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爆發(上)
隨着時間的慢慢的流逝,全球石油的日消耗量仍增長勢頭,使得全球能源急劇減少,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等能源價格大幅攀升,而與之相關的衍生產品也大幅漲價。面對越來越高的能源價格,世界各國普遍關注,各國都強壓石油生產國加大力度生產。能源價格的居高不下,給世界經濟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當全球能源危機正在逐步惡化,而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也變得更加難以維持。在飢餓的情況下,人們會為了僅存的食物大打出手,甚至有時候還會自相殘殺、同類相食。同樣,那些急需能源的國家對於全球所剩不多的石油等能源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在世界石油產量日漸減少的情況下,以中美兩國為的兩大聯盟為了爭奪全球僅剩的能源產地的控制權相繼展開激烈的鬥爭,畢竟能源已經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前途,關係數以億計人的生命,誰輸這場戰爭都將會是一次致命的打擊。事實上,盡人皆知,因能源而引的軍事鬥爭早在二十一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了。2oo3年3月2o日,美國以伊位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主義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竭力經營它的“中東警察局”,是為了石油;而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以及在幾個前蘇聯共和國境內設立軍事基地等,更是為了石油。
石油被譽為“流動的金子”和“工業的血液”。在當今時代,它的影響大到政治局勢和世界經濟,小到地區建設和百姓生活。擁有它就象徵著擁有金錢、權力,甚至霸權。它作為一種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資源,歷來是影響各國乃至世界經濟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政治經濟與石油供需緊密相連,世界能源供應安全問題也集中表現在油氣供應安全問題上。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能源都必不可少。面對高額的能源價格,而作為能源消費大國美國、歐盟及日本,其中美國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其中6o%來自中東;歐盟7o%的能源也依賴進口,而日本5o%的能源從國外進口。如果一旦進口能源被中斷,必將導致其國內生經濟危機,最終葬送經營多年的經濟。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認為必須要捍衛自己使用全球能源的權利。同樣,其他國家也認為它們擁有平等的權利來分享世界的資源。
而作為石油與天然氣儲量巨大的中東,便成為了兩大聯盟的爭奪關鍵所在。中東名稱的來源於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向東殖民時,把距離歐洲的地理位置按遠近劃分成了:近東,中東,遠東。中東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東北部與亞洲大6西南部的地區。中東是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聯繫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交通便利,海6空的路線,可順利運送石油到各國。
眾所周知,中東油氣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其中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巴林、卡塔爾、伊朗等國在內的海灣地區石油探明總儲量達895億噸,約佔全球石油探明儲量的65.7%。其中,沙特石油儲量376億噸,佔世界儲量的1/4以上,居世界第一。此外,中東還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世界已探明天然氣儲量146萬億立方米,其中中東為5o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總儲量的1/3左右。
中東石油主要分佈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所產石油絕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以及運油管道運往世界各個達國家和地區,對世界經濟展具有重要影響。由於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其對於世界的重要性一目了然。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由於1973年1o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全球達國家的經濟衰退,其中美國gdp增長下降了4.7%,歐洲的增長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由此可見只要將中東控制在手,將全球能源把握住,也就等同於將全球各國的經濟命脈掌握住。而隨着全球能源危機的加深,作為全球能源生產集中地區,中東局勢也隨着大幅攀升的石油價格而漸漸緊張起來。
