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恐懼
在醫院裏,我們經常會碰見這麼一類人,他們的身體並沒有多大問題,卻總是懷疑自己得了絕症。四處尋醫問葯、無數次身體檢查,正常的體檢報告卻怎麼都無法讓他們徹底安下心來。通常情況下,當他們感覺到自己身體不舒服,第一反應不是去醫院找醫生看看,而是上網用百度搜索。他們會查詢“肺癌”、“胃癌”、“食道癌”、“鼻咽癌”、“乳腺癌”等絕症的病理特徵來套用在自己身上。然後,當他因為胃部不適去醫院,醫生告訴他,你這是胃炎,他就不肯相信了,總覺得癌症已經轉移到了身體裏其他地方;幾天後,他很快又感覺到自己的胸口隱隱作痛。心急如焚地跑去醫院照愛克斯光片,雙肺野清晰,無明顯病灶;又做心點圖,依然沒有問題。醫生告訴他,你這個很正常,可能是“胸肋炎”,平時多運動就可以了。他無法相信,認為是醫生每天要看太多患者,沒有用心幫他看病。他說:“醫生啊,我覺得我肺癌的癥狀已經很明顯了。”
近些年來,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不規律的作息讓廣大民眾逐漸喪失了對自己健康的信任。韓寒說:“城市,讓人民死得早。”。一些養生、健康類微信、微博更是讓人們深切感覺到自己離癌症非常近。這段時期,我們中心接診的來訪者當中,明尼蘇達人格測試疑病傾向偏高的人非常多。通常來講,“疑病神經症”患者年紀在五十歲以上、受教育程度偏低、多為女性。但近些年,一些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中年人,甚至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竟然也“疑病”起來。飲食不規律、熬夜、抽煙、喝酒等陋習是這些人對自己身體狀況產生懷疑的根源。俗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但“既怕死又作死”,已經成為潮流。
“煙熏、油炸食品是致癌的,我都不吃了。香蕉打了防腐劑,蘋果、梨子上面打過蠟,這些我也不吃,吃了容易得胃癌。黃瓜、豆芽、黃鱔、鯽魚用激素催長,我不吃。另外,肉類。你們知道嗎,蔬菜在腸道內停滯的時間是四到五天,肉類在腸道內會滯留十五天啊。吃肉多的人容易得腸癌,所以我這半年來也很少吃肉了。但是衣主任,我多年來一直有睡前喝牛奶的習慣。”
“睡前喝牛奶不是挺好的嗎?”
“不好,我最近才知道不好。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柯林.坎貝爾的一項研究表明,牛奶中含有的酪蛋白能夠刺激正常細胞癌變。人類在過了哺乳期之後並不適合每天飲用奶製品。我從小就有每天晚上喝牛奶的習慣,我覺得自己現在非常危險。我可能要死了。”
半年前,一位希望“戒煙”的來訪者找到了衣副主任。這位來訪者姓方,32歲,男性,碩士研究生,在一所大學裏教書。方老師從20歲開始吸煙,平均每天抽一包煙。在去年一年之中,方老師總共參加了十二次葬禮,其中有八人死於癌症。方老師單位有一位同事,每天要吸兩包煙,前段時間一家三口同時檢查出患有肺癌。與此同時,他6歲的小侄女長期吃零食不肯吃正餐,檢查出了肝癌晚期。這些事對方老師刺激很大,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也有患上癌症的危險。可是,他一邊惶惶不可終日,一邊又拚命的抽煙,矛盾糾結之餘,他找到了衣副主任,希望衣主任幫助他戒除對香煙的精神依賴。
在戒煙的問題上,方老師立場明確、態度堅決,只花了三個月,他就徹底解除了煙癮。此後,方先生每隔一個月就會去醫院做一次全身性的體檢。儘管檢查結果完全正常,但方先生心中的疑慮卻只增不減。他說:“你怎麼對待身體,身體就會怎麼報復你。”他很擔心遭到自己身體瘋狂的復仇,為了降低患上癌症的風險,方老師辦了一*身卡,每天堅持運動,除此之外,他還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降低了心肌梗塞、疲勞猝死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方老師還是覺得不太放心。他開始大量閱讀關於健康和養生的信息,在飲食方面非常謹慎。他那食譜跟寺廟裏的和尚差不多。但每天晚上睡覺前,方老師會覺得心口刺痛、胸悶難受。他懷疑自己肺部出現問題,跑到醫院裏拍了胸片,並無異常,只是電圖檢查結果t波稍微有一點點異樣,但這根本就說明不了任何問題。醫生告訴他不需要服用任何藥物,養成良好作息即可。
