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做家長應有的智慧
自己不帶孩子就是讀職
如果家長能領悟兒童成長中每一天、每一種境遇的重要,知道這些境遇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那麼父母又帶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辦法自然就有了。
想做一件事總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儘是借口。
圓圓一歲零三個月時,她爸爸在原單位辦理了停薪留職,到廈門工作去了。我當時還在原單位上班,一個人帶孩子生活,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而家裏的老人當時又都無法過來幫忙。
圓圓的姥姥在另外一個縣城裏,距離我們當時居住的內蒙古集寧市得七、八個小時的車程,並且她姥爺當時已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顧。她奶奶住在更遠的一個旗,坐班車得十幾個小時,家裏也一大攤子活兒,走不開。但她奶奶在回圓還未出生時就對我們說過,要是上班忙,就把孩子送回老家去,由她來照顧。現在知道圓圓的爸爸要到外地工作,就更急切地要求我把孩子送回去,說她肯定能把孩子照顧好。
我知道婆婆是個又乾淨又麻利的人,也很慈愛,在飲食起居方面肯定比我會照顧孩子。但我謝絕了,我要自己帶孩子。我們當時已在附近找了一個老太太,白天上班時把孩子送去,,中午和晚上下班了接孩子回家,一天接送四趟。先生到廈門后我和老太太商量,又給她加了些錢,中午就不接孩子了。
但我並不因此稍有輕鬆。自從有了孩子,家務活就彷彿乘以了3,一下變得多起來。以前她爸爸在家,我倆一人幹活一人看孩子,尚且忙得團團轉,現在我一個人既要幹活又要看護着她,感覺家務活在乘以3的基礎上又乘以了2。
圓圓當時剛學會走路,正是最累人的時候,跌跌撞撞地到處走,一會兒都不安分。又對一切充滿好奇,什麼都想動一動。我的眼睛一刻都不能離開她,在哪裏幹活時,必須把她帶到哪兒。
做飯時,把小尿盆拿進廚房,想辦法哄着她讓她坐上去不要動;擦地時,要逗她在學步車裏多呆一會兒,以便空出兩隻手來拿拖布;洗衣服時先把她放進洗衣桶里,趁她對那“新環境”還有點新鮮,我趕快把衣服較髒的部分在臉盆里用手先揉搓一下。
但她並不願受我的擺佈,,經常是我急着要做飯,她抱住我腿纏磨着要抱抱;我想洗碗,她拒絕了遞到她手中的玩具,要我講故事;我急着趕快吃完飯上班,她卻把飯灑了一身,需要重新換衣服……我忙得從早到晚沒有休息的時間,真是覺得需要長出三頭六臂來才能應付。
我以前一直不太會幹家務活。家中老小,上面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哥哥,從小被慣得遊手好閒;結婚後又遇個勤快先生,家裏的活兒差不多都讓他幹了。這一下子獨自一人又忙孩子又忙家務,還要上班,實在是太累了。
我的血壓降到令大夫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步,認為我應該卧床休息了,但我卻一樣不少地幹着。
婆婆不放心,再次捎話來,要我把孩子送回去。在另一個城市的大姐也想幫我帶孩子,她兒子當時已上小學,她工作不太忙又做事麻利。我知道她們都很會照顧孩子,但我還是決定自己帶,對她們的好意都謝絕了。
我能這樣堅持,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孩子的啟蒙教育。婆婆沒上過學,她這方面肯定不如我。二是考慮孩子的感情。我想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奶奶和大姨再疼她,她也需要天天看到媽媽,在孩子的情感需求上,沒有人可以取代媽媽。我周圍不少人都把孩子送給住在外地的老人看,一個月或幾個月去看一次孩子。他們都說孩子小不懂事,哭上幾天就不想媽了,習慣了就好了。我不認為事情這麼簡單,這一點從圓圓當時突然看不到爸爸的惶惑上就能感覺到。
她雖然不會說,但從她的一些表現和偶然的一些詞語表達,我能感覺出她小小的心一定是因為長時間看不到爸爸而難過。如果她再突然看不到媽媽,而她和奶奶、大姨又不太熟悉,真難以想像那樣的話,孩子小小的心會有多麼痛苦。同時我也考慮,如果現在狠心把她送給奶奶或大姨,兩三年後我把她接回來,她不知又要有多長一段時間的情感失落。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本傑明?斯巴克認為,“兒童出生數月後,開始熱愛和信賴經常照看自己的那一兩個人,把他們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年僅半歲的嬰jL,也會因為照顧自己的父親或母親突然離去,而喪失對人對物的興趣,不開笑臉,不思飲食,精神上受到嚴重的壓抑,一兒童長大成人後,畢生處世樂觀還是悲觀,待人熱情還是冷漠,為人多信還是多疑,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出生後頭兩年中主要負責照看他們的人的態度。”①
即使這些顧慮都不存在,單為了親眼見證孩子一天天的成長,我也要自己帶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幾乎沒猶豫過。
她爸爸到南方一年後,我也從單位辦了留職停薪,開始了一起走南闖北的日子。我們好幾年穩定不下來,工作一直很忙很累;但我們始終把圓圓帶在身邊,沒讓她
①(美)本傑明?斯巴克,(新育兒百科全書),翟宏彪等譯,中國建設出版社,1989年第l版,37頁。
170
離開一天。
並非整個過程讓我們覺得多麼不容易,多麼苦多麼累,恰恰相反,“艱苦”的時間很短,很快過去。孩子實際上是越來越好帶。在父母的親自養育下,圓圓的智力和情感兩方面都發育得很健康,她身上沒有任何讓我們頭痛的、難以解決的毛病。包括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我們都一直感覺既簡單又順手。
這方面的輕鬆,孩子越大越顯現出來。我們甚至發自內心地有一種遺憾―孩子怎麼長得那麼快,還沒玩夠,就突然間長大了。
周圍的一些人看見我們似乎從來不為孩子操心,孩子卻成績好,又懂事,覺得我們做家長很輕鬆,就羨慕我們命好。
這時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家長,當孩子小時候,他們對孩子何等怠慢。有的人“一心撲在工作上”;有的人忙着喝酒應酬;有的人整天沉醉在麻將桌上。我甚至見過一位母親,她僅僅是出於對婆婆給燦埋看孩子的嫉妒,就硬要把自己已經三歲的孩子也送給住在另一個縣城的婆婆。這樣的父母,孩子小時候,他們不關注他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到孩子大了,有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才對自己的孩子抱怨連連,感嘆自己命苦,感嘆做家長不容易。
家長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兩撥千金的功效。這個“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資”。如果把這件事做反了,在孩子小時候不注意,不把教育孩子當回事,到孩子長大了,不知會有多少麻煩。有誰能把一張亂塗亂畫的紙擦乾淨呢?
2偽7年從《北京青年報》上看到一件事。一個叫陳宇的上海男孩子,從大學退學,離家出走,五年杳無音訊。父母多次外出尋找未果,至今仍不知其所在。陳宇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陳宇1987年出生后,父母都忙於幹事業,把他放到外地的姑姑家,直到五歲才接到身邊。可以想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離開父母就已經是非正常操作。當他的真正撫養人變成姑姑時,卻又在五歲這個已形成較穩定感情的年齡,使他和姑姑分開,把他又投人一個新的陌生環境。
父母只是按自己的需要調遣孩子,他們可曾考慮到這不是一株植物或一個小動物,而是個具有豐富思想感情的人;他們哪裏能想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落下怎樣的心理創傷。
從報道的字裏行間看出,父母在後來和陳宇的相處中,缺少親情交流,缺少溝通上的和諧,孩子和父母間有嚴重隔閡―很多由他人長期撫養的孩子,在回到父母身邊后,都會表現出和父母相處的不和諧。從陳宇決絕地離開家庭,寧可讓自己變成“孤兒”,可以推測他多年來內心的痛苦。他父母現在都退休了,才意識到他們可能永遠失去了兒子。
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啊。
多年來,“陳宇式”的撫養方式並未引起廣泛的質疑。把孩子委託給一個可靠的人,自己專心投人工作,這種“生”與“養”的分離不但沒有受到批評,反而成為一些人,特別是工作上取得成就的人得到讚美的事迹與證明。
近年來,隨着“70后”、“80后”為人父母時代的到來,以及城市化進程中大批農村務工人員進人城市,生而不養更成為一種主流現象。
每當成人利益與兒童利益發生衝突時,成人總是選擇的主動者,是強勢一方;孩子總是選擇的被動方,是弱勢方,所以做出犧牲和讓步的總是孩子。把養育孩子的責任推出去,這種教養方式對兒童的損害不會立即呈現,但孩子不會白白做出犧牲和讓步,任何不良的成長過程都會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為日後影響他生命質量的一個病灶,同時也給整個家庭帶來好多麻煩。
農村“留守兒童”間題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最早一批留守兒童已經長大,他們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已顯露出來,而城市“寄養兒童”問題卻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
城市“寄養兒童”不一定都是送到外地,大多數是和父母一起生活;只是他們的真正看護人是爺爺奶奶或保姆。從空間意義上說他們和父母在一起,天天能見到或一周見一次。實質上,由於父母對他們不用心,他們有着和農村留守兒童相同的成長境遇。這種情況更應引起關注。
三年前我接觸到這樣一個例子,一個10歲的小女孩,性情很古怪,學習成績不佳。一方面表現出對父母很依戀,非常在意父母對她的態度;另一方面又天天和父母吵架,衝突不斷,從不肯聽父母一句話。她的父母都非常能幹,都是單位里的重要負責人,家裏經濟條件非常好,從孩子一出生就專門請個保姆來家裏照顧孩子。母親在生完她三個月後就上班,把帶孩子的事完全交給了保姆。
從表面看孩子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由於父母工作忙,每天早出晚歸,且經常出差,孩子從早到晚全是和保姆在一起,連晚上也是和保姆一起睡覺,孩子住在自己家,卻如同一個“寄養兒童”一樣缺少和父母相處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孩子對保姆產生了依賴,保姆也很疼愛小女孩,倆人感情很好。每次保姆回老家探親,孩子都不想讓走,比媽媽出差還難過。
但小孩4歲時,家長和保姆在報酬問題上發生了衝突,就堅決地把保姆辭退了,另找了一個保姆。孩子和新保姆處不來,整天鬧,父母就再換保姆,還是處不來,只好再換。在數次更換保姆間,孩子也長了幾歲,她不再鬧了,但不論什麼保姆進門,都拒絕和保姆說話。這樣,孩子實際上就是每天孤零零一個人在家。父母還是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偶爾在一起,就是問一下孩子的考試成績或帶她到外面吃一頓飯。直到學校老師通知家長,孩子曠課到外面見網友,女孩父母才着急了。母親帶孩子來找我,但她的言談間沒有一點自我反思的意思,只是認為孩子自己有問題,指望我給孩子做做“思想工作”,所以對於我提出的孩子的現狀和父母教養態度有關的觀點,她表現出很不願意接受。
當我提醒她不該把孩子完全交給保姆,而又無視孩子和第一個保姆間早已形成的依戀關係時,她有些不高興,說好多人家的孩子都是保姆幫着帶,誰家不換保姆呢,人家的孩子也沒出現問題。當我提出她每天應該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說話、玩耍和閱讀的要求時,她有些生氣了,說我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陪她,並說我小時候父母也不管我,這不也成長得很好嗎。而當我最後給出建議說,如果你的工作使你比一般人忙得多,實在沒時間關照孩子,那麼想辦法換個崗位吧,你以前對孩子太冷落,現在必須要用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彌補和修復,孩子已經10歲了,我擔心再往後推幾年可能就真的再沒有改善的機會了。
“換崗位”這句話讓這位母親徹底生氣了,她當時就表現出明顯的情緒,並且以後再不理我了。我最近聽說這個女孩被父母送到一個“行走學校”里。該“學校”主要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軍事化訓練”,即每天要走很長的路,練習站軍姿、緊急集合等,有誰不聽話就挨打。“學校”收費很高,但招的學生還很多。許多孩子都像這個女孩一樣,父母很忙,家庭經濟條件很好,孩子很不成器,就被送到這裏改造。我還聽說該“學校”校長就有個不成器的孩子,他就是從訓練他的兒子開始做這個“行走學校”的。他兒子沒訓練好,還那樣,倒是成全當爹的做了“校長”,且沒少賺到錢。
我忍不住心中嘆息,花錢買“教育”是件多麼容易的事啊,只是不知道他們最後買到的是什麼!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
那些把幹事業和養育孩子對立起來的人,那些根本就不在乎和孩子相處時間及相處質量的人,那些不去細膩體悟孩子感受的人,不是他們不愛孩子,而是骨子裏不認為和孩子相處是件重要的事。在他們那裏,孩子不過是一件寶物或一個小動物,可以暫時寄存於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那裏,然後可以隨時完好無損地取回來。他們沒有看到嬰幼兒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喜怒哀樂、成長中的每一種境遇,都會在孩子那裏留下深刻的痕迹―小狗被寄養到別人家,它都會因為看護人突然變化而顯示出不適應,孩子則更不是一隻完全不會思想的瓷瓶。
一個小小的孩子喊你爸爸媽媽,那不是輕飄飄答應一句的事,那需要你在時間、精力和心思上付出很多。既然決定要孩子,就要對孩子負責、用心,把和孩子相處當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來認真對待。不要把孩子輕易送回老家,讓老人或親戚幫着帶。要盡量想辦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最好能天天見到孩子。有實際困難,應該由家長去克服,不要讓孩子來扛。
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裏只裝着工作和社交?,僅僅拿出所剩無幾的精力和時間的邊角料來分配給孩子。不要對孩子的需求漫不經心,要認真對待和孩子相處這回事,不要讓你的孩子置身於精緻的房間,卻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
如果出於客觀原因,必須要和孩子經常分離,也一定要想辦法盡量減輕和降低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比如提前讓孩子和爺爺奶奶或其他臨時撫養人建立感情,分別的日子裏經常給孩子打電話,多和孩子溝通,定期去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時刻在關心着他,盡量減少孩子的失落感。
上帝造人,讓人天然地愛自己的孩子,就是為了使父母能夠用心地養育自己的孩子。“工作忙”等任何原因,都不應該成為你對孩子不用心的理由。我們努力工作原本是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最後卻在“祖國的未來”―兒童的教育上出了麻煩,於家於國,這樣干“事業”的意義又是什麼?
