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移宮案
人生在世,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來去都不由人。
泰昌的出生雖然是萬曆不願看到的,但他仍然勢不可擋地撲面而來。
泰昌的死亡同樣勢不可擋,雖然東林黨人對他依依不捨,但他仍舊像某位著名主持人所說的那樣,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轉瞬即逝。
泰昌是東林黨的希望,也是東林黨的失望。
泰昌活着的時候東林黨人對他呵護有加,如眾星捧月。死了以後,東林黨對他棄之如弊屣,立刻將工作重點轉向了新皇帝朱由校。
泰昌屍骨未寒,東林黨人就闖入他的家中,改變他的遺命,對他的老婆孩子下手,製造了移宮案。
移宮案的來龍去脈:
移宮案中的“宮”,指得是乾清宮。乾清宮是內廷的正宮,只有皇帝和皇后能夠居住。泰昌病危時,住在乾清宮,李選侍隨住。由於泰昌剛當上皇帝就一病不起,還沒有來得及冊封皇后,他最寵愛的李選侍實際上扮演了皇后的角色。
泰昌駕崩當天,群臣來到乾清宮,求見皇太子,李選侍不讓他們進宮,命親信太監們擋在門前。
東林黨人給事中楊漣挺身而出,厲聲斥責道:“你們這些奴才想幹什麼?我們都是受皇帝召見的,皇帝晏駕了,你們敢造反不成!”太監們這才讓開。
李選侍把朱由校藏在自已房裏,不讓出來。大學士劉一燝問:“太子到哪裏去了?”太監們都裝聾作啞,無人應答。
這時與東林黨人交好的泰昌親信太監王安走進房內,哄李選侍道:“太子出去一下就回來。”於是李選侍同意讓朱由校出來與群臣見面。
然而朱由校出來之後,大臣們的表現卻令人震驚,他們像綁匪一樣架着太子奪門而出。
李選侍趕緊叫太監把太子搶回,太監們上前拉住朱由校的衣服,朱由校一時也沒有了主意,不知該聽誰的。這時,又是楊漣上前將太監斥退。
群臣簇擁着朱由校來到文華殿,為朱由校舉行了立太子的儀式,隨後又讓太子到慈慶宮住下,並定於幾天後登基。
第二天,大臣左光斗等人上書,要求李選侍搬出乾清宮。李選侍派太監去叫朱由校,企圖通過他來壓制群臣。李選侍派出的太監被楊漣擋在門外,楊漣對他說:“殿下在東宮時是皇太子,現在已經是皇帝了。選侍有什麼資格召見皇帝?你去傳這個話,將來秋後算帳,即使不能把選侍怎麼樣,你卻在劫難逃。”太監只得轉身離去。
幾天後,群臣齊集慈慶宮外,要求朱由校下詔,令李選侍搬出乾清宮。
楊漣提議由輔方從哲進宮去催促朱由校,方從哲說:“遲搬幾天也沒什麼要緊的。”楊漣說:“皇長子明天就要登基為天子,哪有天子住在太**里,反讓一個選侍住在正宮裏的道理!兩宮聖母如果活着,也得夫死從子,選侍算個什麼人,竟敢如此欺侮天子!”楊漣還表示:“今天要是選侍還不搬出乾清宮,我們死也不走!”其他朝臣也高聲附議。
在這種情勢下,李選侍只好搬到宮女養老的鸞宮去居住。
東林黨人的操切表現,也引起了一些非東林黨人的不滿。御史賈繼春上疏認為“(大臣)不當於新君御極之初,勸主上以違忤先帝,逼逐庶母,表裏交搆,羅織不休,俾先帝玉體未寒,遂不能保一姬女。”
以此為起點雙方進行了一系列的攻防戰,一些大臣彈劾楊漣結交王安,以圖封拜。楊漣不得不辭職離去,而天啟帝也給了賈繼春削籍處分。關於此事的爭論,就是所謂的移宮案。
移宮案真相的分析:
移宮案與梃擊案和紅丸案不同,梃擊案有刑事案件,紅丸案有捕風捉影的刑事案件,而移宮案沒有刑事案件,這個案子表面上看上是李選侍挾太子自重,實際上是東林黨人要控制皇帝。
移宮案中的“移”,是要讓李選侍移,為什麼要讓李選侍移呢?
醉翁之意不在醉,在乎山水之間也。
東林黨人之意也不在移宮,而是在乎權力之爭。
萬曆死後,泰昌重用東林黨人,東林黨人遍佈朝堂。可是泰昌只在位一個月就死去,東林黨人只有控制住新皇帝,才能保持勝利的成果。
泰昌死前幾次召開會議,對政治進行安排,他遺命由朱由校繼位,李選侍封為皇貴妃,負責養育太子並幫助太子處理政務。
泰昌這麼安排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時太子只有十五歲,還未成年,按照慣例一般都由母后輔政,而太子生母己經去世,太子一直由李選侍撫育,因此泰昌安排自己最寵愛、最信任的李選侍擔負起母后這個角色,以制衡朝臣。
為此泰昌封李選侍為皇貴妃,負責養育太子並處理政務。但是由於泰昌死得太快,李選侍被封皇貴妃的儀式沒有來得及舉行,其實對李選侍的正確稱呼也可以是李貴妃。
但泰昌為什麼沒有滿足李選侍的要求封她為皇后呢?如果這樣的話李選侍輔政會更加名正言順,這是因為泰昌考慮到了平衡的問題。
他知道李選侍畢竟不是太子的生母,而且李選侍還與太子的生母有過矛盾,因此他也要對李選侍留一手,防止李選侍威脅皇權,因此只封她為皇貴妃而不是皇后。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泰昌死前的政治安排用心十分良苦,目的就是讓朝臣與李選侍相互制衡,朱由校居中擺佈,以確保江山社稷無虞。
然而泰昌死亡當日,屍骨未寒之時,以楊漣、左光斗、劉一燝為的東林黨人就迫不及待強行入宮,採用欺騙的手段,將太子朱由校搶走,並私自舉行立太子的儀式(之前還沒有來得及舉行立太子儀式),確定登基日期。
朱由校是皇長子,是泰昌指定的接班人,登上皇位只是時間問題,當前最主要的工作是處理泰昌的後事,然後再擇日登基,完全沒有必要在泰昌死亡當天,將泰昌像死狗一樣放在一邊不顧,操切地為朱由校舉行立太子的儀式。
這麼做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為朱由校樹立一個假想敵——李選侍,然後再展現自己的擁戴之功,為日後的政治新局中搶佔制高點。
東林黨人的行為顯然違反了泰昌的遺命,李選侍履行母后的職責,有撫育太子的義務,理所當然要反對東林黨人的霸道行為。
東林黨人無視泰昌遺命,為控制新皇帝,必須排除李選侍,因此他們要求李選侍搬出乾清宮,與太子脫離關係。
為此他們文武雙修,一方面上書極盡冷嘲熱諷,甚至含沙射影地諷刺李選侍想與太子**。另一方面親自上門逼宮,要求李選侍搬出乾清宮。輔方從哲認為遲搬幾天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東林黨人卻急不可待,表示如果不搬死也不走。在東林黨人的擠兌下,李選侍不得己搬到宮女養老的地方去住,從此失去了輔政的功能。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移宮案的實質是東林黨人在新舊朝交替之際,改變既定政治格局,通過控制新皇帝以便獨掌大權的一次小型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