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

江蘭舟不說話。

為免日後他再問起,日陽索性直說了:「大人,您若對日陽是男女之

情,能許諾不離不棄,或許日陽會願意伴您左右;可您的心裝着太多事,

又曾對誰真用過情呢?」

江蘭舟沒有回答。

日陽說得沒錯,他會有此提議,並非源自珍視對方的男女之情,而是一種罪惡補償……會不會,想着為日陽贖身是挽救了她,實則並非他所想的美好,只是奪了她的歸處,將之關進另一個牢籠?

日陽的心在三年前已被刮碎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若不能等到真心對待之人,那便空着吧。

「我明白了,就照你的意思吧。」

燭火搖曳,牆上紙剪山水晃動着,江蘭舟又閉上了眼,翻過身。

大人不是不高興,但她每每推卻那好意,怕是會令他內疚加深吧。

三年前,她失去了世上唯一的依靠。她怪過大人、怨過大人,甚至深深恨過;若非大人利益熏心,捲入大理寺與刑部兩位大人持續了幾十年的權力鬥爭,又怎麼會害了忠心的那人?

……心傷透時,找一個人來怪罪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冷靜過後,她又怎麼能將責任全都推卸?將恨放下,才發覺,對大人來說最大的報復莫過於此……那麼,便報復吧,誰教恨令人那麼無力,且喚不回所愛。

隨大人離京來到此地,一開始,只是想看看曾居高位的他被貶下鄉,下場將會如何。三年過去了,她看見的只是一個喪家之犬……

大人身邊有着監視他的人,難道看不出大人早沒了過往的意氣風發?

就算真握有什麼重要之物,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日陽又望了他側躺的背影一陣,才起身吹熄了燈火,輕聲退出去。

這,如果她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

窗邊點了燈,陶知行自離開大人的書房回到自己房中后,便一直讀着那口箱子中的案帳。她一頁接着一頁細細讀來,連飯也忘了吃;不知從第幾頁開始,甚至端來了筆碼,又從枕頭下翻出了自己的札記,兩相比對。

陶家家族龐大,前人常自嘲:陶家仵作滿天下,奇屍怪死不奇怪。陶家書房中收有案帳、屍帳千餘本,做為引領後輩入門之用,她從小耳濡目染,見過各地不同的錄案方式,有的巨細靡遺,有的只錄重點,單看主審習慣;然而無論長短,多注重於公堂審案。

所謂公堂正氣,惠堂穢氣……加上仵作行人多貧賤,容易買通是事實;審案驗屍是出於謹慎,但止於參考,公堂之上得到的結論才是正經。

因而惠堂中的檢驗細節,多是仵作自行記於屍帳中,留備做為依據,並不能左右判案。陶氏檢驗錄便是集結了前人的經驗談。

陶知行在很早以前便不滿足於檢驗錄,而開始書寫專錄自己驗屍所得及實驗結果的札記。在她看來,不同時、不同地、不同的因素都該衡量斟酌;檢驗手法可以傳承,情境可以歸納,但絕不能將一個形式套上所有情況。

和三哥一同由衙門被大哥召回日江老家后,白日幫着香行生意,偷得的空閑便到後山小木屋中。在那,她更加投入於驗證所想,記錄過往參與過的案子。

她的小木屋不是秘密。陶家人眾,但起居一同,難有秘密。當大哥費盡千辛萬苦領着一家子脫離賤民之列,轉為商戶,她卻還在緬懷過去;尤其大哥領導有方,短短几年便闖出了名堂,因此所有人都當她瘋了,責備她的執迷不悟。

很多年的時間,她十分肯定這輩子大約不會有人明白她了。

陶知行盯着手中案帳,再看向自己的札記。

看到目前為止,似乎大人在京中所辦之案都是殺人重案,而這等的驗屍手法,如此重實證、兇器的審案方式,每一個案子錄下的細節皆是檢驗過程多於堂上問話,結案后還加縫頁面,增訂補充……

所以如果她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掛羊頭賣狗肉,披着案帳外皮的……江氏檢驗錄?

