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事兒就是大事情
女兒的“私隱”
小小的心既要容納一個神奇的事實,又必須承受性命彼關的保密責任,這片一個7歲的孩子來說是多麼艱難和痛苦啊。
有一天,7歲的小女兒圓圓看到電視裏談關於私隱的話題,就問我什麼叫“私隱”。我說:“就是不能對別人講的個人秘密”。她問我:“你有沒有私隱?”我說應該有吧。她又問:“我爸爸有沒有?”我說也應該有吧。圓圓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我心裏笑了一下,沒深究這個問題專家在想什麼,繼續擦我的桌子。片刻后,聽見她低低說一句:“我也有私隱??一”
我直起腰來,認真地關照女兒,“那你可小心點,不要讓爸爸媽媽知道了。”圓圓也認真地說:“我一輩子都不告訴別人,也不告訴你。”我撂住心中的笑,“連媽媽都不能告訴,看來你的私隱還不小呢。”她聽出了我口氣中的椰愉,不滿地說:“我的私隱才不是小事呢,可大了。”我問有多大,她用雙手作了一個足有房子大或天大的動作,也覺得沒比出來,就不耐煩地說:“別問了,我不想說這個事了。”我拿着抹布進了衛生間,正洗布時,圓圓跟進來。她略帶詭秘,試探地問我:“媽媽,你的私隱是什麼?”我說:“我的私隱也不能告訴別人,要是說出來就不是私隱了。”她好奇心高漲,纏磨着要我講出來。我一時找不出敷衍她的內容,就說:“你先把你的告訴我,我再告訴你。”她小嘴一吸,“不行,我的不能說。”我說:“我的也不能說。”她就開始耍賴,樓着我的腰哼哼哪哪,“告訴我嘛,告訴我嘛。”我想編個“私隱”趕快把她打發走,就說:“媽媽先告訴你,然後你再告訴我好不好?”以我對圓圓的了解,這樣的交換她總是樂於接受的。但她一聽,還是不能接受,無可奈何地看書去了。這倒有點讓我意外,她寧可放棄聽我的“私隱”,也不把自己的“私隱”講出來。是什麼事,能讓一個小孩子在這樣的誘惑下守口如瓶呢?我正奇怪着,聽見她爸爸從另一個屋子走出來,逗她說:“把你的秘密對爸爸講講,就咱倆悄悄說,不讓媽媽聽見。”圓圓突然發起脾氣來,兩隻腳後跟打着沙發,“哎呀,我剛剛忘了,你又提起來,不要提這個事了,好不好!"
我看看圓圓發火的樣子,走過去,攬住她,盯着她的眼睛問:“你的私隱是件讓你一想就不偷快的事嗎?”她想想,輕輕搖搖頭。我又問:“那麼,是件愉快的事嗎?”她也搖搖頭,有點沉重。我說:“如果你覺得不偷快,講出來就會沒事了。”她說:“我平時也沒事。要是我上課,或者是玩的時候,或者是看書的時候就想不起來。什麼時候想起來了,我就趕快想別的事。”
我和她爸爸交換了一下眼色。我拿出最輕鬆的口氣說:“咱們三個人都把自己的私隱講出來好不好,一家人不應該有秘密。”她爸爸也來附和我的說法。圓圓看我倆的陣勢,一下子從我的懷中掙脫出來,跑到離我們最遠的一個角落,一邊跑一邊喊叫“我不說,你們別問了”,然後受驚似地回過頭看着我們。她的表情動作讓我心中輕微一震,好奇心被大大地逗弄起來了。此後一個星期,我們一直猶豫着是否有必要搞清楚女兒的“私隱”。既害怕過分的追問傷了她的自尊心,又擔心萬一真有什麼事需要家長幫助。我隱約感覺到,這件連父母都不能講,但又讓她在意,並且還“很大”的“私隱”是件讓她沉重的事情,對她的心理有壓力。我試探着又提了一次,她一覺察到我想問什麼,就又立刻跑開了。這就更引起了我們的重視。我和她爸爸私下探討了幾次,總有些放心不下,就想設計個圈套,套出她的話來。有一天,在中午飯桌上,我們隨便聊天,我對圓圓說:“我和你爸爸已經交換過‘私隱’了。”她睜大眼睛,“真的?'’她看看爸爸,爸爸點點頭。圓圓有些嫉妒,“就你倆悄悄說,不讓我知道。”我說:“我們準備告訴你呢。”她眼睛一亮,興奮而迫不及待地問我:“媽媽你的私隱是什麼?”我就把自己的“私隱”講了一遍。她爸爸在她的要求下也把自已的“私隱”講了一遍。圓圓聽完后,比較滿意,似有言外之意地說:“你們的私隱都是好事?一”我們趁熱打鐵,“我們一家人之間就不應該有秘密,要是我們之間都不信任,那我們還能信任誰呢,你說是不是?誰有好事,說出來大家都高興;要是有壞事,說出來互相分擔,一起解決,你說對不對?"圓圓聽出了我們的用意,嘟濃說:“我要是告訴你們,對你們也不好。”我們趕快說:“我們不怕,關鍵是害怕你受到傷害。”她說:“我不說就不會受到傷害,說了才會受到傷害。”我們問為什麼,她遲疑片刻,忽然又不耐煩了,“我正好這兩天沒想這個事,你們一說,我又想起來了??,…”她頓時沒了胃口,剩下半碗米飯不吃就下了飯桌。這使我和她爸爸的胃口也陡然下降。
我吃完飯,沒顧上洗碗,把歪在沙發上的圓圓拉起來放到膝上,嚴肅地對她說:“媽媽覺得,你的秘密是件不好的事,媽媽特別害怕它會傷害你,你講出來好不好?"她默默地搖搖頭。我說:“你只對媽媽一個人講,不讓別人知道行不行?”她爸爸趕快躲到卧室裝睡。圓圓還是搖搖頭。我說:“你太小了,很多事情還沒能力自己處理,你要是有事不對媽媽講出來,萬一這件事傷害着你怎麼辦,媽媽不知道就沒法幫助你。”
圓圓說:“說出來才傷害我呢,不說就沒事。”我問,為什麼呢?她有些無可奈何地說:“反正就是不能說。”邊說邊想從我懷中掙脫出來,我以堅決的摟抱讓她感到非講不可的逼迫,同時輕輕又威嚴地說:“講出來,講給媽媽聽,好不好?"圓圓低頭沉默着,心不在焉地搓弄手中的橡皮泥,看得出她內心在激烈地鬥爭着。我不敢吱聲,靜靜地等着。空氣綳得緊緊的,我指望這種緊迫能把她的秘密擠壓出來。她用手中的橡皮泥緩解着壓力,把沉默拉長,到她覺得氣氛微有鬆弛時,就又想掙脫,我就再把她抱得緊緊的,曉明利害的話再講一次。在我的堅持下,她幾次欲言又止,眼看着要出口的話,總在要吐出的瞬間被她又猶猶豫豫地咽回去。我想不出這個小小的人到底遇到了什麼事,讓她這樣難以開口。她的頑強讓我感到驚異。我們就這樣一個回合又一個回合地僵持着,一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過去。鄰居小孩來敲門,找她上學去。圓圓從我懷中一躍而起,邊說“媽媽我要上學去!”邊向門口跑去。我懷裏一下空了,巨大的優慮卻在瞬間充滿心胸。圓圓在回頭向我說再見時,一定是我眼中的什麼打動了她,讓她覺得不忍,在這最後的瞬間,她竟突然妥協了,說:“媽媽,我晚上回來告訴你好不好?”我點點頭。她咚咚地往樓下跑去,愛人從卧室出來,百思不得其解,“巴掌大的人,會有什麼事這麼神秘呢?"我下午去學校向她的班主任了解了一下圓圓近期在校情況,知道她在學校很好,沒什麼事。但我仍然擔心,甚至擔心這一下午會不會發生什麼事。好容易等到她放學了,我觀察她情緒和平時差不多,才放心些。可我自己追問的勇氣卻有些喪失。圓圓那種為了成全我而要做出犧牲的樣子讓我感到內疚,所以我沒急着問她,像平時一樣和她打過招呼,進了廚房。她也像平時一樣打開電視看動畫片。
晚飯前有點空閑時間,圓圓看完電視在玩。我把她叫到書房。她知道我要幹什麼,似乎有點不好意思,又有點無奈,倚在我腿邊,猶豫片刻,看樣子還是做了些思想鬥爭,終於說:“那件事我記在日記本上了,你自己看吧。”日記本上有四篇日記,每篇都夾雜着一些拼音,那是她不會寫的字。她指給我記錄“私隱”的一篇,全文如下:
李文文告訴我她家有一把青鎖劍和一把紫隱劍。她說,如果你告訴了別人,青鎖劍和紫隱劍就會刺你的胃。可我還是想告訴。我反覆看了幾遍,抬起頭來。圓圓看我有些不明白,對我說:“李文文說這兩把劍三千年才出現一次。”我還是沒聽明白,問她是什麼意思。圓圓告訴我,就是說,這兩把劍三千年前在某個人家裏,三千年後又在世界上出現,現在就在李文文家裏。說完,她還加一句“李文文說這兩把劍特別有神力!誰知道了都不能告訴別人,一告訴,肚子就會被刺破。”我問:“就這事?”圓圓點頭。
“再沒有其它事了?"“沒有了。”她的眼神是那樣純潔而誠實。
我由不住輕輕吁口氣,笑起來。
這篇日記我其實在以前無意中看到過,當時只是為女兒的天真淺淺地笑了一下,絲毫沒想到這短短的文字中竟埋伏着這麼大的心思。我用臉蹭蹭女兒的小臉蛋,心疼得不知該說什麼。
這件事藏在她心裏已三個多月了。小小的心既要容納一個神奇的事實,又必須承受性命枚關的保密責任,這對一個7歲的孩子來說是多麼艱難和痛苦啊。我沒打算以一個大人的知識嘲笑女兒的幼稚無知,倒是真切地體味到這件事讓她所受到的煎熬,特別是我們的追問和害怕神劍刺破肚子的矛盾給她造成的壓力。我問圓圓:“你信嗎?”她點點頭,又說:“有時候也有點不信,我就是挺害怕的?一”我慢慢說:“李文文講得像神話一樣,但一切神話全是假的。神話只是故事,不是真實,所以我們根本不用相信,也不用擔心,你說是不是?”圓圓點點頭,眼睛忽閃忽閃的,在想什麼,她忽然興奮地叫起來:“對,媽媽,這肯定是假的!李文文說只要我一說出口,劍馬上就會刺我的肚子。已經這麼長時間了,這不也沒事嘛。”她摸摸肚子,又自我安慰地說:“以後肯定就更沒事了。”
我心裏內疚着,由於我們自己小時候太缺少童話,就總想為孩子營造一個童話世界,卻忽略了童話可能招致的負面效應,看來以後得多留心,多給她補一些生活常識課,讓她不要把童話世界和真實世界完全混淆。
我這樣想着,嘴裏接着圓圓的話說:“來,讓媽媽看看刺了胃沒有”,伸手進去抓搔她的小肚皮。圓圓笑得縮成一團。
特別提示
兒童並非整天無憂無慮,他們經常會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傷。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從細節中發現問題,以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來,並以恰當的方式幫助解決。
不要以成人的知識嘲笑孩子的無知,不要以成人業已成熟的思維方式批評孩子想法的幼稚可笑。每一種和兒童相處的細節,都是一場德行教育,也是一場心理健康輔導。
如何讓孩子愛吃飯
吃是人的一種天性,它怎麼可能需要費那麼大力氣去讓孩子張嘴呢?