在各國都在為爭奪全球能源同時,美國等國也在加緊着在全球各地區進行軍事活動。
2o32年4月1日上午,美國一軍用偵察機未經中方允許,進入中國領空,在中國海南島東南海域上空活動,中方兩架戰鬥機對其進行跟蹤監視。9時o7分,當中方飛機在海南島東南1o4公里處正常飛行時,美機突然違規飛行,向中方飛機轉向,其機頭和左翼與中方一架飛機相碰,致使中方飛行員駕駛的飛機墜毀,隨後飛行員跳傘並失蹤。而美軍偵察機卻於9時33分降落在中國海南島機場。
事後,中國外交部言人表嚴厲講話說,說明這一事件的責任完全在美方,中國方面已經就此問題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並且保留進一步交涉的權利。
4月2日,美國總統在白宮緊急召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商討該事件以及中美關係即將面臨的局勢。美國總統稱,他對中國政府的反應感到“不安”,要求在“沒有更多干擾因素”的情況下,與機組人員見面,並要求中方歸還美軍飛機,但對中國飛行員的失蹤隻字未提。
4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就此事表談話稱,美國應停止在中國沿海空域的偵察飛行,這才能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生,才有利於中美關係的展,並要求美方道歉。然而,美國國務卿拒絕向中方道歉。
中美雙方都堅持自己的立場與要求,雙方處於僵持狀態。
4月3日,美國外交官員與機組人員進行了第一次見面,並稱24名機組人員安然無恙。
4月4日,中國外交部長在北京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再次與美方嚴正交涉。同日,美國國務卿以個人名義致信中國國務院總理,表示了他的“遺憾”。
4月5日,美國總統就中美撞機事件再次表評論,對中國飛行員失蹤一事表示“遺憾”。事五天後,美國官方第一次對中國失蹤飛行員表態。
4月6日,中方堅持美方應對撞機事件作出正式道歉。同日,美國外交官員與機組人員進行第二次見面。美國國務卿在國務院召開的新聞布會上稱,滯留在中國海南的24名美**人精神飽滿。
4月7日,中國駐美國大使約見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向他轉交了中國國務院總理致美國國務卿的回信。在信中,中國國務院總理要求美方正視事實,採取積極務實的態度,向中國人民道歉,這對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同日,美國再次拒絕向中方道歉的要求。
4月8日,是處理撞機事件的關鍵一天。美國政要在這一天集中表達了強硬態度,美國國務卿威脅說,這一事件正破壞着中美雙邊關係,如果不能迅解決,中國可能會失去對美國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
但情況似乎有了轉機,美國總統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採訪時說,美方承認其軍用偵察機在4月1日撞擊事件中“侵犯了”中國領空,並對此表示“抱歉”。這是美國高層政要在評論這次事件時,次使用這個字眼。
中國外交部高級官員在4月4日到9日的六天時間裏與美駐華大使進行了九次會晤,但涉及“責任”問題時,雙方又陷入了僵局。
4月9日,美國國務卿終於承認美軍偵察機侵犯中國領空,並對此表示“抱歉”。
4月1o日,美國政府的立場也出現了鬆動,美國總統在內閣會議上談到中美撞機事件時說,“時間拖得越長,中美關係就越可能受損”。
4月11日下午5時3o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美國駐華大使向中國外交部部長遞交了致歉信。美方在信中表示:“美國總統和國務卿對中方飛行員失蹤和飛機墜毀都已表示了真誠的遺憾。請向中國人民和飛行員的家屬轉達,並對飛行員的失蹤和那架飛機的墜毀深表歉意。”美方還對其飛機“未經口頭許可而進入中國領空並降落深表歉意”。據報道,這一信函是美國政府的第五稿,前四封均被中國政府拒絕。國外交部部長表示中方理解美方盼望機組人員早日回國與家人團聚的急切心情,鑒於美國政府已經向中國人民致歉,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中國政府決定允許美人員離境。
4月12日清晨5時55分,美飛機到達中國海南海口美蘭機場。早7時3o分,美飛機載着24名美機組人員回國,撞機事件終於畫上了句號。
2o32年6月22日,美國航空母艦在末得中方同意,強行穿越台灣海峽。隨後中國一艘潛艇,在未被美軍察覺下,在日本沖繩附近海域跟蹤其美國航空母艦,直到中國潛艇與美國航空母艦相距不過8公里、美國航空母艦並進入中國潛艇的魚雷和飛彈射程範圍內,中國潛艇才主動浮出水面,以示對美國強行穿越台灣海峽事件報復。
2o32年7月6日,美國美軍偵察船,闖入中國黃海,非法進行海底探測工作,后遭中國海軍強行驅逐出境。
2o32年8月29日,美軍軍事偵測船闖入中國在南海專屬經濟水域,對中國海軍基地進行刺探工作,遭5艘中國船隻包圍。然美國聲稱,美國海軍偵測船是在國際水域進行例行勘察時,遭一艘中國海軍情報搜集船、一艘海事局漁業監督船、一艘國家海洋水文監督船和兩艘掛着中國國旗的拖網漁船包圍。中國外交部言人立刻反擊道,指責美方說法“嚴重違背事實,顛倒黑白,中方完全不能接受”。美**事偵測船未經中方許可,便在南海中國專屬經濟區活動,屬於非法活動,中國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有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