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69章 忠良世家

69.第69章 忠良世家

李之郎從來沒有想到,作為穿越的主角,別人都是風光無限,自己卻是要遭逢喪父之痛。作為一個現代人,儘管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十多年了,可他還是沒有徹底理解這個時代的一言一行。

前世的他也是一名前途遠大的官員,這一世本來也想着平步青雲,建功立業,可正是平步青雲這四個字,讓他遭受到前世今生從沒有遭受到的劇痛。

李應庚年過二十,便已高中二甲進士,在這個時代來看,已經可以用天才來形容了。高谷的年齡足足比他大十五歲,永樂十三年中進士時高谷才二十五歲,也算得一時人傑。算起來,高谷中進士要比李應庚早了十一年;再加上李應庚在家守孝五年,實際上李應庚進入官場,要比高谷晚了整整十六年。

可如今呢?高谷的官階和品級卻要比李應庚還要低一些。由此可見,李應庚的官途是多麼的順利,是真正的平步青雲了。

楊溥年紀大了,說不定很快也要致仕,到時候內閣少不得一番調整。身為侍講學士的李應庚,五年之內是絕對有希望入閣的。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明知自己前途一片光明,卻還是義無反顧,以死進諫。

李之郎很少流淚,可此時的他卻獃獃地坐在父親的書房,淚如雨下。

平步青雲,多麼美好的詞語。翰林院乃是清貴之地,雖然相對而言少了一些蠅營狗苟的事情,但按理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李應庚就算混吃混喝,也總得明白些官場上的黑暗之處。三十七歲的年紀,在這個年代能算小么?放在前世也都是熟透了的,做人做事不能再單憑一腔熱血,一時衝動的了。

可李應庚偏偏就熱血上頭了。

歸根結底,還是這些年的平步青雲,不但讓他沉浸在仁宣盛世的光輝之中,高估了皇帝的聖明與睿智,更讓他產生了一份國士之心。

彼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

所謂忠貞報國,以死明志之類的事情,在這個時代是遠遠不缺的。

長期的平步青雲,也讓李應庚喪失了警惕之心。他堅信世間自有公道,盛世自有正義,並願意以死來捍衛這一份公道正義。

可是李之郎無法原諒自己,他是一個熟知歷史的人,他也記得劉球被殺的事情,可他真得不知道父親居然會做出如此舉動,先是囚服喊冤,然後以死進諫。

在此之前,李應庚什麼話都沒跟他說過,什麼事情也都沒有交代,顯然父親決定死諫的主意,是臨時興起的。可是父親,你成就了自己的一世忠貞之名,卻讓兒子如何承受這喪父之痛?又讓母親如何承受喪夫之悲?

猶記得前些時日,父親就在這個書房,還在諄諄教導自己,父親已經同意明年讓自己回鄉參加鄉試,考取舉人了。若是中了舉人,那可比李應庚中舉還要早一年。中舉之後就來京城參加會試,如果能夠再奪個狀元來回來,那可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可是現在,就算他連中大三元,父親也是看不到了。

一切來得都是那麼突兀,讓李之郎毫無思想準備。可死者已矣,生者還要繼續。作為李府的長子,他還要張羅父親的身後事。

李應庚的靈堂已經佈置妥當,李夫人以及李應庚後來納的幾名小妾,守在靈堂前哭得死去活來,任誰見了此情此景,都會忍不住一陣心酸。

前來憑弔的官員很多,儘管其中不少人是明明確確的閹黨。比如那工部侍郎王佑,將王振比作自己的乾爹,哄得王振高興,方才給他升了一個工部侍郎。

雖然他們是閹黨,雖然李應庚是在攻擊王振,但人死為大,此時的王振還沒有斬草除根的想法。何況,這草本來也不是自己除得,是他自己要尋死不是?要說斬草除根,正兒八經是要殺了劉球的幾個兒子。

但顯然,劉球的幾個兒子還活蹦亂跳的。所謂斬草除根,那估計是小說看多了。在現實生活中,妥協無處不在,很多底線不是不想突破,而是任誰都不敢突破的。

就算兩軍打仗,還存在一個“消滅有生力量,降者不殺”的說法呢。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最後不也落得身敗名裂?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兵,最後不也是死無葬身之地?

既然沒有斬草除根的想法,事情到此就可以結束了。王振雖然膽子奇大,卻也不敢與天下人為敵。

再者,兩位侍講的死法是不一樣的。劉球是因罪名被殺,而李應庚卻是以死進諫;不論李侍講進諫的內容是對是錯,這份忠心是明明白白的,皇帝不能無視,天下人更是崇敬有加。

所以,王振還是授意手下的這些官員們前去憑弔,這就是向大家發出一個信號:你們也不用拿李應庚進諫的內容說事了,我們可以給李應庚一個合理的待遇。

因此,當李之郎準備將這些人趕出去的時候,內閣楊溥出面攔住了。在楊首輔眼中,李之郎是李家的獨苗,必須得到很好的保護,不能再出任何一丁點的意外。雖然他能理解李之郎的喪父之痛,但此時此刻,卻是不能再起任何風波。楊首輔既然已經看透了王振的意思,不管他接受不接受,至少目前有一點是最當緊的,那就是先給自己的門生爭取相應的待遇,宮中認可的待遇。

旨意很快就下來了,李應庚忠心耿耿,贈禮部侍郎,追授正議大夫,追封一等伯世襲,謚文思,另賜李府“忠良世家”牌匾,同時李夫人誥封三品淑人。

侍講學士是從五品,禮部侍郎是正三品,這倒也合適。所謂一等伯世襲,就是賜一等伯爵位,而且子孫可以世世代代承襲下去,這可以說是高規格了。明朝的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級,一共七等,雖然一等伯只是倒數第二名的爵位,但“世襲”兩字卻是天大的恩賜,那就是說將來李家世代子孫,都由朝廷養着了,這是再鐵不過的鐵飯碗了。要知道就是三楊名動天下,可也沒有混到哪怕是一個不世襲的最下等爵位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郎在江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郎在江湖
上一章下一章

69.第69章 忠良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