十多年前有句非常有名的廣告詞:“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賣的是一種據說可以促進小兒食慾的口服液。該產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賺進了第一桶金,而且是很大的一桶金,小企業迅速變成大企業,最終企業及企業創始人都名揚天下―這反證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現在,不愛吃飯的小兒太多了。
孩子不愛吃飯在當下成了許多家長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我見過不少為此憂心仲忡的家長,他們為了孩子吃飯真是費盡了心思,用盡了各種方法。
我記得在圓圓一歲八個月因為肺炎住院時,同一個病房裏有一個三歲的小男孩總是不好好吃飯,一小碗飯得吃一個多小時,幾乎每一口都要費一番周折才能吃進去。他媽媽、爸爸和奶奶每天為孩子吃飯用盡了招數,連哄帶騙,軟硬兼施,一會兒承諾給他買什麼東西,一會兒誇他多麼好,―會兒又大聲訓斥要求他必須張開嘴,整個過程讓人看着都痛苦: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想着法地折騰人,以便延緩家長對他的逼迫。他先要媽媽喂飯,讓爸爸和奶奶出去站門外;媽媽剛喂兩口,讓媽媽出去,要爸爸進來喂。一頓飯就這樣讓三個大人走馬燈似地不停地出出進進。他每頓飯都在提條件,不斷創新着折騰人的方法。把自家人折騰完后,看到別的小朋友玩某個玩具,就要求馬上給他也買那個玩具,否則不吃飯,第二天買都不行。他的父母就向別的小朋友借玩具,可每個玩具拿到手上一小會兒就厭倦了,就要換新的,他父母就不停地向別的小朋友借玩具。有的小朋友不願把玩具給他,小男孩就更變本加厲地以不吃飯來要挾父母,他的父母於是厚着臉給別的小朋友做思想工作。而小男孩拿到父母討來的玩具,不得不張嘴吃飯時,宛如對手中的玩具有仇,趁大人不提防,就要扔到地上,所以他總是攪得病房不得安寧,惹得別的孩子大哭。等我們這個病室里的玩具他都玩過一遍后,他父母就開始到隔壁兒童病房給他找玩具,又惹得別的房間的孩子大哭。我終於忍不住對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生病期間胃口不好,不想吃飯是正常的,大人不也這樣嗎?強求孩子吃飯可能對他反而不好,順其自然比較好。這位媽媽不愛聽我這樣說,她說,她兒子平時就不好好吃飯,正是因為不好好吃飯,身體素質差,經常生病。現在生了病,想恢復就得吃飯啊,要不哪兒來抵抗力呢。她的兒子看起來確實面黃肌瘦的。我憂心忡忡地想,他們一直這樣做下去,孩子不但胃口好不起來,道德品質恐怕也要被損壞了。
吃是人的一種天性,它怎麼可能需要費那麼大力氣去讓孩子張嘴呢?許多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發愁的家長不去思考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我國五、六十年代,包括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哪裏聽說有不好好吃飯的?那個時候家裏孩子多,哪個孩子需要追着喂飯?只要有吃的,哪個孩子被餓着了?八十年代以來,特別是九十年代以後,社會經濟生活越來越好,為什麼孩子們會不約而同地厭食?美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本傑明?斯巴克先生對這一間題闡述得非常清楚,他說,“為什麼有那麼多孩子吃不下東西?主要原因是喜歡催逼孩子吃飯的父母也不少”①―這句話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孩子不喜歡吃飯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太在意孩子的吃飯,在這個問題上太強求了。孩子的正常食慾被當下物質和時間都比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壞了。不是現在出生的孩子天性變了,是父母都有精力來做反天性的事了。
斯巴克先生認為,“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滿足正常生長發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機制”②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麼,該吃多少。大人不要管,他就能正常發展自己的飲食功能;而家長在這方面如果經常干涉孩子,事情就會變糟。“兒童有一種被逼急了就要頂牛的本能。吃什麼要是吃得不高興,下次見了就討厭?,,…催逼兒童吃飯是無益的,反而會進一步敗壞食慾,使之長期得不到復原。”③
我在一所小學見到一個五年級小男孩,他奶奶是某農業科學院的食品研究專家,在行業里很有名氣。後來有一次和男孩的媽媽聊天,聽她說她家每天晚上都做八個菜一個湯,每周的菜譜都是孩子的奶奶精心制定的,主要是根據孩子的發育來考慮,而保姆燒菜的手藝也不錯。我們可以想像這種家庭條件下培養出的孩子,他的身體應該是健康出眾的。但令人奇怪的是這個孩子和同學們比,長得又瘦又小,像個缺哆少喝的小難民;而且性情古怪,脾氣暴躁,學習成績也不大好。她媽媽說起孩子就愁得要命。通過和她聊天,我了解到她家庭中一些生活細節后,覺得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們用心地把菜譜制定得非常科學,生活中對孩子也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除了吃什麼有規定,哪樣東西吃夠多少也有規定。孩子吃不到制定的標準,家長就不肯罷休,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完成任務”。他們的方法如果用於生產一架機器或培育一株玉米,肯定會成功,可惜面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孩子。當我試圖勸這位媽媽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要過分追求“標準化操作”,不要在飯桌上逼迫孩子時,當媽的立即搖頭說,孩子太會耍花招,有幾天說如果家長不因為吃飯嘮叨教訓他,他就好好吃;結果他一筷子只夾一根菜,一根菜放嘴裏嚼半天,一頓飯下來,其實只吃了很少的一點。這位家長突然忿忿地說:“我們現在都不管他了”。
可從她接下來的話我才聽明白,所謂“不管”,只是換了管的方式,每頓飯都給孩子單獨盛出一大碗,不管他吃多長時間,都必須吃完―媽媽覺得自己已做得很夠意思,不再像以前那樣總因為吃飯和孩子發生衝突了。但令她氣債的是,孩子居然有時能把這碗飯一直吃到睡覺。
我還是想勸說這位家長,讓她替孩子着想一下,體會一下自己不想吃飯別人硬塞的感覺,建議她不要那樣和孩子天天頂牛,允許孩子少吃一些。這位家長立即反駁說,他是個男孩子,個子長不高怎麼辦,全家人為這個着急死了,不多吃些怎麼能長個子呢!我能理解她的着急,就不死心地想讓她明白,孩子的情緒和進食有很大關係,只有先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才能解決進食問題,而厭食的根源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吃飯太斤斤計較了。
這位媽媽對我的話沒有興趣,在言語間表示我不懂得食品營養,不知道一個長身體的孩子每天需要哪些營養,必須達到多少量。她認為婆婆在這方面比誰都懂,覺得不需要別人指點。
在這樣的家長面前,我黔驢技窮了。
有一天,我在學校午餐時觀察了一下男孩。他的飯盒裏只要了很少的東西,幾乎沒吃一口,整個午餐時間他只是做樣子,用勺子拔拉幾下飯,但沒有一口送進嘴裏。到別的同學吃飯結束后,他把所有的飯倒進垃圾桶,走出食堂。他班主任說這個孩子幾乎天天這樣,從不吃學校的飯。以前向他家長反映過,家長就要求老師盯着他吃飯,併流露出對老師的責怪。老師要關照全班學生,怎麼可能天天盯着他吃飯,所以現在也不對他家長講這回事了。
看着那孩子瘦小的身體,目光里的飄忽不定和不時流露的敵意,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遺憾。家長對孩子充滿了多少期望,不僅希望他學習成績好,將來能上名牌大學;也希望他心理健康,能生活得幸福;同時還希望他身體健康,長得高高大大,外表出眾。可單是吃飯這一件事,弄不對了,對這方方面面就不知有多大的破壞作用。從吃飯這件事再猜測這個孩子的家長在另一些事上的做法,恐怕也是刻板而缺少對孩子理解的。唉,如果那樣的話,他們的許多希望,恐怕都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如同在學習問題上我對那些干涉過多的家長們說“不要管孩子”,往往會遭到這些家長的反感一樣,在吃飯的問題上對那些斤斤計較的父母們說“不要管”的話,同樣也會遭到人家的白眼。“不管”在許多父母那裏真是件非常難以做到的事。原因在於他們不認為自己的“管”是多餘的,也不相信這叫“干涉”,他們堅信這叫關心和指導。所以,如果有人讓他不要“管”孩子,就如同讓他放棄做家長的責任和權利一樣難以接受。
可事實是,如同在學習問題上越“管”越壞一樣,“在吃飯的間題上同孩子鬥狠比輩,父母沒有不敗的”①
如何讓孩子有正常的食慾?這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家長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強迫不焦慮,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吃多少。孩子某一天胃口大開,什麼都想吃,某一天卻什麼都不想吃,這都正常。從一開始你就只是注意食品的營養搭配,把應該給孩子吃的東西拿上桌子,但他吃哪一種,吃多少只是自己的事,那麼孩子就不會出現厭食的情況,你在這件事上就做得又簡單又成功了。
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癥狀,斯巴克先生在這方面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具體指導,歸納他的指導,有如下內容:
第一,家長改變態度。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淡,吃多了不表揚,吃少了不批評,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鬆,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慾。
第二,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癥狀,就不要指望他半月二十天就能恢復。家長要有耐心,這份耐心不是來自你強壓焦慮的暫時的鎮靜,而應該來自你正確認識后徹底的坦然。孩子的恢復需要很長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只是由明處強迫變成躲在暗處盯梢,到一定時間終於忍不住又去嘮叨孩子,那麼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第三,不要在各種食物間划杠杠,不能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那個沒營養要少吃。有沒有營養要靠家長在做飯時調節。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對於孩子不喜歡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條件來威逼,比如不要對愛吃肉而不愛吃菜的孩子說“如果不把菜吃了,就不給你吃肉”。這樣的話只能讓他更討厭吃菜。不妨把話反過來說,“必須吃完肉才給你吃菜”,這樣倒可能刺激他對菜的興趣。
第四,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喂。孩子從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飯,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給孩子喂飯上,只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爛攤子”上就可以了。經常喂飯會影響孩子的食慾,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育。有的三、四歲的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家長不喂他就不吃,喂就吃幾口。這種情況要立即改變,告訴孩子以後自己吃飯。如果他不肯,就餓幾頓,肯定餓不着,壞毛病幾天就改了。第五,不要和孩子在吃飯的問題上談條件。比如有的家長總喜歡說你要是好好吃飯,我就給你買玩具或帶你出去玩,這一類的話都會對孩子吃飯造成消極影響,而且教會他用無理要求來要挾父母。
2008年4月,我看到湖南某地方電視台一檔育兒節目,談孩子不吃飯怎麼辦的問題。
電視中小男孩大約有五、六歲,家長特別希望孩子長得高高的,可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此都很發愁。
