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分三路略魏地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分三路略魏地

“好,好,君廓兄有這份心,很好。你先坐下,坐下說話。”

等王君廓坐下,李善道接著說道,“不過,黑闥賢兄說得對,邯鄲是武安的重鎮,攻之怕是不易。並且,若攻邯鄲,武安郡府一定不會坐視不顧,必然是會遣兵救援的。我軍這次打的是魏郡,不是武安,沒有必要再另起波折,惹來武安的郡兵。

“因我之意,君廓兄,你‘從北包圍魏郡’的這個想法不錯,可用,但無須去打邯鄲。畢竟從北邊包圍魏郡,不是只有從邯鄲北下這一辦法,你說是不是?”

郡守、通守的職責是保護本郡,在沒有朝廷令旨的情況下,不能擅自派兵出郡,所以,李善道乃有“我軍這次打的是魏郡,沒有必要再另起波折,惹來武安郡兵”云云此語。

王君廓與王君愕、王實謹對視了眼,他連連點頭,應道:“是,將軍說的是!”試探地問道,“但將軍,不打邯鄲的話,怎麼從北邊包圍魏郡?將軍之意,是攻成安、滏陽?”

……

不算鄴縣,魏郡轄縣總計九個。

郡北共有三縣,從西到東分別是:臨水、滏陽、成安。

——李密這次命令李善道用兵魏郡的主要目標,太行八陘中,位處魏郡的“滏口陘”這一陘的東邊入口,即位處在臨水縣北邊滏山的滏口。

魏郡境內共有三條大的河流。三條河流俱東西流向。北為漳水,南為洹水,最南邊為淇水。

郡北三縣皆在漳水北岸。

由三縣南下,渡過漳水,成安縣對應着的,自北而南分是臨漳、洹水、堯城兩縣。

洹水縣城處在永濟渠的東邊、南邊。為何此縣縣城既在南、又在東?系因永濟渠在洹水縣城這裏拐了個彎。武陽郡內的永濟渠大致呈從北到西的弧形走向,到了洹水縣城此處,幾以九十度的拐角,在洹水縣城的北邊,轉而南下。故此縣縣城,既在永濟渠南,又在永濟渠在東。

臨漳縣處在洹水縣的西邊。臨漳、洹水、成安三座縣城呈一個三角的形狀。臨漳、洹水兩縣也是魏郡境內唯二處在漳水、洹水之間的縣。臨漳縣,之前其實就是鄴縣。西晉時,為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鄴縣曾在一段時間內改稱臨漳。後來,就在鄴縣之外,又單獨置了個臨漳縣。——被毀掉的鄴城,就在現在的這個臨漳縣的西邊。臨漳因原即鄴縣,而成安縣在東齊時曾被併入過臨漳縣,因而,臨漳、鄴、成安三縣之縣治,早前都在鄴縣境內。成安縣治移走的早一點,臨漳縣的新城卻是才建未久,三年前,大業十年,才剛築了一個新縣城。

堯城縣原名長樂,本漢時的內黃縣地,北齊時曾被廢入臨漳,開皇十年時,楊堅分臨漳、洹水縣地,復置了此縣,將其縣治向南移到了故堯城,其後,又在開皇十八年,改縣名為堯城。

滏陽縣南下,自北而南分對應着的是鄴縣的廢城和魏郡現下的郡治安陽。鄴縣的廢城處在整個魏郡的中心位置,亦是在漳水、洹水間。安陽的縣城處在洹水的南岸,其城緊鄰洹水。

臨水縣南下,對應着的是靈泉縣。靈泉縣又名零泉,其地本鄴縣地。距今三四十年前,北周建德六年,周武帝攻滅了北齊,打下了鄴縣,鄴縣是北齊的國都,為加強對其的控制,分析其地,置了些新的郡縣,靈泉是其一。此縣的縣城也在洹水的南岸,距安陽縣城四五十里遠。

