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拔了刺的刺蝟
譚君昊站在書房門口,看見的就是癱軟在地上的綠衣,還有目光獃滯的白瑾。
譚君昊第一次見白瑾的時候,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了白瑾身上那股生人勿進的氣息,他對醫藥以外的東西反應都比別人慢半拍,更沒有去探尋他人心思的本事,可白瑾身上的煞氣太重,重到讓他這個反應遲鈍的人都望而生畏的地步,要不是因為他是大夫,估計他也不會去主動靠近一個渾身都散發著寒意的人。
可現在他眼中的白瑾,卻變成了一個被拔了刺的刺蝟。
然而等譚君昊望向自己的雙手的時候,他才發現即便那人是一隻被拔了刺蝟,可還是保持着隨時刺傷別人的防範姿態。
譚君昊是依着自己的本能繞過白瑾將綠衣扶了起來,在將綠衣安置在椅子上之後,他直起腰就看見了木頭似的背對着他站立的白瑾。
明明是站在屋裏的一個人,可譚君昊卻覺得這人好像是站在懸崖邊似的。
這時候他才忽然想起來白瑾跟他說過,她不記得以前的事了,不記得自己的父母是誰,不記得自己有沒有朋友,不記得自己是誰,所以她不知道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該向誰開口。
他想,在這裏,可能只有自己勉強算是白瑾的依靠了。
譚君昊覺得剛剛繞開白瑾的自己有些過分,所以他深吸了口氣,在做足了準備之後悄悄走到了白瑾的身後,然後拍着白瑾的肩膀問:“喂,你沒事吧?”
白瑾因為譚君昊抓到她的傷口皺了皺眉,可她只是淡然的將譚君昊的手從自己受了傷的肩膀上拿下去,說:“沒什麼。”
白瑾木然的說著,目光在看向癱軟在椅子上的綠色身影時才稍稍有些波動。
就在剛才,康承又一次的讓她知道了,什麼叫做帝王無情。
白瑾的反應讓譚君昊急的快要跳起來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倒是說啊?!難道王妃那毒,真的是你下的?”
白瑾搖頭冷笑,“不是我下的,可你們王妃活不了,你們王爺還能讓我活着?”
而康承的原話卻是:如果蘭兒死了,我要你們所有人陪葬!
也許帝王也是有情的,只是又有幾人能享受到帝王的“情”。
陪葬,那可不是什麼好結果,人都死了,再弄個人陪葬,那個人就能活了?
康承也知道如果潘蘭出了什麼事,就是讓綠衣和白瑾陪葬也是沒用的,與其讓她們陪葬,還不如一命換一命來得划算。
雖然不知道一命沒了,另一命不一定能被換回來,但是有可能總比沒可能的好。
康承還是在十五歲的時候在譚君昊那兒聽的換血救人的偏方,這個方法他沒見譚君昊用過,也沒見其他任何人用過,所以這個方法到底能不能救人,他還不能確定,可現在他別無選擇。
後來他沒讓白瑾給潘蘭換血,而是讓綠衣去了。他對白瑾還有很多疑慮,而且白瑾身上有很多他需要的東西。他說如果潘蘭死了,他就要白瑾和綠衣給潘蘭陪葬,可事實上他並沒有這樣想過。
然而當他回到書房命令譚君昊把綠衣帶去給潘蘭換血的時候,白瑾卻擋在了綠衣的面前,然後直直的望着康承的眼睛,沉靜而又堅定的對康承說:“要換血,就用你自己的血換。”
康承因為白瑾的話疑惑的眯了下眼睛,“你說什麼?”
白瑾昂了昂頭,玉質的面具泛着一層寒光,她就帶着這一層寒光又跟康承說了一句:“我說,要換血,就用你自己的血換!”
康承盯着白瑾的雙眼,在看出那雙眼睛裏的堅定之後,他怒極反笑道:“好,很好!”
康承不想殺白瑾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白瑾詭異卻駭人的內力,而另一個,則是他見識了白瑾審綠衣的手段。
對於有潛力的人,他向來是採取收攏政策,如果收攏不成,那麼他就會把那個人處理掉。
他能忍受自己失去一個人才,但他絕不會讓這個人站在與他敵對的陣營里,他對白瑾本來是抱着收攏之心的,但是在看見白瑾反抗他的模樣時,他又改變主意了。
這個女人膽子太大,大到可以明目張胆的跟他反着來,大到可以罔顧他王爺的威嚴,這樣的女人若是留下來,最後絕對會是個大麻煩!
就這樣,康承決定暫時放過綠衣,拿白瑾的血來換潘蘭的血,可是這時候,譚君昊卻不同意了。
譚君昊不同意的原因很簡單,他是個大夫,大夫是救人的,不是害人的,如果救一個人就要害一個人,那還要他這個大夫幹什麼?!
康承要用白瑾的血去救潘蘭的命,白瑾還沒來得及說什麼,譚君昊就不願意了。譚君昊雖然不像刑臨那樣對康承惟命是從,可也很少去觸康承的逆鱗,更別說明着跟康承反着來了。
康承在聽到譚君昊那聲中氣十足的“我不同意”的時候,兩隻眼睛幾乎冒了火,他轉身將快要噴火的眼睛瞪向譚君昊,逼問譚君昊道:“你說什麼?”
譚君昊知道他家王爺發起火來是件很恐怖的事,可這次他卻沒有因為康承發火而退卻,“我說我不同意!這是我身為大夫的原則,你瞪我也沒用!”
譚君昊和康承在那兒大眼瞪小眼的,那邊白瑾卻淡淡的笑了起來。
她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根本不信以血換血的法子能救人,先不說她的血型和潘蘭的能不能匹配,就換血這件事,她就不信在這個完全和科技沾不上邊的年代會有人能夠做到。
可她卻窮追不捨的問康承:“王爺,我聽說您為了您那個新王妃,也不管您那剛入土的舊王妃,也不管天下人說您有了新人忘舊人,直接就把新王妃給娶了回來,王爺勇氣可嘉,連我都想讚歎兩聲,怎麼?現在讓王爺放點血去救您那好不容易娶回來的新王妃,難道王爺還捨不得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