家長這個角色何等重要,說小了關係到一個孩子的命運,說大了關係到全民族的未來,所以必須要虔誠地去做,不可以怠慢,否則就是犯了讀職罪。如果家長能領悟兒童成長中每一天、每一種境遇的重要,知道這些境遇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那麼父母又帶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辦法自然就有了。想做一件事總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儘是借口。
當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說,“我發現從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樣的,家長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在太多的父母只願在孩子身上花錢,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和心思。實質上是家長變得糊塗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懶惰了。”①她的話說得比較尖銳,也一針見血。
不能只批評父母們,我也想對老一輩人―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們說,也許您有豐富的帶孩子經驗,也許你剛剛退休,身體還非常好,也許您的兒女們現在非常需要您的幫助,但無論如何,您都沒必要在照看孫輩這件事上“包打天下”;您不能讓您的兒女覺得家裏多個孩子只是多了個“小寵物”,卻不經歷屎一把尿一把精心細緻帶孩子的過程;不能讓他們當了父母,還在心理上吸吮奶嘴,而不考慮自己對這個小小的人除了有提供經濟保障的責任,還有提供感情與教育的責任。所以您不妨在這件事上少做一些,把更多的事情推給兒女自己去做,讓他們在學習做父母的過程中,自己也進―步成熟起來;這對他們兩代人都是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義的事!
特別提示
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
不要把孩子輕易送回老家,讓老人或親戚幫着帶。要盡量想辦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最好能天天見到孩子。有實際困難,應該由家長去克服,不要讓孩子來扛。
①池莉,(來吧孩子),作家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55頁。
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裏只裝着工作和社交,僅僅拿出所剩無幾的精力和時間的邊角料來分配給孩子。不要對孩子的需求漫不經心,要認真對持和孩子相處這回事,不要讓你的孩子裏身於精緻的房間,卻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
如果出於客觀原因,必須要和孩子經常分離,也一定要想辦法盡量減輕和降低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比如提前讓孩子和爺爺奶奶或其他臨時撫養人建立感情,分別的日子裏經常給孩子打電話,多和孩子溝通,定期去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時刻在關心着他,盡童減少孩子的失落感。
把養育孩子的責任推出去,這種教養方式討兒童的扳害不會立即呈現,但孩子不會白白做出棲牲和讓步,任何不良的成長過程都會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為日後影響他生命質黃的一個病灶,同時也給整個家庭帶來好多麻煩。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級賓館
我們創造了一個孩子,不僅有責任讓他長大,而且有責任讓他幸福。
我們在煙台定居后,回內蒙老家要在北京換車,一般趕不上當天的車,需要在北京住一晚。第一次走這條線回家時,圓圓5歲,是春節前。
我和先生拉着圓圓的小手,拉着兩隻大包,在擁擠中走出北京火車站。春運高峰,真正人多如蟻。出了站,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塊空地,把包放地上,商量一下該住到哪裏。廣場上有很多小旅館的人在招攬生意,我們不敢找那些人,怕上當受騙,也怕跑得太遠,想就近找個便宜又乾淨的旅館,第二天上車也方便。
向四周望去,高樓森森,看得我們滿眼迷惘。圓圓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我們要住哪裏啊?"
火車上我們已談論過住哪裏的問題。住又千凈又容易找到的高檔酒店太貴,不捨得花那個錢;住便宜的,又怕不幹凈;性價比合適的,這幾天估計都爆滿,近處可能也不容易找到。最後我們感嘆說,要是有錢就不用這樣為難了,直接找個五星級酒店住下就行了。圓圓雖然不會參與談話,但她能感覺出我們的為難。她3歲時有過一次住小旅館的經歷,不知為什麼就感覺到不舒服,連那裏的床單都不肯碰一下,得我們抱着她睡著了,才能把她放到床上。所以她此時的問話其實也充滿了憂慮,小小的心也在着急。
她爸爸重新彎腰提起箱子,指着前面一幢高層豪華酒店,用誇張的口氣說:“走,咱們住五星級酒店卻”圓圓驚喜,真的?看她認真了,我們笑了,趕快告訴她爸爸在開玩笑,我們還是就近找個便宜些的旅館,湊合一晚上就行了。圓圓有些沮喪。
拉着箱子和她的小手,一邊走一邊注意哪裏有合適的旅館。路過剛才先生指的那家高檔酒店時,看到門童穿戴整齊,彬彬有禮地給客人開車門,送客人進人酒店大堂,舉手投足一副紳士樣。圓圓眼睛裏流露出羨慕的神情。我心裏暗笑這個小傢伙,就畫個餅給她充饑,對她說:等你長大了賺好多錢,就住五星級賓館好不好。這令圓圓很神往,興奮地計劃說:我長大了要賺好多好多錢,天天住五星級賓館!我和她爸爸都笑了,說:“好,有錢了就天天住五星級賓館!"
圓圓忽然想起什麼,問我們:“五星級賓館裏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啊?"我說:“有很乾凈的床,床單被單枕套都很乾凈,床睡上去很舒服。”這讓圓圓有點意外,“這不和咱們家的一樣嗎,咱們家的床就又千凈又舒服。”顯然這個回答沒滿足她。我想想說:“還有很乾凈的衛生間,洗臉盆和浴盆都可以放心地用,不需要像小旅館那樣不敢用它的臉盆。”我的補充還是出乎圓圓的意料,但讓她有些釋然了。“咱們家的衛生間就乾淨,就可以放心地用……還有什麼呀?"我又想想說:“有二十四小時熱水,什麼時間想洗澡都行。”
圓圓立即又對比說:“咱們家也能想洗澡就洗澡,每天都有熱水!"
我笑了,是啊,怎麼五星級賓館裏有的,咱們家都有呢!讓我再想想。這時她爸爸接話說:“五星級賓館的房間裏還有冰箱,裏面放着啤酒和飲料,想喝就喝。”圓圓一聽,更驚訝了,“那也和咱們家一樣呀,咱們家也有冰箱,裏面也有啤酒和飲料,想喝就喝。咱們家冰箱裏還有好多好吃的呢……還有什麼呀?"我們再想想,也想不出什麼新的東西了,就說五星級賓館裏有的差不多家裏都有,也就這些了。圓圓這下完全釋然了,她由衷地感嘆一句“原來咱們家和五星級賓館一樣!"
我和她爸爸都笑起來。我說,“真是的,以前怎麼沒注意呢,原來咱們家和五星級賓館一樣。”
圓圓由於這意外發現而興番,一臉歡喜,再也沒有剛才的優慮和羨慕的神情。她想進一步證實一下,就問爸爸:“爸爸,你說咱們家是不是和五星級賓館一樣?"爸爸這時也一臉恍然大悟,“嗯,是一樣。原來咱們一直住在五星級賓館裏,我以前還不知道呢,幸虧讓你給發現了!"
圓圓被凍得紅紅的小臉蛋滿是燦爛,她開心極了。這時我們走到一個門臉看起來還行的旅館前,準備進去看看。圓圓這時看起來已很坦然了。自己天天住五星級賓館,今天偶爾住一次小旅館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用剛才的話逗她說:“你以後賺好多好多的錢,就可以天天住真正的五星級賓館了,就不用來這種地方了。”圓圓說:“我不住五星級賓館,就天天住在家裏。”我問為什麼,她說:“咱們家就是五星級賓館,家裏還有爸爸媽媽呢。”
兒童簡直就是天使,她的話是上帝教的。是啊,有什麼樣的豪華能比得上全家人快快樂樂在一起呢。房子有了愛才是家,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置身人間天堂!
台灣著名學者傅佩榮說:人若投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就很難展開一個正常的生命。①
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為孩子創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福天堂。但多少人卻把方法用錯了,他們在使勁往家裏搬東西的同時,不經意間把家的氣氛搞壞了,讓家動不動就變成了一個夫妻利益角斗場,一座冷冰冰的沒有生氣的宮殿。孩子本該擁有的幸福,在這樣的家庭中不知流失了多少。
我認識一家人,夫妻倆都是很不錯的人,丈夫事業有成,妻子漂亮能幹,有一個可愛伶俐的女兒。他們的生活本該有“五星級”的舒適,但他們卻把好日子過成了“小旅館”的檔次。
他們兩口子之間並沒有大的矛盾,彼此間也很在意對方,但就是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互相不對付,常發生爭執,誰也不服輸,總認為對方應該讓步。在家庭經濟還不太寬裕的年代,他們常常因為經濟問題爭吵;到家裏買了轎車和兩套房,物質條件已非常優越后,又因為教育孩子的觀點不一樣等事由爭吵。總之,生活中有什麼矛盾需要解決,什麼就是他們爭吵的原因。吵鬧過後往往是冷戰,一兩個月不說話。產生過離婚的念頭,但又沒什麼本質矛盾,彼此並不想真正離開,日子就一直在別彆扭扭中過了下來。現在,他們人到中年,終於明白原來的爭鬥毫無意義,彼此關係大為改善,開始了新的生活,可孩子成長中壞的影響卻已無法挽回。小女孩在這樣的家庭氣氛中一直生活得膽戰心驚,她不知父母什麼時候會吵架,變得神經質、敏感,不論在什麼場合下,有誰說話聲音稍高些,她就表現出驚恐。她從小就特別希望爸爸或媽媽有一方出差,因為那樣家裏就有幾天平安了。在父母不斷爭吵和冷戰中,現在這個女孩已上中學,她性情優郁,脾氣暴躁,成績不佳,不自信,讓父母頭痛得要命。他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將來考不上大學,不能自立怎麼辦。他們現在更發奮地賺錢,彷彿想給孩子掙夠一輩子用不完的資產。但無論賺多少錢,他們考慮到孩子的問題時都沒有安全感,沒有滿足感。
家庭生活中當然不可能沒有衝突,俗話說天下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好的家庭關係並不意味着只是一團和氣。
我和先生也經常會有衝突,但我們一般情況下會避開圓圓,在兩人之間儘快把間題解決了。實在避不開,也要盡量剋制自己,至少不讓爭吵嚇着孩子。有時也會請圓圓出來主持公道,我們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較客觀。我們很真誠地傾聽她的看法,從孩子的視角來發現自己的問題。雖然她小時候常常“斷案不公”,不自覺地偏向我,但這至少能讓她爸爸意識到孩子的願望,出於對她願望的成全,他也會主動認錯。而我對她爸爸也會經常讓步,如果發現他氣憤得厲害,或是為了儘快結束爭吵,我就會把自己的“原則”和“理由”都拋一邊,主動認錯,向他和解。我們的爭吵從來都是速戰速決,絕不拖到第二天,不讓壓抑的氣氛長時間地籠罩在我們的家庭里。父母的行為讓孩子看到,人與人之間有些矛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以何種態度解決。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種人際關係,人性的真實、文化素養、價值觀、愛的能力等等,都在這樣一種關係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它是兩個成年人合寫的生命自傳,是讓他們最親愛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體會生命的美麗,認識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啟蒙教材。
哪怕是離婚,只要理性和體面,也好過沒完沒了讓孩子備受折磨的爭吵。哲學家弗洛姆說:“當一個不幸的婚姻面臨解體時,父母之間陳腐的論據是,他們不能分離,以免剝奪一個完整的家庭給孩子所帶來的幸福。然而,任何深人的研究都表明,對孩子來說,家庭中緊張和不愉快的氣氛,比公開的決裂更有害,因為後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夠靠勇敢的決斷,結束一種不可容忍的生活狀況。”①
