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70章 一片苦心

70.第70章 一片苦心

爭議最大的是謚號了,看起來這是虛名,但所謂名利,名在利前,任何利益都不是無緣無故地產生的,經商不還要講究個信譽么?這信譽只是名的一種。名利是可以轉化的,名聲越大,可以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大。

“文”在歷朝歷代可以說是最高的謚號了,楊士奇去世的時候,就是謚號文貞。李之郎身為從五品的侍講學士,就算按正三品的禮部侍郎算,也是萬萬用不到這種謚號的。可還是那句話,李之郎死得不一般,他是大明開國第一位以死進諫的忠臣!

“文”字勉強確定下來了,後面一個字也爭論很久,剛開始有人建議用“愍”,可這個字表示死者是在國遭憂,在國逢難的,現在是仁宣盛世,國家有憂難么?憂難是什麼?

只有到了多年以後,劉球被平反,追謚“忠愍”的時候,大家才敢說劉球是在國遭憂的,憂難是什麼?憂難自然是奸賊王振。

可現在王振的罪名還沒有確定,國家沒有憂難,那麼,大家只能表示一下同情了。而這個“思”字,在謚號里就是表示同情的意思。

至於李夫人的誥封,其實就是常說的誥命夫人。只是在明朝,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叫夫人,而李應庚追授三品禮部侍郎,其夫人所受誥封,卻是叫淑人了。

此時的誥命淑人齊舒正在內堂和兒子商量內閣首輔楊溥的一個建議。因為李應庚乃是楊溥的門生,所以在別人因畏懼王振權勢而遠離李應庚的時候,楊溥反而趕來對李府勤加照拂,反正他也不怕王振。

正兒八經是不能讓別人說世態炎涼,說自己冷酷無情,說自己也是畏懼王振權勢如何如何。所以楊溥提議,將自己的孫女楊鶯嫁與李之郎為妻。

以李之郎的年齡,其實早就應該成親了的。還是因為練功,所以李之郎多次堅定地拒絕了各方提親。雖然說他練的不是童子功,但武當派乃是道家聖地,一向注重養生之道,這童子之身雖然不是必須的,但它確實是大大有利於內功修行。

李應庚也曾勸說過兒子,就算不成親,你可以先定親吧?很多媒人也是這個意思,就算你想“晚婚”,好吧,這個時代沒有晚婚的潮流,晚婚是要被批判的,可不管別人批判不批判,大家的確是不能強扭着李之郎去成親;暫不成親也行,可以先訂親吧?

可李之郎不想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說實話,雖然他明知自己擺脫政治婚姻的可能性很低,正妻無論如何也要門當戶對吧?但男女雙方連面都沒見過,這一點讓李之郎真心無法接受。他倒不是什麼習慣前世的戀愛理念等等,而是害怕萬一娶個丑妻進門怎麼辦?就算妻子貌美如花,可萬一是個妒婦怎麼辦?萬一不能賢良淑德怎麼辦?

媒人的話,他無論如何不敢輕易相信,怎麼著也得縮水百分之七十吧?

所以,在李之郎的抗拒下,婚事也就一直拖了下來。為了避免各種非議,李之郎不得不拿出一個很強大的借口:不中舉,不成家。

大家看好,我這是以學業為重哈。目標也不高,只是一個舉人,而不是進士。若說是進士,那就純粹成了推脫之詞。畢竟中進士不容易,萬一你三五十歲了才中進士,難道你還等到三五十歲才娶妻?那不是裝逼,而是大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早娶妻,早生子,這才是“王道”,這才是“至理”。

而以李之郎的天才之名,以李應庚的官途影響來看,中個舉人就簡單多了,手拿把掐的,無論如何也翻不出李之郎的手掌心。李應庚安排兒子明年回鄉參加鄉試,考取舉人,其實主要的原因也是為了兒子的婚事。

李之郎也明白父親的意思,想想自己明年就十八歲成年了,也該考慮婚事了。不管他前世如何,這一世他多少還是要尊重一下這個世界的習俗和觀念,所以他這一次沒有抗拒父親的安排。

可現在,父親卻以一種極其壯烈的方式離開了自己,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想完成父親的安排,更想為父親報仇。

他知道王振還有幾年的奔頭,按照前世的歷史來看,再過幾年,王振就會死於亂軍之中,而且會被亂軍分屍,死得更要慘。可是,他想親手殺了王振,親自為父親報仇。

因為存了這個心思,所以他便拒絕了楊溥的建議,他不想牽連任何人。對於楊溥,他一直是很尊敬的,更不想牽連這位本該安度晚年的慈善長者。

李夫人很不解,雖然她仍然沒有從喪夫的痛苦中走出來,但這並不妨礙她為兒子的前途考慮,對她而言,甚至這可以說是目前的頭等大事。丈夫不在了,總要將兒子妥善安排一下。有楊溥做靠山,李家不至於敗落得那麼快,兒子的前途仍然保留這很大的希望。

她也想報仇,可報仇是排第二的,兒子的前途才是第一位的,正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無奈她勸了很久,兒子就是不願意。李之郎因為怕母親擔心,所以也不敢告訴她想報仇的心思。最後李夫人不得不怒斥道:“你若是不答應,以後就沒有我這個母親!”

李之郎真得沒辦法了,只好應允。看着母親關愛的眼神,他忽然又想到,如果現在就去報仇,去刺殺王振,很有可能會連累母親。他不能為了報仇,就讓整個李府面臨全部覆滅的危險。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父親,你在天有靈,且看兒子如何為您伸冤,為您復仇吧!

雖然李之郎同意了,但訂親目前還只能是一個口頭約定。因為李之郎有孝在身,不要說自己辦什麼吉禮了,就算是參加別人的吉禮都不行的。還有就是不能參加任何娛樂活動,至於鄉試,暫時也是不要想了。

好在楊溥也不急,自己的孫女比李之郎小五歲,今年不過十二歲而已。就算李之郎守孝三年,三年之後孫女也剛好十五歲,正是成親的好年紀。

他之所以急着達成這個口頭協議,其實只是想放出口風:李應庚生前兩家就已經有意結成親家,其他人不要再打什麼主意了哈。不管是想招李之郎為婿的好人們,還是想再去李府踩上幾腳的奸賊們,都擦亮眼睛看着,李之郎是我楊溥保定了的。誰再敢弄什麼么蛾子,老頭子我可是要拚命的。

不能不說,楊首輔也算是一片苦心了,略略減弱一下他無法遏制王振的不良影響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郎在江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郎在江湖
上一章下一章

70.第70章 一片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