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儒學核心是學以致用

第一節 儒學核心是學以致用

總論:隋朝之後,儒學從再次確定“性本善”為起點,依次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講,人的本性是全面的善德,要把善德的本性全部挖掘出來(窮理盡性)。明確這些善德(致良知),最終人的行為不能脫離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儒學從天命和道中脫離出來,主流研究‘人’,確切的說主要研究“德”,是具有劃時代的進步。而這一改變是北朝儒學的功勞,南朝儒學只起到理論上的補充作用。沒有南朝那兩本書,隋唐兩朝儒學就不能發展了嗎。自欺欺人!

++++++++++++++++++++++++++++++++++++++++++++

這裏首先要闡明,儒學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它的核心是什麼。儒學的核心不是推行道德,而是‘學以致用’。

在前期三聖孔子、孟子、荀子時代,儒學的核心功能是治國、行政,這一功能一直沿續到南北朝末年。因為,這一時期儒學的對象針對的先是世襲士族,后是不世襲士族。他們的目標就是做官,或管理“人”。魏晉南北朝不世襲士族,很多人在家中就要管理上萬人,可以說他們一起步就比縣令管的人多,所以他們學習儒學治理國家或家族。

孔子《論語》有一則很出名的典故。孔子東遊路過衛國一地,感嘆:這裏的人真多啊!弟子就問他該如何治理,孔子說:“使其變富(富之);弟子再問:富裕之後再如何治理?孔子說:教育他們(教之)。這則典故說明,儒學在孔子時代更多的是一種治國方法。

儒學的核心是“經學致用”,孔子也教授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孔子的理論到了“仁”就到了盡頭,不再講更高深的東西。像什麼天呀、命呀,孔子是不講的。不是他認為這些東西不重要,也是孔子知道自己搞不懂。孔子精通周易,而從不卜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代表了孔子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即樸素的實事求是觀點。不強行為儒學立根立命,只研究儒學的實用性。

不要小看這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一切唯心學說是不能提這個觀點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哪有上帝不知道的事。

孟子雖然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雖然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提到“天”和“命”,但是他也沒有研究天命,只是說認識心性則知天,修身則立命。他的理論核心還是指向人的自體。

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表明孟子更看重的現實社會中的人。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孟子的思想是以人在現實社會中安身立命為核心。人能安身立命,國家就會繁榮昌盛!所以說:“民為貴,社稷次之。”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注意最後一句‘天下可運於掌’。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的落腳點在這裏,真是令人詫異。在那個‘王霸’時代,天下‘不’可運於掌!這句話也說明儒術開始更側重治國方法。可是太理想化了。不可實現。

孔子重點研究如何做事,孟子重點研究如何做人。所以到孟子時候儒學才完成了一個較完善的體系,形成了儒學。

如果說孔孟還是迴避天,那麼荀子就是直接否定天。荀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各有自己的規律和職分,天道不能干預人道,天歸天,人歸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亂吉凶,在人而不在天,並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職能。如“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論語》)。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荀子·天論》)

儒學是講“經學致用”的,而且在兩千年的儒學發展中,“經學致用”一直是儒學發展的一條暗線。

可見,孔子、孟子、荀子都是不講天的。

=========

筆者語:在北朝,士族失去直接做官的特權,以講究“自身修為”為前提,使儒學進入研究“德”的時代,開啟了儒學的新篇章。所以,那以後儒學的主流不再研究天道,而是研究“人”,更確切的就是研究“德”。才向‘處事能力’上發展。重要文獻證明是《顏氏家訓》。

因為北朝儒學更加強調了“學以致用”之後,儒學加重了它“積極入世”的思潮。過猶不及,其缺點是過於“功利”,“德”的培養成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從這一點上看,後來一千多年儒學的發展路線就非常清晰了。

隋朝之後,儒學從再次確定“性本善”為起點,依次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講,人的本性是全面的善德,要把善德的本性全部挖掘出來(窮理盡性)。明確這些善德(致良知),最終人的行為不能脫離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節 儒學核心是學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