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警日記(連載)(198)

獄警日記(連載)(198)

‘80后’並不是問題成堆的一代。說他們自私、缺乏責任感、貪圖眼前利益是社會判斷的偏見。”在就“80后”的相關問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認為,將“80后”的性格特徵概念化本身就是缺乏科學性的。

人是環境的產物,生長在某一時間段內的人群確實有些共同的特徵,這是國家和社會發展造成的,他們必須共同經歷一些東西。”孫雲曉說,“‘70后’與‘80后’之間的差別,肯定比‘80后’與‘90后’之間大得多。原因就在於,生於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差異變小了。”

討論人的性格的時候,應該考慮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但是,以10年為時間段來劃分是不合適的———社會發展不是割裂的,而是一個延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人為地強化這一點並不合理。”

“80后”是優點突出、缺點也突出的一代,他們有着他們的前輩身上並不明顯的特點。當前輩們無法解釋這些現象時,就產生了偏見。“‘80后’說話時更多地講‘我’怎麼樣,而他們的父輩則更多地用‘我們’這個詞。”這就是時代特點在一代人身上的體現。“因此,與家庭相比,社會環境對人的性格、思想的影響更具有本質性、滲透性。”

根據社會學理論,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同伴對他們的影響要超過家庭,尤其是在青春期階段——這也是出現青年文化的原因。“無論社會上流行什麼,都能集中、鮮明地體現在年輕人身上。”“當然,家庭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人格的形成同樣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家庭和社會對人的影響是一個矛盾體,人就是在不斷尋找平衡點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可以說,每個人身上都是既有時代特徵,又有家庭特色,只不過比重大小各異而已。”

之所以“80后”受到如此強烈的社會關注,孫雲曉認為,這與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歷的大變革有着密切關係。“他們從小接觸的外來文化、新鮮事物等等,都是以往幾代人不曾想到的,正是因此,時代特徵更容易被固化到這一代人身上。”“但是,我們同樣應該看到,個體之間的差異更能讓這個社會色彩繽紛。”

在列舉了“不疊被子”、“愛喝飲料”、“愛看動畫片”等特徵后,這位作家繼續說道:“這就是‘80后’的一代,我真是擔心,20年後這個社會要由他們來支撐。”

“這種指責從我們小時候就開始了”

為了了解公眾眼中的“80后”到底是什麼樣子,自3月26日起,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兩大門戶網站同時合作,開展了一項網絡民意調查。截至發稿,共有3457名“80前”和6010名“80后”的網友參與。

如果把調查結果拿出來比較一下,我們很快就會發現,以1980年為界劃分開的這兩群人,在看待“80后”的態度上高度不一致。

在“80前”眼裏,“80后”“永遠以自己為中心”(61.4%)、“不願意承擔責任”(53.1%)、“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而承認自己確實如此的“80后”分別有28.7%、22.4%和28.1%。

在調查列舉的30個選項中,只有“獨生子女”、“生活離不開網絡”和“講究穿着打扮”三條特徵得到了多數“80后”的認可。他們中的大多數,幾乎拒絕了上一代人的一切指責。“這種指責從我小時候就開始了。”小范說。他生於1982年,大學畢業后在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賣車。“現在又叫‘80后’了嗎?我們的名稱似乎總在變———小學時被說成‘小皇帝’,後來又是‘追星族’,上了大學,他們開始討論我們的心理問題和性觀念。大學畢業,甭管是找工作還是考研,都會有人說我們‘盲目’;要是再換個工作,又會有人說這恰好證明了我們‘害怕挫折’。”

“我們”指的就是“80后”,“他們”則是抱有偏見的一群大人。他認為,“這個偏見群體,和出生年代無關”。

出生於1982年的作家、車手韓寒曾經多次對媒體表示,用出生年代給一個群體貼標籤,是不恰當的。他為這一代人所做的澄清往往被忽視,他依然被稱做“80後作家”,而這整整一代人仍然被認為是叛逆、無責任感。

“80后”已經不再是孩子了。即使最年輕的1989年生人,也已經超過16歲,步入了國家法定的勞動力年齡。“80后”是一個龐大的青年群體。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從1980年至1989年的10年中,中國約有2.04億人出生。即使排除中途“夭折”的,“80后”也有2億人左右,其中多數生長在農村。

