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學的局限(3)

關於科學的局限(3)

僅僅有大學的知識是不夠的。大學所學的是科學知識、規範和科學的方法。在大學裏講授“知識的基礎”和“專業的基本內容”,同時解釋一般知識的來源、性質和建造的狀況,也就是科學方法,對於一切學科都適用。依此,大學從教會和太學(國家幹部培訓基地)分離出來,成為現代知識和現代觀念的本營。另外一方面,由於大學包含着培訓專家的任務,所以有條理、有系統、有效率地傳授各學科的基本內容常常佔據大學生的主要精力和時間。由於社會分工的細緻、學科知識的巨大積累和工作機會的激烈競爭,專業內容的教學越來越技術化,變成了一種“特務訓練”,為的是使學生完成學業后可以致用。而專家們對本學科中的成果追求越來越專精,比如我在海德堡有個鄰居,因為測定了細胞膜上的電位差,而獲得諾貝爾獎;有個日本教授因為研究敦煌卷子上的朱點(用紅色在墨跡旁句讀、註釋和補正)而獲得國家人文科學最高獎。他們分別是生物學家和歷史學家,而他們的課題與成果,以及他們的思路、方法和研究技術對一個青年學生來說,基本上不顯現為“知識”,更不顯現為“知識的基礎”,容易使學生忽視基礎的整體傳揚而迷失在表面上有效(出成果)的表象中。

所以,要為科學家設立教授的位置,並要求教授給本科新生講授基礎課,才可能揭開表象,讓大家了解專業的基本內容。而大學開設通選課(北大),要求數理人文藝術(指藝術學)學分(美國大學),規定必修副修專業兩門或第二主修一門(德國大學),不僅是為了教授專業(專業教學問題你們各自的老師會用四年或更長的時間來教導你們,我不必講),而是為了強化基礎,當然是指一般知識和基礎。專業是人為的,根據學科的發展和知識的進步,專業會發生變化,有些擴展,有些萎縮,有些開生,有些滅閉。所以基礎課程就為專業的變化作了準備。更何況一個學生在校的專業與其一生境遇不可能一貫,更多的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展現不是靠專業知識,而是靠基本修養來支撐的。

一般的知識的基礎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範疇。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表述。我們在大學裏一般秉承大學的傳統,分為文科和理科。北大有兩個專門的部門管理這兩個方面,稱為社會科學處和自然科學處。其他的院校又有理科與工科之分,在北大稱為基礎性學科和應用性學科。早在50年代,中國教育體制仿照蘇聯現行體製作過一次院系調整,把理工強行分開,比如將清華大學的文科系、理科系(基礎性)併入北大,把北大的工科(泛指應用性學科)併入清華(如建築系)或其他院校(如醫學農學分出獨立)。如今,中國正在進行大學合併,許多大學都能通過合併和創建,建立一個完整的大學。

文科分為社(色色小說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兩種,大約可以比作工科和理科的區別,但是實際學科結構要複雜得多,是因為所謂文科者,是將研究者“人”自身也部分和全部地同時作為被研究的對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十九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十九札
上一章下一章

關於科學的局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