電視台請某大學一位教授支招,教授給出了一個’‘玻璃球治療法”。就是準備一個罐子和二十顆玻璃球,罐里先放十顆玻璃球,孩子哪天吃得好就加一顆,不好就減一顆。當時孩子急於去買一張(奧特曼》光盤,但必須瓶里攢夠二十顆才可以去買。
電視台把這當作好方法呈現給觀眾―可這是個典型的“饅主意”,是一種畸形的誘惑―它讓孩子把吃飯當成一種功利行為,教孩子拿吃飯來和家長討價還價。節目沒交代操作後效果如何,但我可以斷定,它最多只有一個短期“效果”,即延續到《奧特曼》買回家。接下來家長當然可以再利用孩子的新需求,向孩子提出吃飯要求。但孩子沒有那麼大毅力,他不會堅持的,他會很快厭倦和家長玩這種“遊戲”。
這個方法不僅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厭食間題,反而讓孩子在以後玻璃球總是難以攢夠的挫敗中,更加痛恨吃飯這個事。
有的家長並不逼迫孩子,但經常有不良語言暗示,也會導致孩子厭食或偏食。我的一個朋友,她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總是一臉焦慮地當著孩子的面向別人抱怨說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多次提醒她不要這樣說,即使想說,也要背着孩子,別讓孩子聽到了。但她一直不在意,或者是形成了習慣;總不自覺地當著孩子的面嘮叨孩子不愛吃飯這類話。她的孩子現在已十多歲了,胃口一直不好。
我還聽另一個朋友說,她兒子小時候原本是喜歡吃羊肉的,但她丈夫不喜歡吃羊肉。後來有兩次家裏做了羊肉,孩子正要吃時,爸爸無意中提醒說“那是羊肉”,言外之意是“你肯定自己會吃嗎?”孩子在這種口氣中捕捉到了父親對羊肉的排斥,感覺到父親的口氣是說“那東西挺難吃的”,以後就再也不肯吃一口羊肉了。所以當孩子表現出不愛吃飯或不愛吃某種東西時,你千萬不要說出這件事,更不要因此教訓他,也不要急於找替代品。就裝作不知道,該讓他吃什麼,就把什麼東西拿來;甚至要找機會故意用語言來暗示他很喜歡吃這個。比如當著不愛喝牛奶的孩子的面對別人說,我兒子什麼都愛吃,不挑食,一口氣可以喝下一大杯牛奶。圓圓大約五、六歲時,我帶她回姥姥家,她受我大哥的孩子,她的豆豆姐姐的影響,也變得不吃羊肉了。回到自己家后,我做了羊肉她不吃。我不管她,也沒說什麼,假裝沒注意這個間題,毫不在意地接下來該做羊肉繼續做。我做了兩次羊肉水餃,她吃之前總問是什麼肉,我告訴她羊肉,她就不吃了。我給她另弄點吃的,沒說什麼。我知道她愛吃肉醬面,接下來我就用羊肉炒了肉醬。以前吃肉醬面從沒用過羊肉,圓圓這次也就沒問我什麼肉,吃得很香。吃完后,我才裝着對先生說,今天家裏沒有豬肉了,就用羊肉做肉醬,真好吃。圓圓聽我這樣說也許有些不願意,可飯已經進肚裏了,沒辦法,只好接受了。
我還買了半成品的烤羊肉串,回家來用微波爐烤得滿屋飄香。她爸爸說,吃這麼香的肉串,得喝口酒;我也說好長時間沒吃肉串了,真香。圓圓經不起這誘惑,終於拿起肉串大吃起來。
最後還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盡量少讓孩子吃零食。孩子飯量本來小,吃些零食往往就飽了,上了飯桌自然沒食慾。
還有家庭氣氛是否輕鬆,父母關係是否和睦,也影響孩子的胃口。此外,兒童妒忌兄弟姐妹或其他周圍的孩子,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其它消極情緒影響,也會出現厭食癥狀。做父母的應該在這些方面多留心。
一個朋友打電話來,說她上幼兒園的孩子不愛吃飯,她給在鄉下的婆婆打電話訴苦,婆婆滿不在乎地說“餓他兩天就行了”。這句話讓做兒媳的很不高興,說當奶奶的怎麼能說出這種話。我笑了,說如果你向我請教,我也是這句話:不信俄他兩天試試看!
當然,不一定真要餓孩子兩天,但這句話傳達的洒脫的理念,確是個法寶,能讓孩子“吃飯就是香”,效果肯定會超過那種口服液。鄉下的婆婆一定是以自己豐富的經驗悟出了這個絕招。
特別提示
孩子不喜歡吃飯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太在意孩子的吃飯,在這個問題上太強求了。孩子的正常食慾被當下物質和時間都比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壞了。在吃飯的問題上同孩子鬥狠比革,父母沒有不致的。
如何讓孩子有正常的食慾?這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當孩子表現出不愛吃飯或不愛吃某種東西時,你千萬不要說出這件事,更不要因此教訓他,也不要急於找替代品。就裝作不知道,該讓他吃什麼,就把什麼東西拿來;甚至要找機會故意用語言來暗示他很喜歡吃這個。小事兒就是大事情睡覺不怕吵學習不怕吵無菌艙里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他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
這些年不時地去看剛生了寶寶的親戚、朋友或同事,發現不少人總是非常小心地呵護着嬰兒的睡眠。說話聲音壓得低低的,把電話線也摘掉了,生怕有什麼動靜吵醒孩子。家長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這樣做是錯誤的,可能正是給孩子將來的睡眠製造麻煩。
我很慶幸在圓圓出生前讀到一本《新育兒百科全書》,這本書非常好,是美國一位著名兒科醫生、兒童心理學家寫的。當時也買了另外幾本“國產”育兒書,看完后,覺得這本“進口”書的育兒觀處處追求“自然”,卻又科學客觀,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嬰兒睡眠這個事上,我當時看到的“國產”書里都講孩子出生后,應該盡量給他一個安靜的環境,讓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這本書里卻是這樣寫的:“家裏有些動靜,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睡覺。父母在房間裏走動不用攝手攝腳,說話也不必悄聲細氣,否則孩子習慣了寂靜的環境,突然聽到一點聲音反而容易驚醒。無論嬰兒還是兒童,只要平日習慣了家裏的一般嘈雜聲和說話聲,即使有客人來訪談笑,或收音機、電視機打開着,甚至有人走進他們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①
短短一段話讓我受益匪淺。
這段話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動做到兩不打擾,一個略有噪音的環境還有利於養成孩子睡覺不怕打擾的好習慣。所以圓圓出生后,我們該幹什麼幹什麼,說話聲、電視音量平時多大還是多大。而床上這個小嬰兒也確乎表現出不怕打擾的樣子。她滿月時在照相中的表現,更加深了我的這種印象。當時我家還沒有相機,圓圓過滿月時就從外面找個人來家裏給她照相。攝影師來了,這個小嬰兒正睡著了。因為攝影師接下來還要到另外一家人那裏拍照,不願等,我們就決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輕摸她的臉蛋,用平常的聲音喊她醒來,結果沒反應。
於是把小被子揭開,一邊活動她的四肢一邊用稍大的聲音跟她說話,她還是不理睬。她爸爸在旁邊說,抱起來應該就醒了。我把她抱起來,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別人身上,她的頭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覺得又奇怪又好笑,連攝影師也說真是奇怪了,怎麼叫不醒呢。然後我們又用手輕撓她脖子處痒痒肉,她只是頭和脖子微微扭動一下,臉上還出現一個淺淺的微笑,鼻息均勻,繼續她的美夢。
最後,姥姥使出絕招,拿來一塊毛巾給她擦臉,又濕又涼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臉上,可小傢伙僅僅是鼻子微微地皺了一下,然後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來。
這樣折騰了近半個小時也沒把她弄醒,沒辦法,我們只好讓攝影師先到別人家照,返回來再給我們照。可攝影師走了還不到十分鐘,圓圓醒來了,她先是扭動一下身體,睜開眼睛,然後小嘴一咧,哭起來,要吃奶了。我們真是又氣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這件事讓我們發現,孩子豈止是’‘不怕打擾”,簡直是,“特別地不怕打擾”。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沒有必要把一個正在熟睡的嬰兒叫醒,所以這個現象也不容易被發現。從那以後,我們就更不擔心有什麼聲音能吵着她了,而她也確實能在任何聲音里睡得香甜。
事實上,圓圓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來的。從她一歲多開始,我們幾次因為趕火車,需要半夜起來,我只要輕輕一叫她,她就能醒來,不哭不鬧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時,她卻總是睡得很沉,只要這個聲音不是專門叫她,就吵不着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別的功能,能把無關的聲音過濾掉。
大約她2歲左右,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臨睡前因為一件什麼事大聲爭辯,當時圓圓和我們在一個屋裏,已睡著了。我們開始還擔心把她吵醒,但發現她睡得很踏實,根本沒有被打擾的跡象,於是聲音越來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場聲音的疾風暴雨,圓圓卻始終像在搖籃曲中睡得那麼香甜。
有一些嬰幼兒,他們睡覺好像確實怕吵,這種情況,除了個別特別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幾個月的時間裏慣出壞毛病了。還有一些嬰兒在頭三個月裏會發生腹部紋痛,這也會導致他們突然驚醒啼哭,而大人經常誤以為他們是被吵醒了。無論哪種情況,家長也不應該嬌縱他睡覺怕吵的習慣,應想辦法讓他逐漸適應生活噪音,學會睡覺不怕吵。
一個簡單的生理問題如果一直被錯誤地解決,最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心理問題。我聽一位讀研究生的女孩子說,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覺特別怕吵。宿舍4個人,儘管其餘3人一直小心,這位室友總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動靜吵得她睡不好;當另外3人都不在宿舍時,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說話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沒人時,她也會睡不踏實,因為窗外還總會不時傳來什麼聲音。她的睡眠問題似乎只有做魯濱遜才能解決。
可以想像這個女孩給同宿舍的人帶來很多麻煩,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據說這個女孩的媽媽也是睡覺特別怕吵,這方面就從小呵護她。可這呵護不是給孩子造福,而是給她帶來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煩。
就像對睡眠環境常有“安靜”要求,人們也習慣於在學習環境上要求安靜。但也正像適當的噪音有助於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適當的噪音也可以培養孩子們在學習方面的抗干擾能力。所以在孩子學習環境方面,也不應該過分追求安靜,以免物極必反。
現在一個比較麻煩的傾向是,在學校里或家庭里,我們總在儘力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除了課堂以“安靜”作為審美標準,以喧鬧為壞現象,甚至連小學的活動課也要求孩子們不出聲。這方面經常是做得太過了。
我在北京某小學看到,每天放學前的活動時間被稱為“管理班”時間,這個時間原本是讓孩子們自由活動的,可實際上它變成了自習課。每班都有一個老師管着孩子們,一旦哪個孩子說話,就要被老師大聲訓斥。有的班紀律不好,老師就要不停地聲嘶力竭喊叫或敲擊講桌以維持“秩序”―學校里這種從早到晚求安靜的現象其實非常普遍,從我上小學時就這樣,現在似乎更變本加厲。
圓圓上小學二年級時下午開始有了自習課,老師不總是跟在教室里,大部分時間由班幹部維護秩序。圓圓當時是班長,老師要求她管好自習課的紀律。孩子們已被管了一天了,這個時間好不容易沒有老師管束,哪裏肯聽小班長的話,自習課總是亂鬨哄的。圓圓管了這個,那個人又開始說話,尤其她自己埋下頭剛寫了一點作業,教室里一下就亂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來維持紀律。教室里的聲音往往大得淹沒她的聲音,圓圓就得大聲喊叫,才能重新讓教室里安靜一小會兒占
這種做法根本不符合圓圓的天性,而老師又總是要求她對自習課的“紀律”負起責來,這讓她左右為難。過了一段時間,她居然寫了個“辭職報告”,要求辭去班長的職務,想當文藝委員。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文藝委員不需要在自習課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連“官”都不想當了!