父母們常常想給孩子攢更多的錢,實際。亡多少錢都買不來孩子的快樂。財產今天損失了,明天可以找回來,但孩子的成長中的幸福感、教育機會一旦損失了,就永遠找不回來了。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家,讓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健康地成長,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育的人,這才是父母所能給孩子最豐厚的、一生享用不完的財富。
如果說家庭狀態也可以像酒店那樣標建皺彆,沒有比和諧幸福的家庭氣氛級別更高的了。房子可以小一些,傢具可以舊一些,電器可以少一些,但愛和親密一定要多―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級賓館。
我願意把哲學家弗洛姆的另一段話引用在這裏,和父母們分享:
上帝答應給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的土地(土地常常是母愛的一種象徵)被描寫為“到處都流動着奶和蜜”。奶是愛的第一方面的象徵,是關心和肯定的象徵。蜜則象徵著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對生命的熱愛。大多數母親都能夠給予“奶”,但只有少數母親能夠給予“蜜”。為了能給孩子以蜜,一個母親不僅必須是一個“好媽媽”,而且必須是一個幸福的母親―母親對孩子的這種影響怎麼說都不誇張。母親對生命的熱愛會像她的焦慮一樣感染孩子。這兩種態度都對孩子的整個人格有很深的影響。的確,人們可以在孩子們―以及成年人中間區別出哪些人只得到了“奶”,而哪些人則同時得到了“奶”和“蜜”。②
我們創造了一個孩子,不僅有責任讓他長大,而且有責任讓他幸福。特別提示
房子有了愛才是家。
人若沒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就很難展開一個正常的生命。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種人際關係,人性的真實、文化素養、價值觀、愛的能力等等,都在這樣一種關係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它是兩個成年人合寫的生命自傳,是讓他們最親愛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體會生命的美麗,認識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啟蒙教材。
哪怕是離婚,只要理性和體面,’也好過沒完沒了讓孩子備受折磨的爭吵。時孩子來說,家庭中緊張和不愉快的氣氛,比公開的決裂更有害。因為後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夠靠勇敢的決斷結束一種不可容忍的生活狀況。
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
設立“記功薄”是個較好的辦法,我們從沒用錢獎勵過孩子,來自父母的獎勵就是這個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紅花,它無法用金錢計算價值,卻無比珍貴,協助我們培養了孩子許多好品德。
從圓圓4歲起,我給她弄了一個小本,專門記她做的好事。小本不大,每頁只記一件事,所記事情都很簡單,基本只有幾個字,例如“收玩具好”,“扔垃圾”,“自己編故事”,“晚上獨自去廚房開燈拿牙籤”,“學會認鐘錶”等等,每頁都用紅筆畫一朵小紅花―這就是給她的獎勵。我們把小本叫做“記功簿”。我發現每次給圓圓“記功”時,她都非常高興。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數數自己得了多少朵小紅花。這個方法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好處。一是孩子受到表揚,很有榮耀感;二是小本中記的事對她有提醒作用,讓她以後不要忘了再做這些好事;三是凡寫在這個小本上的字,圓圓都能記住,她經常在數小紅花時順便讀一下自己的先進事迹,也認了不少字。
到她上小學后,學校老師經常獎小紅花,就是在一個小紙片上蓋一個小紅花印章,攢夠十個小紅花就可以換一個“大笑臉”。教室後面有個“光榮欄”,誰的名字下貼的“大笑臉”多,就說明誰做得好。圓圓在整個小學期間,一直榜上有名,且“大笑臉”數總是位居前一兩名。我們心裏肯定高興,但從不去渲染這件事,就感覺這是常態,沒什麼值得提說。這樣做,是擔心她在和同學們的比較中會有優越感,怕她學會刻意去追求“大笑臉”,從而失去行為的自然與和諧。
與此同時,家裏的“記功簿”還一直在增加內容,但沒有一次是記錄她考試成績好。我們一直認為小學期間最重要的是保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對考試分數的過分關注,對排名斤斤計較,其實都是對學習興趣的消解。當孩子被大人引導着去關心分數、關心排名時,他就不會對學習本身有興趣了。學校方面對成績已有足夠的渲染,如果家長再推波助瀾,非但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沒有促進,反而起了反作用。所以上小學期間記錄的內容無非還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幫媽媽洗碗,洗得乾淨”,“二胡拉得好”,“學會了切土豆”等。到學期末,也記一下她總共在本學期得了些什麼獎,這主要是作為備忘。此外還記一些她寫的“詩”,很幼稚但有童心在裏面。
她10歲上初一,住校,一周回一次家,開始不習慣,想家想得哭。她第二周回來說這周沒哭,我就趕快給她記下“住校第二周就不哭了”。這一時期的“功績”基本上都和她住校生活有關:“被子疊得整齊,受到老師表揚”,“自己洗衣服,洗得乾淨”等。這些是她成長中外在的一些進步,同時也記下了她內在的進步和成長。有一次她和我發生爭執,辯論中我們情緒都有些不快。但她不是偏激地維護自己的觀點,而是能一邊辯論一邊思考,一旦認識到媽媽說得有道理,就中止辯駁,然後和媽媽一起理清思維。這是她的成熟,也是一種美德。所以我也把這件事記到小本上,並獎一朵小紅花。這讓圓圓進一步明確,辯論是為了明辨是非,而不是為了駁倒對方。
隨着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已越來越有主見有個性了,她很快成熟起來,畫小紅花的獎勵顯得有些小兒科了。最主要的是圓圓個性、思想、學習等方面表現出穩定的良好狀態,我們更注重的是和她的交流溝通。所以她上初中二年級以後,小本基本上就再沒記什麼,很自然地停下來了。
現在圓圓上大學了,“記功簿”已成為我家的一件“文物”,成為她幸福成長的見證。我們感覺,設立“記功簿”是個較好的辦法,我們從沒用錢獎勵過圓圓,來自父母的獎勵就是這個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紅花,它無法用金錢計算價值,卻無比珍貴,協助我們培養了孩子許多好品質。
兒童和成人一樣,都喜歡受到肯定,受到激勵。在肯定和激勵的環境中,他們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進步。許多家長的錯誤就在於總喜歡用物質的東西獎勵孩子,這說明他們並不了解孩子―對於今天並沒有物質短缺體驗的孩子,物質獎勵作用不大,可能帶來一時的滿足,但不會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悅和成就感,才可以帶來真正的幸福感和動力。
我把這個方法對一些家長講了,有的人甚至說:這是因為你的孩子從小表現得好。我的孩子每天讓我頭痛死了,哪裏有什麼值得記錄的好事。
這種想法真是錯誤。
其實每個兒童的優點都一樣多,他們的特點往往就是他們的優點。這些優點是貯藏在兒童心中的種子,需要合適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栽培、適當的滋潤,才能萌發、生根、開花、結果。可惜的是不少家長太擅於發現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優點卻感覺遲鈍,整天對孩子充滿了批評和指令。孩子心中原本可以成長起來的優點的種子,總是受到冰雹和風霜的打擊,不能很好地成長,直至枯萎或死亡―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孩子到最後真的滿身缺點,很難找到優點了。
有句名言說,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家長們哪怕沒有時間在實物上設一個記錄本,至少要在心裏設一個這樣的“記功薄”。心裏有沒有這樣一個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語會流露出來,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給他記錄的“功績”越多,你就給了他越多的快樂與自信,這會讓他變得越來越好。
有的家長在孩子的優缺點問題上,好的方面會表揚,壞的方面也會及時指出。這從道理上講是沒錯的,但如果操作方式不當,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下面是我遇到的一個例子,比較典型。
這件事還得從圓圓說起。圓圓初中時,我有一次給她講我們小時候的事,提到在我的老家,人們挖苦那些自以為做出成就的人時,就會說“給你到尿盆兒底上記一功”。圓圓覺得這句話很好玩,想像那情景非常有趣,我們就商量說“記功簿”已基本上停了,以後把功勞就記尿盆底上吧。我找張紙,圓圓在上面大大地畫個尿盆圖案,又寫上“記功簿”三個字;我在上面寫了她最近做的幾件“好事”。這件事與其說是為了激勵,不如說是我們的一場娛樂。因為圓圓一直不缺少鼓勵,她也比較成熟了。所以在這“尿盆”上並沒好好給她“記功”,後來又記了兩條,總共也就五、六條,以後就懶得再記了。
這張紙在牆上貼了好長時間,被我的一位好友看到了,她當時正為自己女兒的管理問題煩惱着。我順勢給她講了設記功簿的好處。她覺得這方法很新鮮,很好,說也要回家弄張紙貼牆上,激勵她十歲的女兒。後來有一天我到她家,看到她果然做了,但在操作上卻有一些問題。
這張紙被分成左右兩欄,一邊寫優點,一邊寫缺點。家長是用心良苦的,既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又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的缺點。但這樣做顯然不合適。因為設立“記功簿”是為了達到催化作用,使孩子從偶爾的良好表現中獲得自信和快樂,使這偶然行為最後成為孩子的一種穩定行為。同理,把孩子缺點也白紙黑字地寫出來貼到牆上,不斷地提示,也可以使這些行為穩定下來―本來想拋棄的壞東西,在這種刺激下很容易讓孩子給自己定性,以為那些壞習慣是自己必然的行為。最後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為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為總也改不掉的缺點。
教育全在細節中,真是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啊。
兒童的反思意識和控制能力都還沒有形成,他們更容易受到暗示和興趣的支配。成人以為把孩子的缺點寫出來,張貼在眼前,孩子就會經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糾正自己的錯誤。這種想法是太不了解兒童的特點了。而且,凡是來她家的人都會看到這張紙,這麼多缺點掛在牆上,也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我提醒這位朋友,何必把孩子不想示人的一面釘到牆上。紙上只寫優點不寫缺點,只記“功”不記“過”,效果會更好。
她擔心地問我,孩子有很多壞毛病想讓她改,那怎麼辦,難道這樣寫下來給她提個醒不好嗎?我說,當然可以提醒,但要換種說法,要把孩子所有的“過”變成“功”來說,即首先從家長的意識中就要“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比如孩子不好好練琴,總要家長提醒才去練,你不可以記下“練琴不自覺”,而要看到孩子至少天天去練了,就記下“能堅持每天練琴”;接下來她還是偷懶,不想練夠一個小時,你不可以記下“沒彈夠一小時”,而要記下“雖然只練了四十分鐘,但彈得很有進步”;她發現彈四十分鐘你也接受了,接下來一段時間就每天只彈四十分鐘。你於是先迴避時間問題,記下“練琴很認真,水平在慢慢提高”―就是說,從孩子的不是中,總能找到值得表揚的地方,總給孩子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這樣下來,孩子慢慢地就會獲得成就感,把為時間而練琴,改成為技能而練。當她不再和家長對抗,心裏真正想要練好一首曲子時,她是不在乎多彈一會兒少彈一會兒的;而且認真練半個小時的成績會好於磨洋工一個小時。
我的好友還是有些擔心,問我,孩子的缺點就不要指出來嗎?不指出來,她的缺點總也改不了,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那怎麼辦呢?
