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嬸母太后加太后皇帝侄子變孫子

第113章 嬸母太后加太后皇帝侄子變孫子

第113章嬸母太后加太后皇帝侄子變孫子

李好文的好友許有壬,是元朝七朝的重要大臣,許有壬,字可用,河南省湯陰縣人。他的父親是許熙載,於大德年間,曾先後在湖南零陵、衡陽、湘潭、長沙、江西臨川等地做官,幼年的許有壬隨父讀書於江南。大德末年,許有壬遊學京師。

許有壬以至大二年,也就是1309年,應聘為山北廉訪司,地點在今天的內蒙自治區寧城縣城西,他在那裏當書吏文官。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延祐二年,也就是1315年,許有壬考取進士,授同知遼州事。至大六年,也就是1319年,任山北廉訪司經歷。元英宗碩德八剌至治元年。也就是1321年,升為吏部主事。至治二年,也就是1322年,改任江南行台監察御史。他巡視廣東時,發現廣東道廉訪司副使哈只和蔡衍二人營私舞弊,“黷貨無厭”,便立即劾罷之。不久,許有壬被召回內台,任監察御史。

元英宗碩德八剌是一位力圖推行新政的君主,他起用拜住為相,追查並處置前任奸相鐵木迭兒父子等人貪贓不法、誅殺賢良之罪行,因而遭到以御史大夫鐵失為首的鐵木迭兒餘黨的忌恨。至治三年,也就是1323年,八月,鐵失等人發動政變,當英宗自上都,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返回南方,途經南坡,在上都西南30里時,將英宗和丞相拜住殺死。泰定帝即位后,鐵失伏誅。

許有壬在所上奏章中建議嚴懲鐵木迭兒之子鎖南及其餘黨,並請示為遭受鐵木迭兒打擊陷害的王毅、高昉、趙世延等大臣雪冤復職。接着。他又上疏《正始十事》,他在文章的開頭寫道:“蓋為政莫大於謹始,未有不正其始而能善其終者也。”所謂“十事”者,“一曰輔翼太子,宜先訓導;二曰遴選長官,宜先培養;三曰通籍宮禁。宜別貴賤;四曰欲謹兵權,宜削兼領;五曰武備廢馳,宜加修飭;六曰賊臣妻妾,宜禁勢官征索;七曰前赦權以止變,宜再詔以正名;八曰鐵木迭兒諸子,宜籍沒以懲惡;九曰考驗經費,以減民賦;十曰撙節浮蟗,以紓國用。”泰定帝大都採納了他的建議。

泰定元年,也1324年。許有壬選為中議大夫,旋改中書左司員外郎。當時,京都一帶飢荒嚴重,他請求賑濟之。同事們責怪他說:“您的意見固然是好的,但這樣一來,國家可就虧缺了。”許有壬說:“不對。民,本也,不虧民。豈能虧了國家呢?”他說與丞相,得到了同意。“發糧四十萬斛濟之,民賴以活者甚眾。”泰定三年,也就是1326年,六月,升右司郎中,俄移左司郎中。

泰定四年。也就是1327年,二月,他的父親死亡,他回家盡孝,離開了官職丁。天歷三年。也就是1330年,三月,擢兩淮都轉運鹽司使,地點在揚州)。至順二年,也就是1331年,許有壬被召回京,任參議中書省事。未幾,丁母憂。元統元年,也就是1333年,復任中書參議。元統二年,也就是1334年,拜治書侍御史,轉奎章閣學士院侍書學士,仍治台事。九月,升任中書參知政事,知經筵事。

許有壬是一位很有才幹的大臣,為元朝作出了卓越的政績。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至元年,也就是1335年,中書平章政事徹里貼木兒奏罷科舉,並得到丞相伯顏的支持。許有壬力爭之,詳說科舉不可罷廢,“科舉若罷,天下人才絕望”,勢必堵塞了選賢任能之路。然勸阻不果,乃託病不出。順帝強起之,任他為侍御史。這個時期,許有壬不斷受到朝中一些大臣的猜忌和謀算,即於至元四年,也就是1338年辭歸彰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安陽,隨後又南遊湘漢。