小學是兒童的活動場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嘈雜到底怎麼了,它真能妨礙到誰的學習嗎?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靜癖”,甚至這種癖好已到了傷害兒童的地步。
我聽一個朋友說,她兒子所在小學創建“文明校”,創建活動中有個項目是搞“無噪音走廊”。就是下課不許孩子們在走廊里大聲喧嘩。學校天天派小幹部們在走廊里巡視,抓喧嘩者。小幹部們把握不好標準,經常是哪個孩子一不留心說話聲音稍大就被記下來,就要扣班裏的分。結果各班主任們為避免扣分,下課把學生關在教室,不讓學生到走廊中,誰想上廁所先在教室里排隊,一個上完回來另一個再上。聽說這個學校的走廊確實很安靜,經驗還被推廣到別的小學……在“無噪音走廊”里成長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實質是學校教育的野蠻。這樣一種創建“文明校”活動,能讓孩子們心底生長出什麼樣的“文明”呢?教育應該為培養孩子的習慣而工作,不應該追求表面的整齊和迎合某些消極癖好。在學習環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製造喧鬧,也不需要過分追求安靜,順其自然才是最好。學習環境如果符合兒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學習上的抗干擾能力,他們在這方面有驚人的生長力。“學習不怕吵”和“睡覺不怕吵”事實上是同一個問題,可以有相同的解決思路。
請看這所小學是如何做的―
孩子們在學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麼課都是孩子們說了算。這所學校從不以“千擾別人”這樣的原因制止孩子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圖書室里,有人看書,有人唱歌,有人朗讀,有人畫畫。在一般人看來,這裏可是夠喧鬧的,但實際上孩子們卻是互不打擾,各干各的,自得其樂。學校這樣做的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抗干擾能力,目的是讓孩子們學會“無論周圍怎麼嘈雜,都能夠立刻集中精力!”①
這所學校讓孩子們感到快樂,每個孩子放學后都不想離開,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學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體有殘疾或被別的學校開除的,但學生們經歷過這樣的小學教育后,最後卻幾乎個個成才―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邊的小豆豆》寫到的學校:巴學園,它存在於70多年前的日本,創辦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來仍非常先進,值得推崇。在家庭中,家長們當然應該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不被打擾的學習環境,但這方面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加果家長在這方面太用今,甚至表現出焦慮,不但沒有好效果,反而有壞作用。
我曾經遇到過一位鄰居,她住在我的樓下。大約在圓圓讀初中時,她的女兒正要高考。當時圓圓要參加二胡考級,由於上住宿制學校,只能每個周末回家時練琴。結果只要圓圓的二胡聲一響,樓下就開始敲暖氣管。開始我們不以為是針對我們來的,因為那個樓雖然隔音不太好,但誰家有什麼聲響,僅僅是隱約聽到,那音量根本影響不到自己。後來又反覆幾次,我們才確信那個聲音就是制止圓圓練二胡的。我後來在電梯裏遇到一些鄰居,從他們的言談中知道這位母親抱怨別人家的聲音影響了她女兒的學習,所以總敲暖氣管,甚至“登門拜訪”過一些人。大家在心裏可能也覺得她做得有些過,不過人們還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覺地減免了家裏的各種聲音。圓圓不能在晚上練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學校上課時練。那段時間也聽不到鄰居家彈鋼琴的聲音了,只是不時地聽到樓下敲暖氣管的聲音,看來影響他家孩子學習的聲音是消滅不盡的。我當時就替這個高三的女孩擔憂,家長響亮地敲打暖氣管,其實是不斷地提醒孩子這裏有噪音那裏有噪音。整天豎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嗎?令人遺憾的是那個女孩真的沒考上大學,我知道的結果是她又復讀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學習,找借口說別人吵着她了,這種情況下,家長更不能助長孩子的壞毛病。無菌艙里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出每一種理想的生長條件。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就等於為他提供了能隨身攜帶的好環境。
圓圓讀高中時,她姥姥來我家,總擔心電視聲音會吵到她的學習。我們就一次次地告訴她姥姥沒事,您什麼時間想看電視就去看。我們說的是真心話,只要不把電視機搬到圓圓的屋裏,她把小屋門一關,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擾。我們一直有意無意地培養她的抗干擾能力,在她上小學時甚至慫恿她邊看電視邊寫作業。高考前兩個月,在距離我家不到100米處,一幢新大樓開始動工。大型車輛因為白天不能進市區,晚上才可以行駛。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點,外面就開始傳來大卡車的轟鳴聲,鋼筋石塊的裝卸聲,工人們操作時的叫喊聲,一直得持續到凌晨三、四點。和我們一個樓上另有兩位考生,他們的家長去找過工地,但沒什麼結果。北京市好像有規定,高考期間居民樓附近的工地不許夜間施工,但那個工地一晚都沒停歇。施工單位只是不斷地在居民樓里張貼道歉告示,希望人們諒解。
我和她爸爸心裏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施工單位有他們的難處,覺得去找他們也沒什麼效果。我們在家裏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我們在圓圓面前從沒提到一句關於工地的噪音的話。觀察她每天心態平和,猜測她可能壓根就沒注意到這個問題,我們也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絲毫沒有流露出對噪音的焦慮。那一階段圓圓的睡眠也很好,這可能也得益於她從小養成的睡覺不怕吵的習慣。高考前圓圓說自己怎麼感覺不到很緊張,是不是不在狀態中啊。考試結束后,她驚奇地說怎麼考試就過去了,也沒失眠一次。直到這時,我們才敢問她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打擾。圓圓在我們的提醒下才發現外面的工地開工了,她說這些天有時候感覺到外面噪音很大,但沒顧上在意,沒發現它有這麼吵。家長應該給孩子積極的影響,讓孩子學會和周圍環境的和諧相處,而不是處處苛刻,處處想改造。帶着這樣的想法來看“噪音”,它們就不再是噪音―鄰居家裏傳來的電視聲、吵架聲,汽車在路上的行駛聲和喇叭聲,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聲―它們是城市天籟,我們實在沒有必要被這些聲音困擾。在很多類似的小問題上,都可以有這樣一種坦然的態度,由此解決的則可能是個大問題。與其說“睡覺不怕吵”是個生理問題,不如說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個教育問題。
特別提示
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動做到兩不打擾,一個略有噪音的環境還有利於養成孩子睡覺不怕打擾的好習慣。
家長不應該嬌縱孩子睡覺怕吵的習慣,應想辦法讓他逐漸適應生活噪音,學會睡覺不怕吵。一個簡單的生理問題如果一直被錯誤地解決,最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心理問題。
教育應該為培養孩子的習慣而工作,不應該追求表面的整齊和迎合某些消極癖好。在學習環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製造喧鬧,也不需要過分追求安靜,順其自然才是最好。
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出每一種理想的生長條件。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就等於為他提供了能隨身攜帶的好環境。
不怕小動物
不要讓孩子有“怕”。不怕小動物,也不怕“大灰狠”,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樣的。
很多人都懼怕某種小動物,那是一種痛苦的體驗。沒有俱怕或俱怕不深的人,體會不到那種折磨。
我非常害怕一種小動物,不光怕活物,也怕圖片,甚至連文字也害怕。原本很喜歡看電視《動物世界》,就因為偶然在鏡頭上看到這種小動物,從此後就再也不敢看這個節目了。即使節目講毫不相干的其它動物,也不敢看,怕萬一遇到。所以在這裏寫到這個間題,都不能寫出這個小動物的名來,否則這篇文章也寫不下去。我知道這很病態,但克服不了。它不是毅力的事,就像人不可能靠毅力治癒疾病一樣。我曾在大學裏選修過一門心理諮詢課。有一節課就是講如何克服懼怕小動物。老師採用的是“脫敏療法”,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害怕的那個東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然後讓它一點點地慢慢地往自己跟前移。每當感覺害怕時,就停頓一小會兒,讓自己適應一下,能接受了再往前移。
一些同學通過這個方法,慢慢地覺得自己害怕的某種小動物不那麼可怕了,可以接受了。只有幾個人做不到,我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我根本不能接受那個東西的存在,更不要說讓它往近處移,只要視線中有一點影像,就嚇得趕快把眼睛睜開了。用心理學來治療我的恐懼看來比較難。我常想,如果這個問題能在我幼年時代解決,也許會容易得多。
我仔細回想俱怕的根源,覺得可能和我母親也怕這種小動物有關。我依稀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媽突然看到這種小動物時那種驚恐的神情。當她發現我也害怕這種小動物時,就很注意保護我不被嚇着。比如哥哥要是拿這種小動物玩具來嚇我,媽媽就會批評他說,你不知道妹妹怕這個嗎?這對我可能也是個心理暗示。不管什麼原因,既然已被種上這樣的恐懼,並深為此事苦惱,那我就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有這類困惑。尤其女孩子,容易害怕什麼,這方面我們就很留心,盡量讓圓圓什麼都不怕。我帶着她觀察和欣賞各種小動物,玻璃箱裏的蛇,土坯下的潮蟲,甚至欣賞蜘蛛。
