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秦時明月》主線劇情分析

【轉】《秦時明月》主線劇情分析

真正接觸到《秦時》其實已經是今天的夏天了,看完之後感想很多,之後又順便了解了一些幕後的製作情況。然後就是發現秦時的預設觀眾年齡是12-25……算了算日子,如果秦時今年不播出第三部的話,那麼明年我就不屬於這一製作方預設的人群了……於是決定在生日之前為秦時寫一點東西,也算做一個給自己了結和交待吧。

關於秦時劇情和人物的討論和評論其實已經不少了,但是個人覺得秦時的成功應該有一半要歸功於成功的人設和劇情設置,所以在這裏還是很有必要再寫一點文字來分析的。同時也希望它可以為玄機以後的製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秦時的雙線敘事

首先,需要明確地是秦時的雙線劇情,除了歷史大背景之下的秦亡漢興天下分合之外,剩下的一條就是以天明為中心的個人成長曆程。換言之,秦時這樣的設定放在小說這一類型中,就是歷史風流雲散+個人成長小說。當然這種雙線模式在文學史上並不少見,簡單地說,幾乎當年解放后大部分的紅色題材的小說就是這種雙線模式的典型實踐,其中比較有名就有《青春之歌》、《家春秋》、《一代風流》等。至於純粹的個人成長小說模式,古今中外文學史的例子就更是舉不勝舉了,高爾基個人經歷改寫的三部曲,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甚至司湯達的《紅與黑》都是其中的翹楚。再回到秦時身上,應該說這種雙線敘事模式的選擇還是比較明智,因為這種模式在文學史上可是已經經過幾百年的實驗和證明的(或者應該更準確地說溫世仁先生在創作原著時選擇這種模式是很明智的,雖然沒有創新,但是經過幾代武俠作者的實踐,這一模式最能為讀者所接受。)

關於第一條線,可說的不多。因為私心以為就目前的劇情來看,這條線還沒有怎麼展開,而且在朝在野的雙方也多有臉譜化簡單化之嫌,始皇李斯衛庄是否就是反派,蓋聶荊軻天明墨家是否就是正派,這個問題如果真正展開的話,可以是處理地十分沉重的,其中的家國之嘆個人抉擇應該不是三言二語可以道盡的。(當然如果考慮到預設觀眾人群中比較低齡的那一部分,玄機目前的這種處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至於第二條以天明為中心的主線,這種個人成長模式也可以說是比較受大家青睞的一種設置。但是個人以為在這裏受眾必須要明確秦時是一部關於個人成長的非低幼向作品。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秦時沒有在壞人衛庄的劍上加上一道黑氣,為什麼加入沒有過多的說教鏡頭(具體參見近日官網BBS上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家長帖)。說到底,就是因為秦時是個人成長型的作品,而不是《喜羊羊》或是《貓和老鼠》或是《黑貓警長》這樣的自我反覆模式的作品。

個人成長的作品,由於它的情節是按着時間軸向前推進的,而且每一個下一步的情節應該都是未知的,所以它在情節設置上必須要盡量避免雷同和重複,否則觀眾就會對該作品產生機械複製的不真實的印象,簡單地說就是齣戲了(而這也正是此類成長類作品的大忌,瓊瑤阿姨的言情小說在某種程度就可以看作是個人感情成長類型的作品,她的小說的衰敗正可以說明這一點,過多的類型化的人物和情節設置,不但讓觀眾無法入戲或是自我代入,而且有一定閱讀或是觀影經驗的受眾往往在翻開第一頁時就已經知道了結局了。除非該受眾是想不斷體驗這種虛構的個人情感成長模式的機械重複,否則他就不會有興趣再往下看一個字)。

