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儒學第一次革命是荀子完成的
儒學第一次革命是荀子完成的。他使儒學產生‘方向性’的轉變。
孟子的學說雖然成為一個體系,但是孔子以《周易》、周禮為基礎,希望實現西周的政治模式,已經成為昨日黃花。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注意最後一句‘天下可運於掌’。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的落腳點在這裏,真是令人詫異。在那個‘王霸’時代,天下‘不’可運於掌!這句話也說明儒術開始更側重治國方法。可是太理想化了。不可實現。(直到隋朝文中子改革,才向‘處事能力’上發展。重要文獻是《顏氏家訓》)
作為最早強大的晉、齊二國,在世襲世祿的公侯伯子男體制下,其強大的結果竟是‘土崩瓦解’。他們也成了最早滅亡的強國。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完成的。
孟子在齊國,建立了一套公侯伯子男的世襲制度,是逆時代而行,不可實現。所以孟子,不管是在當時學者中,還是在王侯中的地位,很明顯不如孔子在他那個時代的地位。
當時改革的主體是‘農耕制度的改革’。‘王公’所有改為私有。以此為核心,阻礙改革的‘意識形態’、官僚制度等等也要革新。
春秋戰國,在鐵器已經被大量運用於生產之中,農業生產已經不需要官員的督導,你只要不管理他,他就會自己大量的開發田地,使國家糧食充足。這樣使公侯伯子男等世襲官員失去優勢,一個國家也可以變成中央集權制的國家。官員只向國王負責,沒有了一層一層的盤剝,既可以做到減少賦稅,還大大增加了國家財富。又可以加強中央集權。
所以在仁義思想的主導下,實質推行西周的政治制度,已經變得愚不可及。因此在孟子這一段,是儒學第一個低谷。有人把儒學第二個低谷說成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對此有不同看法,在《說魏晉到隋唐儒學的發展》文中專論。
社會在向東走,而儒學所持的政治理論,是要維護西周的政治體制。這使其產生了‘方向性’的大錯誤,給儒學帶來不可逆轉的頹勢。而在理論上改變這一頹勢的是荀子,荀子在仁義的基礎上,並舉禮法。尤其是其“法后王”的理論,‘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不慕往,不閔來’,‘當時則動,物至而應,事起而辨,治亂可否,昭然明矣!’使儒學的最終思想產生方向性的轉變。儒學從反對改革者,一舉成為改革的先鋒。
“天行有常”荀子以為,天不是神秘莫測、變幻不定
“天人相分”荀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各有自己的規律和職分。天道不能干預人道,天歸天,人歸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亂吉凶,在人而不在天。並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職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禮論》)“天有其時,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論》)
荀子引進“法”這個理論是非常大膽的。在西周土地和人民,被公侯伯子男一級一級的管理,就是說王很難管到‘公’,公很難管到‘候’,基本上屬於一種人製為主。法制改變了這一切,但是“法”這個詞,並非出自儒學,而是出自法家。
百家爭鳴,一馬當先,這個一馬當先的就是法家。隨着法家李悝在魏國的率先成功,稱霸天下,使各國紛紛效仿。法家借用黃老之術,是在理論上對西周制度的最大打擊。
黃老之術區別於後面的老莊哲學,他是假借黃帝治國方案。用老子的天道無常,人只能更加的適應。這一理論來推行改革,誰又知道黃帝推行的是什麼治國之術,但肯定不是西周的治國之術。這是法家在推行土地改革和官員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擁有的巨大輿論利器。
孟子使儒學成為完善的學說以德治國。像《老子》一樣,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辦法。正所謂:雖可用於天下,不足以用天下人。荀子‘重禮尊法’的思想使‘仁義’的推行現實可行。解決社會主要矛盾。
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用道德自律。
荀子說人皆可以為大禹—用禮、法約束(其禮義,製法度。塗之人可以為禹)。
而荀子並非抄襲法家的法,而是嫁接,使法走入正途。法家的法的基礎是,社會經常變化,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制定具體的法律。(這種方法對嗎,這種說法不對)。
荀子以為,禮義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們愛好禮義,其行為就會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罰,百姓也能自然為善。總之,荀子的禮法兼施、王霸統一,是對對禮法、王霸之爭的總結。其實質是:社會文明程度越高,法律越不嚴酷。
儒家的法律是法出於禮(禮:乃是正人身之法也。處事有規),法出於道德。法律是用來維護道德基礎,這被後世廣泛認可,即使在西方法律也是出自基督教道德。所以在美國**院的浮雕塑像上,所描繪的法律先知中,東方的代表是孔子---以德為體,以法為用。
《荀子·非十二子》中大罵‘法家’。後來楊??在注《荀子》時作了進一步的解釋和發揮:“慎子本黃老,歸刑名,多明不尚賢不使能之道。故其說曰:‘多賢不可以多君,無賢不可以無君。’其意但明得其法,雖無賢亦可為治,而不知法待賢而後舉也。”楊??的這種解釋和發揮對幫助我們理解荀子的觀點很有裨益
荀子嫁接了法家的法,使儒家在其‘仁義’理論思想不變的情況下,政治擁護方向一舉改變,政治方向幾乎和孔孟的政治方向完全相反(當時則動,物至而應)。這是一個巨大的有膽識的改革。儒學從保守,轉變為支持改革。甚至有人支持極端改革。像董仲舒等漢儒甚至要全面‘解放’奴隸。這在當時就過於激進,無法實現。
孔子開創儒學,孟子將其完善為一個思想體系。荀子使儒學行之有效,現實可行。他的行事法則不再是‘適應天道’,而是‘窺敵觀變,欲潛以深,欲伍以參’(深入研究,廣泛對比)。至此儒家學徒成為---進則可安天下,行則能明禮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