至元六年,也就是1340年春,許有壬被召回中書省,仍任參知政事。至正七年,也就是1341年,四月,升為中書左丞。翌年正月,有人建議自大都西山金口引渾河,也就是今天的永定河,水過京城,達通州,也就是今天的通縣,以通漕運。丞相脫脫也積極推行此議。許多大臣認為不可施行,而以許有壬勸阻最力。

他朝廷的報告中強調了治河的利害關係,他說:“渾河之水,湍悍易決,而足以為害,淤淺易塞,而不可行舟;況地勢高下,甚有不同,徒勞民費財耳。”但終於未被採納。當年二月開始興修,十月竣工,是為“金口新河”。結果開閘放水之後“流湍勢刀,沙泥壅塞,船不可行。而開挑之際,毀民廬舍墳塋,夫丁死傷甚眾。又費用不貲,卒以無功。”果然被許有壬言中。

在過去,他的父親許熙載在長沙做官時,曾建立義學,興辦教育。許熙載去世后,學生們為紀念他,設立了東岡書院。有人藉此對許有壬進行誣陷。至正三年,也就是1343年,正月,他憤而稱病辭職。至正四年,任許有壬為江浙行省左丞,辭之。六年四月,召為翰林學士,又辭。是年閏十月,復以翰林學士承旨如,仍知經筵事,他未便再行堅辭,只好領命。次年,授御史中丞。未見,復以病歸。

至正十三年,也就是1353年,起拜許有壬為河南行省左丞。十五年,也就是1355年,正月,升任集賢大學士,尋改樞密副使,復拜中書左丞。是年秋,轉任集賢大學士兼太子左詮德,階至光祿大夫。十七年,也就是1357年,他已71歲,以老病致仕,回到彰德。二十四年,也就是1364年,九月二十一日死亡,終年78歲。

自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至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許有壬“歷事七朝,垂五十年”。“遇國家大事,無不盡言”,“明辯力諍,不知有死生利害”。他死後被朝廷授予“文忠”的稱號,葬於安陽城西北武官之原、洹水之陽。許有壬“善筆札,工辭章”。其文章詩詞,在元代堪稱“巨手”。當時的著名文人歐陽玄,也就是歐陽修的後人,謂其文章“雄渾閎雋,涌如層瀾,迫而求之,則淵靚深實”。

元朝朝廷大臣李好文和許有,談論起糊塗皇帝改元救國的荒唐事件時,許壬道對李好文說:“現在的皇帝真是頂級天真。頂級無知,他管理的朝政,真是被弄得一塌糊塗,這也許還算是小事一樁呢。”李好文聽了許壬道被吊起了胃口,不禁睜大眼睛,好奇地問他說:“聽你說來,朝廷里還有什麼大事嗎?”

許有壬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回答說:“兄弟你難道還沒有聽說皇帝尊崇皇太后的事嗎?”李好文道:“前次朝廷下達詔令。命令大臣們議論,向皇太后特別加禮。我們都共同參與討論了一兩次,根據我的看法,無非是加了一個稱號數字,就稱得上是尊崇了。”許有壬對李好文擺了擺手,對他說:“有人提出建議,應該尊稱皇太後為太皇太后。兄弟你應該參與討論了吧?”

李好文聽了,不禁大吃一驚,笑了笑說:“這樣荒誕無稽的蠢話,真是不值得一笑。”許有壬說:“兄弟你說那是無知的蠢話,但是上頭的皇帝卻假戲真做。竟然要實行呢!”李好文搖了搖頭說:“太皇太后的稱號,是歷代帝王,尊奉祖母的尊號,現在的皇太后,是皇上的嬸母,怎麼能夠稱她為太皇太后?”許有壬道:“這個是很自然的,但是偏偏卻反其道而行之,一定認為可行,皇太后喜歡那種稱號,你我又能怎麼樣?”