思及此,正興奮地在札記上抄寫其中一個自己經歷過類似驗屍過程的手稍停,陶知行蹙起眉。她見過他深夜入惠堂,眼下再細讀多年前他辦過的案子……

此人分明精於檢驗之道;不,不只精,他還自成一格。果真如此,不遠從福平去到日江求助於大哥,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能容忍她在堂上提出的無理要求,陶知行原以為他不同於其他官僚,今日見其帶人上青樓議事,又覺得並無不同;此刻,手裏握有他藏於滿坑滿谷棋譜中,任其蒙塵的案帳……

側側頭,陶知行有些迷糊了。

驀地,她想起了初見那日,口裏咬着肉包時望着的那張清俊臉龐,不避開、不皺眉,就這麼與她對視着,良久良久。

算了,她何必去猜測?

多想無益。陶知行看向置於一旁的紙條,既然大人叫她把這些東西「帶走」,那麼,在他討回去之前,不好好將之利用一番未免太浪費了。

這麼想着,她重新將筆沾了墨,繼續書寫。

日頭好剌眼。

十天沒出衙門,也沒出房門,飯也沒好好吃,就為了把大人的案帳從頭到尾看一遍。陶知行兩頰微瘦,兩眼因許久不見的光線而眯細。

離開日江時,她答應過大哥一月一信,交代清楚在福平的生活,免去不必要的擔心。不必要的擔心……說穿了,大哥是怕她闖禍吧。

其實……真的沒什麼好擔心的。她日日都安安分分地待在府中,雖然大人給過她一個能隨意進出府里的令牌,但,除了到信局給大哥寄信,她想不到還能去哪。

陶知行身在福平最熱鬧的東大街上,向前看,大約十步的距離可以走完;向後看,不出二十步便能循着原路回去。日江的紅虎街應當有兩條東大街寬,三條東大街長吧?

雙眼掃過兩旁店鋪擺出的小玩意兒,她轉回身,繼續向前行。

才走了幾步,忽地,她停下。隨風飄入鼻間的是一股香味,引她走向了一個蹲在路邊賣香囊的老伯。

地上鋪了一張席子,席上有大紅喜氣的良綢,映着紅,小巧手綉玉器圖案的香囊整齊擺放;老家也是從事香行生意,因此到了異地多少會留心着。陶知行細細端詳,心想大哥準備在明年冬至推出新的香囊,為著綉圖之事煩惱許久;她自小並未學女紅,也沒什麼生意頭腦,可若能將所見告訴大哥,或許有些幫助。

這麼想着,她閉上眼,深吸了口氣,再睜眼時表情未有變化,心下卻是有些失望。她聞出這些香並非上等,用量過少,質亦不純,不出三日,味兒便會散盡了,將如此劣品之事告訴大哥,可有用?

「這位小哥,拿上來瞧瞧吧。」賣香囊的老伯見眼前的少年看了許久,應不是走馬看花,趕緊熱情地抓了兩個香囊塞進他手中。

陶知行口微張,不及拒絕。

「這香囊可是我親身挑選上等山柰、雄黃、樟腦、丁香製成,您聞聞,是不是很香哪。」老伯嘻嘻笑道。

「入夏了還配解春困嗎?」剛才並不是聞不出,只是香味雜又淡,讓她懷疑了一下。陶知行脫口問着,見老伯笑容微斂,她咳了聲,想着該說些什麼,再將這不合時宜的香囊放回去。

「咦!小哥腰間這令牌……」老伯早已開口轉了話題,在瞄見那令牌的同時語氣轉為討好,又多塞了三個香囊給他。「您是縣衙的哪位爺嗎,怎麼沒見過哪?啊呦,老兒有眼不識泰山,還以為衙門小,尤其捕頭爺兒是福平出身,自小看到大的,便以為衙門中的爺兒們都見過了哪,真是失敬失敬、失敬失敬……」