本來我有些害怕蜘蛛,但怕得不太厲害,可以忍受,為了讓圓圓不害怕,就硬着頭皮和她一起觀察,最後甚至大着膽子用手去抓。我表面上總是做出一點都不害怕,甚至是喜歡的樣子。而對於我最害怕的那個小動物,則多次讓她爸爸領着她去看。她爸爸在和圓圓一起看時,故意以欣賞的口氣談論它,暗示這個小動物多麼可愛。
不知是遺傳還是受到過我某種表情的暗示,圓圓第一次看到這個小動物時,似乎也有些要躲的意思。經不住爸爸的引導,慢慢就接受了。現在她一點都不害怕這種動物,也不害怕別的小動物。有些小動物她不喜歡,但最多是不用手去抓它們,不需要忍受任何懼怕的痛苦。
這方面我得出的幾條經驗是:
第一,大人害怕什麼,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尤其是孩子小時候。比如圓圓小時候我從來不讓她知道我怕那個小動物。在給她講故事時偶然會在書上遇到。要是按以前的樣子,我會嚇得一下子把書扔掉。但為了不嚇着圓圓,就硬是忍下來了,找個借目趕快翻過這一頁就是了。爸爸領着她去看那個小動物時,我只是假裝去做別的事,不讓她知道我是因為害怕才不過去一起看。等她長大些后才知道我害怕那種東西,那也就影響不到她了。
第二,如果孩子已表現出害怕什麼,要創造機會讓他慢慢接觸那個東西,一點點接受,如果能想辦法讓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後就會越來越容易。我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差一點要接受那個小動物了,因為幾個小朋友都在玩它,我也開始有些興趣了,但當時沒有人鼓勵我,就在我快要接受時被人提醒,你怕這個,別玩了。第三,不要出於保護孩子而強化他對某種東西的恐懼,只要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表現出對某種東西害怕時,不要以憐愛的口氣安慰孩子說“不要怕,我們不怕它”,這種安慰是一種無意識的獎賞,讓他覺得害怕是應該的;大人這時應該用輕鬆的口氣談別的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覺得家長沒在意他的恐懼,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的恐懼可能沒必要。
第四,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他怕什麼東西。大人這種議論會更加強化他的恐懼心理。
好像有一種說法,在所有消極感受中,比如悲傷、焦慮、壓抑等,懼怕是最折磨人的。人生“無怕”也是一種難得的境界,這需要從童年開始,從具體的小事上開始。不要讓孩子有“怕”。不怕小動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樣的。
如何讓孩子自覺地少看電視
要儘可能減少嚴境中的誘惑,而不是勸說孩子去抵杭誘惑;要用“人性”來體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來要求孩子。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
果家長在和他的相處中很體貼他的心,他也會反過來以他的“懂事”和“聽佑”回報家長。
台灣作家李敖尖銳地說:“電視是批量生產傻瓜的機器。”他的話不是沒有道理。據研究資料顯示,人在看電視時的腦電波和睡眠時的腦電波非常接近。坐在電視機前,大腦無需主動去反應任何問題,身體也是一種鬆懈狀態,這對大腦和身體正處於發育時期的少年兒童非常不利。
學齡前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和經常閱讀的孩子相比,上學后智力差異明顯。因為兒童早期是智力啟蒙的最佳機會,而智力發育需要獲得不斷的信息刺激。電視是被動的、生活化的活動,孩子能從電視上了解到一些東西,但和閱讀相比,它對兒童的智力刺激作用很小,所以智力啟蒙效果也很小。用電視啟蒙而不注意閱讀啟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還有習慣的問題。孩子從小長時間地在電視前獃著,容易形成離開電視就無所適從的狀態;任何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對他來說都有困難,都提不起興趣。這種惰性會遷移到學習上,使他對學習這種需要主動意識和意志努力的活動望而卻步。
一般來說,圓圓想幹什麼我們都不會阻攔,唯獨在看電視這個事上,曾對她控制比較嚴。
但這“控制”從沒有被她察覺,因為我們基本上沒對圓圓說過“別看電視了”這樣的話,也沒給她規定每天只能看幾個小時電視,更沒有強行關閉過電視。所以就她個人的體驗來說,沒覺得家長在這件事上管過她。相反的是,我們的一些行為看起來倒像是縱容。
比如在她上小學時,電視劇《還珠格格》火爆一時。本來我家很少看連續劇,我覺得看連續劇太浪費時間。這種觀念從小就影響着圓圓,她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要去看一個連續劇。《還珠格格》剛播出時我們不知道,她在學校聽同學們說這個很好看,就回來找到這個節目,一看就被吸引住了,裏面的主角小燕子讓她着迷。電視劇每晚放三集,從七點半到十點,而這個時間原本是圓圓寫作業、練二胡、讀小說的時間。按她的習慣是每天回家先寫作業,再練二胡,然後讀小說或玩耍,九點半睡覺。現在,到電視劇開的時候,她一般剛寫完作業,等到電視劇放完了,已經過了平時睡覺的時間,二胡肯定是不能練了,小說也沒時間看了。小說暫時不看倒沒什麼事,她剛學二胡不久,必須天天練。我心裏有些着急,這時很自然地想到建議她每天少看一集電視劇。但這個念頭馬上被否定了,她那麼喜歡看,劇情一環扣一環,今天看完了等不到明天,怎麼能忍心讓她每天少看一集呢。況且,就說我忍心,強行讓她少看一集,她也不可能在那個時間有練二胡的心,沒有心怎麼能練好呢?
其實圓圓自己也着急。看電視的時候她很陶醉,等到看完了,卻發現已經沒有練二胡的時間了,她也很內疚。但以她當時的意志力,她還做不到主動要求少看一集。
我開始動腦筋去想一個解決辦法。
經過斟酌,我和圓圓商量,能不能以後回家先練二胡,然後再寫作業。也就是說,電視劇開始之前練二胡,練完二胡后電視劇差不多就要開了,然後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我這個建議在許多人看來真是瘋了,怎麼可以教唆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孩子最怕的是學習不專心,他們應該從小養成好的學習態度。我是這樣想的:小學生的作業其實多半是體力活,他們在完成作業時並不需要動用多少腦力,不需要深人思考,孩子們只要調動一部分注意力就可以完成作業;而看電視本身又是件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完成的事。寫作業和看電視這兩件事都比較簡單,應該可以同時進行。這是一心二用,但並不影響什麼,如果說有些影響,也並不嚴重,總體權衡還是個好辦法。
圓圓一聽我的建議,非常願意,這樣她就可以把寫作業和練二胡這兩個最當緊的事情都完成,又不耽誤看電視。由於家長的信任,孩子心裏沒有任何不自在,她果然把這幾件事協調得很好。電視劇開始之前先練二胡,然後邊看電視邊寫作業。事實上,在電視劇播放過程中,圓圓總因為看得太投人忘了寫作業,但只要一插廣告或片頭片尾曲時,她就會趕緊抓住時間寫一些。她寫作業的速度因此明顯加快了。同時她也更懂得利用學校的時間。為了晚上回家看電視方便,她在學校就盡量利用各種零散時間,回家后見縫插針地寫一些,作業就都能完成。
大約是隔了幾個月或是一年的時間,電視台開始播《還珠格格》第二部,圓圓又開始了一個看電視的“狂歡期”。我記不清她每天回家后具體時間是如何安排的,因為我已無需在這些事情上插手或過問,只記得她電視劇一集不落地看了,作業該寫的都寫了,二胡也天天練,還買了和劇本配套的全部《還珠格格》書,好像有一二十本,電視劇結束前這些書也都看完了。
一些家長可能會擔心地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如果我這樣放開了,他就會完全管不住自己,他就會總是邊寫作業邊看電視,看了一部又一部,這肯定是要影響學習成績啊。
我理解這些家長的擔優,這些家庭中的孩子似乎很不懂事,很不自覺。我想對這些家長說的是,不要孤立地看待一件事和一種現象,孩子“不自覺”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它多半反映了家庭中有積澱已久的教育問題。最主要的,就是遇到什麼事情時,家長在處理方式上充滿強權作風,不注意體貼孩子的情緒、面子、能力、願望等,多是採用直接告知的方式來教導或批評孩子。比如數落孩子看電視時間太長,強行關電視,要求孩子回房間學習等。
採用這類處理方式的家長應該想一想,關了電視,就關了孩子看電視的願望了嗎?讓他離開電視坐到書桌前,他就是去學習了嗎?如果不是出於自覺自愿,不僅當天的學習談不上用心,接下來明天後天他也不想去好好學習。他看電視的願望在壓抑中更被強化,他的內心在看與不看間充滿矛盾和痛苦―這樣不是在教育孩子,只是一再損傷他的自覺和自信。
請相信孩子是一棵禾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對他最有好處。
孩子身上原本有一種積極的自我完善的天性,如果一種“控制”對他的個性及意志沒有損傷,而是幫助他更好地適應一些事情,他就會在這種適應中更加健康地發展自己的天性,並在體內生長出“自我控制”的力量―這就是孩子“懂事”、“自覺”的來源。
所以,我的“縱容”只是疏導,疏導也是控制的一種,它是一種不讓孩子難受的控制。圓圓沒有為看電視的事情苦惱過,在我家裏從未發生過因為看電視和孩子相衝突的事。
還記得圓圓上初中時,電視台播了一個叫《嫁到非洲》的連續劇。說的是一個上海的女孩子和一位非洲留學生相戀,衝破種種阻礙,跟隨小夥子到了非洲,然後在非洲經過一個由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這個故事很特別,我倆在一個周末無意中看到,然後一起被吸引了。那個電視天天放兩集,但圓圓當時住校,只能在周末回來看兩次。我發現她眼裏流露出遺憾,而當時我們也沒有設備把電視錄下來,於是就趕快想辦法,告訴她我把周一到周五的內容用文字記錄下來,她周末從學校回來就可以知道誤過的劇情了。
雖然不希望她看連續劇,可一旦看開了,我就理解她希望看下去的心情,將心比心,大人看一個連續劇,中間突然打斷也很不舒服,孩子肯定也一樣。於是我天天一邊看電視一邊在本上記,每個情節,人物對話,甚至一些場景,我都盡量記錄下來。圓圓周末回來先從本上“看”幾集,再跟我坐在電視機前看。兩種“看”加起來,一集沒誤。
我這種做法在圓圓看來很正常,她已習慣我的種種“縱容”之法,但她從來不會利用我的縱容。總的來說,圓圓對自己該在什麼時間看電視,什麼時間不看掌控得很好。尤其隨着年級升高,她越來越懂得如何珍惜時間,更不會讓電視無端地浪費自己的時間。