李好文聽了,義憤填膺,憤怒地說:“朝廷養我們是幹什麼吃的?就是為了勸告皇帝,讓他不要做糊塗事,我們一定想方設法,對他加以勸阻。”許有壬道對李好文擺了擺手,無可奈何地回答說:“我已經與朝廷里的台官們商議,一齊勸告皇帝,朝廷里台官們卻因為不久前勸阻廢除文官科舉的事,大家都撞了一鼻子灰。他們真是一日被蛇咬,十日怕麻繩,心裏面總是有陰影,擔心又會碰壁,所以就不想再勸阻,他們推三阻四,直到現在還是懸而未決。”李好文說:“你位居參政的高位,為何不單獨提交一份報告。”許有壬回答說:“我擔心的是,說了也於事無補,反而被人嘲笑,那豈不是多此一舉,自討沒趣?”

李好文為人耿直,性情急躁,還沒有等他說完,就大聲地對他說:“你真是糊塗!我們在朝廷里當一天臣子,就應該盡一日的責任。像你這樣無所作為,一定會遭到別人的嘲笑,我們在這種大事大非面前,反而沉默無聲,不說一句話,這樣不但辜負了君主,也辜負了我們自己。”

許有壬的臉上流露出無可奈何的神色,回答李好文說:“監察御史泰不華也是這樣對我說過,他已經邀請了和他想法相同的幾個人,提出報告,進行勸阻,也勸我單獨提交一份報告,說明其中的利害。我今天已經已經擬了一份草稿,正好兄弟你到了我家裏,我想請你也看看,寫得是否恰當。”李好文聽了,不禁喜形於色,高興地說:“如此說來,我是當了催租的人了。我認為在這份報告裏,也不要多說什麼,只是說明應該理順名分,分清其中的是是非非就行了。”許有壬回答說:“我也是這樣想,我去把草稿取來,給兄弟你看看,請你多指教喲!”許有壬說完話,就命令僕人去他的書房去把稿件取來。沒有過多久,那位年老的僕人,就已經把報告草稿取到,交給李好文閱讀,李好文看見其中有幾句話:皇上與太后,其實是母子關係;如果加太後為太皇太后,就成為祖孫關係。今天按照朝廷的制度,為了封贈祖父母,把父母降下一級;就是為了推恩,體現出近重而遠輕的意思,今天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后,是推得更加遠了,那樣反而顯得輕了!

李好文閱讀到這幾句話,就極度讚賞地說:“你真是大手筆呀!寫得好極了!寫得好極了!這份報告送上上去,我想會挽回皇上的荒唐想法了。”李好文一邊說著話。又一邊閱讀下去,報告的末尾還有幾句話,無非是說不應該,超越慣例,尊崇太后之類的空話和套話。李好文看完報告,就站起身。離開了座位,把報告草稿奉還給許有壬,向他告辭說:“你老兄趕快上報吧,希望上頭的皇帝腦袋開竅,早些覺悟。我就在此向你告別了。”

許有壬也不再留李好文,他送客后,就把報告修改完成,命令他身邊的文官把報告抄錄完成,在第二天就報了上去。監察御史泰不華也率領他們的同事。向朝廷提出報告說,祖母稱號,不適宜加給叔母。兩份報告都交了上去,但是仍然無聲無息,好幾天都不見迴音。許有壬只能無望地嘆息,顯得無可奈何,束手無策。泰不華是蒙古人,他在宮廷里有許多密探。經常為他打探朝廷內部消息,他對此非常注意。

泰不華。字兼善,是伯牙吾台部族人,原名達普化,元文宗圖帖睦爾為他取名泰不華,他的祖先世居在白野山,西域色目人。古代哈薩克族人,隨父定居臨海。十七歲,江浙鄉試第一名。至治元年,也就是1321年,賜進士及第。授集賢殿修撰,累遷至禮部侍郎。

至正元年,也就是1341年,出任紹興路總管。廢官牛租,令民實報田畝以均賦役,頗能興利除弊。繼入史館,參修宋、遼、金史,書成,升禮部尚書兼會同館事。

黃河決口,泰不華受命治理黃河,建議置撩清夫,以鐵掃撼盪泥沙,使隨潮入海,未能實現治理黃河的願望。

至正八年,也就是1348年,黃岩方國珍起兵反元。十一年,泰不華任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十二年,遷台州路達魯花赤,與方國珍戰,陣亡。封魏國公,被授予忠介的稱號。

