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雙方準備
【下了決定之後,劉裕親自駐紮在石頭城,廣招士卒,修築防禦設施,並且採納虞丘進的建議,砍伐了大量樹木,全部做成柵欄,將石頭城和秦淮河口周圍全部包裹住。】
【有人建議將兵力分散開來,分兵扼守各大險要之處,劉裕沒有同意這個建議。】
【他表示,如今是敵眾我寡,一旦分兵,很可能不僅起不到扼守險要的效果,反而將如今朝廷兵力不足的情況暴露出來;而分兵扼守的話,一旦一個地方失守,就很容易動搖大軍的士氣,引發連鎖反應。】
【所以,倒不如將兵力集結在一處,集中力量防守一個方向,也能夠讓盧循和徐道覆等無法搞明白朝廷現在究竟有多少兵力。】
【同時,劉裕對己方和敵軍的情況進行了個一個綜合判斷。】
【他覺得,如果盧循選擇發動急攻,也就是直接對建康南面的軍事要地——新亭發動進攻,那麼敵我之間勝負難分;如果盧循磨磨蹭蹭,退到蔡洲(江蘇江寧)西岸,那麼己方的勝利就堪稱手到擒來。】
【所以,關鍵就在於盧循將會選擇的戰術。】
【而盧循又是個什麼性格呢?他會願意冒着風險直衝新亭嗎?】
“盧循當然不是這種敢於冒險的人,能這麼做的,只有徐道覆。”劉秀搖頭。
但是,隊伍之中最終做決定的終究是盧循而非徐道覆,所以,這一戰,盧循和徐道覆方面敗局已定。
當然,盧循不僅不敢冒險,還缺少決斷力。
他如果真的不願意冒險,那倒不如當時堅持他自己的“低風險”“萬全之策”想法,佔領兩州之地,隔着長江與東晉朝廷划江而治、分庭抗禮;
如果他聽從了徐道覆這麼一個時時刻刻敢於衝殺、敢於搏那個微小機會的人的建議,那就應該這一路都走這個風格,一路搏殺,敢於冒險,敢於賭博,而不是到頭來又開始追求什麼“萬全之策”“毫無風險”。
這簡直就是牛頭接上了馬嘴,根本不搭,也根本不能放到一起;如果強行拼接到一起的話,那最終得到的結果一定是失敗。
【五月十四,盧循和徐道覆的大軍抵達秦淮河口。】
【到達后,徐道覆當即表示,應該立刻登陸,與劉裕決戰——向新亭進軍!】
【進軍新亭侯,前往白石(江蘇南京),然後直接把戰船全部燒掉,登陸作戰,分兵對劉裕展開進攻。】
【這個想法,正是劉裕判斷之中“勝負敵我難分”的第一種,但是盧循不這麼覺得。】
【盧循有智謀,但是少決斷,且絕不願意冒險。】
【因此,他表示,如今我們這邊的大軍還沒有全數抵達,而東晉朝廷那邊,孟昶不過聽見了點風聲就被嚇得自殺,由此來看,東晉朝廷的軍隊應當會在幾天之內就自行潰散。】
【這樣一來,決定勝負也只需要一個早晨而已,何必冒着損失士卒的風險,去冒這個險呢?不如按兵不動,等着看東晉朝廷那邊有什麼動向。】
【順便,盧循還表示了對徐道覆想法的批評:“一直依靠僥倖在戰場上投機取巧,可不是什麼一定能夠戰勝敵人的方法。”】
【徐道覆無法,到底盧循才是主帥,盧循真的決定了的事情他也不能更改,再者,現在內亂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最終,徐道覆嘆息道:“我最終必定會被盧公所誤,追求的事業一定無法成功。如果我能夠有幸被一位英雄所驅馳,那天下早就平定了!”】
【盧循沒有直取新亭,而是退到了蔡洲。】
【劉裕抓緊機會,又修治了越城(江蘇江寧),並且緊急建立了查浦、葯園、廷尉三個堡壘,分派將領屯兵駐守;同時,又讓寧朔將軍索邈,讓他帶着歸降東晉的南燕鮮卑具裝虎班鐵騎,共計千餘人,從淮北趕到了新亭。】
【劉裕這邊的準備差不多完成了,而盧循那邊,也終於開始進攻了。】
李世民對徐道覆的嘆息不置可否,徐道覆此人確實有些才智,也有決斷和膽魄,能夠在東晉攪風攪雨就已經證實了他的能力。
但是此人究竟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將領,安安生生地待在某個英雄的麾下,並且在後來天下平定之後、老老實實地鎮守或者治理一方……那可難說。
而且,徐道覆的水平究竟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的展示——真正的平定天下,要面對的可不是東晉朝中的這批無能之輩,而是要南征北戰,向外擴張的。
但是,對於盧循的想法,李世民就是徹徹底底地嗤之以鼻了。
“什麼叫‘依靠僥倖在戰場上投機取巧’?說這話才是僥倖吧。”他冷笑出聲,完全不掩飾自己的鄙夷,“盧循一心想要求一個萬全之法,找一個低風險少損耗的方案,為此磨磨蹭蹭,他這種領兵風格,之前能夠獲勝才是真的僥倖!”
徐道覆的問題不少,但是在這一點上,他確實是要比盧循好許多的。
至少,他敢於衝殺,敢於賭一把,不畏懼風險,也能夠抓住時機——盧循嘛,別的不說,貽誤戰機那可是毫無疑問的。
他這麼磨磨蹭蹭,等着東晉朝中的反應,等着大軍全數集結,最終能不能有什麼效果先不說,給了劉裕一個大好機會倒是真的。
有了盧循在這裏磨蹭,劉裕就可以相對從容地構築防禦工事,能夠將防守措施佈置得更加完善,也能夠想到更多的應戰之法——這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碰到的好時間。
就像是劉裕自己判斷的那樣,如果盧循大軍一來就直衝新亭,一點也不拖延,那麼劉裕這邊也就必須得迎戰,到時候,他這邊準備不夠充足,另一方士氣又很高,二者之間孰勝孰敗可就真的難分了。
這也符合徐道覆要求盧循直接東進的邏輯。
偏偏盧循自己扔掉了這最後的機會。
不僅扔掉了,還說這種做法是什麼憑藉僥倖在戰場上投機取巧——呵!
對於打仗,李世民可以很肯定地、完全不留什麼餘地地表示:如果打仗不敢冒風險,那就根本不能獲勝。換言之,打仗,必須要敢於冒險!
當然,不是說那種沒頭沒腦地胡亂冒險,而是經過評估之後,該冒的險就必須冒。
世上哪來的什麼十成把握、毫無風險的事情?
日常都很少見,戰爭就更不可能。
戰場上,到處都是風險。
-----------
打仗怎麼可能沒有風險?比如當年我們的那一位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