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不想上大學
姜銳用事實證明,他沒有辜負河圖的希望。沒到三年,已經可以很無所謂的放棄一個無數人盼望的機會了。。。。。。
掃了眼基本填好的志願表,最終在關鍵一項空格里寫上了X省理工大學。理科生對“理工”二字有點兒敏感,要不然直接寫X省大學了……省事兒啊!
“不行……”
班主任劉老師眼神兒特好,正遠在一邊指導別的學生填志願呢,卻看見了“刺眼”的X省理工大學字樣,幾乎是蹦過來阻止。
X省理工並非不好,近十年來平均錄取線超過610分,是有國家級名望的一流大學。但劉老師確定,姜銳的成績進清華、北大、科大,綽綽有餘。
此前,姜銳估分是650。這是他的“習慣”。每次模擬考,估分不是600就是650,特簡單。但劉老師從第一次就不信教了三年的這個學生“慘不忍睹”的估分。估600,考700多,那是開玩笑。還好,這傢伙如果只估500就是誠心搗蛋了。其實,劉老師大概知道,姜銳根本沒回憶考試過程,就是隨手寫個數字交賬。
“姜銳,700分是個標準。往上不說,往下誤差不超過10分。以你平時的成績和心理素質,690最少了。只填一個志願,不留後路,老師都不說什麼,因為我對你有信心。姜銳,聽老師的,X省理工不是不好,但你更應該去清華、北大或科大……”
從老師按住志願表的手轉到老師急切的臉龐和殷切眼神,姜銳不忍心讓一位好老師難受……也許他也有功利之心,但肯定不強烈。說現實點兒,老師是個不錯得職業,劉老師又不像胸有大志。家在玉屏鄉,人在玉屏中學,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學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很愜意很舒坦。可誰又能說安安心心教書育人不偉大呢?功利也好虛榮也罷,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玉屏中學並不是沒出過入讀國內頂級大學的驕子。斯坦福、伯克利、普利斯頓,這些世界名校也有或曾經有過玉屏中學畢業的學生,只是三十齣頭的劉老師門下暫沒出現而已。因此,一點兒功利或虛榮,有問題嗎?
姜銳終究還是改了志願,工工整整填了無數學子的夢想:清華大學。
但是,填完志願的姜銳心裏唯一的感受是內疚:老師,對不起,我不想上大學……
八月末九月初,萬千學子紛紛赴校,將開始一段新得人生。血氣方剛的少男少女不是軍人,卻像軍人一樣起早摸黑了六年之久,鬱悶壞了。他們的稚嫩肩膀除了承擔學習壓力,青春的腦子沒有鄭重考慮過其它。倒是拜資訊時代所賜,早知道大學生活管制很少。父母是鞭長莫及,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只是自覺。
而且,大學裏可以談戀愛。於是,少女心內遐想聯翩,少男更是摩拳擦掌。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們早將“情竇初開”這個成語丟給弟弟妹妹們了,俺們是大人鳥……呵呵,所謂大人,其實頗有不堪之處,但責任和義務【哪怕是反面】卻是大人逃避不了的現實。這不是十**歲的新晉青年願意深刻理解的命題。
嗯,不管少女如何少男如何,反正姜銳不在其中。高考成績712分,X省理科探花,唯一的高考志願沒有問題,清華大學也一樣,錄取通知書沒有任何意外的到了手。
姜銳從不認為自己比同齡人怎麼怎麼樣,更不會瞧不上培養了一批批人才的大學。是他的理想……
不,是他的夢想,他的夢想,不在那一方小小天地!
----------------------------
新生軍訓要結束了,姜銳沒去報到,學校卻想得到這個學生。確切的說,是物理系的丁教授希望將之收歸門下。
為此,招生處長勸丁教授:“……雖然很可惜,但我們沒必要懇求一個學生吧!哎,這姜銳成績那麼好,怎麼就放棄了一個好機會呢!”