泰不華自幼家貧,然而好讀書。由官至集賢待制的周仁榮撫養而教育他。在年紀17歲時,他參加江浙鄉試得第一,而後終於登進士第。泰不華中狀元后,授集賢修撰。元英宗至治元年,泰不華為中台監察御史。官至翰林侍講學士。

泰定元年,也就是1324年,泰不華歷任秘書監著作郎,奎章閣典簽,南台御史,拜為江南行台監察御史。時御史大夫脫顴,仗勢欺人、貪婪暴戾。泰不華提出報告予以檢舉,脫顴被罷官。天歷、至順年間,元文宗圖帖睦爾建奎章閣學士院,泰不華擢升為典簽,改任中台監察御史。

泰不華有一天到台省里上班辦事,忽然聽見同事報告說:“你們要遇禍了,眼看頭上的腦袋都保不住了,你們還不知死活地在此從容辦事嗎!”泰不華聽了,立即明白了過來,詢問說:“難道是為了太皇太后的那份報告嗎?”那位同事點了點頭,回答說:“聽皇太后閱讀了那份報告,勃然大怒,花容失色,想將你們罪加一等,可能明天就有朝廷的命令下來。”

那位同事剛說完話,台省中的大臣們一片嘩然,個個心驚膽戰,面無人色,那些與泰不華聯名寫出報告的人員,更是惶恐不安,六神無主,其中有幾個膽小怕事的人,就像患上了冷熱傷寒病,不停地顫抖起來,大家都驚惶失措地圍了上來,向泰不華請教保全性命的辦法。泰不華卻鎮定自若,面不改色,反而和顏悅色地勸告他們說:“這件事是由我發起的,皇太后如果要對我們加罪,由我一個人來擔當好了,我甘願受到誅殺,也決不連累你們各位諸公!”於是大家才有些放心下來。

到了第二天,朝廷里的大臣們,也不見有皇帝的詔旨下來,好不容易又過一天,宮廷里卻出乎意料,反而頒發了許多黃金和紙幣,分別賞賜給泰不華等人,泰不華倒沒有顯出多少驚詫的樣子,只是在私下裏詢問皇宮裏的太監,太監回答他說:“太后最初看見奏章報告時,原來也很憤怒,準備對你們這些言官罪加一等,但是到了昨天,她老人家的怒氣卻完全平復了,反而改變口氣說,朝廷里能有這樣耿直的大臣,也是很難得的事。應該獎賞黃金和紙幣,表彰你們耿直的好名聲,所以今天才有這樣特殊的獎賞。”

泰不華到了這時,也知道太后對他們真是寬宏大量,沒有取他們的腦袋,心裏萬分感激。連忙寫出報告,向太后表示謝恩。許有壬卻沒有得到什麼獎賞,未免覺得很晦氣。但是朝廷里對太皇太后的議案,卻依然保持不變,就像金科玉律,沒有人能夠動搖,決定由朝廷的禮儀使官,起草好儀式流程,交禮部審核決定。再報入宮廷內部,除此之外,朝廷還命令製作太皇太后的證書和玉印。等到證書和玉印製作完畢,就恭恭敬敬地加上太皇太后的尊號稱號,稱她為贊天開聖徽懿宣詔貞文慈佑儲善衍慶福元太皇太后,並向全國發佈詔令通告,在詔令通告中說:

現在的太皇太后,承擔著九廟的重託。她開啟了兩朝的基業,親自把皇帝大寶玉璽。交付給我這位新皇帝,她老人家現在還像慈母一樣輔佐着我的治國大業,我們應該遵照仁讓的祖宗教訓。按照極為尊崇的典禮,以回報她的大恩大德,為皇太后加上尊貴的稱號。特此宣告中外,讓廣大臣民知曉。

當時是至元元年十二月。距離改元的詔令下達,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的改元詔書,是在元統三年十一月向全國頒發的,將元統三年,統稱為至元元年。也許是因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年號。已經稱為至元,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又仍然沿用過去的年號,為了讓避免後人無法辨別,於是在至元二字上,特別加上了一個“后”字,以區別於以前的年號。

