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走近於志學(2)

前言:走近於志學(2)

2004年5月,人老心不老的於先生告訴我,他要去新疆採風,特彆強調說他此次計劃中還有考察塔里木河胡楊林和羅布泊生態狀況的活動,於先生的話吸引了我,決定跟隨於先生再次走進西部。

由於地處絲綢之路的東西文明交匯衝撞帶,新疆給人的強烈印象是,它的每個地理、人文元素都十分獨特,豐富多彩,讓人眼花繚亂。

由於沒有了高原缺氧的困擾,雖然天氣炎熱,我覺得於先生比在青藏高原時活躍。

一幅幅生動畫面使他一次次打開那個大速寫本,用筆和心汲取着這塊熱土上的一切養分:火焰山、葡萄溝、坎兒井、高昌故城、鐵門關、博斯騰湖、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哈薩克氈包、天山天池、中國一號冰川、柴達木沙漠和察爾罕鹽湖、托拉海河……我覺得真正讓他眼睛一亮的恐怕還是沿塔里木河行所見。

我們在路邊無意中發現了一戶羅布泊人母子倆帶着羊圈的小木屋。羅布泊幹了,他們只好在塔河邊以牧羊為生。

最絕的是,他們的羊圈旁竟保留着一隻羅布泊人特有的胡楊獨木舟。這是羅布泊人不久前還曾以打魚為生的$淫蕩。

它沒被遺棄或當柴燒毀,卻被主人從上百裡外帶到了這裏,說明它既承載着對往昔美好時光的一份挂念,又寄託了一絲幻想:有朝一日,它有沒有可能又輕輕漂浮在羅布泊上,迎接黎明的曙光呢?

再就是孔雀河畔一位百歲維吾爾族老人和他和睦的一家。於先生在這兩處都停留了許久。

這些人與自然結合在一起的真正原生態景觀最能打動他。塔里木河畔的胡楊林令於先生極為震撼。

由於多年乾旱缺水,大批胡楊已經死亡,倖存者仍頑強地生長着。生命是怎樣與死亡抗爭的,看看它們——無論是已死還是活着的,就知道了。

那伸向蒼天的枯枝,有如一雙雙高高舉起的乾瘦手臂。它們好像在悲痛呼救,又像在憤怒質問:“是誰?為什麼要摧毀我們的生存環境,讓我們活活枯死?”我看到,於先生在胡楊林中徘徊許久,不忍離去。

他既讚歎它們的動人造型,又痛心它們的枯萎死亡。我們在羅布泊看到,曾經壯麗的米蘭古城,現只剩一片廢墟。

守望這片荒野的管理員告訴我們,在這地下不到半米深的地方,就是四千畝阡陌相連、溝渠縱橫的肥沃農田。

可是沒有了水,就變成了一望無際幾乎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這使於先生對水與動植物之間的生死關係大為感慨。

2007年9月,在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離開世代遊獵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腹地遷移根河4周年之際,我和於志學先生一起踏上了這片土地,拜訪中國最後一個狩獵部落的女酋長,也是他當年的房東瑪麗亞索老人,了解鄂溫克人目前的狀況和當地生態。

拜訪結束后,於先生感慨地說:“無論從生態保護、民族發展進步,還是從鄂溫克下一代的教育和國家發展戰略目標來看,生態移民都是今後鄂溫克民族的發展方向,是大趨勢。”10年來,於志學先生為《北京晚報》撰寫了幾萬字的文章,他的作品語言生動,情節曲折,而且所有故事都是他的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

在他樸實的文筆中,我們看到一個向苦難和厄運挑戰,頑強向上拼搏的藝術家的成長過程和人格魅力。

今天我將於志學先生的文章編輯成書,既是應讀者要求,也是想以這樣一位從自然中走來的藝術家的苦難生活、童年往事、對自然母親的關注等人生經歷,來激勵更多的朋友熱愛藝術和投身於保護動物、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陳玉珍2011年11月25日

