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遺失的美好”(4)
投敵之前的張資平卻不太為學術界所關注,筆者認為,投敵前的張資平創作生涯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1922年作為創造社創始人之一的他出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沖積期化石》至1930年他完成小說《天孫之女》為第一階段,這個階段的張資平是一位在上海灘是首屈一指的言情小說作家,其代表作《梅嶺之春》、《糜爛》與《青春》等作品風靡當時的少男少女,堪稱中國“青春文學”之鼻祖,由於是留日學生,其文風又多受谷崎潤一郎、廚川白村等日本唯美主義作家影響,頹廢而又哀艷,其作品一時一版再版,遂在上海文壇暴得大名、陡然而富,甚至還購置了別墅作為專門的創作室。
1930年,張資平在鄧演達的推薦下加入了“第三黨”(即“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的別名,次年鄧演達遭到國民政府當局的暗殺),這是“第二個張資平”創作生命的開始,其中期代表作《天孫之女》一改以前的哀艷風情,而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筆觸,用日式的唯美主義辛辣地諷刺了日本軍隊的暴虐、偏狹、與愚蠢,獸性大發時甚至連自己將軍的女兒都不放過,此時“九-一八”事變尚未發生,堪稱國內抗戰文學之濫觴,面對日本人的橫蠻,張資平曾痛心疾首地感嘆“最痛心的是在自己的國土內,居然任日人如此蠻橫地不講道理。”
該書出版后,三年裏再版五次,甚至還被譯介到日本去,引起日本社會的強烈不滿,以至於日媒把張資平的照片刊登出來,意圖號召在華日本人“尋仇”,很長一段時間張資平都不敢在位於上海北四川路的日租界區活動,害怕遇到暗殺(見右圖)。1933年,日軍進犯山海關,張資平又根據1932年底的淞滬抗戰創作了小說《紅海棠》,講述了上海市民遭受戰亂的痛苦,該小說發表后,大大鼓舞了人心,張資平成為了當時頗具盛名的“抗戰作家。”1936年,他又在《東方雜誌》上直指日本侵略中國的意圖:“第一步,先略取滿州以控制內蒙。第二步,略取內蒙以控制華北。第三步,佔據華北,以黃河為境,俯窺長江流域。”期間,他還撰寫了《歡喜坨與馬桶》與《無靈魂的人們》兩部抗日小說,並遭到“駐滬日使館情報部及日本海軍陸戰隊之書面及口頭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