我說,一些家長之所以經常批評教育孩子,就是因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誤假設,即如果自己不說,不經常提醒,孩子就不會改正缺點,就會越來越墮落。事實是,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進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會正常生長。對於孩子身上的某個缺點,可以適當提醒,一旦發現這個缺點反覆出現時,就應該考慮用正面鼓勵的方式,不動聲色地去幫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覆地直接地批評,不要說“我都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類的話。反覆的批評就如同貼到牆上的“記過簿”,會把孩子的缺點固化下來,使孩子難以和那個缺點剝離開來。
為了讓我的這位好友更明白,我又給了她一些建議。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學時磨磨蹭蹭的,總得你催促着穿衣吃飯拿書包,得你拖着往外跑才能不遲到。那麼你縱使每天把“快點,不要磨蹭”這句話說一萬遍,就這個缺點批評孩子一萬遍,也解決不了問題;你不斷的重複只是讓孩子穩定地形成這樣一個壞毛病。如果你換個方法,則問題可得到根本的改善。你可以鄭重友好地跟孩子談一次話,告訴她從明天開始,早晨自己掌握上學時間。然後從第二天開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該做的事,如準備好早飯,或把自己收拾停當,準備去送孩子。至於孩子,她的時間自己安排,你心平氣和地等她磨蹭。孩子第一天不適應,可能磨蹭得遲到一小時,路上急得都哭了,和你發脾氣,怪你不提醒她。這時,你就表揚孩子說:“媽媽發現你真是個好孩子,有上進心,不願意遲到。今天是第一天自己安排時間,還不習慣;以後肯定會安排得越來越好。”注意,你說這話時,要拿出誠意,不要口是心非。只要家長能真心誠意地堅持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不‘發火,不指責,不包辦,堅持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經常給孩子“記功”;在孩子出現反覆時,仍然能從她的消極表現中找出積極的地方,給予真誠的表揚。那麼,孩子的自覺管理意識一定能形成,磨蹭的毛病一定能改掉。無論是以實物形式還是在自己的內心,父母都要為孩子設立一個小本子。只設“記功薄”,不設“記過薄”。珍惜孩子的榮譽感,避免懲罰性記錄。兒童沒有過錯,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長空間和成長可能。家長應真正從內心欣賞孩子的不成熟,從不成熟中看到美。這樣你才容易打開“記功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誤,就不由自主地翻開“記過簿”。
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採取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做家長應有的智籃
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抵消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不思考這些,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可能從根本上破壞目的。
特別提示
對於今天並沒有物質短缺體驗的孩子,物質獎勵作用不大,可能帶來一時的滿足,但不會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悅和成就感,才可以帶來真正的幸福感和動力。家長們哪怕沒有時間在實物上設一個記錄本,至少要在心裏設一個這樣的“記功薄”。心裏有沒有這樣一個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語會流露出來,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給他記錄的“功績”越多,你就給了他越多的快樂與自信,這會讓他變得越來越好。
一些家長之所以經常批評教育孩子,就是因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誤假設,即如果自己不說,不經常提醒,孩子就不會改正缺.飯,就會越來越墮落。事實是,每個孩子都是有自車心的,上進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會正常生長。反覆的批評就如同貼到牆上的“記過薄”,會把孩子的缺.點固化下來,使孩子難以和那個缺點剝離開來。
“不管”是最好的“管”
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他的壞習慣正是束縛他的、讓他痛苦的枉格。不是他心裏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
有一天,我的一個朋友約我聊天,她是帶着一個問題來的,為她單位一個女同事。
她的這位女同事也是她非常要好的一個朋友,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間題,苦惱得要命。同時,我的朋友自己也經常有類似的煩惱,就想和我專門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的話題從她單位這位女同事開始。
她的這位女同事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工作出色,人也漂亮,為人處世都不錯,是個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在愛情上奉行寧缺毋濫,一直磋蹌到36歲才結婚。婚後有了個兒子,中年得子,愛得要命。這些年同學們的孩子已一個個上小學,甚至上中學了,大家聚在一起經常感嘆孩子如何難教育。她當時在旁邊聽着覺得不相信,小孩子會那麼難教育嗎。
當她的孩子還在褪根中,她就給他讀唐詩。她讀了很多家教方面的書,知道早期啟蒙特別重要。孩子剛學說話,她就天天用漢語、英語兩種語言和他說話。她兒子確實也表現得聰明伶俐,上幼兒園后,有一家心理研究所來幼兒園採集數據,對孩子們進行了智商測驗,結果當然是保密的。但後來園長悄悄告訴她,她兒子全園第一名。她覺得自己是個成功的家長,相信自己傾盡全力,一定會教育出一個出色的孩子,甚至是個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說話如何發音標準,小到如何抓筷子如何玩耍,都進行着認真的指導,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立即指出來,並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個缺點重複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評,三次以上,就每犯一次打一下孩子手背。孩子每天手背挨打的事總會有,比如打翻飯碗,牛奶沒喝完就玩去了,見了阿姨沒問好,昨天學的單詞今天有一半沒記住等等。她說,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嚴格讓孩子長記性,她自信在這樣的要求下孩子會越來越完善。
我的朋友說,她去過幾次這位女同事的家,發現同事對孩子那真是叫用心。雖然人在和你說話,但感覺她的心總是在孩子身上放着,不時地告訴孩子一句什麼,比如“到寫作業時間了”,“手上的水沒擦乾淨,再去擦一下”,“別穿那雙鞋,這雙和你的衣服搭配好看”。
朋友感嘆說,當媽的都做到這個程度了,可不知為什麼她的孩子越來越差。剛上小學時,是班裏前三名的學生,到小學六年級畢業時,成了倒數第三名。現在這個孩子已上初中,各方面仍然毫無起色,即使是從小就學習着的英語,成績也總是很低,總之根本沒有一點高智商的痕迹。而且性格特別內向,既不聽話,又顯得很窩囊。他媽媽實在想不明白,自己嘔心瀝血地教育他,怎麼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她覺得這是命運在捉弄她。
朋友問我:你說這問題出在哪兒,這孩子到底怎麼了?
我想想說:問題還是出在媽媽身上。改善的方法很簡單,但我懷疑,正因為簡單,這位媽媽恐怕難以做到,或者說她根本就不願意去做。在朋友疑惑的目光中我告訴她,這位好強的媽媽,她的問題就是對孩子管得太細太嚴。治療的方法當然是反面,就是“不管”。
“不管?”朋友睜大眼睛。
我說,可能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對孩子管得特別細特別嚴的家長,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動機在他們的生命中始終比較強,他們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業上屬於那种放哪兒都會千好,都會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樣,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們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對自己的管理,都拿來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們基本上都失望了。
朋友點頭說,對對對,是這樣,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這裏面有一個問題,兒童不是一塊石頭,成人刻刀所到之處留下的,並不完全是雕刻者單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為一個雕刻師,那教育這種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則是雕刻與被雕刻雙方互動形成的。作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這種互動性,漠視兒童的感覺,以為在受教育方面,兒童就是塊沒有彈性的石頭,刻什麼樣長什麼樣,那麼一塊璞玉在他手中也會變成一塊頑石,或一堆碎料―看不到這種互動性,就談不上尊重兒童。不尊重兒童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對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導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許多正常生長秩序被打亂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我接著說,從你的陳述中我可以感覺到,這位家長確實很用心,但實際上她的行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監視”。指令和監視是教育嗎?不是!教育如果這麼簡單,每個家長都可稱心如願,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恨鐵不成鋼的悲嘆了。指令和監視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現在家家基本上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兒童教育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個做父母的在開始時都鉚足了勁,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兒童教育是件最重藝術,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藝術的人才會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亂用力,只會把事越做越壞一這可以解釋你這位同事的孩子為什麼會每況愈下。
我接着分析這位媽媽,她在孩子面前其實一直扮演着一個權威的角色,因為只有權威才有資格對別人進行不間斷的指令和監視。而就人的天性來說,沒有人喜歡自己眼前整天盜立一個權威。所有對權威的服從都伴隨着壓抑和不快,都會形成內心的衝突―孩子當然不會對這個問題有這麼清楚的認識,他只是經常感到不舒服,覺得做什麼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滿意,這讓他感覺很煩。於是他慢慢變得不聽話,沒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悶。所以,家長一定要對“過猶不及”這回事有所警覺,不要在孩子面前充當權威(儘管是以溫和的愛的形式出現)。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他的壞習慣正是束縛他的、讓他痛苦的侄桔。不是他心裏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我們成人不也經常有這種感覺嗎?
朋友說,是啊,經你這樣一分析,覺得真是這麼回事。看來以後要少管孩子。我點頭說是這樣,所以,我們可以把上面的想法總結為一句話:“不管”是最好的“管”。
朋友笑起來,說這句話總結得太好了,並說自己在教育孩子中要記住這句話,也要告訴她的那位同事記住這一點。我說,你可以對你的同事講講這句話,但不要期待她一定能接受。我對不少家長講過,不知為什麼,一些家長一聽“不管”這個詞就反感。
看朋友有些驚訝,我對她講了下面一件事。
前幾天遇到一位父親訓兒子說,我小時候家裏孩子多,你爺爺奶奶忙,誰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覺嗎。我和你媽媽對你多關心,每天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學習,你卻一點不懂得努力,你怎麼就那麼不自覺呢?
因為我和這位父親很熟,就直率地對他說:你這是說對了,就是因為你小時候沒人管,才學會了自覺;你兒子不自覺,恰是因為他太“有人管”了。該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該他自己感受的,父母都去給他提醒了,他幹嗎還要自己去留這個神呢,他哪裏有機會學習自我管理呢?這位父親對我的話很不滿意,他反駁說,“照你這樣說,不去管孩子,倒是可以做好家長,我們這麼用心卻錯了?l”他因為這事,好長時間表現出不愛搭理我。
這位父親的反應並不意外。我遇到不少對孩子管制太多的家長,總想說服他們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和時間,給孩子一些犯錯誤的機會,就提議讓他們以後少管孩子―這是改變問題的必經之路。但我的提議多半會遭到家長類似的質問。在他們看來,讓家長“不管”孩子,就如同讓他們放棄孩子的撫養權一樣刺耳和反感。事實是他們根本不想去理解我這裏所說的“不管”―它不是削弱家長的責任,而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式,是需要家長內心樹立起的一種尊重孩子的思維方式。朋友點點頭,家長總要求孩子改正這個那個缺點;但對於別人給他指出的缺點,卻並不願意接受,從內心都不肯承認自己有這個缺點。我也點點頭,這就是為什麼給家長做工作特別難,也是許多孩子身上的問題難以解決的根本原因。
我們沉默了片刻,朋友說,你說的這些我全都理解了。不過,我有個具體間題。假如孩子馬上要考試了,比如馬上要中考或高考,他還不學習,或者鋼琴馬上要考級了,伊不好好練琴,那家長該怎麼辦,難道也不要說嗎?