上世紀80年代初,《婚姻法》降低了結婚年齡,加上許多上山下鄉的大齡青年回城結婚生子,“80后”的父母,其實由50年代和60年代兩批人構成。這其中的許多人除了享受到改革開放的好處之外,也遭遇了通貨膨脹、下崗、醫療改革、教育改革和通貨緊縮。

在城市獨生子女家庭里,“80后”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資源,但隨着他們步入就業年齡,家庭的負擔開始壓在了他們肩上———組成“421”家庭的“80后”小兩口將要承擔起對4位老人和1個孩子的贍養、撫養責任。

這些年輕人也開始擔負起這個社會的一些責任,比如國防。

至於對自己生活習慣上的指責,“80后”很習慣地用他們擅長的調侃來應對。“愛吃洋快餐”就是其中一條。“出門吃飯,進了個吃不起或者吃了不划算的飯館都是重大損失。”大學生小趙說,這時候她往往選擇一個快餐店,因為味道是熟悉的,價格是統一的。

另一個“愛喝帶甜味、瓶裝的飲料,不愛喝白開水”的指責遭到了“80后”的取笑:“那是學齡前孩子的天性”、“××山泉有點甜,是算帶甜味的瓶裝飲料,還是算白水?”

“花兒”(樂隊)事件后,半猜測地得出了一系列“80后”特徵,其中包括“他們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四十來歲,是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是第一批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社會群體”,“他們16歲前後有了第一次性經歷”,“他們打一出生就有大彩電看”,等等。這些都很自然,可一旦作者將狹隘的個人生活史作為一切行為的準繩后,這些行為都成了壞典型,應該被記錄在小本子上。老年心態為每個人準備了一個仇恨的小本子,它將個人生活的災難投射其中,並隨時準備將指責無限上綱……

“老”陳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現在在北京某大學讀研究生,他還是個青年,但和他的同學相比要年長一些。那些同學多數都是“80后”。但他沒有覺得和這群人格格不入。他讀研之前在另一所高校里工作過,當了好幾年班主任,當時他的學生也都是“80后”。他跟他們打的交道特別多。“我覺得他們和我沒有什麼太多的不同,相反,校園比年代對他們的影響更大。”老陳說,“他們堅持自我,也有自己的原則。我和他們合作做過研究,大家各自負責自己事情,做好就走。”

老陳過去可不是這麼認為的。有位師弟告訴他:“這樣對集體有好處,大家工作得都有效率。如果你做完了就去給沒做完的幫忙,效率低的人永遠也沒辦法提高自己,一個集體裏必然就會出現懶漢。”“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老陳說,“有些人說這個群體太自我,太獨,可能是沒有了解這代人行事的規則。”

老陳還是單身,朋友們正幫着他介紹女朋友,許多人總會問一句:“你‘歧視’80年代出生的女孩嗎?”他總是樂呵呵地回答:“不歧視。”

這問題並非多餘,因為一篇題為《堅決不娶80年代女生的七個理由》的文章曾經在網絡上流傳甚廣。作者是一個“70年代”,列舉了“80后”女生的若干劣跡,其中一句就是———“70年代的女子像羞怯的小鹿,而80年代的女生,本身就是獵人。”

偏見在營造新的代溝。日本電影《大逃殺》裏構思的成年人和年輕人互相不信任的情況,就是代際鴻溝的極端表現。對“80后”的一個最普遍的評價是———毀掉的一代。這並不新奇,歷史上對下一代人的“打包”批判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上世紀20年代,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曾經指着海明威等人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此後,這個稱呼被用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整整一代人身上。上世紀50年代,“垮掉的一代”被正式命名,最早時也是文學概念,後來成為當時一批青年的代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青年則被稱為嬉皮士,七八十年代的美國青年被叫做“電視一代”。

最讓人震撼和興奮的是——2010年,人人都可以通過NewsBar賺錢——你也一樣!http://13562188162.8.sunbo.net/】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獄警日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獄警日記
上一章下一章

獄警日記(連載)(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