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合理冒險
朱棣也對盧循的邏輯也非常不認同。
“追求無風險的勝利,完全是異想天開。”他這麼說道,一邊的朱高熾也好,朱瞻基也罷,對於朱棣的說法都是連連點頭。
——這可不是他們為了附和爹/爺爺,而是因為這就是大實話,就是真理啊!
打仗這種事情,怎麼可能追求沒有風險的過程?怎麼可能一定要等到一個沒有風險、十成把握、萬事俱備的時候?
要打仗,很多時候就是要賭一個結果,以及拼一個戰爭過程中的隨機應變。
不說別的,就說戰爭雙方交戰,如果你把控住了己方的兵力數量、掌握了敵軍的兵力數量——並且有把握敵軍絕對不會出現增援;掌握了敵軍的作戰策略,確定他們只會選擇某一個戰術,並隨之制定出了己方的戰術計劃;確定了敵軍主帥在作戰過程中會做出的應對、確定他們不會出現任何其他的反應而只會按照計劃來……
這看起來,貌似是萬無一失了吧。
但是,除了這些敵軍的情報、動向、人員之外,你還需要保證己方的隊伍中不會出現任何出乎意料的事情。
比如,突然伙食上出現了問題,士卒們出現了腸胃不適,戰鬥力下滑;比如,軍中出現了某些疾病的感染和傳播,導致士卒們戰鬥力下滑,甚至於要更改作戰計劃;比如,軍中突然出現了不可控的突發性事件導致戰鬥力下滑……
當然,這些還是在軍中的,在戰前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的。
只要把控好糧草,控制好伙食,同時注意衛生、防疫、保暖等等,就可以避開大部分的疾病感染。
但是,還有一些在戰爭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比如,在發起衝鋒前進的時候,突然有幾個士卒腳底打滑,然後摔倒,隨後絆倒了接下來的一大堆人,導致己方大軍陷入了混亂之中,而且這個混亂還有可能擴大、可能被敵軍注意到然後利用起來,反過來讓己方陷入不利;
比如,在作戰過程中,士卒的作戰水平莫名其妙沒有發揮完全,比平日裏低了一截,導致沒能勝過敵軍,也沒能讓戰術計劃正常進行;
比如,在作戰過程中,某個非常重要的將領突然猝死,導致軍心大亂……
等等等等。
不要笑,雖然這都是非常非常低的概率的事情,但又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
腳滑摔倒帶累後面一大群人這種事情,日常生活中又不是沒有發生過,那在戰場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萬一,這些個士卒就是那會兒走了個神,或者腿軟了一下呢?
而士卒的作戰水平沒有完全發揮這種事情,就更加常見了——既然能夠出現超常發揮,例如背水一戰的巨大力量,那自然也有可能出現水平降低的情況;
至於說重要將領突然猝死,這當然也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可能,這些可能發生的概率並不高,但一旦發生,就有可能影響整個戰局。
這難道不是風險嗎?
以上種種,都還是人方面的因素。
但戰爭,除了人,還有天時地利——特別是天時。
就比如徐道覆和何無忌的交戰,在作戰過程中,西風驟起,把剛剛換上小船的何無忌給吹了個七葷八素,還把剩餘的東晉朝廷方面的大船也吹得四處搖晃。
這是人能夠控制的嗎?
如果沒有這一陣突如其來的大風,雖然何無忌的小船不一定能夠發揮他想要的作用——突進到徐道覆的大軍陣前、完成前期衝鋒,但是也不至於被吹到東岸、吹得頭昏腦漲,迅速戰敗。
除了風之外,還有雨。
如果突然天降暴雨,那麼到底對哪一方有利,對哪一方有害?
天象有很多,都並非人力所能控制。
而這些,同樣是極大的風險啊!
盧循想要追求沒有什麼風險,想要追求十成把握,並且覺得徐道覆的直衝新亭的方法是錯誤的——他自己的想法才是大大的錯誤!
“如果朕當年也是這麼個想法,如今恐怕墳頭上的草都不知道有多高了。”朱棣哼笑,並不忌諱自己當年的登基歷程。
而他自己的整個經歷,也恰恰是最好的證明。
打仗,當然不能說是覺得毫無把握就跑過去打;但是,如果想要追求十成、九成之類的把握,那也同樣是笑話。
他當年決意起兵的時候,雖然知道自己手頭有些兵力、有些人脈、能夠控制一些地方、了解附近的地形和將領、對朱允炆此人的性格也有些了解……
但是,到底是處於一個大體上不利的形勢的。
當時他手中的把握,可絕對沒有什麼八九成!
他要是追求什麼穩穩噹噹,那真的是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除了他這種起兵的情況,普通將領領兵作戰的時候,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戰場上,有幾個對手會跟你打什麼“堂堂之陣”?你要是循規蹈矩、謹小慎微,最大的可能不是獲得勝利,而是被敵人消滅。
“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這句話說的是出奇制勝,但是想要達成“奇”,可同樣少不了“險”;“凡兵之動,知……而後可以動於險”,主將知道了敵人的情況后,就可以合理地去冒險。
再者,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為了讓將領能夠更好地把控抓住戰爭的時機;而戰爭的時機,其實很多時候就是稍稍地冒一下險。
——誰在決定某個戰術、決定發動進攻的時候,能夠說自己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一定能夠獲得完全的勝利?
左不過是得失衡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