與秦時這樣的個人成長模式相對的,就是《喜羊羊》這樣的機械重複模式。當然它的存在和大賣也是有理由的,下面我們就以《喜羊羊》為例做個比較簡單的分析。《喜羊羊》這個類型的作品,究其主線情節,基本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即灰太狼意欲捉羊,但每次都是功敗垂成,反為喜羊羊一眾而捉弄。這個橋段不但十分老套,而且幾乎就是好人永遠勝利,壞人永遠失敗的具象化和動物化。而且觀眾在看這種類型的影片時,其實早就知道了這個預設的情節模式,那麼為什麼大家還有興趣繼續看下去呢?原因應該有二:這種模式的設置,除了一方面為低齡的小朋友提供了一個可以代入喜羊羊正義一方的空間外,它還為廣大大齡觀眾提供了一個可以不斷重複感受這一橋段的空間。對於這些觀眾而言,他們既沒有自我代入喜羊羊這一方,也沒有自我代入灰太狼這一方。他代入的是全知全能超越一切的旁觀者(文學分析中一般把這種代入成為上帝型的敘事者代入),這個比較類似我國傳統的說書藝術所創造出的文學作品,例如三言二拍。說書人和聽書人在跟着情節走的時候,其實都知道所有故事都不會脫離善惡到頭終有報的模式,但是大家還是有興趣繼續聽下去,這說明了這種機械重複的模式是迎合了受眾希望不斷重新體驗這一已知模式的潛在心理需求的。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模式的使用,也是有它所需要遵循的限制的。首先,如果它是真實的人類為主角的話,那麼它必須每一次都是以不同的人物為角色展開的,因為否則就會很明顯地威脅到作品的似真性,從而直接導致觀眾齣戲(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國產單一主角的說教向低齡動畫,大齡觀眾幾乎沒法看);第二,如果它是以擬人化的動物為主角的話,那麼它可以保持同一批主角和配角,但是在這個時候這類作品其實已經開始向寓言化的形式轉變了,雖然它不用再考慮作品是否能帶來真實感這一問題,但是它必須在每一集中要能為觀眾們提供足夠的新意和亮點(例如灰太狼每次千奇百怪的搞笑情節)。

所以,總而言之,個人成長型的作品由於它本身的類型限制和特殊性,如果它一旦在創作上走上了機械複製的道路(或者甚至不用這樣,只要是它會讓受眾產生這種機械生產的感覺),那麼它的路也走到盡頭了。而將人物過於簡單化或者臉譜化(例如,將有些人物的出場就處理成恨不得在他臉上寫上“我是壞人”或者“一切不幸皆由我起”這樣的字樣),則是通往這條不歸路最好的捷徑。當然,這並不是說這種作品就完全沒有人看了,但是如果玄機要想和日漫PK的話,那麼這種過於照顧低齡觀眾的舉動最好還是不要嘗試……畢竟想要一部作品可以滿足所有人群,那麼結果就是該作品什麼人群都不能滿足。有舍才有得,其實說穿了就是看玄機到底想要做出怎樣的作品。如果是低幼型,那麼官網論壇里那位家長的建議就句句都是金玉良言了。

二、今日的天明,明日的蓋聶

既然秦時是一部以個人成長模式為主的作品,那麼天明一角的設定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因為不論其他人物如何變遷,他一定是貫穿八部作品的真正主角。更具體地說,其他所有角色的出現則都是圍繞他生成的。例如,蓋聶一角,毫無疑問,擔任的就是天明的“父親”、保護人、引導者的角色(很多觀眾都在討論在聶叔什麼時候會掛,其實簡單地說,只要天明沒有真正完成成長的歷程,並且沒有新的角色來替補聶叔目前承擔的任務,那麼無論發生什麼聶叔都不會掛。反之,如果天明完成成長,或是有一個新的角色來替補聶叔的位置,那麼即使聶叔沒有真正死亡,但他在情節推動的方面可以說已經是死了的,例如歸隱這樣的設置)。例如,少羽一角,他的出現就是為了承擔成為天明的鏡像和對照的任務(因此少羽這個角色必定會與天明一起撐到本片的最後,除非玄機打算讓他推國讓位,打算換一個角色來映襯天明;也因此,兩人在墨家機關城內在王道俠道面前的分手也就是必然的)。再例如,高月一角,作為天明目前理想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變得和大叔一樣強,可以保護高月”),她是天明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套用西方文論的觀點就是,她活着的任務就是成為天明**的客體,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高月一角必定也會和天明同生共死(不過既然天明必定不會死,那麼高月也只有長生了)。但是以上推斷只是根據目前的劇情所作,高月一角的命運在另外情境下則可能完全就是不同的樣子。(例如,如果她隨着情節的推進不再是天明**的客體,而是成為天明成長道路上最大的障礙。目前就已經有一些網友開始設想如果高月是最後真正的**oss,個人其實很喜歡這個也許有點老套的設定。但是試想有什麼能比自己理想的對象被徹底粉碎,更能成為推動人物成長的契機的呢。如果玄機真的能把握好這個關節的處理,相信對提升天明的形象大大有益。而且如果用心做一下劇本的話,那麼這個地方應該可以很出彩。)

