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楚國勢力

第十二章 楚國勢力

好半晌,等嬴政品出華陽太后話中的意思后明白,華陽太后今天之所以會對他和盤托出,目的就是在試探自己到底是不是可造之才。很明顯,一旦他接受了華陽太后拋出來的橄欖枝,那麼他就要承擔起保全這股勢力的責任,而不是用完就丟,把他們做為棄子。倘若不能,憑着華陽太后在秦國經營三十多年的底蘊,換掉他這個秦王就是易如反掌的事。今日一番訓話既是敲打,也是示好。這老太婆能夠穩居後宮三十多年,還真是不簡單吶!

想通這一點,嬴政說道:“祖母,孫兒已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孫兒能夠登上秦王之位,離不開祖母的全力支持。祖母若有吩咐,但說無妨,孫兒一定照辦。”

華陽太后又笑了,高興的點點頭說道:

“政兒,你很好!哀家沒有看錯人。你初登大位,想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沒錯,但你太心急了,並沒有做到滴水不漏,才讓哀家發現了蛛絲馬跡。也罷,既然是你親手打造的班底,那就留下來吧!不過這些人不能在我大秦內部活動,更不能威脅到我大秦朝官的安全,你明白嗎?”

“可是...”

華陽太后搖搖頭。“你以為憑藉著一幫刺客,就能夠讓滿朝的文武對你俯首帖耳?要知道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當年周王室看輕我楚國,視楚國為外化蠻夷之地,罵我們不守人倫,不知禮儀。各諸侯國有樣學樣,對我楚國百般羞辱,並拒絕與我楚國通婚,貿易。我楚國君臣受此奇恥大辱並未自輕自賤,經過數代國君的發展逐漸強大起來,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本以為如此會改變周王室對我楚國的看法,可沒想到腐朽的周朝依然不把我楚國放在眼裏。政兒,換了你是我楚國國君,你會對周王室心悅誠服嗎?”

嬴政啞然,沒想到華陽太后對周朝的怨念如此之深。“不服周”這三個字恐怕已經深入到所有楚人的骨子裏吧!

華陽太后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繼續說道:“想讓天下歸心,靠的是德行。政兒,既然你的目標是平定天下,那就不能一味的依仗武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何讓百官服你,這對你來說是一個考驗。我大秦有今日穩定之局面,得益於我大秦優秀的政治制度,不是你殺幾個人就可以改變得了的。”

嬴政聽到這裏終於心悅誠服,於是跪下說道:“孫兒謝祖母提點,祖母金玉良言,孫兒銘記在心,定不負祖母的教誨!”

華陽太后見嬴政如此表態,總算是放下心來。見前期鋪墊的差不多了,於是話鋒一轉說道:

“前朝之事不可操之過急,當徐徐圖之。哀家雖然老了,但還是能使喚得動幾個人的。政兒,先起來吧!”

“來了。”嬴政心中一緊。

“你是否在懷疑趙大人全家被殺和昌平君遇刺一案有關?”

“回祖母,確實如此。”

華陽太后冷笑一聲。“恐怕你還不知道楚國如今的形式吧。你叔父昌平君,是當今楚王熊元在秦國做人質時和你姑奶奶昌平公主生下的兒子。當年楚頃襄王逝世,熊元靠着楚國大夫春申君的幫助才得以逃回楚國繼位。由於黃歇有從龍之功,所以楚王對他無比信任,甚至就連楚國的秘密諜報組織烏木崖都交給黃歇統領。”

嬴政一震,望着華陽太后道:“祖母,難道說刺殺昌平君是黃歇的意思?他何故如此?”

華陽太后沉吟片刻,回答道:“因為楚王年事已高,不得不為身後事打算。當年熊元回到楚國后,黃歇就將王后李氏獻與楚王並生下公子熊悍。為了能讓熊悍當上太子,黃歇當然要將能威脅到太子之位的因素通通剷除。”

果然,如果不涉及到這潑天的富貴,黃歇斷然不敢行此下策。

聽到這裏嬴政疑惑道:“孫兒不解,即使要剷除威脅,那為何又要屠殺趙大人滿門?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華陽太后似笑非笑道:“你錯了政兒,屠殺趙大人滿門的並非黃歇,而是哀家。”

嬴政大吃一驚,望着華陽太后的眼神里充滿了驚懼。

“你是不是在疑惑,跟了哀家這麼多年的趙長鵬到底犯了什麼過錯?哀家毫不留情的說殺就殺?”

嬴政連忙低頭,不敢出聲。

“雖說哀家老了,身邊人起了別的心思也情有可原,哀家就算再不滿也不會趕盡殺絕。之所以下此狠手,那是因為趙長鵬從頭到尾就是黃歇的人。”

“祖母,您...”嬴政失聲驚呼。

“你是不是想問,哀家是如何知道的?要不是這一次黃歇狗急跳牆,動用烏木崖的人刺殺昌平君,哀家還被他蒙在鼓裏呢。”

“我秦國的戶籍制度你也知道,如果不是長年累月的準備,烏木崖的人想混入咸陽根本辦不到。黃歇處心積慮,利用趙長鵬將烏木崖的人安插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哀家又豈能容他?”

