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子論自然(6)

三、老子論自然(6)

自然的原則,就是沒有外在強迫,也沒有內在求索。我們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都要遵守自然的原則。你到底是這樣嗎?你想這樣做嗎?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當我們一個人想着要去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可能有一個欲求,有一個想法,有一個願望:因為我做了這件事,我可以得到什麼,我可以避免什麼。當我們有這些想法的時候,其實就不自然了。

老子推崇自然。在老子看來,人類這樣一種自然的狀態,在兒童身上表現得最為清楚、最為直接。所以老子對於嬰兒、對於赤子,給予由衷的讚美。《老子》第五十五章講:“含德之厚,比於^H小說赤子。”第二十八章講:“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他覺得小孩沒有受到利慾觀念的約束,沒有受到利慾觀念的誘惑,所以他們做事才是最自然的,他的德行才是最完足的。他提倡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像小孩那樣,保持一種自然的狀態。

老子也推崇“朴”,講到返璞歸真。《老子》第二十八章講“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第十九章又講:“見素抱樸”。在老子哲學中,“朴”就是不加雕琢,就是不加修飾。所以中國古代,對於事物的追求,追求的一種境界就是對於“自然”的追求,就是對於“朴”的追求。中國古代藝術所追求的境界是什麼?最高的境界,不是別的,就是“自然”。

唐代畫家與畫論家張彥遠作《歷代名畫記》,將歷代繪畫分為五個等級,最高等級就是“自然”。五個等級依次是:自然、神、妙、精、謹細。認為:“夫失於自然而後神,失於神而後妙,失於妙而後精,精之為病,而成謹細。”

繪畫應當是什麼?唐代書法家孫過庭講到,應當是“同自然之妙有”。自然界本來是什麼,你就把自然界本有的東西,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通過你的手,通過你的筆,把自然界本有的那種狀態,寫出來,畫出來。

比如中國人寫字,那樣一個點,它不叫點,它叫“側”。為什麼叫“側”?是說這一點應當像一個巨石在懸崖邊上那樣獨立着。那樣一個橫,不叫橫,它叫“勒”,為什麼叫“勒”?那一橫是要有力度的,就像馬的韁繩,是用了力以後所出現的那種狀態。還有那一折,它不叫折而叫“努”,為什麼叫“努”?因為它要如“百鈞弩發”。

這樣一些思想,這樣一些觀念,其實最早的根源都是來自於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3.老子的社會理想

宋代的經學大師邵雍,對中國的歷史做了一個分析,做了一個說明。他說中國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時代。哪四個時代呢?他把它叫做:皇的時代、帝的時代、王的時代和霸的時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莊論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老莊論道
上一章下一章

三、老子論自然(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