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MITS (8)
--他們很多人免費弄到了程序。
這個問題開始於愛德華·羅伯特的價格策略。“牽牛星”的基本套件費用在400美元左右,單靠售賣機器僅僅能保證不破產而已。MITS的錢賺在周邊設備上,比如插入“牽牛星”插槽里的內存卡。當Intel和得州儀器的內存晶片缺貨時,他就找了另一家名為西格尼蒂克的雜牌供貨商,而他們提供的晶片相當不可靠。我開始接到客戶電話,客戶與先前的比起來就不那麼友好了。他們買了4K的內存卡,可是機器還是不能加載BASIC程序。我常看到比爾·葉茨在工程部里因劣質的西格尼蒂克晶片而抓狂不已。大衛·邦耐爾和艾迪·科里在《電腦概述》裏講道:“……在‘牽牛星’上裝(這種)4K內存卡后能正常啟動的概率很低,而能繼續進行程序運行的概率為零。”
與此同時,在“移動MITS”和《電腦概述》的鼓動宣傳下,一股新的計算機俱樂部潮流來到了。在矽谷的“家釀計算機俱樂部”里,一位名叫史蒂夫·杜皮爾的木匠使“牽牛星”對一台鄰近的在電台間調諧的收音機產生電磁干擾而讓它“演奏”了一首歌。(杜皮爾的開場曲目是披頭士的《山上的傻瓜》。)但“牽牛星”的用戶很快就不滿足於只是演奏一點兒流行樂了,他們想要我們的BASIC程序。然而,既然能大量免費複製,為什麼還要去花75美元買它呢?
計算機愛好者們經歷了一段磨合的時期才接受了“軟件是知識財產”這個觀點,因為之前幾乎沒有先例。直到“牽牛星”發售那一年,一個國家委員會才發表聲明說,電腦程式“將作者的原創具體化,是受著作權保護的”。那時“家釀計算機俱樂部”還沒完全從海特阿希伯裏海特阿希伯里(Haight-Ashbury),嬉皮士的聖地。--譯註的嬉皮風氣中擺脫出來,俱樂部成員之間免費分享像出自史丹福大學的極簡的“TinyBASIC”這樣的程序,憑什麼你們的BASIC就收錢呢?“移動MITS”活動在帕洛·阿爾托市(PaloAlto)舉辦時,一個“家釀計算機俱樂部”的成員擅自把我們的BASIC解釋器複製了50份,並在下一次聚會上分發出去。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大衛·邦耐爾之前是反戰活動家,來自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個報業家族,從不擔心攪起一場論戰。(後來他成了一位卓越的個人計算機類雜誌的發行商,擁有《個人電腦》《電腦世界》和《蘋果世界》雜誌。)1975年9月,大衛在《電腦概述》上發文警告:“某些自大,而我認為是愚蠢的客戶……在盜用MITS的軟件”。第二個月的《電腦概述》上,愛德華·羅伯特寫道:“任何使用盜版的MITSBASIC程序的人,你們的行為使自己等同於一個賊!”但是似乎沒有人把他們的警告當真,到這一年結束,我們的版權稅收入繼續委靡着。“牽牛星”BASIC的盜版預兆了今天困擾娛樂業的受版權保護的產品遭到大規模盜版的情況。一旦一首歌、一部電影或一個軟件有了數碼化版本,就變得易於複製,在今日互聯網發達的情況下更是如此。--譯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