着點兒!把道路讓開,先讓這些個運煤的車隊進城再說!”
猛先捷在西北的時候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但是到了北京城的城門口,他也不得不小心謹慎一點了。
誰知道這些運煤的拉貨的普通人,是不是京師里哪家權貴的家僕?!
羅汝才聽見了猛先捷的呵斥,當然知道那個姓猛的半大小子並不是針對他,但是他的心裏也是不爽。
但他還是不得不與吉珪一起下了騾子,牽着騾子走到道旁,看着數十輛拉煤的四輪大車過去。
一路隨風揚起的煤灰,弄得他和吉珪滿頭滿臉。
羅汝才看着一輛輛每車走遠,又看看正在罵罵咧咧地地收攏隊伍的猛先捷,然後嘆了口氣,看着身邊的吉珪說道:
“你說的這些,我羅某人何嘗沒有看見?就是這東來西去的商隊,這運煤進城的騾馬大車,看着也是讓人眼熱啊!
“說來也真他娘的奇了怪了!這大明朝當年可是眼瞅着就要咽氣兒蹬腿兒的模樣啊!沒成想,換了個皇帝老子坐江山,這他娘的,又眼瞅着活過來了!”
羅汝才說完了這話,抬頭看看了遠處高大巍峨的北京城,神色沮喪地搖了搖頭,嘆口氣說道:
“也罷!也罷!終歸還是老子福薄,沒有那個坐天下的命數啊!就讓老子就守在這北京城裏,好好看着他姓高的和姓張的,看看他們有沒有那個坐天下的命吧!”
羅汝才這邊兒話音剛落,只見吳三桂已經領着一隊人馬從阜成門內疾馳而來。
羅汝才與吉珪隔着一段距離,紛紛打量着吳三桂領來的人馬。
只見這支百十人的隊伍,個個頂盔披甲、鮮衣怒馬,顯得威武不凡。
仔細看,每個人的身上都斜背着火槍,腰裏懸挎着戚刀,而且一側的腰上還都背着個皮革製作的盒子。
羅汝才和吉珪都明白那個盒子的用途,知道那才是官軍威力的真正所在。
因為裏面裝着官軍火槍手們需要的彈丸和專為崇禎一式火槍定量分裝的火藥包。
一看這個裝備,他倆立刻就知道,來者不是近衛軍的某一鎮,就一定是大明朝傳說中最精銳的京營里神機營了。
羅汝才兩人猜的倒是沒錯,跟着吳三桂前來的為首的一個,正是鎮守京師內城的神機營一部,即帶隊駐守阜成門的神機營前軍左掖都司王廷佐。
而這個王廷佐,恰是近衛軍第四鎮都統制使武安伯王廷臣的幼弟,同時也是講武堂第二期的畢業生。
兩個人之間除了有武安伯王廷臣這層關係之外,說起來,這個王廷佐也算是吳三桂的學弟。
吳三桂出示了攜帶的軍機處上諭,入得阜成門來,見到王廷佐,自是什麼事情都好辦。
當下一番快速上報請示之後,統管京師內外城防務的皇帝表哥劉文炳很快就同意近衛軍第四鎮這五百將士帶着羅汝才等人先行入城,到阜成門瓮城內安置。
同時,一邊兒王廷佐負責接洽此事,一邊兒派了人到錦衣衛指揮使司通報情況,而劉文炳自己則親自先行到紫禁城,去向自己的表弟崇禎皇帝報告這個事情。
別人或許不知道崇禎皇帝對這個羅汝才的重視,但是作為崇禎皇帝最信任的人物之一,劉文炳可是知道的。
當然,知道歸知道,劉文炳其實並不理解。
在他看來,若是這個羅汝才對大明朝真有威脅,直接殺了就是,這樣一來,一了百了,一個死人還能搞出什麼名堂?
如果說這是西北前線的功臣招降過了的,殺了他有損朝廷信譽,可是對一個殺人無數的流賊頭子還講什麼信譽?
再者說了,如今這個當著皇帝的表弟名聲本來就不好,就算再壞還能壞到哪裏去?