安陽與靈泉縣之間,本還有個縣,名為相縣,是楊堅在開皇十年時所置,到楊廣繼位后,在楊廣重新搞起的州縣改革中,於大業三年,相縣被廢,其地重被划還安陽。

靈泉縣向西,與林慮縣接壤,兩座縣城相距將近百里。

林慮即後世的安陽林州,李善道所來的那個時空中,大大有名的紅旗渠就建在這裏。這一帶因挨着太行山,故多山,是山區地帶,境內十之八九的地方,都是山地、丘陵。

王德仁及其部所盤踞的林慮山,便是在此縣。“林慮山”,泛義來講,也不單指一座山,林慮縣的所有山地,都可稱為“林慮山”。也正是因了林慮多山,王德仁才能在此盤踞這麼多年,魏郡的郡兵一直拿他沒辦法,而且他還藉此得以了不斷的發展,直到於今已擁眾數萬之多。

林慮往南,原本還有個縣,名臨淇,但和相縣相同,現也已被楊廣在大業初年的州改郡中被廢掉了,和另外的一個舊縣淇陽縣同被並還林慮。不過臨淇、淇陽的舊縣城都還存在,兩座舊縣城皆處在淇水北岸,臨淇的舊縣城基本對着林慮縣城,其西十幾裡外是淇陽的舊縣城。

……

李善道說道:“是,也不是。”

王君廓不解其意,問道:“將軍,何為‘是也不是’?”

“也罷,乾脆我先與公等說說我就這次攻取魏郡此戰的考慮罷。”李善道起身,到堂中的沙盤邊上,拿起直鞭,點了下洹水南岸的安陽縣城,又點了下安陽縣城東北邊,位在漳水、洹水兩水之間的臨漳縣城,說道,“根據先前遣到魏郡的斥候的打探,魏郡的郡兵主力現主要集中在安陽和臨漳兩縣。也就是說,此回攻魏,這兩個縣,將會是我軍的重點進攻方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魏徵跟着李善道,也來到了沙盤邊上。

他補充地向諸人介紹說道:“魏郡的守御兵馬,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郡兵,一個是各縣的縣兵,再又一個,就是各縣豪強的宗兵、鄉兵等。

“宗兵、鄉兵這塊兒,因王德仁部經常出山,四下擄掠之故,只論總數的話,其數不少,合攏得有上萬了。但彼等散佈在魏郡各縣的各鄉,甚是分散,沒有統一的指揮,因此無須多提。

“縣兵這塊兒,各縣的縣兵兵數基本相當,都在數百到千餘間。郡兵這塊兒,魏郡近期以來,特別是在我軍攻下清河郡后,招募了不少新兵,根據探查,魏郡郡兵總數,現約有七八千眾。這七八千眾的郡兵,多半駐在安陽,餘下之主力,約兩千左右,則便是駐在臨漳。

“駐安陽的郡兵,由魏郡通守親督,又分兩處,主力在安陽城內外,另有別部駐在西邊相縣廢縣的城中;駐臨漳的郡兵的主將名叫李大黃,是魏郡通守帳下的一員勇將,向有驍悍之名。”

張升對魏郡通守、李大黃都很了解,說道:“魏郡通守名叫裴叔仁,小有用兵之能;李大黃這賊廝鳥,確實勇悍,俺早前尚在洹水時,與他交過兩次手,這賊廝臨戰,往往親率精騎突襲,悍不畏死。入他娘的,俺連着兩回都沒能打過他,損兵折將,反是俺的部曲損失不小。”

如上所述,洹水與臨漳接壤,在臨漳的東邊。

張升部之前在洹水活動的時候,他雖然沒有主動地入掠過臨漳,但李大黃卻主動地進攻過他。他所說的他吃過的這兩場敗仗,就都是李大黃主動地進攻的他。——事實上,李大黃打他的次數不止兩次,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得有十來次,他吃虧最大的是這兩次。

想那王德仁擁眾已數萬之多,可居然還沒有佔下魏郡,仍以活動在林慮的山中為主,這其中,固然是有王德仁部的戰力不是很強之故,但此外,卻也有李大黃勇悍、裴叔仁等一干魏郡的守將大都亦非是庸士之故。比之楊善會的善戰,他們不如,可守住城,他們還是能做到的。

李善道點了點頭,與諸人說道:“玄成、張公補充得很好,魏郡目前的守備虛實,以及其主要將校之能,大致即是如此。是以說,這次打魏郡,安陽、臨漳兩縣,又實際上不僅僅只是我軍這次打魏郡的主要進攻方向,並且,這兩個縣,我軍可能還得費些功夫,才能將之攻克。

“那麼,採用什麼樣的進戰方略,我軍才能儘快地將此兩縣攻克,從而得取魏郡全郡呢?我思之再三,最好的對策應當不外乎即是‘分割包圍’。”

劉黑闥等在魏徵隨着李善道到沙盤邊上時,也都已經起身,紛紛來到了沙盤的兩邊。

聞得李善道此語,劉黑闥的視線在安陽、臨漳,還有沙盤上的漳水、洹水這兩條河流上來回巡視,撓着鬍鬚,若有所思地說道:“賢弟,你所謂之‘分割包圍’,你是想以漳、洹兩水?”