我說,對一個孩子來說,馬上要有重要的考試,卻還不去認真學習,這確實是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但這“不自覺”只是表象,這背後反映的是一系列問題,比如理性不足、厭倦感、自制力差、價值觀不成熟、缺少自尊、自卑等。說實在的,這一系列的問題和家長一直以來不合適的管理方式一定有因果關係。如果家長想管,就一定要改變一下方法,用以前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因為他目前的狀態就是長期以來你所實施的“管”的一個結果。至於用什麼方法管,我無法給出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只能說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小病小治,大病大治,孩子的問題越嚴重,家長越要根本性地改變教育方法,越要拿出足夠的耐心,想辦法培養孩子的自覺意識。關於這一點,還是從我自己的經驗上來談一下吧。也許能給家長們一些啟示。
我女兒圓圓上高一時,聖誕節我們送了她一個便攜式CD機,本意是讓她學習得累了聽聽音樂。但她經常一邊做作業一邊聽歌,還隔三差五地去買光盤,對當時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以我們自己的學習經驗來判斷,這樣學習肯定要分心。如果是在小學,她這樣我們也不着急。可現在是高中,時間這樣珍貴,競爭這樣激烈,你要稍懈怠一點,別人就會趕上來。我和她爸爸有些着急,就提醒她學習時最好不要聽音樂,給她講道理說,高中的作業和小學的不一樣,不是為了完成,而是為了在寫的過程中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說時,她只說她知道了,並說她自己覺得不影響學習。過了幾天,我們看她還是天天戴着耳機寫作業,有些忍不住了,就又說她。這次她有些不耐煩了,怪我們嘮叨,說她自己知道怎樣才好,告訴我們不要管她。
接下來好長時間,我們嘴上雖然不說,但心裏總是很着急的。不光是聽耳機的事,主要是她表現出來的整個學習態度的鬆懈讓我們有些着急。這種時候,我們也很多次產生去“管”的衝動,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我和她爸爸商量后決定,這件事不再去管她,隨她去吧。
我們這樣考慮:也許她只是新鮮,且現在學習還不夠緊張,到高二、高三時學習更緊張了,新鮮勁同時也過了,她自然會緊張起來。也許是她心理上有壓力,用這種方式釋放,她現在表現出的鬆懈是她進行自我調整必須經歷的一種狀態。也許她只是迷戀音樂,很多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會在某一階段對某個事情產生深刻的迷戀,生硬打斷了並不好―在這一切“也許”之上,我們有一份明智:人的學習行為是由兩套系統合成的,一套是軀體的,一套是心理的。用強迫的方法可以讓一個孩子坐到書桌前,眼睛放到書本上,手裏拿上筆―即使他的軀體都到位了,但沒有人能讓他的心思也到位。如果不是出於自覺自愿,縱然我們讓圓圓收起CD機,她也不會因此更專心學習,相反,心可能會離學習更遠。既然圓圓說不影響學習,並說她自己知道怎樣才好,我們就要相信她的話。
所以,我和她爸爸互相提醒,管住自己嘴,不再去說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不說”是件比“說”更難做到的事。孩子的行為每天都在對你的心理形成挑戰,這實在需要家長用足夠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這件事。當然,時間長了,我們就真正地不在意,真的忘記去管她了。沒注意圓圓從什麼時間開始,學習時不再聽音樂了,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她書架上的CD機落了很多灰塵。
她考上大學后我問起過這件事。圓圓說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業確實是會分心,這一點實際上她心裏一直知道,但開始時就是想聽,約束不住自己。到高蘭時那麼緊張,自己從內心就不願有什麼事情打擾學習,寫作業時當然就不會再聽了。看來孩子心裏對什麼事情都是有數的,她只要有一顆上進心,有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一定會進行自我調整。
我的朋友說:嗯,我越聽越明白了,你這是老子的“無為而治”。
我笑笑說,差不多吧。看她還沒聽厭,我就不厭其煩地接著說,人生來不是為了讓別人去“管”的,自由是每個人骨子裏最珍愛的東西。兒童尤其應該舒展他們的天性,無拘無束地成長。兒童是一個完美獨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體裏深藏着無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長中有一種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達潛力,就如一顆種子裏藏着根莖、葉片、花朵,在合適的條件下自然會長出來一樣。家長如果有農人的信念和適度,孩子一定會成長得更好。
朋友很感嘆地說,平時到學校開家長會,校長或老師們一說到孩子們的問題,就強調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多抽出時間陪孩子,多管管孩子。通過今天的聊天我才知道,其實在當下,很多孩子的問題並不是因為家長管得少,恰是因為管得太多了。我笑笑說,你說到問題的要害了。家長要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在孩子的某些發展階段上和某些發展方面,你是無能為力的,或者說是不需要作為的―這一點,如果你不怕得罪人,就回去給你的同事建議一下,就她目前的情況來看,“不作為”才是最好的作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特別提示
不尊重兒童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對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導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許多正常生長獲序被打亂了。
時孩子管得特別細特別嚴的家長,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動機在他們的生命中始終比較強,他們的自我管理往拄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業上屬於那种放哪兒都會幹好,都會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樣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們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對自己的管理,都拿來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們基本上都失望了,指令和監視是教育嗎?不是!教育如果這麼簡單,每個家長都可稱心如願,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恨鐵不成鋼的悲嘆了。指令和監視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不說”是件比“說”更難做到的事。孩子的行為每天都在對你的心理形成挑戰,這實在需要家長用足夠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這件事。
兒童是一個完美地獨立存在的甘界,他幼小身體裏深藏着無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長中有一種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達潛力,就如一顆種子裏藏着根莖、葉片、花朵,在合適的條件下自然會長出來一樣。家長如果有農人的信念和適度,孩子一定會成長得更好。做‘,聽話”的父母無論家長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經常向孩子提出“聽話”要求,並總是要求孩子服從自己,他骨子裏就是個權威主義者。這樣的人幾乎從不懷疑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確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潛意識中從未和孩子真正平等過。但在孩子眼中,他們只不過是些“不聽話”的家長。
要求孩子“聽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聽不聽話,乖不乖,已成為人們評價孩子的一個簡易標準。但在我的家庭中,也許是我和先生一直有一種意識,所以我們很少對圓圓使用“聽話”這個詞;相反,我們倒是更願做“聽話”的父母。
圓圓大約2歲時,有一次我和一個親戚帶她到天安門廣場玩。往公交車站走時要過一個天橋。圓圓不走台階,要走兩側固定欄杆的那個只有十公分寬的小水泥台,她總是喜歡這樣“獨闢蹊徑”。親戚說,咱不走那個,走台階好不好,趕快去坐公交車。圓圓不聽。我對親戚說,不用管她,她想那樣走就讓她那樣。
圓圓兩隻小手抓着欄杆,慢慢地一點點往上移,我在旁邊護着她,提防摔下來。這時,又過來一個比她稍大些的小男孩,看圓圓那樣子,就也要從另一側沿着欄杆走,他媽媽說“好好走路,聽話!”強行把孩子拉走了。
圓圓很費力地終於爬上了天橋,非常興奮,還想沿着欄杆從橋這頭走到那頭。親戚說,圓圓乖,咱也像那個孩子那樣聽話,不走這裏了,好嗎。我顧及到親戚的情緒,也對圓圓說:“下來走吧,咱們快點走好不好,這樣太慢了”。圓圓說不,又抓住欄杆,一步步往前挪。我看她其樂無窮的樣子,也就不管她了。
終於過了橋面,該往下走了,她還是要好奇地嘗試一下沿欄杆往下走的感覺。走了一半可能是沒新鮮感了,也覺得確實不方便,才下來。
過這個天橋,本來一分鐘就可過去,現在花去大概有十分鐘的時間。我能感覺出親戚在旁邊的不耐煩。她笑着對我說,你真是個好媽媽,孩子這麼不聽話,你還那麼有耐心,我看你總是聽孩子的,她說要幹什麼你就讓她幹什麼。
我非常理解親戚,她當時還沒孩子,不知道每個小孩子都是“不聽話”的。我在心裏向她說抱歉。在成人利益和孩子利益間,我首先要選擇孩子的利益,哪怕當時領的不是我的女兒,是她的孩子,我也願意陪孩子慢慢過天橋―我們本來就是帶孩子出來玩,為什麼一定要把去天安門廣場看作是有意義的,把過天橋看作是沒意義的,孩子在哪裏玩不是玩呢。也許在圓圓眼裏,天橋比廣場還有趣得多。我和圓圓爸爸作為父母的“聽話”在別人看來有時候做得過火。圓圓12歲時的春節,我們開車從北京回內蒙古過年。本來計劃初八走,早飯吃過後,我們都拎起大包小包準備走了,圓圓磨蹭着穿衣服,不情願的樣子,說奶奶家呆那麼多天,姥姥家才呆兩天,沒和兩個姐姐玩夠。看她的樣子和兩個小姐姐難捨難分,都想哭了。我們考慮晚回去一天也沒什麼大不了,只是我和她爸爸回京沒有休整時間了,頭天下午回去第二天馬上上班。於是決定當天不走了,脫了衣服,把已搬到車上的東西又拿回來。三個孩子高興得跳起來。圓圓的姥姥擔心我們這樣回去會太累,覺得我們太縱容孩子了。
但我們這種“縱容”並沒有把圓圓慣成一個唯我獨尊的人,恰恰相反,她非常善解人意,凡見過圓圓的人都說她既懂事又穩重。她確實成長得比父母更完善。我們真心地尊重她的各種想法,尤其她逐漸長大,變得越來越懂事後,我們有什麼問題不知如何解決時,就會和她商量,聽取她的想法,在她面前真正變成“聽話”的家長。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不是件件事都“聽話”,在圓圓的成長中也跟她發生過許多衝突。但現在想來,幾乎所有的衝突都反映了家長的問題,也就是說都包含了家長對孩子的不理解或解決問題方式的不得當。
圓圓大約4歲時,我和朋友小於帶着圓圓和小於的小女兒暄暄到老虎山公園玩。我們沿一條小土路往山上走,兩個小女孩跑在前面,她們都穿着漂亮的衣服,乾乾淨淨的。我和小於跟在後面,一邊聊天一邊關照着前面這兩個讓人賞心悅目的小姑娘。
她倆走着走着,突然都四肢着地,手膝並用地在土路上爬。我和小於看到了,都趕快喊她們起來。她們不聽,還在那樣爬,我們就跑過去,把她們都拉起來,給她們拍拍土,批評她們把衣服弄髒了。兩個小姑娘顯得不高興。
這件事像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一樣,我轉眼間就忘了。直到幾年以後,圓圓小學四、五年級時,她有一次批評我不好好理解她,忽然提起這件事。
圓圓說那好像是她第一次爬山,她當時和暄暄在前面走着走着就覺得很好奇,這明明是在往山上走嘛,為什麼叫“爬山”呢。她們覺得“爬”這個詞好玩,為了讓自己真正“爬山”,決定四腳着地爬一爬。結果她們剛開始“爬”,我們就在後面叫起來,弄得她們很掃興。
我聽圓圓這樣說,才想起好像有這麼回事。我又心疼又後悔地問圓圓:你為什麼當時不說出你們的想法呢,要是媽媽知道你們是這樣想的,肯定不會阻攔了,你們的想法多可愛啊。圓圓說,當時我們那麼小,心裏那樣想,可嘴上一下說不出來。你們要是慢慢地問問我們為什麼要那樣做,也許我們能講出來。圓圓接着批評說,大人就是經常不動腦筋,瞎指揮小孩,還總是怪小孩不聽話。
圓圓的批評讓我心服口服,是啊,爬山為什麼不可以“爬”呢,“爬”是多麼趣味橫生的一件事啊。衣服髒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沒什麼大不了。就為了怕弄髒衣服這微不足道的理由,就把孩子這樣一次充滿樂趣的嘗試給破壞了,唉,真是失誤啊。這種失誤有多少,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去想。假如時光重走一遍,我一定會做得更好些,絕不那樣武斷地對待孩子。
兒童的意識發育和語言表述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東西想到了,但說不出來,或者是說出來的和他們的本意有很大的距離。他們用得最多的表達方式是聽話或不聽話,順從或反抗,歡笑或哭泣。大人不要簡單地認為前者好,後者不好,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讓孩子“聽話”。一定要從他們的各種表達中,聽出孩子的心聲。還要想辦法引導他們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
我想起圓圓3歲半時的一件事。
那時她爸爸在外地工作,幾個月回來一次。她經常很想爸爸,總是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為什麼隔壁小朋友曉哲的爸爸就不到外地工作。
當時電視裏正播一個叫《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的連續劇。講的是505兒童村一位媽媽悉心照料幾個孤兒,和一位男士相戀但不能走到一起。圓圓也跟着我斷斷續續地看了一些。
有一天的電視劇情是,孩子們不聽話,把媽媽氣得離家出走了,幾個孩子沒人管,吃不上飯,又想媽媽,好可憐。圓圓似乎很注意看這一集。
看完后,該睡覺了,我讓她先喝點水,再去刷牙。她既不接過水杯,也不理睬我的話,而是就電視劇里的情節不停地問,我聽出她是想知道為什麼媽媽要離家出走,為什麼不要她的孩子們了,媽媽回不回來了。我被她問煩了,說別問了,快喝了水睡覺吧。圓圓勉強接過水杯,欲言又止,突然大哭起來。
她平時很少哭,這讓我大吃一驚,以為她是替電視劇里的幾個孩子着急,就趕快告訴她,他們的媽媽肯定會回來,明天再看電視,肯定就回來了。圓圓哭聲並沒減弱,看來她想的不是這個。
我確信她不是因為肚子痛一類的身體原因哭,就問她:寶寶你為什麼哭,講出來好嗎?我給她擦擦淚,又問了幾次,她才一邊哭一邊說:“他們的爸爸哪去了”。我抱起她,說寶寶不哭,你是不是想爸爸了,爸爸下個月回來,明天我們就給爸爸打電話好不好。她邊哭邊搖頭。看來她要的也不是這個回答。
我非常奇怪,親親她的臉蛋,鼓勵她講出原因來。她可能想講,努力讓自己停止哭泣,又講不出來,有些着急的樣子。
我就換個間法:你是不是想讓媽媽做什麼事,寶寶講出來,媽媽就去做,好不好?圓圓點點頭,她又很費勁地想想,說“媽媽咱們換個房子,這個房子不好。”說完又大哭起來。
她的話讓我摸不着頭腦,圓圓看起來又委屈又惶惑。我問她為什麼要換房子,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這個房子不好,我要換房子”。
我不知這個小傢伙心裏想什麼,找毛巾給她擦擦臉,哄她不哭,讓她說出來想換個什麼樣的房子。圓圓努力停住哭,看樣子很想回答我,又說不出來,吭吭巴巴地干著急。我想了一下,問她: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們的房子?她點點頭。這真是把我搞糊塗了,我們的房子她怎麼會突然不喜歡呢,一定有另外的原因。我又小心地問她:“寶寶,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們房子裏的什麼東西?你不喜歡什麼,告訴媽媽好嗎?"圓圓想想,一下又哭起來,邊哭邊說“不要電視裏那樣的,不要大紅盆的房子,媽媽咱們換房子!”我問她什麼叫“大紅盆的房子”,她邊哭邊往下面看去,用手指指地上放玩具的紅色塑料盆。
我一下猜到原因了。電視劇里有個叫亞亞的小女孩,也是三、四歲的樣子,她的玩具被收在一個紅色塑料大盆中。亞亞的玩具盆恰好和圓圓裝玩具的盆一樣。那個紅色塑料盆多次在鏡頭上出現,我還專門指給圓圓看,說她和亞亞一樣,都有那樣一大盆玩具。她今天看到亞亞沒有媽媽了,變得那麼可憐,而她又不能完全理解劇情的前因後果,小小的心可能有這樣的推理―有那樣大紅盆的房子,爸爸就會不在家,媽媽就會離家出走―所以她擔優極了。
我通過問話,引導她慢慢把想法說出來,果然是這個原因。
我就用她能聽懂的話安慰她,終於使她相信,媽媽永遠都不會離家出走,爸爸以後也會和她每天生活在一起,這些和大紅盆沒有任何關係。
圓圓放下擔優后,愉快地睡著了。我看着她熟睡中恬靜的小臉,覺得聽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覺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認真理解她在說什麼,胡亂地哄她一氣或訓兩句,孩子的心結解不開,她會有多長時間的苦惱和不安啊。生活中確實經常能見到一些真正“不聽話”的孩子。
有一次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一位媽媽帶來一個7、8歲的小男孩。菜都上來了,大家正準備動筷子,小男孩突然要求媽媽帶她到外面買一個什麼玩具,媽媽說想買也得吃完飯再去吧。孩子不幹,要立即走,不停地纏磨媽媽,和媽媽鬧起了彆扭,弄得大家都不安寧。
這孩子看起來確實是媽媽說的“特別不聽話”,他似乎根本不能理解或體諒任何人。大家用各種辦法勸說他能等到吃完飯再去買,想逗他高興,希望他吃點飯,他就是一口不吃,一句勸不聽。媽媽不再理他,告訴大家也甭理他。
後來有個叔叔逗他說要跟他“乾杯”,順手拿過一罐可樂遞給孩子,男孩接過來,看樣子準備妥協了。正待孩子要打開可樂罐時,他媽媽趕快阻攔說別喝可樂,喝杏仁露吧。孩子說他要喝可樂,媽媽一把搶走可樂,遞過來一罐杏仁露說,喝這個好。孩子不幹,生氣地說:你從來都不讓我喝可樂,天天光讓我喝酸奶和杏仁露!媽媽說:給你講過多少次,可樂沒營養,喝那幹嗎呢!