以此類推,嬴政李斯月神、墨家人物、衛庄及其手下的出現,如果跳出具體劇情來看的話,那麼他們的出現都是因為天明在他的成長道路上必須需要一些的功能性角色的幫助和推動。在這裏,如果我們用一下敘事作品中常用的行動元模型來分析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以下關係圖:

客體

(Objet)

高月

|

|

主體

助手(Adjuvant)——(Sujet)——對手(Opposant)嬴政等、

蓋聶、墨家眾人天明衛庄等

少羽等

通過上圖可見,高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至少是目前支持天明努力和成長的最重要的客體,我們甚至可以說她就是支持整座劇情大廈的基石,除非天明在接下來的情節中不只以高月作為**的客體了(例如,他開始以天下蒼生或是武學修為為**的客體;當然,其實可以想像這些應該在以後也是必然發生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高月這一作為底部支撐的關鍵倒塌的話,那麼整個劇情就可以急轉直下取得重大突破(不過,相信這應該是不可能……)。

另外,通過上圖,我們還可以看到,其實秦時這一故事的主核就是主人公天明在一干助手的幫助下,以及在一干對手的阻礙下,通過努力,最後達到自己**的客體,完成成長的故事。也許有的觀眾會說,如果這樣說來,那麼秦時這種個人成長型的動畫情節設置也不比《喜羊羊》這樣的機械重複型的作品強多少,它的內核其實也是一個大家已知的模式,它最後剝離出的主線情節也是機械的。但是,需要指出的,秦時里這種已知的模式,如要說它是一種重複,那麼它是一種對人類經典經驗的重複。可以說,我們可以找到幾乎所有的民間故事或是神話其實都和秦時的內核一樣,它們一起滿足了人類最基本的潛在心理欲求:即,尋找——獲得。西方文藝心理學對此有過具體分析,這裏就不再展開了。而機械複製性的作品則是在一部作品中不斷進行自我重複,它每一次的情節其實是無時性的,它不像成長型的作品一樣是單向且不可逆,所以兩者在創作過程、適用人群、欣賞角度和所受限制方面的不同,也就很明白了。

最後,回到天明身上,既然本片是成長型的作品,那麼天明到底成長的終點是什麼呢?就目前的劇情來看,就是和大叔一樣強。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那麼我們也許可以說今日的天明,就是明日的蓋聶……

三、放射同心圓型人物關係結構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基本對秦時的主線情節和人設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是如果玄機在製作時只走到了這一步,那麼它就遠遠達不到現在的效果,它充其量還是一部比較單一的作品。秦時好看的關鍵就在於,除了我們在上面看到的以天明為中心的絕對主角的中心人物關係結構外,它還花了很大的功夫來塑造其他相關角色。例如,蓋聶這一天明的將來時的人物角色。聶叔雖然不是絕對主角,但由於他目前擔任的角色的重要性的問題,所以玄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來營造聶叔這一形象。採用的辦法,基本和天明的一樣,即也是以聶叔為中心,創造出一個放射同心圓型的人物關係網。具體參見下圖:

衛庄

|(對手)

蓉姐(朦朧的戀人)——蓋聶——小高(敵友難分的微妙關係)

|(目前沒有交代的過往)

荊軻

|(傳承?宿命的安排?)

天明

聶叔和衛庄因為師門的規定而成為宿命的對手,聶叔和小高因為所用佩劍的相生相剋而水火不容,聶叔和荊軻的關係因為某個玄機還沒有透露給我們的原因而說不清道不明,聶叔和天明在月神這個超過普通敘事層面的人物的預言下而糾結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天明殺死聶叔應該是必然,這個就像是西方古典戲劇中俄狄浦斯式的弒父現象,聶叔作為天明心理層面上的真正的“父親”,毫無疑問他是阻擋天明完成成長的那個最後的障礙……只是也許按着我國傳統創作習慣的處理,為了不刺激觀眾,這個弒父的行為一般會由反派們完成,例如庄叔,例如政哥等等,然後在由主角通過為父報仇來完成自我的成長),聶叔和蓉姐因為一根羽毛而沒有開始就去結束……可以說,這种放射同心圓型的人物關係結構一方面可以保證在最有限的時空條件下最好地豐富人物的塑造,另一方面則可以儘力把各個本來不相關的人物都緊密地集中起來,以保證作品的凝聚力,避免給人以過於鬆散的感覺。應該說,該結構在聶叔身上的運用和天明一樣,是十分成功的。唯一不同的是(至少就目前的情節而言),玄機並沒有言明聶叔**的對象(“手中的劍為誰而揮動?”)。而這一點則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也給出了的話,那麼聶叔真的就可以替代天明成為男一號。而我們可以推測,這個問題的答案最後應該是由天明和聶叔一起尋找的,等他們找到了這個答案時,他們的歷險也就接近尾聲了(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聶叔也是在成長的……)。

