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華傳統美德流失程度排行榜

第八章 中華傳統美德流失程度排行榜

第一名:正直流失程度★★★★★

“正直”絕非是典型的中華傳統美德,中國人的圓滑和世故是舉世聞名的,但在“正直”在古代中國卻是受到人們極力敬佩和推崇的,“文官死諫,武官死戰”是古人對正直和勇敢的溢美之詞。把“正直”排在第一位,是因為流失程度的嚴重性:“正直”從來沒有在社會上受到如此的鄙視,在國人的眼裏“正直”、“耿直”已然是貶義詞,當有人說你“直”時,實際就是委婉地罵你不懂世故、不懂交際、幼稚可笑、不適應社會。相反,圓滑、善講空話假話、善於見風使舵卻成了一個人有“能力”的標準。雖然厚黑之學自古有之,卻沒有像當今這樣冠冕堂皇地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能力”的標準。

第二名:善良流失程度★★★★★

善良是什麼?善良就是仁慈、同情、寬容、厚道的最淳樸的表現。我一直認為,善良是中國老百姓最美好的品德。不可否認,在廣大農村還生活着在社會最低層的農民,他們是淳樸的、是善良的,但也是最貧窮落後的。相反,一些敢於坑蒙拐騙、投機取巧者倒大發橫財。淳樸善良就是“窩囊廢”,“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每句話都充斥社會轉型中,人們對“善良”一詞的蔑視。“笑貧不笑娼”,弱勢群體中男盜女娼比比皆是,特別是年關,整個社會便充滿不安全因素,“和諧社會”成一句空話。

而社會的優勢群體又是怎樣的呢?當看到有人行乞時,首先想到的是“行騙”,而不是同情可憐;當看到有流浪漢躺在在路邊時,首先想到的是“有礙市容”,而不是想到其為什麼無容身之地。知道嗎?最新的交通條例規定:如果司機向路邊的行乞者施捨,將罰款50元。各種媒體一方面說要關注弱勢群體,一方面又對弱勢群體百般蔑視。對於弱勢群體中出現的違法亂紀沒有一絲的理解和同情,只是一味尖酸刻薄的指責。“為民不善,為富不仁”是中國社會最大的悲哀。

第三名:儒雅流失程度★★★★★

我覺得儒家最大的成就就是造就了中華民族舉世公認的國人氣質——儒雅。就像是英國的紳士、法國人的浪漫、美國人的樂觀一樣,相信國人也會為自己是一個儒雅的中國人感到開心和有歸宿感。但不知從什麼時候,“儒雅”已成為港台友好政要的代名詞:辜振甫“儒雅”、江丙坤“儒雅”、連戰“儒雅”。大陸呢,大陸的“儒雅”呢?不要說百姓、官員,就連最應該具有儒雅氣質的大學生,身上的儒雅氣質也已蕩然無存了,有的房東寧願把房子租給一身臭汗的打工仔,也不願意租給大學生。“儒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流氓”、“個性”、“男孩不壞女孩不愛的‘壞’”。也不知國人的審美到底怎麼了,一些電視劇也幾乎在迎合觀眾的這種口味,《大宅門》的白景琦、《亮劍》裏的李雲龍倒也罷了,連《林海雪原》裏的楊子榮也要“個性化”一番,終於過於前衛而遭遇一片唾罵。**社會“流氓化”倒也罷了,**們似乎對自己的“流氓”挺得意,於是把其當成傳家寶似的教給下一代,許多明星都喜歡大講其小時候如何調皮搗蛋、如何喜歡捉弄人,似乎是只有這樣的孩子才會成才。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家長把自己的上幼兒園的小孩打扮得像小壞蛋,然後上電視,讓主持人逗他說是如何泡妹妹。這到底美在哪裏!一點也不諧調。

第四名:淡泊流失程度★★★★

中國的知識分子中一直存在着兩種互補的精神:儒家的積極進取和道家的淡泊退隱。當知識分子得意時,有儒家思想體系支撐;當知識分子失意時,有道家思想體系依靠。有進有退,是真正的靈魂的“和諧”。

而我們呢?從小教育我們要“天天向上”,當學生時要考出好成績,爭當“三好生”;工作時要不斷進級高升。“不想當將軍的兵不好兵,不想當官的男人不是好男人”。人特別是男人都不想被人說“胸無大志”、“沒有進取心”。其實,這種思想沒什麼不好。相反,是太好,太完美。就是這種完美的思想使國人有了弄虛作假、形式花樣、報喜不報憂的劣行。

生活一定要有目標嗎?

為什麼一懶散下來,就會有罪惡感?

人可以分清什麼是需要的和什麼是不需要的嗎?

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事物嗎?

……

人為什麼要活得那麼累?既然人生短短,為什麼就不能放慢腳步?為什麼就不能過得悠閑些、淡泊些!