“知我者,賢兄也。諸位,我所謂的‘分割’,意即以漳、洹兩水為線,將魏郡分割成三個戰場。漳水以北是一個戰場,此是為北戰場;漳、洹之間是一個戰場,此是為中戰場;洹水以南是一個戰場,此是為南戰場。三個戰場之中,北戰場與中戰場,是策應戰場,起一個牽制、配合的作用;南戰場,也可以說即安陽戰場,則是我軍的主攻戰場。

“‘分割包圍’,雖然是一個詞,但實際上是兩步。第一步,是‘分割’;分割完后,便是第二步,‘包圍’了。這個‘包圍’,指的是什麼呢?指的即是對安陽城的包圍!”

李善道說著,把掂着的直鞭,再一次地落在了安陽縣城的上邊。

趙君德探着頭,朝安陽的位置張了眼,問道:“將軍,對安陽城的包圍,怎麼包圍?”

“把魏郡分割成三個戰場后,三路兵馬同時開進,一路攻成安、取滏陽;一路下洹水、拔臨漳;一路分從汲郡、林慮縣出,拿下安陽東、西兩面的堯城、靈泉。”李善道的直鞭隨着他說出的一個個地名,在成安等縣上依次點過,最終又落在了安陽縣城上邊,他抬起頭,環顧聚在沙盤周圍的諸將,說道,“然後,諸路兵馬齊會安陽城下,對安陽形成包圍,發起總攻!”

劉黑闥拍手笑道:“妙也!賢弟,你的這個‘分割包圍’,上佳好策。不但是把魏郡分成三個戰場,三路推進,使魏郡各縣彼此不能相救,減少了我軍可能會遇到的阻力;且則,還能在三路推進的過程中,安陽的郡兵如敢出援,我軍就可尋機圍城打援!”

“我正此意。賢兄、諸位,我之‘分割包圍’此策,大家以為可用與否?”

劉黑闥說道:“可用!可用!何止是何用,簡直是大大可用!”問道,“賢弟,唯此三路齊進,不知北戰場、中戰場、南戰場,賢弟都是打算調用何部,分別動用多少兵力?”

“這第一路,攻北戰場者。”李善道看向了王君廓,說道,“君廓兄,我剛給你說,‘從北邊包圍魏郡,不是只有打邯鄲這一辦法’,你現在可明白我的意思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君廓佩服地答道:“將軍高明之策,小人拍馬不及。將軍的意思,小人明白了。”

“成安、滏陽三縣,皆鄰邯鄲,君愕兄對此三縣也頗熟悉,則這第一路,攻北戰場的作戰任務,就交給你部負責,何如?”

北、中、南三個戰場,北戰場的作戰任務最輕,成安、滏陽、臨水三縣皆無郡兵駐紮,三個縣都只有本縣縣卒為守。王君廓對此,也是已知,故李善道的這道命令,雖非是如他所願,叫他去打邯鄲,他卻亦無異議,與王君愕、王實謹對了個眼神,便慷慨應道:“將軍放心!成安三縣,小人豁出命去,也入他娘娘的定要為將軍打下!三縣令長的狗頭,獻與將軍!”

“君廓兄,不要動不動的就獻人頭給我。我要恁多的人頭有何用?”李善道笑道,“此勞你部攻成安三縣,我也不要求你攻下此三縣,只有一個要求給你,便是將漳水沿岸看住!只要能把成安三縣的縣兵擋在漳水以北,使他們不能援助中戰場、南戰場,就是你部的大功一件。”

王君廓拍着胸脯說道:“將軍盡請放寬了心吧!三縣的賊縣兵,保證一個都不會放過漳水!”

李善道點了下頭,目光轉向趙君德,說道:“君德兄,南戰場,前期就由你來負責,何如?”

“前期?將軍,甚麼是前期?這話怎講?”