當然,雖然這种放射同心圓型的人物關係結構很有用,但是它在一部作品中也不能多用。在這一點上,玄機很明智地就用它塑造了天明和聶叔這兩個關鍵角色。其他的人物,如衛庄,如嬴政,如少羽,如小高,在他們的塑造上玄機一般採用的還是簡單的線性人物結構。而這種主次分明有緩有急的處理方法還是十分必要,因為如果所有人物都像是蛛網上的點那樣聯繫在一起的話,那麼這部片也就無所謂主線情節和人物了。

四、無處不在的二元對立下的人設關係

所以,可以說上面提到的“尋找——獲得”的成長型情節內核以及主角的放射同心圓型人物關係結構共同構成了秦時主要情節和人設框架的主體。一部作品基本的構建工程至此也就已經基本完成,但出於豐富作品層次和避免線性觀影帶來的枯燥和機械感,那麼接下來就有必要為該主體框架添加一些輔助的人設關係支撐。而玄機在這裏採用則是最簡單最好用的二元對立法。

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更準確地說,這種二元對立的運用有時甚至是和主角的放射同心圓型人物關係交錯在一起。例如,我們之前已經提到過的,少羽和天明的鏡像映襯,蓋聶和衛庄的縱橫對決,淵虹和水寒的相生相剋,蓋聶和荊軻的合作和決裂(當然這個純屬猜想了,不過既然荊軻不是用淬毒的匕首行刺,那麼這裏玄機明顯不會按照歷史走向來處理,那麼很有可能此二人之間會有各種可能發生),蓋聶和天明的今天明天的交錯。此外,小高和荊軻的情深意長,嬴政和天明的不解之仇(弒父情節的完整升級版,天明的后爹殺死了親爹,然後天明註定地就要掃除這個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后爹了),少羽和嬴政的“可以取而代之”(這個歷史向的設置應該在以後會出現),盜跖和白鳳的對決(兩人都以速度取勝,性格各有風格,最終成就了那場著名的追逐戲),班大師和公輸仇的機關PK(他們兩個人的姓合起來就是——公輸班……玄機是故意的吧……),大鐵鎚和機關無雙的對打等等,這些也都是二元對立法的不錯運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男性角色間存在的較為明顯的二元對立外,其實女性角色間也存在着這樣的微妙關係。只不過秦時可能由於創作團隊中多為男性員工,所以對女性角色的戲份的刻畫就相對少一點(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蓉姐了,但是她好像卻要掛了……)。至今為止劇情中出現的有名有姓的女性有,蓉姐、阿雪、煉姐、月神、高月、麗姬,以及在第三部樣片中出現的少司命和大司命。但在這有限的女性角色間,玄機還是創造出了不少的二元對立。首先是雪女和赤煉,這兩個人物從名字到造型,完完全全就是冰和火的對照,估計這兩人中不論是先有了誰,但另一個人物一定是對應着她的特點產生。其次,是蓉姐和阿雪,雖然兩人同為墨家效力,同為冷美人,但是兩人在感情路上的經歷卻是完全對立的,一個是從無到有無比坎坷,另一個是神仙眷侶無人能及(這一方面在下一部分中還會有具體的分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兩人的感情道路,玄機絕對不會同化處理,換言之,也就是一個人幸福的時候,就是另一個付出代價的時候)。然後是,第三部樣片中出現的少司命和大司命,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很明顯她們倆間的人設對比應該就是雪女和赤煉的翻版——即暖色和冷色的對比。以及月神和高月,作為全知全能的非人型人物和本片的絕對女主角,她們兩人的關係估計很可能會和蓋聶和天明的關係類似,即又是一對涉及到今天和明天的人物關係。最後,要提一下的是大司命和煉姐,有不少觀眾指出樣片中兩人的人設形象過於接近,覺得大司命就是陰陽教里的煉姐;個人覺得如果玄機不是在人設創作上江郎才盡或是故意挑戰通行的創作規律的話,會出現如此相近的兩個原創角色,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大司命是煉姐的替補。如果煉姐沒有在第三部中死去的話,那麼她也會有一陣子不出現了。當然這必須是建立在排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兩個先決條件的基礎上的,如果玄機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而進行顛覆性突破化創新,那麼她們兩人並存也不是不可能的。