第五名:尊師流失程度★★★★

或許有人會說社會上不尊重教師的風氣,是教師自己劣行造成的。你所說的劣行無非就兩點:一是貪錢、不敬業;二是**、不民主。

先說說古代吧,古時教師是私塾教師,有錢的學生才教,沒錢的學生免談,至少也要有吃或用的東西當學費,進貢多的學生多教點,進貢少的學生少教點,夠貪錢的吧。教的內容更不用說,翻來覆去就那幾書;而教的方法無非就是講解、背誦、練習、批改,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一成不變、千篇一律,沒有創新意識,對自己職業極不熱愛。而和學生的平等交流方面更不用說,體罰學生那是常有的,不體罰還說是教師的懶惰。而就是這麼不稱職的教師,在古代卻沒有學生敢因為教師是自己老子雇來的而不尊重教師,就算是再調皮、淘氣的學生,也不敢象現在學生肆無忌憚地對教師當面頂撞、辱罵。而社會上也絕不會象現在媒體這樣對教師出現的錯誤無情和不理解地指責。

再談談現在吧!首先,說教師貪錢,不敬業。或許有人說現在的教師工資夠多的了,怎麼還不滿足,還不認真教書。而事實上,教師拿高工資只有大學教師,而對於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只有沾着一點待遇不錯的光,口袋裏卻還是沒錢,而受挨罵時,中小學教師又老是挨第一槍。或許有人說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的工資也已經夠可以的了,我告訴你,我就是一名沿海地區的小學教師,的確,近幾年來工資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相比之下,我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如我小舅子賣魚賺的多,而我這個“高工資”,如果要在當地買一套100平方的房子,就算不吃不喝也要40年整。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市區的教師都會有補習的經歷,於是又有正經人士提出抗議。我就納悶了,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教師在課餘時間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賺點錢,怎麼就不道德了!為什麼全中國,包括政府都在以賺錢為目的時,到教師怎麼就行不通了,教師不也只是一種職業,不也只是一種養家餬口的方式嗎?難道只有過苦行僧生活、活活累死在講台上的教師才是合格的教師嗎?或許有人又會說,教師賺“外匯”時會影響到自己的教學工作,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了解現在中小學教師的評價制度,雖說素質教育不再把考試和分數來衡量學生,但對於教師,無論是家長、校長還是社會輿論,都還是以考試和分數來衡量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分數就是教師的“命根子”,你說哪一個教師會不敬業,會不努力去提高自己任教學科的成績。教育亂收費是存在的,但收不收錢是一名普通教師說了算的嗎?錢是收在每個普通教師的口袋裏嗎?說教師撈油水撈到發達,簡直是冤,特別是中小學教師,更是千古奇冤!

其次,說教師和學生沒有平等相處,不民主。這是全中國最可笑、最荒唐的一句話,試問一下,中國哪個地方平等了?哪個地方民主了?哪個地方不實行強制管理了?西方的教育是有自由的思想、民主的政治作為基礎,你中國的教育有什麼資格跟人家談個性自由、民主管理。我並否認,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者,在民主意識方面,實應該走在前頭,民主意識是靠我們去灌輸的。但就憑教師個人的力量行嗎?在政治、媒體、宗教、文化各個領域,對於民主我們都還在討論,還在說要循序漸進,為什麼對於教育領域,就一棍下打死,不容漸進呢?難道教育可以脫離社會,自己去搞什麼個性自由、管理民主嗎?社會上,教師和普通人一樣,絕不會因為吃“皇糧”,而享有任何政治上的自由。而在學校,學生考不好,是教師笨蛋;學生不愛上課,是教師沒有魅力;學生吵課鬧課,是教師沒有組織管理能力;學生安全出問題,教師更是吃不完兜着走。應聘制實行后,校長更是動輒以下崗相威懾,你得唯校長命令是從。受盡極不平等、不民主的待遇后,走到教室,這幫學生、這幫上帝卻叫囂着要自由、要平等、要民主……我不否認有的教師會在情緒過激時,對學生會造成各種傷害。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傷害是相互的,一個內心健康愉悅的教師會無緣無故去傷害到學生嗎?教師的過激言行難道不是由於長期的壓抑、痛苦所造成的嗎?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造成教師心理的極度不健康?最惡毒就是媒體了,一個教師出了事時,便大肆渲染,什麼師德啊,敬業啊……全體教師就跟挨罵。說到底這是媒體嘩眾取寵的心理,或許民眾對政府有太多的抱怨,而對於當地的行政部門、公安交通部門、甚至水站、電站等又是動不得的,教師又是“吃皇糧”家族中的弱勢群體。於是,媒體就充當捍衛正義的衛士,民眾有了發泄的對象,教師就成了倒霉鬼。

改革開放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向錢看,教師的文化、文明特性被撂在一邊;而在日本,二戰後社會千瘡百孔,教師的文化、文明特性卻被得到充分的尊重,於是有了今天的高科技帶動經濟的局面。尊師重教自古有之,其嚴重的退化將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很大的損失。

