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聞哭聲蠟女憐孺子 求生路燈郎離故鄉
言歸正轉,再說燈郎被蠟女強留在家中為他治傷,棒傷漸好,這幾天也沒有人上門來尋事,倒也平安。閑暇無事,便想尋個事干,想起日前在池中撈的菱角還沒有收拾乾淨,便拉了出來和蠟女坐在院中一塊摘起來,一邊摘一邊閑聊,忽然從牆外飛來幾隻麻雀,落在腳下,自由自在的啄食落在地上的穀粒,對於鳥兒燈郎蠟女平時很是愛惜它們,從不傷害,有時還撒些糧食讓它們吃,因此麻雀也不怕人,它們餓了就來房檐下尋吃的,飽了飛到樹枝上安然悠閑的刷洗着羽毛。燈郎蠟女看雀兒在腳下自由的覓食,心中充滿了喜悅,這時忽從隔壁傳來女孩的哭聲,很是傷心,細聽女孩哭着纏她媽媽道:“人家娃過生日,她媽她爸都花錢給她買生日禮物,穿新衣戴新帽做好吃的,我今過生日,你們給我啥也不買。”其母躁道:“看人家娃的樣子,人家屋有錢,咱家沒錢拿啥給你買?”女孩不依,媽媽不耐煩,便拍打了孩子幾下,怒斥道:“再糾纏,打死你!”孩子受了委屈哭的更加傷心,蠟女隔牆聽的真切,她本心軟,聽不得人哭聲,今聞孩子啼哭,自己先心酸起來,便放下手中活兒,過來看孩子。孩子一見蠟女,撲在她的懷中,哭得更加傷心了。
這娃姓田名叫苗苗,今年六歲,生得活潑可愛,扎着兩個小羊角辮兒,平時常去燈郎家玩耍,蠟女喜愛,常送給她果子吃,因此兩人關係很親密,今見蠟女前來,便撲上前去,在她懷中不住的哭。蠟女把她引到自己家,擦乾她臉上的淚水,給她洗凈手臉,拿出花生給她吃,又讓燈郎上集去給娃買件新衣服,燈郎還買回來一大堆核桃、梨、棗、蘋果等好吃的。孩子一見這些東西,高興得咧嘴直笑,燈郎便教孩子唱歌、數數、認字、猜謎語,蠟女進灶房給孩子蒸了個大園禮饃,饃饃上面頓了好些花點,又用蘿蔔片刻了好些花插在上面,順手將自己平時制的六根五顏六色的小蠟燭也插在上面,孩子見了非常喜愛,高興地跳了起來,看了又看,點亮蠟燭吹着玩。燈郎蠟女和孩子一塊唱歌跳舞,高興得手舞足蹈,哈哈地笑,最後大家分吃了禮饃。這一天玩的真痛快,把一切煩惱和憂愁全都忘記了,傍晚蠟女把孩子送回家,臨行還送給她一個布娃娃。生日過的這樣開心,孩子一輩子也忘不了,從此對人生充滿了希望。孩子的父母也感激的不知說什麼好,從此兩家關係更加密切。點亮幾根小小的蠟燭,唱起生日歌,分吃禮饃,便能給孩子生日帶來這麼大的歡樂,這一點連蠟女本人原先也沒有想到,可是它卻激起了孩子對生活的喜愛,對未來的憧憬,點亮了孩子心頭那盞智慧的明燈,激發起她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對美好理想的憧憬。蠟燭成了希望之光、智慧之光……
這件事在莊子上傳為美談,別家的老人或孩子過生日都要請蠟女去作客,蠟女同樣送給他們生日禮饃和生日蠟燭,人們生日過的很開心。蠟女的光臨能給老人和孩子們的生日帶來希望和歡樂,深受人們喜愛,於是這種做法便逐漸固定下來,成為一種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據說外國人過生日吃蛋糕點蠟燭,這種作法還是從昆明池傳過去的呢,這一點有待專家進一步去考證。
再說燈郎整天呆在家裏悶得慌,他想到外邊去闖一闖,但是胡大人卡得很嚴,他怕出去惹事,又招來那一幫不幹正事專會看風使舵尋找他人岔子整人的無賴之輩的麻煩,因此準備躲得遠遠的。蠟女怎能放心讓他走?無奈由於生計所迫沒有辦法,也只好由他。燈郎收拾齊出門幹活一應所用的工具,蠟女為他準備好日常換洗的衣服,包了個包袱,第二天一早,燈郎背上包袱,提上工具便出了家門,蠟女送了一程又一程,咋也不忍心分別,直到模糊的雙眼再也望不見他那熟悉的背影,方才擦乾淚水回到家裏。不知燈郎此一去吉凶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