總而言之,就是玄機為避免人物關係模式的機械和單調於是在錯綜複雜的主線副線人物關係下,採用二元法來使人物關係和形象更加豐滿,這樣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又多了許多可以代入的空間和機會。因為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願意自我代入進完全功能化的角色(比如被聶叔一路上消滅的龍套甲乙丙丁等,雖然他們的存在是絕對必然的,因為沒有他們就不能烘托聶叔的武功)中,必須該人物自己也有故事也有內容,他們才能保證觀眾在追隨主角天明長大的過程中不會因為故事的程式化而感到無聊最後齣戲。

五、各類人物關係的組合及變異

以上單人間的人物關係結構就已經基本分析完畢,人物間剩下關係可能就是各人物組合間的關係了。所謂人物組合,通常情況可以分為,愛戀型、利益趨同型、或者是結義同道型等等,嬴政、李斯和月神的RP組合、衛庄手下仿生學四大天王以及墨家機關城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的高手組合,就都分別屬於這后兩種類型。而至於第一種類型的人物組合關係則要稍稍複雜一些。當然,我們也可以簡單地說這種組合類型其實就是一部作品的感情線的分工和刻畫。秦時作為武俠歷史題材的作品,自然也不會完全拋棄這一部分的關係。

秦時中,目前出現的明確的官方配對組合,就是聶叔和蓉姐、小高和雪女、以及天明和高月。天明和高月兩者間的關係在前面的部分中都已經有過具體分析,而且由於兩人的年齡限制,這裏就不再展開了。這裏主要想談的是剩下這兩對吸引眾多觀眾目光的人物組合關係:聶叔和蓉姐、小高和雪女。其實在上一個部分論及人物設定的二元對立問題時,我們已經說到蓉姐和阿雪兩個角色最大的對立,就在於玄機分派給她們的感情戲份不同。應該說聶叔和蓉姐之間欲說還休的感情和小高和阿雪之間的天作之合,就代表了兩種玄機在秦時前兩部作品中想提供給觀眾的戀愛模式的選擇。聶叔和蓉姐的關係,不論以後如何發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種愛情模式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漸變動態過程,正是它的變化性給予了觀眾進行代入的寶貴空間和吸引觀眾繼續觀影的動力。而這種模式在文學影視動畫作品中的使用,一般也是最常見最有效的,幾乎只要是有感情線的作品,都會用到這種模式,而且這種模式由於它的變化伴隨着觀眾觀影而進行,所以它也是最受觀眾待見的。一般來說觀眾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往往就會憑直覺感覺到這種模式在某兩個人物間存在的可能性,雖然他不肯定,但是他會在心中開始產生一種朦朧的期盼,然後他驚喜地發現這兩個人物間關係的走向好像真的是如他所願的那樣發展的,但由於他對此也沒有絕對的肯定,所以在觀影過程中這種驚喜和憂慮混合的複雜心情會一直伴隨着他,直到最後劇情發生突破性的進展,兩人的關係最終明朗化,此時他在滿足的同時心中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完全放下心來。在這樣的觀影心理的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模式要想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它的使用必須就要能恰到好處地使觀眾們能產生那種既期待又害怕的感覺,否則如果觀眾在影片開始時就十分肯定地相信他會看到這種模式在何時何地出現的話,那麼它能夠吸引有經驗的觀眾進行代入的功能也就自此完全被破壞殆盡了。還是瓊瑤阿姨的例子,她的言情作品中的主角間的人物關係,基本採用的就是這種漸變式的模式;在她的書剛剛出現的時候,讀者們對此並沒有產生自覺的意識,大家都十分享受這種驚喜和憂慮並存的閱讀感受(其實這種閱讀感受歸根究底就是模擬了我們在戀愛時那種微妙的心理,所以其受眾之廣接受程度之好也就理所應當了);但是隨着她的作品數量的增加和創作方式的一成不變,讀者們發現原來書里的男主角一定是會喜歡上女主角的,他們之間種種的坎坷其實都是作者故弄玄虛人為製造出的障眼法,那麼至此這種漸變式模式的作用就完全失效了。