少看電視的行動如果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做起,實現起來則容易得多。而且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家長如果在孩子小時候縱容他無度地看電視,實際上是在給孩子製造一個大麻煩。
我家的電視機也天天打開,看的時間卻不長。一般情況下是晚飯前後看,飯後我們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電視就關了。這件事做得並不嚴格,比較隨意,偶爾遇到很想看的電視,也會花不少時間去看,但不養成天天在電視前耗着的毛病。總的來說我家看電視時間比大多數人家少得多,人們談論的熱播電視劇我們大多數都沒看過。圓圓從小受這種影響,很自然地形成了“電視不能無節制地看”這樣一個觀念,一般的節目她是不會去看的,除非是特別喜歡的。
不少家長在孩子年幼時一般不計較孩子看多長時間電視,隨意讓孩子跟着老人從早到晚地看電視,甚至有的人嫌孩子打擾,就用電視機哄孩子。只是等到孩子上學后,有了作業和考試,才開始和電視爭奪孩子。
如果孩子在上學前習慣了“看電視”這個事,沒有發展出其它興趣,上學后突然被限制看電視,他會非常不適應。他的習慣突然被管制,他的享受突然間變成錯誤;他本來每天活得自由自在,大人突然要求他“自覺”、“努力”,可他無從去尋找這個東西,只好“不自覺”,“不努力”。無論他表面如何和家長頂牛,他內心其實是很為此痛苦的。
我把這樣的觀點對一些家長講了,不少人不以為然。一位家長說,我那個孩子,才不會為這個事痛苦呢。他總是找借口從他學習的屋子裏跑出來,然後找借口在電視機前多呆幾分鐘,哪怕是幾秒。比如來茶几上取一隻蘋果,削皮時那叫一個慢。好容易削完了,我讓他回屋裏吃,他就慢吞吞地站起來,倒退着回他的屋,就為了多看一眼電視。他哪裏痛苦啊,多看一眼電視他樂死了。
這位家長這麼表面化地看問題,她不知道孩子倒退着回屋時,內心多麼痛苦;更不知道這痛苦是如何來的,也不想探究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痛苦。這真是讓人感到遺憾。
家長為什麼不可以改變一下方法,以策略來攻孩子的心呢?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正好收到一個朋友的電子郵件。她說有一次晚飯後她兒子又一直看電視不去寫作業,她正要像老樣子下命令時,腦子一下閃出我曾經對她說過的“欲擒故縱”。於是咽下要出口的話,把遙控器遞到兒子手裏,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媽媽不看了,你啥時不看了,就幫媽媽把電視關了。說完她離開客廳,回到卧室看書。她兒子那一瞬間有點吃驚,但馬上很高興地說好,接過遙控器―這以前可是媽媽不敢交給他的東西。當媽的剛進卧室時還有些擔心,令她沒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鐘,就聽到兒子把電視關了。孩子還從卧室門探進頭來,看到媽媽正捧着一本書在讀,相信媽媽沒生他的氣,就調皮而愉快地說:媽,我寫作業去了。這位朋友說,以前總是因為看電視的事批評抱怨孩子,沒想到自己稍一改變方法,孩子就有相應變化。看來是自己以前用錯了方法。
在控制孩子少看電視方面,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時候讓他心安,要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覺得有負疚感;但平時家裏要盡量少開電視,家長自己在看電視上做到節制,以身作則,用行動產生說服力,而不是用語言。最糟糕的情況是,家長自己整天在客廳里看電視,孩子從自己的書房裏跑出來想看一會兒,卻遭到訓斥。理由是,我是大人了,工作一天很辛苦,並且現在不需要學習,可以晚上看電視;你是孩子,需要好好學習,需要完成作業,所以不應該看電視。
這樣的道理聽起來沒錯,孩子也無法反駁,但這種說法造成的效果非常不好,;你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電視是一項特權享受,我已經有資格享受了;你還沒有資格,你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獲得這樣的資格。!這種感覺讓孩子覺得他和從不平等,他意識到了大人的強權,他也意識到了“學習”和“享樂”是對立的。他理性上知道應該去學習,可是天性中的享樂願望又讓他非常想看電視。這種矛盾讓孩子不舒服,不舒服感如果經常刺激他,就會慢慢!激化起他對看電視的渴望和對學習的厭煩。
關於家長少看或不看電視,我對一些為孩子看電視而頭疼的家長建議過,不少人表示這一點難以做到,有的是管不住自己,有的是管不了配偶,有的是不好意思讓家裏老人委屈,總之電視就是不能不開,也不能少開,這樣就沒招連家長們做起來都有難度、都不想做的事,為什麼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長的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要儘可能減少環境中的誘惑,而不是勸說孩子去抵抗誘惑;要用“人性”來體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來要求孩子?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長在和他的相處中很體貼他的心,他也會反過來以他的“懂事”和“聽話”回報家長。
電視如美食,本身沒什麼錯,但享用要有節機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想辦法讓他學會節制吃東西,而不是把美食鎖進冰箱,惹得他總想瞅個空偷吃幾口。家庭教育中,在任何事情上,家長和孩子都不要形成這種貓捉老鼠的關係。不要讓孩子因為“聽話”或害怕家長才不看電視,要培養他的理性和上進心,讓少看!電視成為孩子自覺自愿的選擇。
圓圓上大學后,有一次我間起她,是否感覺我們對你看電視有過限制。她說沒有啊,你們從來不管我呀。她的記憶中甚至儘是我們的縱容?除了不說}什麼,還經常和她一起看動畫片,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鴨》《機器貓》《暇鼠的故!事》等都是我們在一起看的。
我又問她是怎麼做到有節制地看電視的,她說不知道,好像沒有有意識地約束過自己。她又想想說,覺得看電視也挺好,不過一直有一種感覺,覺得不應該花太多的時間在那上面。看電視還不如看小說有意思,有時間的話,她寧可讀一本小說或雜誌。
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是防止他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喜歡閱讀,他的智力就會發育得更好,他會更容易發現別的有興趣的事;同時他的思想會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會捨得讓電視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的家長不贊成孩子從小閱讀,認為小孩子應該活得輕輕鬆鬆的,太早讓他讀書很累,應該等他長大了再去閱讀―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一般來說他自己不喜歡讀書,把閱讀看成件勞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麼容易受到書的誘惑,一個心智開始萌動的孩子,他捧着一本書時表現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過看電視。孩子是在閱讀中成長,還是在電視機前長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如果說在看電視問題上我“控制”了圓圓,不如說一直是在用“培養”的思路來解決間題―不去控制孩子的身體動作,而是想辦法引導她的心;不滿足於孩子表面上的服從,而是讓好習慣成為孩子內在的一部分―這才叫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吧。
特別提示
學齡前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和經常閱讀的孩子相比,上學后智力差異明顯。少看電視的行動如果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做起,實現起來則容易得多。孩子“不自覺”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它多半反映了家庭中有積澱已久的教育問題。最主要的,就是遇到什麼事情時,家長在處理方式上充滿強權作風,不注意體貼孩子的情緒、面子、能力、願望等,多是採用直接告知的方式來教導或批評孩子。
在控制孩子少看電視方面,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時候讓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覺得有負疚感;但平時家裏要盡童少開電視,家長自己在看電視上做到節制,以身作則,用行動產生說服力,而不足用語言。精糕的情況是,家長自己整天在客廳里看電視,孩子從自己的書房裏跑出來想看一會兒,卻遭到訓斤。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是防止他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
小小獨行俠
因為有某種顧慮,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動,家長這樣做其實是比較自私的。
考慮的是自己的擔憂,做決策的依據是讓自己放心,而不是讓孩子快樂並得到鍛煉機會。
檢驗一個母親給孩子的愛是否優質的,有一個試金石,即母親是否願意充分地對孩子放手,是否願意推動孩子自主和獨立。
前幾年從網上看一個報道,一位叫馬宇歌的小姑娘,上中小學期間就獨自走遍全國各地。她的父親是一位教育意識非常好的家長,鼓勵孩子獨自遠行。馬宇歌在一次次的遠行中不僅增長了知識,更鍛煉了能力,成長為一個品學兼優、能力出眾的孩子。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兒童其實有很好的自我保護意識,他們並不總是愣頭愣腦,凡事不知深淺。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他們會成長得更快更好。
圓圓第一次獨自出遠門是9歲。當時她爸爸已來北京工作,她五一節獨自乘17個小時火車,從煙台到北京看她爸爸。圓圓姥姥電話上聽我說要把孩子一個人放火車上,擔心壞了。說實在的,我和她爸爸也非常擔心,讓她獨自走,肯定不如我帶着她走的感覺好。在撫養她的過程中,我們最擔憂的就是她的安全。特別是她4歲時,我們把她搞丟一次,這種擔憂就變成了我們心中的一個病,總也好不了。
那次是帶她到一個朋友家聚餐,朋友住在一樓,大家帶來的三、四個小孩在小區院子裏玩,從窗戶上就可以看到他們,我們在屋裏放心地喝酒。可是當我們快要吃完飯了,出來卻看不到圓圓,問那幾個孩子,他們都沒注意。大家一下子急壞了,酒也醒了,四處分頭去找,大約一個多小時才把圓圓找回來。原來她走出小區大門
