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學的局限(4)
社會科學是指對人的現行活動(歷時的)及關係(共時的)問題的認識和研究。這些問題的現實存在,並不是時態上的,可能是過去遺留的(歷史上的),也可以是正在發生的,還可能是預先籌劃的(預測的)。研究的目的是為理清現象、分析因果、設計對策、解決問題。社會科學自十九世紀以來展極快,因為國家政府和社會利益集團需要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成果以及社會科學家的智識和技巧。
人文科學是指對人的自我追問(人/我從哪裏來?在幹什麼?到哪裏去?)而生起的現象及觀念的認識和研究。這些現象和觀念常常並不實有,就是說不具備成形的現實存在。(這裏的存在指有形存在),是“無有”的。它是人類自我追問的結果,因為有了問題,才有了被問題問出來的對象。意大利人、美國人稱之為“人道”或“人性”,德國人稱之為“精神”,還有人稱之為“心靈”。諸多的界定表明了人文科學的對象不可界定(不可名)性質,它是一種“無有的存在”。
一問之下而題生。人文科學就成為人類自我反省,自我認識和自我覺悟的理性方式。但是,無論是問者或解釋者都在被問問題中混入了自我,所以,問與被問的關係的設定,就具有了意志,具有了“因何、為何、如何”(七何法之後三何)發問的自由。由於這種主觀的意志和自由,使得人文科學的規範和實驗手段(試驗和測驗成果的方法)變得非常微妙和有限。,以至於不少學術系統中的學者寧願將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完全分置。其實,這種分置表面上是對不同的學科方法的區別,內里包含着對人文科學(同時常常包括社會科學)的科學合法性的懷疑,只不過為這種懷疑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如德國的Schiel首先將J.St.Mill(穆勒)的mo(色色小說ralscience(道德科學)譯成Geisteswissenschaften(精神科學),後來由Dilthey整理解釋為與自然科學並列方法和知識領域。
科學的方法基於人的理性中算計部分,與思想並存。在西方思想史上,到了實證主義時期,對哲學的科學化努力,使希臘形而上學(意為用基本原則追求根本原因)的傳統與科學分裂。哲學上出現的以經驗和實驗為根據的方向,進一步發展為分析哲學[對可以科學化的思維方法及其“度”(程度和限度)的算計]。但是,人的思想本來不必要根據,思想出於意志,指向信念(在宗教中歸向信仰),即使是世界上不存在,過去和將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也可以進入思維。而因人提問或由人思維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變現為藝術、哲學、歷史和語言現象,才成其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對於這些對象的研究就是人文科學,所以分析哲學確實如其所望,不再是純粹的思想,而是關於思想的一門人文科學,在它之外,人類的思想依舊對無盡的宇宙和永恆的沉寂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