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第三部諸子百家即將登場

秦時明月第三部諸子百家即將登場

[[[CP|W:250|H:190|A:L|U:http://file1./chapters/20101/24/1262760633999576656668415444614.jpg]]]在經歷了半年等待之後,秦時明月第三部諸子百家將與各位見面,屆時大家將會看到一個個鮮活的古代人物出現在螢屏之上。

一、我們想要怎樣的中國式美麗?

初看秦時明月時,高月將天明一行人帶去醫庄的場景一下子就把我震住了:水氣繚繞的湖面,升騰而起的鶴群,還有搖曳的蘆葦盪,在螢火蟲飛離燈罩的一瞬將整個畫面暈染地意味悠長,充滿古典東方恬靜深邃的審美趣味,多麼美!多麼中國!

“中國”兩個字代表着東方內涵中的核心精神和意象,所以本身就是超脫的——無論從美學角度還是政治角度。它不僅是文化形態,更是一種文明體系。正因為這種文明已經複雜到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要一下子說出能代表它的具體意象會變得困難重重,無從着手。

很多人常會抱怨,為什麼目前的中國缺少甚至沒有合格的動畫?我覺得,浮躁的創作心態使得一部分製作人忽視了挖掘我們文化中的美學意象。我不說“傳統”這樣的字眼,是因為“傳統”被太多人打上了“落後過時”的標籤,好像說出來有多丟人似的。但以日本為例,他們動漫作品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意象就是“傳統”的“櫻花”,在死人、戀愛、花痴、回憶、耍帥這些情境中被用得濫得不能再濫了,這樣傳統單一的意象在大量不同的人物情感和故事內容的堆砌下變得愈發複雜和意義深刻。以至於很多人對日本文化的定義是“落英繽紛時令人愉悅的憂傷”。

和日本韓國貧乏的文化背景相比,我們的動漫創作者應該要有足夠的自信心和優越感,畢竟別人“借走”的三國、西遊、木蘭、熊貓只能以旁觀者的姿態進行二次創作,而產生它們的土壤卻是你從小生活的這片土地,你對這些熟悉的事物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和情感共鳴,不足為外人道也。微妙的情感差異會帶來創作上截然不同的效果。開篇提到的一連串“湖上泛舟”的美妙意象體驗便是明證。

幾年前和一個加拿大老頭聊電影的時候曾經談到《卧虎藏龍》中描述的兩段愛情,他說自己更喜歡李慕白(周潤髮飾)和俞秀蓮(楊紫瓊飾)之間那種含蓄的情感表達,因為這更加東方。不是說我們做什麼都需要讓外國人喜歡滿意才是成功,(以這種態度搞影視動漫創作不是賤骨頭么?)但我們的創作者必須要對自己民族的審美品位有所擔當。我不想給各位玄機的創作人員加壓,說這麼多的目的是希望你們能放下心理負擔,其實回歸傳統何嘗不是創新?你看看現在韓劇古裝戲裏拙劣剽竊了多少漢服元素,脫離了根基的創新反而會不倫不類,因為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再華美的現代布料和設計剪裁也不能模仿到棉麻絲綢背後的靈動飄逸和服飾底蘊。

所以,請各位創作者盡情地從中國文化土壤中汲取美學養分吧!

預告:二、為場景設計想幾個中國式美景

二、風景篇——秦漢時的場景設想與建議

既然是以“歷史為骨”,那麼在充分發揮想像的同時就不能脫離歷史。請注意,這裏的“不能脫離”並不是要給各位創作者套上緊箍咒,恰恰相反,秦漢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大有文章可做。

從氣候大框架來說,整個秦漢時代以溫暖濕潤為主,合理想像由南往北依次是:

長江中下游(楚國境內)氣候炎熱潮濕,有大象出沒,湖泊沼澤星羅棋佈;

黃河流域已經是較為成熟的農業經濟文化區,阡陌交通,縱橫向錯;

東北部氣候嚴寒,有大片原始森林——同樣有大片原始森林的還有西南部巴蜀地區;

秦國腹地即北中國水草豐美,北方游牧民族活動頻繁。

但由於人類活動範圍畢竟有限,所以整個秦漢時的風貌主基調還是原始野性。

基於這些基本史實,消失的秦漢地理風貌可以通過以下意象表現:

1、蘆葦盪濕地(配套意象:月亮,船,霧氣,各種水生動物)

根據歷史水文資料,研究者認為秦及西漢時期長江以南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水面都在不斷擴大。雲夢澤一帶是真正給人汪洋大海之感的地方。而黃河流域的湖泊,數量和水面也都曾達到歷史的高峰。《國語.周語》可見所謂“陂障九澤,豐殖九藪”。“九澤”、“九藪”,都是說九州的九大湖泊。其名稱與所在,古籍記載不一。一般認為九大湖泊中,七處均在北方。漢代人甚至有說“九澤”就是特指北方湖泊的。

所以,有水的地方自然有濕地,為了呈現出原始古樸之美,未經雕琢的蘆葦盪應該可以成為第一個值得推薦的意象。而且,豐茂的蘆葦給人神秘與暗藏殺機之感,放在江湖語境中再合適不過了。

2、桃花源(配套意象:農人,隱士,木屋,裊裊炊煙)

想到桃花源,自然離不開陶淵明文中的那句話——“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我們是否可以推斷,文中描述的農人生活就是秦時風貌?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看看這些描述,光是“落英繽紛”幾個字就足以讓人遐想了。第二部蓋聶和衛庄的交戰回憶是黯淡憂傷的黃昏色,那麼發生在桃花源中的故事,色彩基調應該是清新的,恬淡的,是中國水墨畫中的桃紅色與青色。

附:《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3、野竹直道

也不知道為什麼,一般看見竹子就想到中國,這玩意實在是太地道的中國象徵了。導演們似乎也陷入了一種典型的模式:打架鬥毆,竹林相見。

鬼谷子兩徒弟的初次交手就設定在有竹子的環境中,但不同於以往的漫山遍野鋪天蓋地,我更喜歡秦時創作小組的設計:有一點兒稀疏,有一點兒荒涼。沒錯,就是這股“野生”的勁兒對了,竹林爭鬥才不會顯得那麼刻意。

野竹直道(直道:相當於現在的全國高速公路)的設想我個人更傾向於過場戲。一來,始皇時期,全國上下開始大交通建設,其中北方的直道尤其寬闊,以利於對抗匈奴的軍事補給運輸,加入直道因素可以突顯當時的社會風貌;二來,秦漢時期北方的氣候遠比現在濕潤,植被繁茂,水土流失也並不嚴重,北方也存在大片竹林。

4、梯田(配套意象:少數民族,神秘巫術,白鶴,秦兵)

西南部巴蜀地區,在呂不韋時代已納入秦國版圖,大量老秦人遷入此處開墾田地,使原始的巴蜀森林成為大秦糧倉,為後來的滅國大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人類歷史上出現梯田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史前,因此秦漢時有梯田是合情合理的。

水鳥在田間棲息、覓食、追逐的畫面即使在今天的南方農村也是常見的景象,BBC曾經做過一部WILDCHINA的紀錄片,其中有一集就專門展示了人、鶴、農作物、魚等水生動物和諧共處的場景,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千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開發巴蜀之地的先驅是秦兵,所以在當時的南蠻之地存在秦兵和當地人通婚的情形,這一點其實可以給編劇留下很多想像空間。

5、荷塘月色(配套意象:絲竹弦樂,蟬鳴,柳絮,鴛鴦)

將荷塘月色的意象引入,我實際上有一些猶豫。因為荷花讓人聯想的時代背景,應該是細膩的,是溫婉的,是儒雅的。而秦朝作為中國原生文明的開端,必然充斥着鐵血、激情和蓬勃的生命活力。

但是我又無法拒絕這一美麗的傳統意象,所以我想像中的荷塘,應該覆蓋著煙波浩渺的雲夢澤,既沒有藩籬的限制,也不是私人賞玩的專屬;貴族與庶民都能在月色下凝視荷花的恬靜之美,流放北國邊疆的刑徒徭役也能在路途中再看一眼家鄉的景緻。

若要說江湖氣質,我覺得開闊的荷塘是練“水上飄”的好地方,踩着荷葉比踩着磚頭要有美感的多啊!男的妖冶,女的柔媚!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時明月之鬼谷雙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秦時明月之鬼谷雙子
上一章下一章

秦時明月第三部諸子百家即將登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