只不過這些話,劉文炳只能埋在心裏。
即便是當今皇帝陛下的生母,是他的親姑姑,他的父親新樂侯是當今皇帝的親娘舅,他是當今皇帝的親表哥,他也不敢信口開河亂說話。
劉文炳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並沒什麼本事,之所以能坐在如今的位置上,全靠他對皇帝的忠誠,也全靠他與皇帝之間的那點血脈親情。
對於神機營的管理,他基本上是全靠神機營的總兵老將朱國彥,而對於京師五城兵馬司的管理,如今他更是全靠御前侍從武官出身、深受皇帝信任的閻應元。
而他最大的長處就是,崇禎皇帝讓幹什麼就幹什麼,讓怎麼干就怎麼干,從來不問為什麼。
反正也是分派給別人干,而他只起一個發號施令與監督執行的作用。
對於劉文炳的這個套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一開始還想改變,常常把他叫到身邊耳提面命地點撥他。
崇禎皇帝很希望這個親娘舅家的表兄弟,能夠如同自己的姐夫鞏永固一樣,儘快地成長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可是一年兩年時間過去,看不出自己的種種點撥在劉文炳的身上有什麼明顯的效果。
最後反倒是發現,自家表哥劉文炳的這個套路,效果也還不錯。
雖然他本人能力有限,但是卻十分善於放手倚重那些有能力的部屬。
這麼兩三年下來,倒也不顯山不露水地,把駐防京師內城的神機營所屬各部,梳理得井井有條。
同時靠着閻應元等人的努力,也把京師內外城積弊已久的五城兵馬司給調理得明明白白。
且說,羅汝才、吉珪兩個人跟着吳三桂、王廷佐、猛先捷等人,從阜成門進了京師,當日下午,他們兩人就從近衛軍第四鎮的手裏,被正式移交給了錦衣衛指揮使司。
然後又過了三天,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內的武英殿中,親自召見了羅汝才。
因為羅汝才被任命的職務是錦衣衛指揮使司正四品的指揮僉事,而錦衣衛的事務,向來都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內閣、軍機處和兵部的大臣們參與處理。
所以,這一次,崇禎皇帝在武英殿召見羅汝才,除了錦衣衛指揮使鞏永固,以及帶隊護送羅汝才前來京師的吳三桂之外,只有皇帝欽點的幾個人參加。
比如,東廠提督太監方正化、內務府總管太監王承恩、御前侍從武官處掌事太監褚憲章,還有京師朝堂之上唯一一個上書贊成皇帝留下羅汝才備用的兵部職方司郎中兼軍機處參議牛聚明。
一直負責繪製天下輿地圖形,並製作皇明輿地沙盤模型的牛聚明,十分敏銳地覺察到了崇禎皇帝對西北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十分敏銳地洞察到了崇禎皇帝對西北地區的諸多打算。
在他看來,現如今的大明朝,若是全力以赴,剿滅隴西河湟之地的流賊,早已不是難事。
皇帝放着畢其功於一役而不取,反倒是一力驅使流賊西進,目的當然並不簡單。
一來是要藉著流賊大軍之手,迫使如今雲集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大量木速蠻繼續西遷。
二來則是利用流賊大軍之手充當向西開拓的開路先鋒,重新拿下西域,重新恢復漢唐時代的西邊疆域。
而這一點,也正是牛聚明在崇禎元年恩科殿試之上,在自己的策論里向崇禎皇帝提出的建議。
只是當時的他,並沒有想到,年輕的崇禎皇帝會以目前的這樣一種方法,去實現這個目的。
崇禎皇帝的眼光往西到底看的有多遠,牛聚明並不清楚,但是他自己眼下至少是看到河西以西的漠西蒙古。
也因此,當羅汝才率部投降的消息傳來,牛聚明看到了羅汝才的用處。
如果朝廷再像當年洪承疇殺了王自用等人那樣,殺了羅汝才,今後就完全失去了招降並利用高迎祥等流賊頭領的機會。
既然羅汝才已經落入朝廷之手,若要殺他,何時不可以殺他?
若是等到高迎祥等流賊頭目們的利用價值,被全部榨乾榨盡之後再殺他,他的這條命豈不是還能給朝廷帶來一些好處?
最起碼,也該等到朝廷的大軍真正平定了建虜后金國之後,等到朝廷真的騰出手來,全力以赴解決西北問題的時候,再殺他。
到了那個時候,殺不殺他,還不就是皇帝的一句話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