旁邊有人勸媽媽說,要麼今天破例一次,讓孩子喝一次可樂,少喝一點。媽媽的表情沒有任何商量餘地,說不能由着小孩的性子來,可樂絕對一口都不能喝。啪地把杏仁露打開,倒一杯放到孩子面前說:“聽話,喝這個!”孩子又氣哼哼地拒絕.吃喝。我心裏感嘆,有這麼“不聽話”的媽媽,有聽話的兒子才怪呢!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且最重要的榜樣。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也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得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展為一種偏執。教育中許多看似司空見慣的做法,背後其實有很多人們看不到的錯誤。多年來人們習慣於要求孩子“聽話”,這彷彿是為了孩子好,但深人分析,就可看到這是成人與孩子間的不平等。並非父母們不願平等地對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對自己的權威意識產生警覺,不曾意識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權威的角色。
哲學家弗洛姆對權威主義倫理學充滿批判,認為它所主張的就是“服從是最大的善,不服從是最大的惡。在權威主義倫理學中,不可寬恕的罪行就是反抗。”①無論家長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經常向孩子提出“聽話”要求,並總是要求孩子服從自己,他骨子裏就是個權威主義者。這樣的人幾乎從不懷疑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確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潛意識中從未和孩子真正平等過。但在孩子眼中,他們只不過是些“不聽話”的家長。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凡是那些非常自以為是,也就是偏執的人,他的童年中一定有一段較長的必須服從於他人意志的生活,個人的意願不斷受到壓抑。這是童年時代環境給他留下的心理創傷,一生難以完全癒合。很多人把這種偏執施行於自己的後代身上,又在後代身上留下偏執痕迹。
當然,做“聽話”的家長絕不是對孩子言聽計從,不能突破道德底線。對於孩子那些沒有禮貌的發號施令,沒完沒了的交換條件,粗魯無禮的話語,一句也不能聽。否則就是縱容。“聽話”與縱容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東西。“聽話”的實質是如何理解兒童,如何平等對待兒童;縱容只是溺愛。“聽話”培養的是具有民主氣質的公民;縱容只能造出一個頤指氣使的小暴君。
盧梭說:“當兒童活動的時候,不要教他怎樣地服從人;同時,在你給他做事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學會役使人。要讓他在他的行動和你的行動中,都同樣感到有他的自由。”②用本文的話語來表述,就是家長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對方,都要做“聽話”的人。而家長作為強勢者和主導方,是局面的開創者―想有個聽話的好孩子,做家長應有的智慈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個“聽話”的家長。
特別提示
我們本來就是帶孩子出來玩,為什麼一定要把去天安門廣場看作是有意義的,把過天橋看作是沒意義的,孩子在哪裏玩不是玩呢。也許在圓圓眼裏,天橋比廣場還有趣得多。
衣服髒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沒什麼大不了。就為了怕弄髒衣服這微不足道的理由,就把孩子這樣一次充滿樂趣的嘗試給破壞了,這真足失誤啊。
聽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覺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認真理解她在說什麼,胡亂地哄她一氣或訓兩句,孩子的心結解不開,她會有多長時間的苦惱和不安啊。
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也用同樣的方法時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得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展為一種偏執。學會開“家長會”現在有一種令人心痛的事實,許多中小學生特別害怕開家長會,家長會的日子經常成為他們的“受難日”,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長會通知簡直是下達給他們的“懲罰通知”。
圓圓四年級時有一次我去參加家長會。班主任表揚了幾個學生,提到圓圓,說她跳級上來,在班裏年齡最小,但仍然是班裏學習最好的學生之一。不足之處是上課有時不認真聽講,她示意我會後找各科老師交談一下。於是我會後就去辦公室向幾位老師了解了一下圓圓的情況。
其中有一位教思想品德的老師說她學習沒問題,就是經常上課不注意聽講,還偶爾會頂撞老師,感覺這個孩子很驕傲。旁邊教“社會”課的老師聽到了,接話說,感覺這個孩子是有些驕傲,有時老師正講着課,她顯得很不服氣,就在下面嘀咕,讓她站起來說,她還說老師講得不對。
我聽老師這樣說,有些着急。關於她上課不注意聽講,我倒不認為是什麼問題,以我對她的了解,知道她在學習上心裏有數,哪些有必要認真聽,哪些只用部分注意力去聽,哪些可以完全不聽,她自己明白。我甚至都允許她上不喜歡的課時,可以偷偷看小說,這樣一是可以節省時間,二是可以防止和別人說話。我擔心的是老師說的驕傲問題。圓圓從上幼兒園起就顯得聰明伶俐,一直受老師的喜歡,我擔心她有優越感,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希望她始終有平常心,踏踏實實的。現在老師們有這樣的評價,真是很糟糕。
於是我回家后就對她說,媽媽今天去開家長會,老師們反映你學習一直不錯,但有些驕傲,還頂撞老師,是不是這樣的?
圓圓有些吃驚,說她沒頂撞過老師,問是哪個老師說的。我不想告訴她是哪個老師說的,擔心她以後對提意見的老師有逆反情緒,就說,不止一個人這樣說。誰說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驕傲情緒,不要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
圓圓一臉困惑,很不偷快地說,我沒有驕傲,什麼是驕傲呀?我知道她是問自已做的哪些事可以稱為驕傲。就說,老師也沒說具體事情,你自己想想,什麼時間頂撞過老師,你是怎麼說話的,是不是在老師面前自以為是了。圓圓生氣了,大聲吵吵說:“我沒有,我沒有自以為是!”她這樣的態度,讓我不高興了,就批評她說,你沒有,那為什麼老師們都這樣說,一點不反思,就急着嚷嚷!
圓圓萬分委屈的樣子,沉默一小會兒,嘴裏嘟嚷一句“她們怎麼都這樣說”,哇地一聲哭起來。圓圓平時很少哭,這一瞬間,她不僅委屈,眼睛裏還有惶惑。她這樣一哭,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把問題說得太嚴重,超過孩子的承受力了。一個只有9歲的孩子哪裏有能力反思自己驕傲還是不驕傲,她如果在學校有些事做得不妥,應該想辦法引導她認識,高高興興去改正。而我這樣說,只會讓孩子很迷惑。她接下來有可能不再“驕傲”,但也會從此變得不自信,以為老師們都說她的不是,對所有的老師都有疑慮,在和老師的交往中沒有了正常心態。
我趕快抱起她放到腿上,對她說:對不起寶貝,媽媽說得不準確,說得誇張了。不是老師們都這樣說,只有兩個老師這樣說,就是教思想品德和社會課的老師。別的老師都沒說這個間題。圓圓聽我這樣說,情緒才好些,停止哭泣。
我說,媽媽和老師直接就給你下個“驕傲”的定義這不對。不過你想想有沒有頂撞過老師,對老師們說話不禮貌,或者見了老師不打招呼?
她想了想說,思想品德課上,老師要求回答“看電視的意義”,沒有同學舉手,老師點圓圓起來回答,圓圓想不出看電視的“意義”來,就說了句“看電視沒有意義”。好多同學都笑了。老師很不高興,說看電視可以學到知識,這不是意義嗎,怎麼能說沒意義?圓圓反駁說,那為什麼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看電視,都說看電視耽誤學習?她的反駁讓老師特別不高興,批評她說你以為你比老師知道得還多。至於社會課老師,圓圓想不起來有什麼具體的衝突事件,她就是不喜歡這個老師。她說這個老師講課時經常說不正確的話,比如說南方人精明,北方人都是“大彪子”(煙台方言,指一個人比較傻、莽撞或缺心眼),還經常罵學生,班裏同學都不喜歡社會課老師,所以她遇到這個老師也不愛打招呼。
我不知該說什麼了,欣賞圓圓的質疑精神,這優點在一些脆弱的老師眼裏就是缺點。她一直是個表裏如一的孩子,以她的年齡還不會隱藏自已的想法和情緒。但她給老師們留下這樣一個印象,這肯定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一下拿不準如何和她往下談這件事,就等她爸爸晚上回來,我們商量后,第二天又和孩子談這件事。
我們首先告訴孩子她在思想品德課上的回答沒什麼錯,怎樣想的就怎樣回答,這是個優點。但由於小學的老師們大多數不習慣和學生辯論探討,所以以後沒必要在課堂上那樣說。我們建議她以後如果有什麼想法,下課後找老師談,如果老師表現出不願聽,就把在學校的一些想法拿回家和父母談,父母特別喜歡聽她的“不同觀點”。我們還就“看電視的意義”談論了一會兒,使圓圓認識到老師的間題有些無聊,但自己的回答也有些絕對了。
為了讓她能更好地接納各種各樣的老師,我們又對她說,老師這個行業和任何其它行業一樣,有的人素質高有的人素質低,這是正常的,不要強求自己遇到的老師都讓人滿意。但是對學校的每個老師我們都要尊敬,不是尊敬他們的壞習慣,而是像尊敬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一樣,只要這個人不做壞事,僅是有些我們不喜歡的毛病,我們應該尊重他。素質不高的人本身已很不幸,這是因為他從小沒有遇到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如果受到好教育,他一定不是後來表現的那樣。我們如果現在不尊重他,他就更不幸了,素質更難提高。
我們這些話讓圓圓覺得能接受,談完后她干自己的事去了,看起來心情很好。我們覺得以後要多和老師溝通,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但不能回家后不認真和孩子溝通就簡單地教育她或教訓她。凡事都要兩方面看待,既要考慮老師的意見,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次家長會後,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評她一頓,簡單生硬地要求她尊重老師,那其實是激化矛盾,惡化她和老師的關係。她當時會生氣,感覺委屈;往後會不自信,變得謅媚或奴性。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讓她學會和老師相處,在現有環境中適當調整自己,讓自己和環境取得協調,但要保有自信,不失去思想的獨立。
從此,我們就很注意如何把家長會上的情況帶回來和孩子分享,無論是針對她的優點還是缺點,都注意談話能夠對她形成促進,而不是干擾或打擊。她上高中的第一學期末,學校召集開家長會,主要內容是通報學期考試情況。圓圓總體成績不錯,只是數學較差。她的數學從小學到初中一直不是強項,上高中后所在的理科實驗班同學們數學普遍都強,相比之下,她的數學成績顯得很不理想。班主任就是數學老師,我會後跟她聊了一會兒,班主任也提到圓圓數學比較弱,認為她在數學上應該再想辦法提高一步,基礎知識要再紮實一些。
回家的路上我考慮了一下,否定了給她報課外數學班的念頭。一是高中生學習已很忙了,周末再不給她一些自由安排的時間,反而不利於她的總體學習安排。數學成績可能提高了,別的課程就會受到影響。二是我覺得她數學學得不理想,不是課時問題,而是興趣和自信問題。圓圓在小學和初中遇到的兩名數學老師都影響了她對數學的興趣,如果能調動起她對數學的自信和興趣,成績一定會有改善。現在的一個有利條件是班主任就是數學老師,她的課講得很好,班主任工作做得也非常好,深受班裏同學的尊重。也許這是個改善機遇。
我回家后對她通報了家長會內容,把成績單交給她。成績單做得很細,把個人各科成績、年級各科平均成績、班級各科平均成績,個人在班級中的名次等內容,都詳細地列了出來。圓圓所在班是學校的第一實驗班,同學們學習都很好,各科成績都高於年級平均成績。而圓圓的各科成績又基本上都高於班級平均成績,只有數學低於班級平均成績。她看完成績單沒說什麼,我知道她對數學成績不滿意,但因為數學一直不強,也無可奈何。
我想我這時候絕對不能把數學老師的原話告訴她。老師的話雖然是個客觀事實,但這個事實孩子自己也知道,說出來,除了再一次強化她數學上的弱勢,讓她在這門功課上不自信,對她的進步沒有什麼意義。家長不能假設孩子都是克服困難的英雄,被指出不足就一定能克服不足;恰恰相反,孩子的某個不足之處如果數次被提起,就會讓他們以為自己骨子裏就長着那個不足,自己是無能為力的,只好認命。我的目的是要樹立孩子的自信,激勵她學好數學,所以要換個說法。