拔草,因為對那裏不熟悉,返回來時找錯了方向,就找不回去了。她哭着亂跑,越跑越遠,幸虧一個路邊開小賣部的好心人把她留住,給她點吃的,讓她等家長來找。
這件事對我們刺激很深,我和她爸爸此後十多年如驚弓之鳥,動不動就夢到把圓圓搞丟了,每次都能從夢中嚇醒。似乎直到她上了高中,這樣的夢才沒有了。她上小學、包括初中,只要有一會兒不能確定她在哪裏,我們就擔心得要命。雖然從我們內心來說,恨不得除了到學校,就把她牢牢地拴在身邊,但知道不能限制她獨立做事的自由,所以就會“違心”地慫恿她自己去做一些事。
這一次獨自乘火車,是我告訴圓圓說,媽媽工作忙,沒有時間在假期中陪你去看爸爸,你願意的話就自己乘車去吧。她聽了這個建議,開始有些疑慮,但經不起我的慫恿,轉而就有些躍躍欲試。
在她走之前,我心裏其實很焦慮。我不停地設想,不停地告訴圓圓遇到這個事該如何,那個事該如何。可能是我設想的意外太多了,圓圓突然說“你說得那麼害怕,我都不敢走了。”我這才意識到自己憂慮過度,過分渲染危險,嚇着孩子了。事後我反思,家長要鼓勵孩子去獨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臉愁容和不放心。要認真評估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覺得可行,就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表現出輕鬆愉快;把緊張和擔心藏在心裏。事實上,圓圓來回一切都很順利,雖說兩頭都有人接送,但這趟獨自乘車的經歷仍然讓她覺得驕傲,對自己很有信心。第二年她10歲時,我們已遷居北京,她暑假要從北京去青島看望從小一起玩耍的朋友小哲,也是來回獨自乘火車。我們從北京送她走時,她說返回時不要來軍站接她,她要自己從車站回家。我當時嘴上答應了,但有些不放心。從北京站回家需要先乘地鐵,再倒公交車,上下公交車都要走較遠一段路,這其實比從北京到青島這段路還複雜。所以她回來那天,我還是跑火車站接了,而且到了站台上。除了不放心,還有一個原因是幾天不見很想她,急於看到,以為這樣也能給她一個意外的驚喜。
結果,圓圓從火車上下來看到我吃了一驚,雖有些高興,但更多是怪怨。怪怨我幹嗎跑火車站來接她。回家路上,我發現她對於怎麼乘車回家已全部掌握,而且也很注意安全。比如進地鐵時人很多,她會馬上靠牆走,還提醒我靠邊。所以她獨自走完全沒間題。
這件事我很后侮,我的“熱情”把她想要獨自完成一次旅行的完美感給破壞了。我只顧自己的心情,而沒考慮孩子的願望。我想,如果實在擔心她的安全,我來車站藏在她後面,不讓她看見,尾隨她回家,那樣可能更好。
初中時,圓圓還和同學逛了幾次街,都是早晨七、八點走,玩到下午五、六點鐘才回家。從內心來說,我真是不想讓她出去,大街上亂鬨哄的,幾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能關照好自己嗎?但我把情況權衡后,並把安全注意事項和圓圓聊一聊,感覺她的安全意識還是不錯的,就痛快地答應了。其實每次她出去玩一天,我都在忍受一天煎熬。尤其她有時忘了給家裏打電話,我就擔心極了,坐卧不寧,幾乎不能做任何事情,所能做的只是心裏暗暗祈禱。同時也會生氣,準備等她回來好好教訓她一頓。但每次一聽到門鈴響,看到這個小姑娘瘋玩一天又讓自己平安回來,心裏立即就充滿感恩和快樂,火氣蕩然無存。她下次想出去玩,我照樣痛快答應。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事,與其說是鍛煉孩子,不如說更是在考驗自己。家長應該適當勇敢些,有勇氣接受這種考驗。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已初中二年級了,學校在寒假要組織一個冬令營,由老師帶學生到哈爾濱看冰燈、滑雪。孩子想報名參加,媽媽因為孩子從未離開過自己,認為他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差,不放心,就不讓去,說要等到媽媽放假后,由媽媽親自帶他去玩,孩子為此非常不樂意。家長認為反正都是去哈爾濱,都是去看冰燈、滑雪,時間差不多都是一周,媽媽帶他去還可以一路照顧他,這有什麼不好呢。這位媽媽的擔心當然是有道理的,哪個家長面臨這個問題時,都會考慮孩子出去會不會照顧自己,安全不安全等問題。但這樣的安排有幾個錯誤:
一是家長沒考慮孩子需要社交,需要和同齡人在一起。看冰燈、滑雪只是整個冬令營中的幾個點,而孩子的快樂是在和同齡人一起出遠門這整個過程中。二是奪走了他的一個鍛煉機會。孩子“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差”,不正是由於他一直缺少這樣的鍛煉機會嗎;培養他照顧自己的一個機會現在好不容易來了,家長卻又要奪走。三是因為這件事家長和孩子發生意見衝突,並且最終使孩子屈服於家長的安排,這讓孩子覺得他的意見總是得不到尊重;這會讓孩子要麼逆反,合理很重,要麼毫無主見,而且也很容易形成只顧自己,不考慮別人感受的思維方式。
因為有某種顧慮,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動,家長這樣做其實是比較自私的,考慮的是自己的擔優,做決策的依據是讓自己放心,而不是讓孩子快樂並得到鍛煉機會。
放手不是冒險,而是讓孩子通過種種實踐機會,鍛煉膽量和能力,從而也能學會防範危險。如果家長總是怕孩子出意外,總是保護得嚴嚴的,將來他真遇到什麼事,可能還沒有能力和勇氣應對。這如同擔心孩子摔跤,就不允許他去學習走路,結果是他將來會走得更為艱難。從這個意義上說,過度呵護也給孩子的安全留下隱患。
至於安全問題,家長應該和學校共同探討,把出行方案好好研究一下,把每個細節推敲好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另外家長平時也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讓他學會照顧自己,保護自己。在這個基礎上,要儘可能早地讓孩子獨立去從事各種活動。一旦覺得可行,就高高興興地讓孩子去做。
‘我認識一對夫妻,他們自身事業很成功,他們的兒子也極為出色。孩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優異,工作能力強,一直擔任班長等重要職務。在高中繁忙的學習中,這個孩子不僅承擔了很多學校和班裏的工作,還去企業拉贊助,成功地和同學們創辦出班刊。我找機會和他媽媽聊了一次,從她的話里卻聽出了他們作為家長的智慧。如果要概括他們的做法,最基本的就是“讓他自己去做”,他們把這件事簡直操作得像個奇迹,說來都有些讓人難以相信。孩子上幼兒園時,從幼兒園到他家需要乘三站公交車。到孩子5歲上幼兒園中班時,他們覺得孩子已完全知道該如何從家乘車到幼兒園,而且從公交車上下來不用過馬路,站點不遠處就是幼兒園,路上的注意事項也講過多次了,於是家長就提出要孩子早晨自己上幼兒園。傍晚回來時需要到馬路對面乘車,家長就只是晚上來接他。開始幾天家長不放心,悄悄跟在後面觀察,確認沒什麼問題了,以後就真撒手了。孩子很安全地度過了整個幼兒園時期。他們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分外成熟。到孩子7歲時的暑假,他們就讓這個小學生獨自乘火車10個小時,去看外地的爺爺奶奶。從那開始,孩子就每個假期獨自外出,回爺爺奶奶家或到某個地方旅遊。孩子去旅遊的地方都有可靠的親戚或朋友,安全地把孩子接到家中,並且能陪孩子在當地玩幾天,然後再安全地送上回家的火車。這個孩子也像馬宇歌一樣,在上小學、中學時就遊覽了很多地方。另外,父母也讓孩子在家裏干很多活兒,凡孩子自己可以做的,絕不幫忙;反而由於父母工作很忙,經常要孩子在家裏幫家長的忙。例如,周末或假期讓孩子買菜做飯,父母下班回家,晚飯就準備得差不多了。其實這個孩子的父母並非是那種因忙於個人事業而疏於照顧孩子的人。表面上看,他們在家裏有些不作為,其實這正是他們的用心之處。他們不在簡單的事情上亂插手,而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研究如何讓孩子安全、獨立地做事上。這位媽媽說,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個家長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難的是不替孩子做事。她說,比如讓孩子獨自上幼兒園這件事,他們提前做了許多論證,把每一個細節反覆斟酌,確信孩子掌握了安全常識,在對孩子的安全有把握的情況下,然後才放手的。讓孩子獨自回爺爺奶奶家及外出旅遊也是這樣的。而這個過程其實遠比自己陪着孩子更難。我能理解她的說法,這種“不作為”,只是父母表面上得到了解放,實際上他們所經受的心理考驗更為強烈,他們忍受的煎熬更多。相反,凡在孩子的事情上大包大攬,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讓孩子獨立的父母,他們表面上付出了很多辛苦,其實他們的思維方式總是以自我為核心,首先滿足的是自己的想法,沒有認真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意識到孩子的獨立性需要生長;而是以密不透風的“呵護”和“指導”,佔滿了孩子所有的成長空間,奪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的機會。到孩子長大了,天性中許多潛在的能力嚴重退化后,家長卻又來抱怨孩子“不懂事”、“沒出息”、“懶散”等等。我在這裏講這個例子,只是強調“給孩子機會,讓他獨立去做事”這種教育理念。孩子獨自上幼兒園這件事不可以孤立地看待,更不可以隨便模仿。因為這裏面限制因素非常多,孩子前期積澱的能力、’社區的安全性、交通工具的便捷性、氣候條件等各方面情況要考慮。
不論想讓孩子做什麼事,一定要綜合權衡方方面面的情況,選擇那些安全係數高的事情讓孩子做。作為監護人,家長必須要首先對孩子的安全負責。形式上是不是讓孩子一個人出去,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經常讓孩子有機會獨自做事,獨自承擔責任,獨自解決問題。哪怕是和家長一起旅行,一起做事,凡能讓孩子獨自做的家長就不要包辦,凡能讓孩子獨自想的家長就不要急於給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長要裝得無能一些,無知一些,以便把種種機會留給孩子。
比如,上火車站,如果只帶了一個孩子和家長都能背動的包,那就讓孩子背着,家長倒可以空着兩手輕鬆地上車。到旅館,可以家長看着行李在大廳休息,讓孩子去辦人住手續。查閱旅遊點資料,讓孩子查找好了來提供給家長。
“獨立”是自立的同義詞,它是一個人成長必備的條件。現在有一種說法,年青人都要成家立業了,在心理上還離不開奶嘴。許多人只是把這種現象當作有趣的話題來說一說,其實這背後隱藏的,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深重的悲哀。這悲哀暫時看起來還不嚴重,但未來恐怕會越來越讓人憂心忡忡。哲學家弗洛姆認為,檢驗一個母親給孩子的愛是否優質的,有一個試金石,即母親是否願意充分地對孩子放手,是否願意推動孩子自主和獨立。①
愛孩子,就勇敢地放開手,讓這個小小獨行俠去“瀟洒走天下吧”!特別提示
