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走近於志學(1)

前言:走近於志學(1)

作為《北京晚報》“自然與人”版的編輯,結識全國各地的作者不$淫蕩,但像於志學先生這樣的作者,卻是唯一。

記得2002年的某一天,編輯部來了一名年輕人,說要找“自然與人”生態版的編輯,年輕人自我介紹說,他叫榮宏君,是冰雪畫家於志學老師的學生。我接過話茬兒:“我們是文學作品版,主要刊登人與自然的故事。”年輕人忙說:“於志學老師是在東北長大的,他有許多人和動物的故事,是一般人不曾遇到的。”年輕人的話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們約定一起去於志學先生家走一趟。

一天傍晚,我們如約來到了於志學先生位於南城的家。聽說我是《北京晚報》的編輯,特為他親歷的人與動物的故事來的,於先生立刻來了興緻,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我們完全被於先生講述的精彩故事所吸引,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於是和於先生約好,由於先生執筆,將他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寫出來,刊登在《北京晚報》上,與廣大讀者共享。於先生欣然應允。接下來,我們又聊了一些關於保護生態、保護野生動物的話題,當聊到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被盜獵者大批屠殺,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森警和巡山隊員在極其艱苦、惡劣的環境下為保護藏羚羊與盜獵者進行殊死搏鬥,有的甚至犧牲了生命。於先生既為盜獵者的行徑氣憤,又被森警和巡山隊員的精神感動。他說:“我在北京也不能為森警和巡山隊員們做什麼,他們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工作,還要冒着生命危險,我去為他們打氣,為他們捐些款吧!”我們異口同聲贊成於先生的提議。於是,我們決定來年走進可可西里為保護藏羚羊捐款。可是,於先生家人認為他年高體弱,很不放心,還是他的秘書盧平女士說已做好了相應藥品和救護的準備,這才定下來。

2003年7月,我們跟隨於志學先生走進了可可西里,開始了關注生命西部之行。乘飛機到西寧后,改乘火車去格爾木。列車穿越天山,窗外荒原上一簇簇的墊狀駝絨藜和遠處的皚皚雪山,使人真正感受到了青藏高原的氣息。在格爾木火車站,我們受到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才嘎局長和當地武警領導獻上潔白哈達的熱烈歡迎。

才嘎局長很重視於先生的來訪,他為此特意把在單位工作的員工和巡山隊員們集合起來歡迎,還展出了他們繳獲的一堆堆盜獵工具、槍支、物品和汽車。尤其是堆到庫房天花板的藏羚羊皮以及野氂牛的頭骨,讓人觸目驚心,真切體會到什麼叫“藏羚羊從150萬頭急劇下降到不足2萬頭”的悲慘含意。當於先生鄭重地把捐款和自己描繪藏羚羊的作品交到才嘎局長手中,才嘎局長回贈他藏羚羊雕像時,歡迎會氣氛達到了**。

捐助活動結束后,於先生不顧大家的一致反對,堅持要上海拔近5000米的昆崙山,去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看看他心中的藏羚羊和大雪山。大家拗不過他,只好同意。等我們終於上了昆崙山,參觀了幾個保護站和看了野生藏羚羊回格爾木后,我才知道於先生是吃着葯吸着氧堅持下來的,大家很佩服他的執著。

這次活動,於先生一路參觀了日月山、唐蕃古道、倒淌河、青海湖、西海郡遺址、金蓮川草原、塔爾寺等地。回到北京后,有關此次西部行的三篇報道,連載於《北京晚報》“自然與人”生態版上,很受讀者歡迎。

作為《北京晚報》“自然與人”版的編輯,結識全國各地的作者不$淫蕩,但像於志學先生這樣的作者,卻是唯一。

記得2002年的某一天,編輯部來了一名年輕人,說要找“自然與人”生態版的編輯,年輕人自我介紹說,他叫榮宏君,是冰雪畫家於志學老師的學生。我接過話茬兒:“我們是文學作品版,主要刊登人與自然的故事。”年輕人忙說:“於志學老師是在東北長大的,他有許多人和動物的故事,是一般人不曾遇到的。”年輕人的話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們約定一起去於志學先生家走一趟。

一天傍晚,我們如約來到了於志學先生位於南城的家。聽說我是《北京晚報》的編輯,特為他親歷的人與動物的故事來的,於先生立刻來了興緻,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我們完全被於先生講述的精彩故事所吸引,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於是和於先生約好,由於先生執筆,將他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寫出來,刊登在《北京晚報》上,與廣大讀者共享。於先生欣然應允。接下來,我們又聊了一些關於保護生態、保護野生動物的話題,當聊到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被盜獵者大批屠殺,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森警和巡山隊員在極其艱苦、惡劣的環境下為保護藏羚羊與盜獵者進行殊死搏鬥,有的甚至犧牲了生命。於先生既為盜獵者的行徑氣憤,又被森警和巡山隊員的精神感動。他說:“我在北京也不能為森警和巡山隊員們做什麼,他們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工作,還要冒着生命危險,我去為他們打氣,為他們捐些款吧!”我們異口同聲贊成於先生的提議。於是,我們決定來年走進可可西里為保護藏羚羊捐款。可是,於先生家人認為他年高體弱,很不放心,還是他的秘書盧平女士說已做好了相應藥品和救護的準備,這才定下來。

2003年7月,我們跟隨於志學先生走進了可可西里,開始了關注生命西部之行。乘飛機到西寧后,改乘火車去格爾木。列車穿越天山,窗外荒原上一簇簇的墊狀駝絨藜和遠處的皚皚雪山,使人真正感受到了青藏高原的氣息。在格爾木火車站,我們受到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才嘎局長和當地武警領導獻上潔白哈達的熱烈歡迎。

才嘎局長很重視於先生的來訪,他為此特意把在單位工作的員工和巡山隊員們集合起來歡迎,還展出了他們繳獲的一堆堆盜獵工具、槍支、物品和汽車。尤其是堆到庫房天花板的藏羚羊皮以及野氂牛的頭骨,讓人觸目驚心,真切體會到什麼叫“藏羚羊從150萬頭急劇下降到不足2萬頭”的悲慘含意。當於先生鄭重地把捐款和自己描繪藏羚羊的作品交到才嘎局長手中,才嘎局長回贈他藏羚羊雕像時,歡迎會氣氛達到了**。

捐助活動結束后,於先生不顧大家的一致反對,堅持要上海拔近5000米的昆崙山,去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看看他心中的藏羚羊和大雪山。大家拗不過他,只好同意。等我們終於上了昆崙山,參觀了幾個保護站和看了野生藏羚羊回格爾木后,我才知道於先生是吃着葯吸着氧堅持下來的,大家很佩服他的執著。

這次活動,於先生一路參觀了日月山、唐蕃古道、倒淌河、青海湖、西海郡遺址、金蓮川草原、塔爾寺等地。回到北京后,有關此次西部行的三篇報道,連載於《北京晚報》“自然與人”生態版上,很受讀者歡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柳樹的兒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柳樹的兒子
上一章下一章

前言:走近於志學(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