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在朝廷頒發詔令后,當天就親自到皇宮裏的興聖殿,接受蒙古諸王,朝廷文武百官的朝賀。這是自元朝開國以來,所有的皇帝母后,除元順宗后弘吉剌氏外,稱得上是朝廷里第二次盛大的典禮了,盛況空前,曠古少見,禮儀更加隆重,皇宮大殿裝飾一新,金碧輝煌。

蒙古諸王,朝廷文武百官,都爭先恐後地來到典禮現場,前來仰瞻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她顯得雍容華貴,風采迷人。典禮上的音樂,悠揚動聽,就像是從上天傳來神仙音樂,讓人神魂飄蕩,不同凡響。聚集在這裏的朝廷文武百官,前來拜見,他們一個個衣帽光鮮,神采飛揚,聚集在這裏的宮廷美女,散發出迷人的馨香,讓人心醉神迷,她們穿着華麗,佩帶着的珮環,發出陣陣悠揚的聲響,讓人神魂飄蕩。

太皇太后當時真是喜出望外,她當然知道,在宮廷內外,也沒有一個人不歡呼雀躍,都向她表示熱烈慶賀。只是那些前幾天寫出報告,竭力勸阻的人員,心中總是有些不服,不過事也至此,木已成舟,已經置身其間,也不好再節外生枝,也無話可說,只得跟隨大流,跟隨慶賀。

慶賀儀式舉行完畢,皇宮裏的內庫發出了許多的金銀鈔幣,分別獎賞給蒙古貴族諸王,朝廷里的文武百官,連各位大臣的家眷,也都獲得了不同數量的特別賞賜。唯獨徹里帖木兒異想天開,竟然將他妻子弟弟阿魯渾沙兒,認作是他自己女兒,以此為借口向朝廷提出請求,賞賜不珍珠和皮袍等物件。

那些御史台的監察官員們,得到這個證據,如獲至寶,連忙寫出報告,予以檢舉說,徹里帖木兒過去曾經出言不遜,指責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為“那壁”,他膽大妄為,侮辱帝王。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看完檢舉報告,又去宣召伯顏,向他詢問對策,是否應該斥責。伯顏回答皇帝妥歡帖睦爾說,是應該遠謫流放,就把徹里帖木兒免去職務,遠謫流放到南安。徹里帖木兒隨着官位的升高,逐漸驕傲自大,膽大妄為起來,有時也與伯顏發生衝突,因此伯顏也懷恨在心,以前對他百般袒護,今天卻對他傾力排擠,想方設法收拾他。

這次獲得格外晉陞的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是元文宗卜答失里皇后,弘吉剌部族人,他的父親是是駙馬魯王雕阿不剌,母親是魯國公主桑哥剌吉。元文宗圖帖睦爾即位,天曆元年,也就是1328年,元文宗圖帖睦爾即位,立卜答失里為皇后,文宗禪位元明宗,卜答失里為太子妃;不久明宗暴亡,文宗複位,卜答失里復為皇后。二年,也就是1329年,被授予授皇后的稱號,向她頒發了證書和印章。十一月,后以銀五萬兩助建大承天護聖寺。

至順元年,也就是1330年,以籍沒張圭家田四百頃,賜護聖寺為永業。后與宦官拜住謀殺明宗皇后八不沙。三年,也就是1332年,八月,文宗崩於上都,文宗夫妻一直對明宗夫妻的死抱有恐懼,所以卜答失里立明宗次子懿璘質班,是為元寧宗。十一月,奉玉冊玉寶尊皇後為皇太后。十二月,在興聖殿接受朝廷文武百官的朝賀。寧宗駕崩死亡,大臣請立太子燕貼古思。卜答失里說:“天位至重,吾子尚幼,明宗長子妥歡帖睦爾在廣西,今十三歲矣,理當立之。”於是奉旨迎至京師,以明年,也就是1333年,六月即位,是為元順帝。元統元年,也就是1333年,被尊為太皇太后,仍稱制臨朝。至元六年,也就是1338年,六月,詔去尊號,安置東安州,不久去世。(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元朝帝國風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元朝帝國風雨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3章 嬸母太后加太后皇帝侄子變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