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5)

關於教師(5)

教授是大學裏的主體,對教授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北京大學,大家有一個印象,誰要不是教授就好象不是正規教員,他可以離開,可以逍遙,而不必負太多的責任。甚至在校外,人們也這麼看。這種偏見反映了一種現象:大學裏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但是在中國,教授的地位恐怕是全世界的同行中最卑微的了,他既沒有決定自己的課程的權力,也沒有招收自己的學生的權力,更沒有管理學校的權力。同時學校並不因為他的卑微就不要求他承擔教授的職能。

教授的職能與副教授不同。在知識上,對教授的要求與副教授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在方法上有個重大的差別:一個教授不僅掌握並能熟練運用本學科已有的方法,並且他必須對本學科的方法論作出過貢獻,也就是說,他在遇到一個課題時不僅知道運用已有的方法如何來解決它,而且能夠或者已經創造出某種方法來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思路和手段。教授和副教授一樣要承擔本科生教學和指導研究生的工作,特別是指導研究生在現有的知識、方法儲備中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利用時,去完成開創性的工作。除此之外,教授還要促進本學科(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他必須對本學科有清晰的了解,和本行的專家有便利的交流,通過定期主持學術會議和學術項目的方式來培養和訓練本學科的高級研究人員,領導他們進行集體協作,以完成本學科所提出的任務。

這是對不同教職的要求。當然,一位具有相應職稱者做得好與不好,有天壤之別。所以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況,一所大學的某一個專業由於一個出色的教授而興盛,所謂“得一人可以得天下”。當然,這也跟許多因素分不開,如學校的重視程度、國家的經濟實力、政治形勢等等。

無論教授還是助教,都和中學教師、小學教師以及幼兒園教師一樣,都是“師”,這一點在有着悠久的尊師重教傳統的中國受到特別重視。自古以來,所謂“天地君親師”,實際上,教師已被抬高到一種類似於宗教信仰對象的神聖的地位。也就是說,一個年輕人將自己進入學堂作為人生的一次新的開始,而他所要供奉的神靈之一就是他的老師,老師成了他追隨的精神嚮導。由於有這樣的傳統,所以在中國對教師除了職業上的要(色色小說求之外,還有素質上的要求。這種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並不因為目前大學引入了西方市場化管理而有所放鬆,相反,不論是學生、家長、社會的普遍要求還是教師的自我意識都很注重這個方面。今天,最大的矛盾在於教師已經成為一種普通的職業,教師的神聖感無從着落,所以師範學院也已成為大家比較忽視的學校。比如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就沒有師範系(教育學專業旨在研究教育的歷史、方法和管理,並不專門培養教師)。這兩所學校都努力使自己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但從來沒有鼓勵它們的學生去做教師,也許它們認為自己的學生一畢業就要做大學教授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十九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十九札
上一章下一章

關於教師(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