我對她說:“老師說你這幾次數學雖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她覺得你在數學方面其實是很有潛力的。”聽我這樣說,圓圓微微有點驚訝:是嗎,我數學考得那麼爛,老師怎麼會覺得我有潛力呢?我說:你的老師數學教得那麼好,教了一屆又一屆那麼多學生,憑她的經驗和感覺,應該知道哪個學生有潛力吧,要不她怎麼會這樣說呢。
我能看出圓圓心有所動。班主任能這樣說,讓她感到意外,對自己的數學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原來自己是有潛力的。
我又對她說,老師說讓你不要着急,先不要急着和同學們比成績,要自己踏實下來,認真跟着老師的教學走。不要過分追求解難題,把基礎知識好好把握了,遇到問題追究下去,直到把一個問題徹底搞明白,不要留有死角,解決了問題才會沒有問題―這些關於學習的話,其實是老師對所有家長講的,它對每個孩子肯定都適用。
激起了她的自信,給予她誠意的期待,這對孩子是個巨大的鼓勵。至於具體如何學,我知道自己是毫無能力去指導她的,但我堅信踏實的心態是能夠讓學習起飛的平台,有了這種心態,她自然是會主動尋求各種適合自己的方法,會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
寫到這裏,我想到,有些家長,明明他們對某個學科認識很淺薄,卻以為自己有指導孩子學習的能力,亂出主意,瞎指揮。比如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學會寫作文,就把孩子手中一本興趣盎然的小說搶走,讓孩子去讀作文選;有的家長憑廣告或別的家長的做法,去給孩子買來各種課外習題集,規定孩子每天做幾道題;有的家長想當然地給孩子定下每天背10個英語單詞,一個月背300,一年背3創力的目標。所以我再一次強調,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如果沒有完全的把握,不要在孩子學習上隨便指手劃腳。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樹立起他對學習的自信。有了興趣和自信,你還怕他學不好嗎,還怕他自己找不到方法嗎。事實證明,圓圓在此後的時間裏,數學確實有了很大的起色,成績越來越穩定。中間當然也有沒考好的時候,她會流露出一些沮喪,我們就暗示她,她是有數學潛力的。告訴她考試總會有一些偶然性,況且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收穫,讓她放平心態,踏踏實實學習就是了。她的數學老師也給予了她鼓勵。自信而踏實的心態是最好的“補習班”,讓她在數學學習上大有長進,成績由班裏的中等偏下,變成名列前茅。家長和學校老師溝通是一種有效了解孩子的途徑,老師一般也都會如實地將孩子的各種情況告訴家長。但家長如何“轉達”,要動一些腦筋,不要不分情況地全部“如實”轉達給孩子。一定要考慮你的“轉達”所採用的方式及言語會對孩子形成怎樣的影響,是建設性的,還是摧毀性的,對孩子是有激發作用,還是抑制作用。現在有一種令人心痛的事實,許多中小學生特別害怕開家長會,家長會的日子經常成為他們的“受難日”,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長會通知簡直是下達給他們的“懲罰通知”。在他們的經驗中,家長會就是“成績排名會”和老師“告狀會”。後果是回家輕則遭訓,重則挨打。
在家長會後打罵孩子的家長,一定是簡單粗暴的家長。他們大多平時不主動和老師們溝通,只是在開家長會時或老師“請家長”時,才聽到一些關於孩子的在校情況。老師向他反映孩子不守紀律,或者孩子成績不佳等各種問題,都是他生氣的理由。從學校回家的路上,他不去想孩子的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不去反思自己在教育中是否有過失,不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幫助孩子,他只是想趕快找孩子算賬。這樣的家長他們對待孩子原本就簡單粗暴,在家長會後處罰孩子,與其說想“教育”孩子,不如說只是家長想平息自己心頭的怒火,想出口惡氣。但這隻能讓孩子的問題變得更為糟糕。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老師和家長的見面,變成了讓孩子蒙羞、挨訓的恐怖事件,後果只能是讓孩子憎恨老師,討厭學校;讓孩子在學習、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進心和判斷力;而且最後多半會反映在學習上,影響學習成績。即使從家長會上發現孩子學習退步,不守紀律,和同學打架,甚至曠課等嚴重問題,回家后也不應該打罵孩子。要先和老師好好分析溝通一下,儘可能尋找出問題的由來。孩子不會憑空出現問題。出現問題,一定是有一些長期積澱的癥結沒得到解決,或是有某個外在.因素使一些小問題惡化。比如一個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學了,就要考慮他和班裏同學的關係是否出現了問題,是否受到某個老師的批評而感到委屈,是否遇到了他人的威脅等;孩子的成績一路下滑,就要考慮自己對孩子的學習管理是否得當,觀察他最近情緒如何,對什麼感興趣,主要和哪些人交往,他遇到了什麼打擊或誘惑等。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和孩子溝通交流,首先讓他信任你,能對你講出他的困惑和困難,然後獲得你的鼓勵和幫助。
孩子表現不好,把他罵一頓,揍一頓―這是多麼容易的事啊,做起來也很痛快,每個家長都能做到的―所以它為許多家長所鍾愛。只是,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所以,它也會讓那些習慣於“痛快”、“容易”地解決問題的家長在以後的日子裏,慢慢品味教子無方所帶來的更多的不痛快和不容易。
而聽到孩子的問題后,能冷靜行事,能自我反思,和孩子真誠對話,努力去理解孩子,想盡辦法激勵孩子,巧妙地幫孩子解決問題―這些行為是難的,需要家長付出許多理性和思考―能為孩子一生成長着想的家長,難道不可以為孩子付出這些嗎?教育就在這點點滴滴的細節中。你此時付出一點理性、思考和智慧,在遇到的種種問題時處理得藝術一些,孩子會用十倍的優秀來回報你。
特別提示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知果老師和家長的見面,變成了讓孩子蒙羞、換訓的恐怖事件,後果只能是讓孩子僧恨老師,討厭學校;讓孩子在學習、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進心和判斷力;而且最後多半會反映在學習上,影響學習成績。在家長會後處罰孩子,與其說想“教育”孩子,不如說只是家長想平息白己心頭的怒火,想出口惡氣。但這隻能讓孩子的問題變得更為楷糕。
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超,樹立起他對學習的自信。有了興趣和自信,你還怕他學不好嗎,還怕他自己找不到方法嗎。
孩子表現不好,把他寫一頓,揍一頓―這是多麼容易的事啊,做起來也很痛快,每個家長都能做到的―所以它為許多家長所鍾愛。只是,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所以,它也會讓那些習慣於“痛快”、“容易”地解決問題的家長在以後的日子裏,慢慢品味教子無方所帶來的更多的不痛快和不容易。
不做穿西裝的野人
打罵孩子可能會解決眼前的一個小問題,卻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大隱患,創痕會伴隨孩子一生。
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能讓他們變得聽話,不會讓他們變得自覺和上進―幕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暫時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兒童整體的墮落和消沉為代價的。
電視上看到一個討論要不要打孩子的節目。當“主打派”和“反打派”進行辯論時,我覺得,這個話題放到這裏討論,本身就是個應該羞恥的事情―如同一百年前討論要不要一夫一妻制,女人要不要纏小腳一樣―既然能成為一個觀點相左的辯論話題,說明當下社會仍泛濫着對“打孩子”惡俗的麻木和容忍。人類文明傳承到今天,農業不會退回到刀耕火種,軍事不會退回到弓箭斧頭,醫學不會退回到巫神法事,只有家庭教育動輒退回到野蠻粗暴。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不同家庭的孩子,由於他們父母教育觀的不同,他們的教育生態環境就有着從原始到文明的巨大差異。
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麼豐厚,地位多麼顯赫,學問多麼高深,打人的理由多麼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
人們都說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以為孩子們整天被蜜糖腌制着,實際上我國兒童教育中家庭暴力現象非常嚴重。2007年中國政法大學兩位教授對“家庭體罰子女現象”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近2/3兒童曾經遭受過家庭暴力。在接受調查的498名大學生中,54%的人承認自己在中小學階段經歷過家長的體罰,而體罰形式中父母動手打人的佔到88%。
在弱者面前,最能流露一個人的真性情。許多人,他們在單位、在朋友中表現得謙和並富於教養,唯獨在他們最親愛的孩子面前,不自覺地流露出粗野。有一對夫妻,都是我的老鄉,倆人都在北京知名企業工作,是真正的“白領”。我們兩家的孩子差不多大小;他們一直不能接受的是,他們的兒子為什麼那麼不成器。我們在一起時,他們總是嘆息自己孩子成績差,自律性差,脾氣暴躁,羨慕我有個好女兒,說他們命刁;好。我知道他們經常很輕率地打罵孩子,總是勸他們不要那樣對待孩子,並告訴他們孩子稱不稱心,不是抓彩票碰運氣得來的,孩子是教育出來的。他們卻總是很不以為然,認為我站着說話不腰痛。
做家長應有的智旅
有一次和女老鄉聊起孩子們小時候的事,她說她的兒子從小不聽話,很小的日寸候,到商場亂要東西,不給買就躺地上哭,不起來;她忿忿不平地說:“光因為這事,不知打過他多少次!”既然是“不知打過多少次”,說明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孩子雖然因為這一個問題吃了很多苦頭,可一直沒得到一個正確的觀念,沒形成理性,在屈服和反抗間始終沒找到出路,孩子被搞糊塗了。
兒童身上屢屢不能夠解決的問題,背後一定有家長教育方式的間題。打罵是家長們最常用且運用得最得心應手的一種方式,可它也是最沒效,最具破壞性的一種。每個孩子都有“不聽話”的時候。我相信每個孩子的“不聽話”,都不需要用打罵來解決。
孩子進商店亂要東西的事我也遇到過。記得圓圓在三、四歲時,有一次她和我到超市,她要買一種加了很多色素的飲料。可能是她看到別的小朋友喝這個,而這是我堅決反對的。我很肯定地告訴她這個不能買,不衛生,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可以喝這個。她當時為此很生氣,不肯離開那個地方,最後乾脆躺地下哭鬧。我不生氣,就像平時看她玩沙子一樣,若無其事地等着她。在等的過程中我還看看別的商品,和營業員說句話。她發現我不生氣,不在意她的脾氣,哭鬧得更厲害。
地面很涼,也臟,她的衣服全弄髒了,路過的人都在看她。我沉着氣就是不着急,待她哭不動了,我蹲下身,用商量的口氣問她,咱們走吧?她見我來關照她,又開始哭鬧,我就又沒事人似的站起來,在她跟前溜達等待。
這樣幾個回合后,她沒勁了,我又蹲下微笑着間她,好了嗎,可以走了嗎?她意識到再鬧也就這樣了,乖乖地站起來。我拉着她的小手,就像事情發生前一樣,‘高高興興地走了。
我連一句批評的話都沒說,也沒再給她講道理,因為道理剛才已經講過了。圓圓此後再沒提起過要喝那種飲料。而且,凡是我態度肯定地說不買的東西,她就不再堅持,非常聽話。
對付小孩子其實多麼簡單,孩子哪裏用得着去打罵呢。每次小衝突都是他的一個學習機會,家長耐心而真誠地去解決一個小衝突,也就解決了此後一系列的問題。打罵是教育中最壞的辦法,我從不相信那些聲稱“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人真的有這樣一種信念上的誠實。這種野蠻的教育方式其實完全沒有任何“教育”要素,它只是讓父母出口惡氣。
後來又有一次,這家的男老鄉無意中說起最近把讀初中的兒子打二頓,因為兒子把剛買的一千多元的進口山地車丟了,車子才騎了一個月。
唉,這也是打孩子的理由嗎?這時我想到,我剛花70叩元買的攝像機,鏡頭被圓圓不小心摔壞,換一個就花去2000元,而我一句都沒說她。甚至都沒說一句“以後注意點”這類提醒的話。摔壞的一瞬間,孩子看出來我有多難過,她自己也很難過,這就夠了。難道因為我沒給她一個告誡和提醒,她以後就不知道要小心嗎。家長少說廢話,孩子才會認真對待你有用的話。
孩子闖禍都是無意的,為什麼我們不能原諒孩子無心或無奈下所犯的錯誤呢?而且,孩子闖了禍他自己心裏就很痛苦,有內疚感。家長的打罵只是讓他沒有自尊,覺得大人更愛的是那損失的錢和物,他感受到大人不體諒他,心裏生髮出逆反情緒,同時也失去內疚感―經常這樣來“教育”孩子,他怎麼可能不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對什麼都滿不在乎呢?
