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5)

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5)

(四)回歸人性:仁政的道德基礎

孟子相當連貫地將其人性說運用於政治主張。每個人都對他人存有惻隱之心,統治者也不例外;作為人,仁也是其本性:“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孫丑上》。。事實上,孟子正是在這裏舉例證明惻隱之心的普遍存在,目的無非是說明仁政只是統治者仁心的自然延展而已。即便平庸如齊宣王這樣的君主,也會不忍看到祭祀用牛在屠宰前瑟瑟發抖的可憐狀,並以羊替之;對禽獸尚能如此,又何況對人呢?《孟子·梁惠王上》。

人的同情心不僅體現了仁心的普遍存在,而且也是啟動仁政的源泉。先王出於仁義,不忍看到人類痛苦,因而給我們帶來了仁政;“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孟子·離婁上》。。根據西周以來確立的儒家正統,仁政為統治者享受特權提供了正當性:“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同上。

雖然孟子的仁政理論在今天的福利社會仍然“政治正確”,但他對仁政的哲學論證和論證個體人性卻存在本質的不同。在後者,儘管他用同樣的例子證明同情心顯示每個人心中都有仁,但是他清楚地表明仁心連同其他“四端”是所有人和堯舜共享的尊貴所在,而每*潢色小說http://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個人都有能力通過努力修身使自己的道德萌芽發育成長,甚至最終成為堯舜。然而,仁政似乎就只剩下對勞苦大眾的憐憫,原先關於人格尊嚴的道德哲學一下子降格為一種純粹建立在憐憫之上的政治倫理。

原因至少部分在於孟子所用的例子本身。他用牛、嬰兒兩例的目的在於證明,如果我們設想自己看到某些不能自理的人(如不知道危險的嬰兒)或身不由己的動物(如被牽去屠宰的牛)將遭受某種嚴重傷害,那麼惻隱之心必將油然而生。然而,當他試圖用這些故事打動君主施行仁政的時候,他自覺或不自覺地將平民百姓等同於這些無知無能的動物,君主則等同於有能力提供某種幫助的旁觀者,並訴諸他們的憐憫。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孟子總是將統治者比作“父母”,將老百姓比作“赤子”甚至馴服的家養動物。他在批評官員用歉收作為百姓損失的借口時說道:

凶年飢歲,子之民,老羸轉於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為之牧之者,則必為之求牧與芻矣。求牧與芻而不得,則反諸其人乎?抑亦立而視其死與?《孟子·公孫丑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為了人的尊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為了人的尊嚴
上一章下一章

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