這話與丁教授所想顯然牛頭不對馬嘴:“我看中這個學生,不是為了分數……”
來訪高官、富商、學者、世家子弟、民間俊彥,清華園內比比皆是,招生處長早見多識廣了,對以分數論英雄倒不以為然。不過,華夏那麼大,人那麼多,浪費的人才海了去了。何況姜銳會不會成才還難說呢,高分低能又不是什麼新聞。眼前丁教授,當年高考成績僅只中不溜兒,現在卻是傑出得高能物理學家,科學院與工程院雙院士,世界科學院名譽院士。說他無與倫比,那是吹噓。但丁教授絕對是行內人掛在嘴邊最多得三五人之一,領先世界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即為明證。理論與工程,丁教授雙一把。
因此,招生處長不會傻乎乎到質疑丁教授,而是恭維起來,語氣也很誠懇:“看來您老是慧眼識珠了,我肯定沒這眼力……還請您老指教為什麼看重這個學生?我好向上彙報。要不您親自和校長談談?您的話絕對比我管用多了……”
“一說你就知道……”
原來,清華大學早前接受一幫老教授提議,之後與各省教育部門溝通后,以本校錄取通知書為準調來了新生試卷。要知道,幾大名校熱愛網羅高考狀元,但清華學術泰斗們發現,這些狀元榜眼探花的科技思維並不強於普通學生。他們能以最標準方式解答題目,卻顯現不出創造力,腦子比較呆板……這個話題不多說了。
以分取材有失偏頗,但也不完全是錯誤,300分上清華,正常途徑里,北京西藏的考生也不可能。現實也好宣傳也好,大家都支持素質教育,只是當前狀況一時轉變不了。於是,關係硬水平高,由想找衣缽傳人的教授們要求親自閱卷。分數不重要,被錄取的肯定低不了,他們是想找出希望中的亮點。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會考察學生解題思路。丁教授也很重視,卻不以此為關鍵。以他的專業眼光,姜銳的理科考卷不可能有驚世駭俗之處。即便有誰掌握了比地球文明領先一萬年的知識,也要展現答題思路,光寫個答案肯定不行。解答方式超出地球人理解能力,沒誰能看懂,那還不如光寫個答案。於是,以高三學生應有的知識為平台,無論如何超不出大學教授的理解範圍。
真正得重視,是丁教授以深厚國學造詣所發現而產生的。
姜銳的考卷沒有一絲修改痕迹,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字體頗有東坡居士的瀟洒飄逸,於隨意自然中見功力。同時也顯出考試態度不那麼認真,也像蘇軾一樣時而犯錯。是啊,如果每場考試僅用三分之一時間即交捲走人,那就只夠不假索答完題目。
丁教授無需看到姜銳考試期間的情形,知道一氣呵成怎麼回事就行了。他看出,姜銳的上一道題最後一個字與下一道題第一個字間,筆力竟似未斷……這是一個天才,特點是不想埋沒自己,又不願太張揚。
“我希望他能成為我的學生!”
對丁教授的要求,校方十分尊重,專門派了招生處方科長去X省經辦此事。
哎,又是個因經濟原因上不起大學的窮孩子啊!
感嘆着這個社會問題,方科長帶着丁教授塞給他的一萬塊錢,還有校方給予的臨機決斷權,順利抵達X省東川縣,直入教委……
聽說本縣一個考了七百多分的姜姓學生沒去清華報到,教委同志立刻知道是誰。考分超過七百的學生就倆,其中一個正是姜家的孩子嗎!
經濟問題?
一聽方科長問起姜銳家裏是否窮困,教委諸人眾口一詞否認:姜銳不可能因為經濟原因上不了大學,不可能!
方科長對於教委同仁之後關於姜銳家庭情況的介紹簡直難以置信,更引起了百分興趣,教委自然趕緊派人協助。姜銳乃本地教育界的傑出成就,就算姜家籍籍無名,清華伸來的橄欖枝也要抓住啊。
玉屏中學,劉老師看到北京和縣裏專門來了人,頓足捶胸之後又嘆息數日的他立刻領人去了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