家長要鼓勵孩子去獨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臉愁容和不放心:要認真計佑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覺得可行,就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表現出輕鬆愉快;把緊張和擔心藏在心裏,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個家長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難的是不替孩子做事。
凡在孩子的事情上大包大欖,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讓孩子獨立的父母,他們表面上付出了很多辛苦,其實他們的思維方式總是以自我為核心,首先滿足的足自己的想法,沒有認真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意識到孩子的獨立性需要生長;而是以密不透風的“呵護”和“指導”,佔滿了孩子所有的成長空間,奪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的機會。到孩子長大了,天性中許多潛在的能力嚴重退化后,家長卻又來抱怨孩子“不懂事”、“沒出息”、“懶散”等等。
最重要的是經常讓孩子有機會獨自做事,獨自承擔責任,獨自解決問題。凡能讓孩子獨自做的家長就不要包辦,凡能讓孩子獨自想的家長就不要急於給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長要裝得無能一些,無知一些,以便把種種機會留給孩子。
上海遇騙記
生活就是最好的課堂,每一種經歷都是財富。我們要讓孩子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應該讓他們知道生活還有陰暗面,還有危險。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前幾年從報紙上看到一則報道。一個北京初中女生,在上學的路上遇到一個婦女向她打聽一個什麼事,她沒聽清楚這位婦女的問的是什麼,但她內』合肯定是想幫她的,就反問那婦女是什麼問題。那婦女表現出焦急,說一下說不清,上車再說吧,不由分說就把這個女孩推進旁邊停着的一輛麵包車上。結果這個女孩子被人販子賣到河北農村,當時她才十三四歲,直到六、七年後,她已二十歲才僥倖逃出來回到家中。她的同學們都風華正茂,在上大學,而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農村生了一個孩子,身心俱損。這件事可以說毀了這個女孩的一生,讀來真是讓人心痛不已。在報紙或電視上不時地會看到一些少年兒童上當受騙的事,有的給孩子們帶來的傷害真是觸目驚心。類似的事件,只要我看到了,一定會講給圓圓聽。各種各樣的兒童傷害事件,其之所以會發生,就在於大人和孩子沒有相關生活常識,沒有提防心理。
在安全教育方面,別人的經歷也可以讓自己獲得一定的生活常識。雖然我們一直致力於讓孩子感受世界是美好的,周圍的人是可愛的;但我們也不失時機地把生活的另一面適當呈現給孩子,讓她知道世界上也有貪婪、謊言、暴行等陰暗面。小孩子是那樣純真,他們多半只從故事中知道有“壞蛋”這樣一種人,現實生活中根本不知道這些人就可能活動在自己身邊。我對圓圓一直不放心的一點,是在生活中她還一直沒遇到一個“壞人”,所以我最擔心的就是她誤以為壞蛋就是像電視上那種,一眼能看出來,從而對所有遇到的人都懷有善意,沒有提防心。生活真是最好的教材,她8歲時,我帶她去上海玩,“有幸”見識了兩個騙子,這給圓圓上了很好的一課。
我們來回都是乘火車。去的時候,對面卧鋪是一個看起來體面的中年男子,他操着上海普通話,很客氣地和周圍幾個人攀談起來。他說他是上海某單位的辦公室主任,對上海很熟。當時我們沒預訂旅館,上海也沒有認識的人,準備下車找旅館,我就順便向這個人打聽一下住在什麼地方交通方便,且能找到價格合適的旅館。他就給我說了一個旅館名,說又乾淨又便宜。我問他怎麼走,他說正好和他走的方向一致,下車后可以同打一輛車,他把我們帶過去。
我雖然心裏微微有一絲擔心,但看這人不像壞人,而且覺得大白天的,即使他是壞人也沒什麼好怕的;而對於各種騙術,我也有提防。所以就向他表示感謝,同
時想人家應該就是單純地想幫助你,自己不該隨便懷疑別人。
下火車后,在出租車等候點上了一輛出租車,他告訴司機去什麼地方,我沒聽清。汽車走進鬧市,越來越繁華,我也就越來越放心了。大約半小時后,他說他到了,要先下車。車一停下來,他推開車門就下車,沒有再囑咐司機往什麼地方開。我趕快問他,接下來我去那個旅館該怎麼走,他用手隨便往前面一指說,“再走沒多遠就到了”。我還想再問得明白些,他已趕快關了車門,頭也不回地匆匆走了。司機問我去哪裏,我告訴他那個旅館名,司機說沒聽說過,他對這一帶挺熟悉的,前面沒有那人說的旅館。於是我明白了,我遇到個蹭車的。
圓圓開始沒明白怎麼回事,這裏明明沒有那個旅館,那人為什麼要說有呢。到我們終於又七彎八轉地找到一個合適的旅館住下后,她終於明白了,問我那個人是不是瞎編個旅館名,只是想白坐車。我笑笑說:你猜對了。
然後我和圓圓討論了一下這件事,覺得這件事本身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設想了一下這裏面存在什麼樣更大的風險,如果遇到了應該怎麼辦。然後又分析我們怎樣做,就可以從一開始避免這些風險,以後出門如何防範這種盲目帶來的損失等等。我當時有些氣憤,說了句“難怪人們說上海人精明”,突然發現自己太極端了,我這樣說,不僅讓圓圓產生“上海人不好,上海人都很不像話”的印象,也影響她對這個城市的親近感,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這種情緒恐怕會影響她的遊玩。於是我又說,哦,精明其實是個褒意詞,真正精明的人是要用他的聰明做好事,做大事。你看上海這麼繁華,就是因為這裏有很多人把精明用在正道上,用在做正事上。這個人的行為只能叫小聰明,一輩子也就這點出息了。全國哪裏都有這種耍小聰明的人,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地區的代表。上海也肯定好人多,你看那出租車師傅就很好是不是,這旅館裏的人也很好。
圓圓聽我這樣說,對這件事也就釋然了。我想,這件事我們一點損失沒有,還有收穫。
在上海的一周,圓圓玩得非常高興。走之前我們一起去火車站買車票,又遇到一件事,又上一課。
我們正在通往車站廣場的一條路上走着,一個小夥子從我們身邊匆匆走過,急忙趕路的樣子。他從後面褲兜里取什麼東西,帶出一個錢包來,掉在地上,但他並沒發現,還在往前趕路。我和圓圓趕快衝那小夥子喊,他沒有聽見,還在不回頭地往前走。圓圓看喊不住那小夥子,下意識地要彎腰檢起錢包追過去,我腦袋裏一閃念,一下拉住她。錢包看起來厚厚的,落地的聲音應該挺大,而且我們這樣高聲地喊他,他不可能聽不到―但是,也許他真的不知道―我拉着圓圓趕快追住他,告訴他錢包掉了,我們指指後面十多米處地上的錢包。他這才站住,看我們一眼,有仇似的,什麼也沒說,返回去拿上錢包,徑直往馬路對面去了。
圓圓被他搞借了,不明白他為什麼連謝謝也不說,還那樣的表情。我告訴圓圓,
這是個真正的騙子。然後和她一起回憶我們曾在報紙上看到過的各種騙術,有的和這個類似。騙子用一隻錢包作誘餌,設一個圈套在裏面,等你撿了錢包,他就會用已設計好的方法,要麼騙你一筆錢,要麼敲詐你一筆錢。我們總結,各種騙局儘管形式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利用人的貪慾。
以前我給圓圓講防騙都是紙上談兵,通過這次見識,她是真正有些防騙經驗了。我問她以後再遇到別人掉了東西怎麼辦。圓圓說那也不能不管,說不定有的人是真的丟了東西,還是要提醒他,但不能自己親手去拿那個東西。我誇她說得對。我一直擔心圓圓以前沒見過真騙子,會把騙子臉譜化,真遇到了也沒有防範心。現在正好,這兩人外表看起來都沒問題。所以我問她,開始看到這兩個人時,有沒有覺得他們是騙子。圓圓說沒有。我對她說,沒有一個騙子或壞蛋是有標誌的,他們和常人一樣,甚至有時讓人覺得他是好人,所以,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心裏還是要對一些人和事有防範心理。
上海之行的這兩件事雖然都不是什麼好事,但它與那幾天參觀遊覽的自然博物館、古埃及文明展、金茂大廈幾外灘等一樣,都成為我們此次旅遊值得記憶的內容,豐富了我們的旅行,我想它們對圓圓尤其重要。
從上海回來不久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想起來又害怕又慶幸。很欣賞圓圓的悟性,也非常感激她的敏感。我想也許是上海之行真的讓她學到東西了。
那天是周六,我像平時的周末一樣,帶着她乘一個小時的車到二胡老師家學習。學完出來后,我們都想去廁所,就如往常一樣朝路過的一家賓館走去。
那家賓館不太大,我們以前也去過兒次它的衛生間。賓館生意總是不錯,常人來人往的。它一樓大堂雖然不小,卻沒有衛生間,公共衛生間在二樓,所以我們每次去都需要跑到二樓。那個衛生間有些偏僻,但燈光很好,也挺乾淨。
這一天,我們走到賓館大門口時,就覺得和平時不太一樣,大門關着,裏面黑黑的。推門進去,整個大堂很暗,沒有燈,而且空無一人。我們驚訝地向四周看去,不知這裏怎麼了。再向各個方向看一遍時,才注意到角落裏的一隻沙發上坐着一個人,他正眼神冷漠地盯着我們。我奇怪地問他這裏怎麼了,他說“準備裝修,不營業了”。我說我們不是來住宿,是想上趟衛生間。他冷冷地看我們一眼,然後用手向上一指說“在上面呢”。看樣子這人是在這裏看門,我向他道過謝后,領着圓圓往二樓走去。
整座樓靜悄悄的,樓梯也沒有燈,很暗。我們剛踏上兩步台階,圓圓忽然拉住我說,媽媽別上去,咱們快離開這裏!她這低低的一句話,一下點中了我心底的不安,我心裏抖了一下,瞬間冒出一身冷汗,轉身拉着她就往外走。我看那個人站起來在看我們,我對他微笑一下,邊走邊指着大門說:“她爸爸在門口等着,他可能也想上廁所。”
顧不上看那人什麼反應,我拉着圓圓快速地往門口走,盡量把步態放平;當我們終於跨出那個大門時,安全感才一下把我們包圍。
什麼事也沒發生,也許我們去了衛生間也什麼事都沒有。但確實是太冒險了。即使過了很長時間,我每每想到這件事,總是忍不住有些心驚膽戰,而且非常自責,不知自己當時為什麼那麼糊塗。同時也萬分感謝我的寶貝小圓圓,一個只有8歲的孩子,居然有那樣一份警覺,我從心底佩服她。
生活就是最好的課堂,每一種經歷都是財富。我們要讓孩子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應該讓他們知道生活還有陰暗面,還有危險。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特別提示
在報紙或電視上看到一些人上當受騙的事,一定要講給孩子聽。各種各樣的兒童傷害事件,其之所以會發生,就在於大人和孩子沒有相關生活常識,沒有提防心理。
我時圓圓說,沒有一個騙子或壞蛋是有標誌的,他們和常人一樣,甚至有時讓人覺得他是好人,所以,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心裏還是要對一些人和事有防範.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