李善道說道:“我剛不是說了么,為達成對安陽的包圍之目的,安陽東、西兩面的堯城、靈泉需要先行攻下。這兩戰,即是南戰場的前期作戰。靈泉不用兄攻,我打算勞王德仁部攻之;兄如願肯,攻堯城此戰,便辛苦賢兄率兄營負責,賢兄可願領受此任?”

趙君德笑道:“將軍令下,怎敢不遵?堯城,就交給俺了!必為將軍攻取。”

“君德兄,堯城鄰安陽,攻堯城的時候,安陽可能會遣派援兵。兄萬萬不可大意。”

趙君德笑道:“俺伏兵一部,設在安陽到堯城的必經之地就是。安陽若來援,就打他狗日的!”

“安陽郡兵不為少,兄營四千部曲,攻城之餘,另可用作伏兵的,為數不會太多。只設伏兵,恐尚不足完全之計。君德兄,我有一個解決此憂的辦法與你。”

趙君德忙道:“將軍之策,自是高明,敢請將軍教之。”

“兄可與王德仁部約定攻城的時間,你兩部同時向堯城、靈泉發起圍攻。兩城告急,則即便安陽再出援兵,單獨支援堯城的這一路援兵,其數也必然就會少了,兄以伏兵則即足可應之。”

趙君德大喜,說道:“將軍之策,果然高明!好!俺就聽將軍的,到時先與王德仁約好。”

李善道的直鞭點向了洹水、臨漳,講出了他計劃中的第三路兵馬的安置,說道:“此攻魏郡,我決定動用八營步騎之兵力。步卒左右八營,各留一營駐守魏州,文相賢兄,貝州新定,你與你營不必參與此戰,仍留駐貝州,其餘五營與中軍兩營皆出戰;騎兵方面,達奚將軍,你營騎兵也暫留駐在魏州,蕭兄,你營騎兵從戰。除去君德兄一營攻堯城外,凡出戰之各步營,及蕭兄所領之騎營,由我親率,攻三個戰場中的中戰場!也即洹水、臨漳兩縣。”

李文相先應了聲諾,繼而詫異說道:“賢弟,以七營步卒、一營騎兵之力,攻此兩縣?你剛不是說,南戰場才是這次攻魏郡的主攻戰場么?”

“主攻戰場指的是此戰最後的圍攻安陽此戰。但在此之前,中戰場當需迅速拿下!”

劉黑闥深以為然,說道:“不錯,中戰場是三個戰場的腰桿,只要中戰場迅速拿下,一則,北戰場的郡北三縣,就不足為慮;二則,安陽便亦就成了瓮中之鱉。”

張升恭恭敬敬地向著劉黑闥行個禮,說道:“劉將軍,竊以為,還有個第三。即李大黃和駐在臨漳的兩千郡兵。如果能以雷霆之勢,將李大黃及此兩千魏郡郡兵,一舉殲滅在臨漳,對安陽郡兵的士氣肯定能造成不小的打擊,這對之後的圍攻安陽,亦將會十分有利。”

“對,正是此理!”

李善道丟下直鞭,環顧問道:“此即我構想的‘分割包圍’,三路並進之此攻魏郡之方略。公等都是什麼意見?反對,或者補充,暢所欲言,都說說看。”

卻是諸人討論了會兒,沒人反對,皆是贊成。

就一些細節,有人提了點建議。

凡可用者,李善道盡數採用。

當日,給王德仁的去信寫就,遣人送出。

……

四五天後,王德仁的回書來到。

他婉拒了李善道邀他來貴鄉一見的邀請,但對李善道三路攻魏郡的方略表示同意。

李善道就又去信與他,再把三路魏的具體方案,並及王德仁負責的方面,與他說了一說。來回書信,浪費了十來天的時日,雙方約下了攻魏郡的日期。

時已到八月底。

這日,李善道點起兵馬,三路並進,打響了攻魏郡此戰。

北戰場、南戰場兩個戰場,且毋庸多言,中路戰場,第一戰是洹水縣城!

而李善道所親率的主力三萬步騎,方出武陽郡地界,尚未開至到洹水城下。

魏郡北,武安郡邯鄲城中,一士急赴縣寺,求謁邯鄲縣令。「11.1.

一大章,為不影響大家閱讀,不分兩章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分三路略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