第六名:吃苦耐勞流失程度★★★★

還記得余華的《活着》裏的那個故事嗎,那便是中國老百姓的生存哲學,為什麼而活着?就為活着而活着。中華民族力量的源泉在哪裏呢?既不在憂國憂民的儒家學者身上,也不在豁達淡泊的道家隱士身上,而是在中國農民那獃滯而堅持的目光里。看着農民那佝僂的身影、獃滯的目光,你可能會覺得可憐、可悲,但如果你發現就是這近乎絕望的身軀正默默地為自己的親人、子女,為自己的生存、生活努力着、掙扎着,你可能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正是在這群人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最原始的生命力。而你是否想到,這種生命力就在你的祖輩、父輩和你自己的內心深處,或許某一天它就爆發出來,或許它就慢慢退化,直到消失。

記得有一天,朋友的兒子做語文作業有一個字“刻”要組詞,不懂問我。我告訴他組“刻苦”,上三年級的他竟說不懂什麼意思,甚至不服氣地說沒這個詞。是呵,素質教育的今天主張“快樂學習”、“給學生減負”。我們那個“刻苦學習”的年代已一去不復返。可惜“減負”沒有把學生的考試負擔減掉,反而把那吃苦耐勞的堅韌的精神給減掉了。這就是我們教育,自己老祖宗留下了瑰寶不要,非要別人不要的垃圾。

第七名:勤儉節約流失程度★★★

其實中國的消費存在着兩種極端:廣大平民的勤儉節約和少數貴族的豪華奢侈。在古代,平民的生活和貴族的生活似乎是相互隔絕的,於是各自的消費方式都各自在自己的群體傳了下來。平民中勤儉節約是計劃的、又是節省的,也就是哪怕是再小的一筆錢,也要精打細算用盡量長的時間。這和西方人的中的及時享樂是兩種不同的消費觀念。和吃苦耐勞一樣,勤儉節約是華夏兒女骨子裏兩種最基本的生存哲學。

隨着社會的發展,中國社會裏人“平等”了,沒有什麼貴賤之分。平民可以和高幹、富商一起吃喝撒拉;平民之子也可以和高幹、富商之子在同一地方上學、同一地方吃飯、同一地方睡覺、做同一件事、喜歡同一個女人。於是中國人中的“面子”問題作祟了,周圍“平等的人”有人豪華奢侈,盡顯氣派,於是稍有餘糧的人也來試一試,感覺不錯,挺過癮,囊中羞澀的也來打腫臉充胖子。再後來,大家都一樣不節儉,具有“從眾”心理的國人就更少有節儉的行為了。再加上官方貴族“代言人”的媒體影視,大肆渲染各種高貴的生活、有氣質的生活,國人終於對祖輩傳下來的勤儉節約慢慢滋生了恥辱感。

第八名:樂觀流失程度★★★

大家都知道,西方的戲劇多以悲劇結尾,而中國的戲劇多以喜劇結尾。中國人是天生的樂觀者。世界的幾大宗教在古代的中國就能同時存在,這種情況是在世界上是難見的,但每種宗教又無法在中國得到更深沉的、更有思想內涵的發展,這說明什麼?說明了中國人們並不是真正地需要宗教,他們有自己的精神寄託,那就是他們的天性樂觀的精神。在西方最大的節日是聖誕節,而中國最大節日是當然是春節,春節是不屬於任何宗教的,過春節就只是為了開心,只是為了一種圓滿的滿足感。在中國再窮的,再落魄的人都會在春節油然升起一種喜氣,或許有人辛苦忙碌一年,就只為這幾天,對於他們來說,年關難過並不是最大的痛苦,假如有一天“年”這個節日消失了,那才是他們最大的痛苦,因為年還有另一種涵義,那就是“希望”,把希望寄托在新的一年。正如國人如此熱衷於生兒育女,生出一個兒子就是生出一個希望。正因為國人善於編織自己的希望,他們都活得很平和、樂觀,因為生活的壓力而自殺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後來,隨着西方文化的傳播,中國人這種天性樂觀的精神開始出現動搖,最後魯迅先生的一篇《阿Q正傳》,終於使國人這種帶有盲目性的樂觀天性全面崩潰。在那時,對於封閉兩千多年的中國來說,這些揭露民族劣根性的文化無疑是一注強心劑,於是中國文化開始了自身的反省,在西方文化的撞擊下,磕磕碰碰,終於實現了現代化。其實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摒棄了這種天性的樂觀,就是摒棄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你可知道,當西方哲學家宣佈“上帝死亡”,到現在還有多少人活在痛苦中。於是中國人的樂觀思想消失了,中國人認為最快樂的“天倫之樂”(象徵圓滿與希望),也變得沒什麼意義了,就如同喪失了“春節”一樣,中國人再也快樂不起來了,中國人困惑了……

第九名:婦德流失程度?????

無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感悟人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感悟人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 中華傳統美德流失程度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