從醫院回到家之後,方老師前思後想,越想越不對勁。t波異常,這說明他心血管方面肯定有潛在的問題,而長期吸煙,是很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他一連跑了好幾家醫院做檢查,甚至還去做了24小時動態心電圖,但除了有一點早搏之外,一切正常。心血管科的專家告訴他:“你這24小時才十幾次早搏,一般沒有個兩三千次,葯都不需要吃。”
方老師無可奈何地回到家中,雖然醫生告訴他不需要吃藥,但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還是會有胸悶、心慌、瀕死的感覺。再去醫院檢查,心血管科的醫生對他說:“你這個是心身疾病,你去找心理醫生看看吧。”就這麼的,方先生又回到了我們中心。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人的自主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分佈在心臟、血管、呼吸系統、腸胃和腺體內,支配人的內臟器官。自主神經系統受人的情緒情感支配人的情感波動,很自然的會影響到身體器官的運作。比如焦慮情緒,可能會導致心跳過快、胸悶、呼吸困難;興奮、心痛,可能會導致胃部的一些反應。在給方老師做了疑病傾向的測量之後,衣副主任確定他得了疑病症,並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除了行為療法之外還推薦他去找精神科醫生開一點谷維素。方老師的情況很快就有了明顯改善,他晚上睡覺前心不慌、心口不痛了,整個人好像都精神了。他心情一放鬆,就又開始抽起煙來。雖然一天只抽五支煙,但一段時間后,他覺得自己心口又疼了起來。夜裏總是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感覺到自己的心臟驟然停跳,好像馬上就要死了一樣。谷維素對他來說已經不起作用,他自己跑去藥店買了復方丹參片、天王補心丹等藥物,除此之外,他還自己為自己開了神經症的處方,比如扛焦慮的帕羅西汀、安慮平等藥物。他覺得確實起了作用,但時好時壞。實際上,醫生最忌諱的一點就是患者自己給自己看病、濫用藥物。像帕羅西汀這類藥物,副作用很大,停葯后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抑鬱、自殺傾向。簡單地說,沒病的都能給你吃出病來。
一周前,當方老師再度走進我們中心的時候,很多認識他的人都被他當時的模樣給嚇壞了。我記得方老師第一次來的時候,一身休閑打扮,個兒挺高,看起來白白胖胖,兩個臉頰肉嘟嘟的。上次他來的時候,人看上去瘦了不少,不過臉倒是因此輪廓分明。這一次再看到他,臉頰、眼眶都凹陷了,面色蒼白中呈現着一種病入膏盲的灰青,透過圓領的t恤,我看到他頸項之下橫着兩根鎖骨,兩隻眼睛看起來死氣沉沉。除了精神萎靡之外,衣副主任告訴我,他說話的方式都變得非常古怪,難以溝通,簡直就像換了一個人。
“我覺得,我快要要死了。現在我每天睡覺醒來,都是死裏逃生。”我記得他當時虛弱無力地笑着,一見面就對衣主任說了這麼一句話。
這周一,我剛上班就聽到公司裏面有人在議論。他們說,昨天晚上衣副主任接到了方老師家人打來的電話,方老師昨天凌晨1點多鐘的時候在家裏過世了,死因是心源性猝死。
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驚訝,第二反應是,果然。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加德納認為,百分之七十五的癌症患者都是被嚇死的。他做過一個試驗:找一名死刑犯,將其綁在床上並告訴他將被執行死刑。隨後,他用手術刀的刀背在犯人的手腕上劃了一下,接着用早先就準備好的實驗器具往犯人手腕上滴水。隨着水滴由快到慢地滴落,幾個小時之後,這名死刑犯昏迷、最後死去。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英國的一名網球選手身上。這名網球選手幼年時期目睹了自己的母親在拔牙時心臟梗塞猝死。從此,網球選手對拔牙產生了極大的心理恐懼。他有牙病,從來不敢去看牙醫,牙齒很疼也忍着。在他成名之後,他擁有了自己的私人醫生和別墅。某日,他被牙痛折磨得難以忍受,終於打電話給自己的醫生,希望醫生幫他拔牙。當時,他躺在自己家別墅的沙發上,他的私人醫生正在準備拔牙的器械。然而,當一切準備就緒,醫生回過頭,卻發現網球選手已經死去了。
美國一家媒體如此評論:“他是被自己心中的恐懼殺死的。”
作者有話要說:網球選手那個事例,出處是百家講壇于丹說論語。這個例子的真實性有待考證。麻醉可能導致心跳過快,雖然麻醉藥裏面有擴張血管的藥物,但如果本人極度驚恐,藥物又加速心跳,猝死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