陶知行看着手裏快滿出來的香囊,有些為難。

「若您中意,這些個小玩意兒您就帶回去吧,」老伯獻殷勤道:「從前捕頭爺兒們都中意的。」

眼前老伯搓着手,咧嘴笑開。回應着那笑,思忖一陣,陶知行說道:「我是衙門仵作阿九。」

老伯前一刻還笑臉盈盈,此刻笑容還在,只是僵了幾分。眼前少年這麼一說,的確令他想起了年初的殺人案子,正正衙門裏多聘了個仵作,轉轉眼,他道:「這……您手上的幾個香囊,這……這……」後頭的話似乎怎麼也說不下去了。

這什麼?

本以為她是捕快,所以雙手奉送;知道她是個仵作,所以萬萬不可能相送?貧賤者恆貧賤,怎麼會沒有其道理?

老伯有此反應也不能說是在意料之外的,陶知行聳聳肩,將香囊全都收進了懷裏,再從袖裏掏出些銀錢,彎身放在了喜氣的紅布上。

沾上了穢氣便難賣,這點道理她是明白的。錯在她吧,竟無端興起了念頭,想試試此人會做何反應……都是最近有了太多不良影響,她才會想試試,是不是還有別人也如大人一般,不避開也不皺眉。

一個人不同,不代表整個世界都改變。

呵呵,是她想多了。

陶知行捧着脹鼓鼓、滿是香囊的前襟,頭也不回地離開。

高大魁梧的身影走過長長的迴廊,在廊道上轉彎,穿過庭院,停在大人書房前。停頓了一會,賈立才敲了敲門。

「進來。」

推開門,屋內景象還是一般凌亂。賈立向斜倚在椅子上的大人見禮,瞥見他手中一本書,應是無趣得打緊的棋譜,他道:「大人,今兒是日陽姑娘生辰,她差丫鬟來問,您是否要過去一趟?」他沒見過日陽,自是不會明白旁人所贊的嬌柔動人;不過大人往年皆是三天前便差人備禮,日陽姑娘生辰當日會一同午膳,至隔日方歸。

賈立望了望被棋譜書冊遮了大半的窗外,都快日落西山了,大人還在書房看書……莫不是上回見面,兩人一言不和,拌嘴了?

江蘭舟緩緩將手中書由眼前移開,從案上隨手抓了枝筆夾入,放到一旁。「今兒不去了,遣那丫鬟回去吧。」

賈立微訝。「這麼著,日陽姑娘不會生氣嗎?」

江蘭舟起身,伸了個懶腰方回道:「上回和她提過的,她不會在意。人不到,可禮會到,日前我請漱石軒的老闆替我雕了把玉簪,相約今日交貨。」

「那屬下這就去取。」賈立說著。

「不必。」江蘭舟搖搖手,向外走去。「我得親自去瞧瞧雕工如何。若是太差,可要被日陽笑話了。」

「那屬下陪大人一同前去。」賈立跟在大人身後。

「也不必。我看過若沒什麼不妥,差夥計送去便成,不會耽擱太久。」江蘭舟出了書房,回頭見賈立停在門邊,笑道:「這幾日看書看入迷了……賈立,你若空閑,不如一同?」

大人說這話肯定是故意的,賈立撇撇嘴,踏出了書房,將門關上。早與衙門弟兄約了要鬥蟋蟀,他才不想看那些滿是白點黑點的無字天書,晚些若被大人抓住下棋,那就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屬下遣了日陽姑娘的丫鬟便是。」

噙着揶揄的笑,江蘭舟瞭然於心,也不拆穿,只應了聲便離去,出府往漱石軒去了。

賈立以為他看的是棋譜,其實不然。前陣子他將過往的案帳交給了閑來無事、日日發楞的陶知行,接着每隔幾日,書房案上總會出現一本新的書冊,就每個案子的驗屍細節或補充,或提問,或提出不同的檢驗手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妝俊仵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紅妝俊仵作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