2004年5月,人老心不老的於先生告訴我,他要去新疆採風,特彆強調說他此次計劃中還有考察塔里木河胡楊林和羅布泊生態狀況的活動,於先生的話吸引了我,決定跟隨於先生再次走進西部。

由於地處絲綢之路的東西文明交匯衝撞帶,新疆給人的強烈印象是,它的每個地理、人文元素都十分獨特,豐富多彩,讓人眼花繚亂。

由於沒有了高原缺氧的困擾,雖然天氣炎熱,我覺得於先生比在青藏高原時活躍。

一幅幅生動畫面使他一次次打開那個大速寫本,用筆和心汲取着這塊熱土上的一切養分:火焰山、葡萄溝、坎兒井、高昌故城、鐵門關、博斯騰湖、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哈薩克氈包、天山天池、中國一號冰川、柴達木沙漠和察爾罕鹽湖、托拉海河……我覺得真正讓他眼睛一亮的恐怕還是沿塔里木河行所見。

我們在路邊無意中發現了一戶羅布泊人母子倆帶着羊圈的小木屋。羅布泊幹了,他們只好在塔河邊以牧羊為生。

最絕的是,他們的羊圈旁竟保留着一隻羅布泊人特有的胡楊獨木舟。這是羅布泊人不久前還曾以打魚為生的$淫蕩。

它沒被遺棄或當柴燒毀,卻被主人從上百裡外帶到了這裏,說明它既承載着對往昔美好時光的一份挂念,又寄託了一絲幻想:有朝一日,它有沒有可能又輕輕漂浮在羅布泊上,迎接黎明的曙光呢?

再就是孔雀河畔一位百歲維吾爾族老人和他和睦的一家。於先生在這兩處都停留了許久。

這些人與自然結合在一起的真正原生態景觀最能打動他。塔里木河畔的胡楊林令於先生極為震撼。

由於多年乾旱缺水,大批胡楊已經死亡,倖存者仍頑強地生長着。生命是怎樣與死亡抗爭的,看看它們——無論是已死還是活着的,就知道了。

那伸向蒼天的枯枝,有如一雙雙高高舉起的乾瘦手臂。它們好像在悲痛呼救,又像在憤怒質問:“是誰?為什麼要摧毀我們的生存環境,讓我們活活枯死?”我看到,於先生在胡楊林中徘徊許久,不忍離去。

他既讚歎它們的動人造型,又痛心它們的枯萎死亡。我們在羅布泊看到,曾經壯麗的米蘭古城,現只剩一片廢墟。

守望這片荒野的管理員告訴我們,在這地下不到半米深的地方,就是四千畝阡陌相連、溝渠縱橫的肥沃農田。

可是沒有了水,就變成了一望無際幾乎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這使於先生對水與動植物之間的生死關係大為感慨。

2007年9月,在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離開世代遊獵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腹地遷移根河4周年之際,我和於志學先生一起踏上了這片土地,拜訪中國最後一個狩獵部落的女酋長,也是他當年的房東瑪麗亞索老人,了解鄂溫克人目前的狀況和當地生態。

拜訪結束后,於先生感慨地說:“無論從生態保護、民族發展進步,還是從鄂溫克下一代的教育和國家發展戰略目標來看,生態移民都是今後鄂溫克民族的發展方向,是大趨勢。”10年來,於志學先生為《北京晚報》撰寫了幾萬字的文章,他的作品語言生動,情節曲折,而且所有故事都是他的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

在他樸實的文筆中,我們看到一個向苦難和厄運挑戰,頑強向上拼搏的藝術家的成長過程和人格魅力。

今天我將於志學先生的文章編輯成書,既是應讀者要求,也是想以這樣一位從自然中走來的藝術家的苦難生活、童年往事、對自然母親的關注等人生經歷,來激勵更多的朋友熱愛藝術和投身於保護動物、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陳玉珍2011年11月25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柳樹的兒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柳樹的兒子
上一章下一章

前言:走近於志學(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