相對於漸變式的戀愛模式,小高和阿雪的愛情模式則是完全靜止的。玄機在影片中沒有交代兩人如何相識,如何相戀,甚至對兩人平時的相處給的鏡頭也都是點到為止。他們兩人的關係雖然完美,但好像卻是完全靜態的,作為觀眾,我們看不見他們的過去,也看不見他們的未來。相比於前一種模式,這種靜態模式的代入效果就要差許多,因為沒有發展變化的人物關係往往是一部作品中最可怕的部分,它在根本上和秦時的成長線性時間發展原則是相抵觸的。這樣看來,這對人物的設置似乎是失敗的。但是,幸運地是,玄機將這對模式是用在了小高和阿雪身上。由於,他們毋庸置疑地在片中承擔了功能性任務沒有聶叔那麼重的角色,所以身為配角中的一員,出場的戲份也不多,這樣正好可以配合這種不需多花筆墨刻畫感情的靜態模型設置。而且兩個模型在一部片中同時出現,一動一靜,一張一弛,正好相互彌補,避免雷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高和阿雪這對組合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小高的人設。眾所周知,小高是以歷史人物為原型創造出來的,這種在歷史原型上進行創作的方式就好像是在有底色的綉架上繡花,可以產生十分獨特的重影效果;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有時會不自主地將兩個小高進行重疊,結果就使得這個人物出其地豐滿,而這種豐滿的感覺是跨越了作品內外,跨越了真實和虛構,它在觀眾身上所製造出的效果是製作方主動安排刻畫的角色都遠遠無法達到的(例如聶叔)。而且由於小高在歷史上的真正結局已經是已知的,所以在參考了歷史原型下虛構出的小高,就突破了影片線性敘事的平面,他一人身上朦朧地凝聚了現在和未來這兩個時空。同時由於他在歷史上的真實結局,小高也使得眾多觀眾燃起了對預測他在秦時中命運的熱情。大家似乎都朦朧地感到小高和阿雪會是一個悲劇的收場,但同時也沒有人可以完全肯定。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小高和阿雪這對靜態的戀愛模式就在大家對未知的猜測中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從目前的完全靜止走向了從有到無的可能的變化歷程。

而也因此大家在觀影過程中,也就同樣享受到了第一種愛情模式所帶給我們的微妙的心理體驗。

分析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戀愛模型,我們可以發現蓉姐和阿雪其實就是我們戀愛中兩個不同階段的象徵,而聶叔和蓉姐、小高和雪女這兩種人設組合的出現,其實就代表了兩種普通人群對愛情可能性的期盼和幻想:你是要體驗從心動到相許的過程?還是要體驗一生一世相知相戀的靜謐?但是不論觀眾的選擇是什麼,最後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如果一旦聶叔和蓉姐完成了他們的漸變式戀愛模式之後,那麼他們此時就進入了小高和雪女所在的靜態戀愛模式。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人設關係模型的設置就會出現重複和雷同。所以,就像在前一部分提到的那樣,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這兩對戀人最多只能有一對保持靜態模式,換言之就是,阿雪和蓉姐無法在秦時里的同一個時空範圍內得到幸福,除非她們兩人中有一人退場(至於怎麼退場,就讓玄機自己決定吧),而新替補進的角色也沒有與剩下的那個角色發生雷同和衝突。當然,除了這種比較激烈的處理方法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蓉姐和阿雪在一部作品不要大範圍地同時同地出現(例如讓一人暫時停工一陣子),這個如果不改變情節發展,那麼就是通過敘事手法的調節應該也可以很容易就做到的。

最後還想提一下的是,秦時目前這樣的戀愛模式的設定自然是不錯的,但是作為一部大型非低齡化的作品,其它模式的出現也是十分必要的。當然,也許這個玄機已經在做了,也許樣片中的盜跖和少司命就是一種新的可能的嘗試?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時明月之鬼谷雙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秦時明月之鬼谷雙子
上一章下一章

【轉】《秦時明月》主線劇情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