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4)

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4)

(三)理性勸君

孟子到處遊說推行仁政,試圖從統治者自身的長遠利益出發說服統治者,並借用西周德治的樸素自然法思想,進而發明了“仁者無敵”理論。簡言之,仁政不僅讓人民受益,而且對於統治者自己也是最有利的,因為君主將因此而得到民心並享受長期穩定的統治;否則,如果人民普遍不滿意,那麼統治合法性遲早將遭受嚴重挑戰。他勸梁惠王說: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在此基本上主張一種自由主義傾向的家長制:統治者應該採取經濟寬鬆政策,將臣民負擔降低到最小--未必是因為他們有這種權利,而是這種政策最終將使統治者自己得利: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潢色小說http://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廛,無夫里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如此,則無敵於天下。無敵於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孫丑上》。

相反,如果政府不施行仁政,那麼最終必將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在人心盡失之後很快土崩瓦解。統治者的命運最終取決於“民心”:“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離婁上》。

因此,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無憂無慮地享受長期統治。在這個意義上,君主的長遠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事實上,統治者應該“與民同樂”,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並沒有訴諸不可知的“天命”,而是通過人類行為的自然因果規律解釋了歷史朝代更替。在“天時”、“地利”、“人和”之間,人的因素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甲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天下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丑下》)要得到“民心”並不難,統治者只需要“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為了人的尊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為了人的尊嚴
上一章下一章

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