我開玩笑地問這位老鄉,你上次丟了手機,那手機好像挺貴的吧,回家后老婆打你沒?他知道我是針對他打兒子的事說的,笑了,說:怎麼能把我和兒子放到一起說事,他是孩子,我是大人啊。打他是讓他記事,是為他好一一~家庭教育中這種強盜邏輯很多,打孩子說成是“為孩子好”,撒惡氣說成是“教育孩子”。打了人還要把這說成是“愛”,讓被打的人來領情―天下有這麼不講理的嗎?、面對一個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要把他當作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作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家長當然都不是聖人,會經常因孩子的問題有情緒起伏。但我們一定不能任性,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高興時把孩子寵上天,不高興就打罵孩子。家長要確立一個信念:不管孩子多大,在任何時候,因為任何原因,都不打罵孩子。要記住,凡通過打罵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態度友好的教育也可以完成。打罵孩子也可以形成一種習慣,一旦形成了,也不好改。
一位小學生的家長來找我諮詢。她經常打孩子。她對我說,每次打完孩子都非常後悔,但自己脾氣不好,一遇到孩子惹她生氣,就控制不了。我在做了一些相關疏導后,說了幾句比較刺激她的話:你可以非常誠實地在內心想一下:單位領導惹你生氣時,你會去罵他嗎?你的兄弟姐妹或同事讓你不高興時,你會動手去打嗎?其實,人在做出一個行為時,往往瞬間就能把結果判斷出來。家長如果說在孩子面前忍不住脾氣,因為你心裏早已清楚,你打孩子一頓,既能解氣,他又不會把你怎樣。你在孩子面前是權威,是主人,你不用擔心打人的後果,所以你就總是“忍不住”。
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種人際關係,在這樣一種關係中所體會到的東西,或好或壞,都會給兒童留下終身印象和一生影響。我猜測上面這位家長在童年時代多半也遭受了不少家庭暴力。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挨打受罵,雖然他本人就是家庭暴力教育的受害者,可他長大后多半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同樣顧及不到孩子的感受。不是他不愛自己的孩子,是不會愛,缺少愛的能力。常聽到人們說:我脾氣不好,遺傳了父母的脾氣。彷彿這“脾氣”是娘胎裏帶來的。事實上“脾氣”不是來自血脈的生物遺傳,是來自生活體驗的心理傳遞。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大聲叱責,這是人們相互關係中修養很差的基本特徵。凡是出現大聲叱責的地方,就有粗魯行為和情感冷漠的現象。用大聲叱責(家庭中還有拳頭)教育出來的孩子,失去了感覺別人最細膩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周圍的美,他非常冷漠無情,毫無憐憫心,在他的行為中有時會出現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現―殘忍。”①
我的一位女同學,她工作、人際關係等各方面都很出色,卻經常在家裏打罵孩子。有一次我們聊天,她談到她父親時,曆數其父的不是。她父親在她小時經常打她。她覺得父親當年打她那些理由一個都站不住腳,對父親的行為充滿蔑視,甚至有一種仇恨感。後來我們聊到她的孩子,她又曆數孩子的不爭氣,講了一串孩子該打的事例。當我表示她對孩子的態度是來源於她父親的粗暴時,她對此斷然否定。說她和父親不一樣,她父親打她沒有道理,而她打兒子都是有理由的。
是啊,我們小時候家裏缺的主要是糧食,所以孩子把飯燒糊了會挨打。現在的孩子絕不會因為這事挨打,他們挨打的原因可能是考試不好或上網―可這是區別嗎?這位女同學和她的父親其實都因為同一個原因打孩子,即孩子惹自己不高興了。他們對幼小的孩子共有的“教育方式”就是拳頭。從做家長的修養上看,他們其實是很相像的。
打罵孩子可能會解決眼前的一個小問題,卻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大隱患,創痕會伴隨孩子一生。經常挨打的孩子,他的身心兩方面都會受到損害。他從家長那裏感受到的是屈辱,體會的是自卑,學到的是粗暴,激起的是逆反。就像人冷了會起雞皮疙瘩一樣,他會不由自主地在,自理和生理上發生一系列改變。
蒙台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②
打罵的方式絕不可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只能讓他的心理扭曲。一個心理殘疾的人,遠比一個生理殘疾的人更糟糕,而且多一層可怕。2008年奧地利曝出一件讓整個國家蒙羞,讓全世界震驚的事件,一位叫約瑟夫的父親,在地下室囚禁他的女兒長達對年,並對其實施性迫害,致使其生下7個孩子。並且還虐待他的母親,把她關在閣樓上,經常讓她忍飢受凍,直至死去。當代社會為什麼還存在這樣的“超級野人”?媒體挖掘的一些報道應該能說明間題:約瑟夫在童年時,經常遭受來自母親的暴力和虐待。
這是個極端的例子,很典型地說明,畸形的家庭教育會給一個人帶來怎樣的惡果。在嚴厲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自卑,性格內向,缺少人際溝通能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壞脾氣,甚至是墮落等等。也有生理上的反應,如嘔吐、腹瀉、胃腸疾患以及失眠等。
童年時代的每一種體驗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孩子沒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地影響着他成長的大事。每件小事都是最初抓在手心中的那把雪,可能滾成一個碩大的雪球,對未來形成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像一個比喻說的那樣,南美的一隻蝴蝶揮動翅膀,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場龍捲風。
現實生活中當然有一些事例佐證着“不打不成才”的觀點。2005年網上看到一篇報道,說瀋陽一個13歲女孩,在一個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中獲得冠軍,而這一佳績居然是她的父親在三年時間裏抽女兒400個耳光得來的。這彷彿是一個典型的“不打不成才”的例子,它不知會讓多少父母相信用耳光可以促進孩子“成才”。可是,一個平均兩三天就要挨一記耳光的孩子,尤其是個女孩子,她會成長為一個怎樣的人呢?耳光打在皮膚上的痕迹很快會消失,但留在心理上的創傷能消褪嗎?女孩要長大,她將不只是個“彈鋼琴的人”,她還會是個有很多種角色的人。作為更多的角色,她將會表現出怎樣一種面貌呢?如果說這個個案有代表性,它不代表一種成功教育,只能代表一種畸形價值觀下危險的做法。它在用一個單一成就,去賭孩子人格健全與一生的幸福。
我曾見過一位母親,她得意洋洋地說:孩子就得打,我那孩子,只要揍一頓,或臭罵一頓,立刻就聽話了。可以斷定,這位母親只能在孩子還未成年時,在着眼於某一孤立事件時,並且在她毫不關心孩子的幸福感時有這份得意。她的得意不真實,也不會長久。
我還認識一位女孩子,她很漂亮,學習出色,工作能力強,看起來性格也活潑開朗。在她身上似乎找不到缺點。她只是一直以來胃腸功能不好,二十歲上大學時急性胃穿孔,差點要了命,胃被切去三分之一。醫學上早已發現,慢性胃腸疾患和人的消極情緒以及壓力有關。從她的疾病及偶爾流露的一些性格特點,我估計她兒時的生活一定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有心理創傷。果然,後來有一次我們隨便聊起來,她說她媽媽從小打她,打得非常狠。比如有一次她放學後到媽媽單位拿家門鑰匙,走時忘了和辦公室的阿姨說再見。就這麼點事,她媽媽半夜加班回來,一把將她從被子裏拎出來,暴打一頓。她說當時自己正睡得香,冷不丁挨打,根本都不知道因為什麼,而類似的事發生過很多次。
她可能是為了維護她媽媽的面子,說她一點都不怪媽媽,甚至說正是因為她媽媽那樣嚴格要求,她才有今天。我發現她總是無節制地吃各種零食,尤其是刺激性的食物。胃部切除手術不久,就不顧醫囑暴飲暴食,又發生胃出血,好長一段時間不能吃飯,到稍好一些,又開始無節制地吃。我勸她少吃零食,她說她經常心情不好,吃零食能緩解心理壓力,所以顧不了那麼多―這個堅強的女孩,真是把所有的痛苦都自己扛,零食成了她一直以來的心理去痛片。我不知她媽媽知道這些事情之間的因果關係后,想到女孩的身心健康時,是否還能驕傲得起來?
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認為孩子就該打,理由是他自已就是從小被打大的,並且他自己成長得不錯。在各種資料中,也不時地會看到有的成功人土講他如何因為挨了打而一下變得懂事。我不懷疑他們挨打的真實性和成功的真實性,但絕不認為這二者之間有因果關係。
有的人確乎在挨一場打之後有很大變化,但變化的內驅力不是挨打本身,而是另外一些積澱已久並較為完備的東西,並且這一場打罵之所以能奏效,能讓一個人警醒,也正可貴在這‘,偶然一次”上,如果是經常性的,還有用嗎?
以前看過一條消息,一個孩子從出生后一直不會說話,但耳朵好使,有一天孩子不小心掉枯井裏,一下喊出了“救命”,從此就會說話了―因緣際會的巧合也需要在一些條件下實現。如果說打罵可以讓一個人成才,如同說把人推井裏就可以治聾啞―這是不成立的,是亂歸因。
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能讓他們變得聽話,不會讓他們變得自覺和上進―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暫時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兒童整體的墮落和消沉為代價的。通過打罵來促成孩子學業進步,結果只能讓孩子對學業產生厭惡;用打罵來讓孩子聽話,孩子只會變得更加逆反固執;用打罵讓孩子做個好人,孩子只會在責難下心理扭曲變態。
人們在挖掘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時,習慣從宏大的視角和背景着手。事實上,在同一種文化形態和公共教育理念下長大的孩子,他們之所以成年後在道德、人格及能力上有巨大的差異,在於他們最重要的生活場所―家庭,生命中的第一啟蒙者―家長的教養態度的不同。
把一個人的美德歸功於他個人的用心和社會的培養沒錯,但不要忘了給從小撫養他的那個人掛上一枚獎章。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一些惡棍,尤其是一些刑事罪犯,他的家長沒有理由得到同情。儘管他們的家長主觀上沒有把孩子引上歪路的惡意,哪怕是壞蛋也希望他的孩子是個好人。但他們粗暴的教養方式扭曲了孩子的心靈,他們自身的言行教會了孩子如何惡劣地對待他人。
如果把某些人的犯罪僅僅歸結到社會、時代或具體到學校那裏,這是板子打在空氣中,不能夠切實地找到問題的根源,不能觸動家長們反思自己的行為。從人格成長的承接性和延續性來說,每個罪犯的家長都應該向他的孩子懺悔,向社會和人類懺悔。不要因為孩子聽話才愛他,不要因為他取得了某個成績才欣賞他,更不要因為他不遂我們的心就去打罵他。父母之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對孩子的尊重也應該是無條件的。我們可以從書中以及我們周圍的人群中看到,優秀孩子的家長,他們一般都很民主,遇到事情總是能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探討解決,非常講究方式方法―最基本的態度是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也只是就事論事,決不牽扯其它,當然更不可能打罵。他們取得的結果就是,他們的孩子似乎分外懂事,根本就不需要他們操心費力。前蘇聯傑出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家庭生活制度一開始就得到合理髮展,處罰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遠不會有處罰的情形,這就是最正確的家庭教育的道路。”①
一些歐美國家從法律上嚴格禁止打孩子。我國打孩子現象之所以現在還比較普遍,首先是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再一個是缺少法律制約。目前我國有一些保護少年兒童的法律法規,但都是一些粗線條的概念,不具有現實約束力。打孩子從來被認為是家務事,無須他人千涉;只要不把孩子打殘打死,就不會上升到法律層面解決。全社會普遍漠視未成年人的精神損傷,很少有人認為父母打罵孩子就是虐待兒童。在“打是親,罵是愛”的面具后,只有兒童能感受到那是猙獰,是恐怖。
家長的素質事關未來公民的素質,國家應大力開展家長教育,提升家長的教育素養;同時應該儘快立法,嚴禁打罵孩子,剝奪不合格家長的監視權。比如取消那些把孩子逼得一次次離家出走的家長的監視權,而不是一次次地把孩子抓住教育一頓,再送回家中。
不是穿了西服就變成紳士,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學習,需要學會如何愛。學會愛是個很大的命題,需要慢慢去學,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不再打罵孩子,不做穿西裝的野人。
特別提示
打罵是教育中最壞的辦法,我從不相信那些聲稱“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人真的有這樣一種信念上的誠實:這種野蠻的教育方式其實完全沒有任何“教育”要素,它只是讓父母出口惡氣。
孩子闖了禍他自己心裏就很痛苦,有內疚感;家長的打罵只是讓他沒有自竿,覺得大人更愛的是那損失的錢和物,他感受到大人不體諒他,心裏生髮出逆反情緒,同時也失去內疚感―經常這樣來’‘教育”孩子,他怎麼可能不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對什麼都滿不在手呢?
面對一個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要把他當作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作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在嚴厲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自卑,性格內向,缺少人際溝通能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壞脾氣,甚至是墮落等等、也有生理上的反應,如嘔吐、腹瀉、胃腸疾患以及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