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什麼是西方繁華的驅動力?(2)
美國的這種舉動是經濟智慧指導下的政治行為。大量製造出來運往國外的戰爭物資絕不僅僅是一種援助盟國的政治行為,還極大地刺激了美國的經濟。實際上,這種“偉大的美國發明”還在持續地發揮影響。正是整個世界對物資的需求,使美國擺脫經濟低迷,成為龐大的世界製造工廠。
到1944年底,美國國內勞動力的失業率已經降至1.5%,——這是歷史上的最低水平(在大蕭條最嚴重的時期,有1500萬的美國人失業,佔國內勞動力的1/4)。國民生產總值從1939年的886億美元上升到1944年的1350億美元,以每年8.8%的速度增長。這些都是製造業帶來的美景,而且科技也得到迅猛發展。而此時,地球上大部分地區都還狼藉一片:日本窮困潦倒、歐洲破產了,連大英帝國都不名一文,美國成了當之無愧的經濟強國。
對於美國來說,唯一遭受損失的是人口,不過比起其他參戰國而言只是一個很少的數目。二戰有7,200萬人失去生命,其中美國人失去了416,800人,佔美國人口的0.32%。然而,美國卻輕而易舉地取得了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成功,可以這樣說,美國在二戰中大獲全勝。
二戰使美國一夜暴富。歷史學家阿蘭-米爾沃德這樣寫道:“比起1941年,1945年的美國顯示了無與倫比的經濟實力……到1945年時,美國建立的經濟基礎,為在之後的25年裏稱雄世界提供了保障……(這)也許是二戰帶來的最有影響力的結果。”
一直到50年代中期,美國一直在為歐洲和其他國家的戰後重建提供資金,同時確立了自身作為文化價值和科技知識的重要輸出國身份。美國的世紀即將到來,事實的確如此。
美國不僅沒有遭受戰爭的傷害(節約了巨額資金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還贏得了戰爭,它對盟國的資助和馬歇爾計劃(時至今日,美國總共向*歐洲提供了價值1000億美元的資助)的制訂都展示了美國巨大的經濟能量。
克里斯托弗-塔薩瓦這樣寫道:“……戰爭時期的工業擴張使美國的經濟實力大增,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美國的領導人決心使美國成為戰後世界的中心。”儘管冷戰持續了近50年,這種戰略最終還是得以實現。幾乎沒有損失,神奇地暴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美國相比,世界是美國的。
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社會各個方面進步,這種勇氣、這種自信以及這種精力滲入到每一個人的行動中,並在接下來的50年代和60年代充分展現了出來。在政治上表現為社會意識的覺醒和民權運動的興起;在文化上,音樂、文學以及美術蓬勃發展;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革新成果是將人送上了月球並推進了原子彈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