原來如此,難怪楚王前腳剛有立儲的心思,後腳昌平君就遭到攻擊。華陽太後為了避免再被黃歇算計,於是當機立斷剷除掉這個眼線,不過這樣一來也就徹底和楚國撕破臉了。

見華陽太后已把話說透,嬴政便道:“那祖母,您的意思是讓昌平君回楚國繼位嗎?”

華陽太后笑了笑,反問道:“政兒,你覺得昌平君回楚國繼位,對我秦國是利還是弊呢?”

嬴政想了想,道:“應該是利大於弊吧!昌平君回國繼位,我秦國出力甚多。合縱抗秦,楚國就不會那麼積極了。而我秦國正好可以對其他戰國實施打擊,削弱他們的實力。待時機成熟之後就可以東出函谷關,一統天下。不過...”

“不過當你出兵滅楚時,難免會失了道義,即使攻滅楚國也不會讓楚人歸心,日後此起彼伏的叛亂對我秦國來說,也是相當頭痛。”華陽太后適時說道。

“那祖母的意思是...”

“昌平君不能回楚國,至少現在不能。黃歇在楚國的勢力太大,送他回楚國相當於羊入虎口,恐怕他是沒有機會活着繼位楚王的,此其一。”

“政兒,若統一天下由你來完成,那麼你身邊就必須要有信得過的人才行。而熊啟,是目前最適合的人選。他雖為楚國宗室,但出生在秦國,這一點不會遭到宗正的反對。若有朝一日攻滅楚國,你可將熊啟派往楚地駐守,由他收攏人心,安撫楚地。這樣的話,我們的統治成本才會降到最低,此其二。”

嬴政點點頭,道:“孫兒明白了,敢問祖母,接下來需要孫兒做什麼?”

見嬴政還是不解,華陽太後繼續說道:“既然不能放昌平君回楚國,那麼就必須要有一個不放他的理由。政兒,你說是不是呢?”

嬴政這才恍然大悟,對華陽太后道:“若昌平君為我秦國丞相,那就有足夠的理由不讓昌平君回國了。”

華陽太后失笑道:“丞相?恐怕呂不韋那一關不是那麼好過吧!政兒,昌平君的事你不用操心,哀家自有安排。哀家今日叫你過來就是想確認一件事,聽說你把趙長鵬的兒子帶回了咸陽宮,可有此事?”

華陽太后的話猶如石破天驚一般在嬴政耳邊響起。他急忙說道:“祖母,您的意思是讓孫兒斬草除根?”

華陽太后不答,反問道:“如果換了你是哀家,你會怎麼做呢?”

......

當嬴政回到咸陽宮時太陽已經落山了,簡單用過晚膳后,嬴政一個人回到寢宮,陷入到長期的思考之中。

看來自己還是把一切都想的太簡單了,以為只要掌握了的軍隊就能夠憑藉武力號令朝臣一呼百應,沒想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在華陽太后的眼裏形同透明。好在華陽太后並沒有為難自己,還主動向自己示好。不過要得到華陽太后這一派的支持,那就要做一件讓她滿意的事才行。聽她話里話外的意思,趙高何去何從她並不放在心上,只是想通過這件事考驗一下自己罷了。

想到這裏,嬴政心中已有了主意。

“來人。”

“大王,有何吩咐?”

“阿房姑娘現在何處?”

......

甘泉宮。

“政哥哥,你怎麼來啦?我在咸陽宮等了你很久都沒見你回來,於是就自己回宮了。你去哪裏了呀?”

“房兒,我今天下朝後去了趟紫壽宮,耽誤了不少時間。等我回去后才知道你已經回宮了,於是就趕了過來。”

“紫壽宮?華陽太后她老人家說了些什麼?是不是和趙大人行刺案有關?”

嬴政點點頭,將華陽太后對他說的話簡單的複述了一遍。末了對阿房說道:“房兒,你覺得華陽太后是讓我殺了趙高嗎?為什麼我感覺不到她老人家的殺心?”

當阿房知道華陽太后對他們的行動瞭若指掌后也非常驚訝,不過當嬴政說完,她也慢慢冷靜了下來了。想了想說道:“政哥哥,既然華陽太后並沒有明說如何處置趙高,估計她的意思是讓你自己做決定,這關係到她未來對你支持的力度。”

嬴政點點頭。

阿房繼續說道:“其實趙高的生死並不重要。倘若你殺了他,就相當於給華陽太后交了一份投名狀,成為了華陽一派的自己人。日後你親政,華陽一派將會分得最大的利益。不過這樣一來,楚國勢力就會尾大不掉了。待她老人家百年之後,很難說你不會對這一派的勢力大肆屠戮。所以她也很糾結,既想保存楚國勢力,又不希望這股勢力失控。所以把這個麻煩拋給你,看你如何處置。”

“哎...”嬴政無奈的嘆了口氣,他又何嘗不知?當華陽太后拋出宣太后的例子他就明白,如果殺掉趙高完全倒向楚國勢力,自己順利親政將不會有任何問題。不過這樣一來自己這個秦王也就要受到楚國勢力的掣肘,甚至為了方便控制自己,華陽太后必將讓自己迎娶楚國宗室之女以穩固這種關係,這是他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接受的。但倘若不殺掉趙高呢?

見嬴政沉默,阿房輕輕的摟着嬴政說道:“政哥哥,如果你不願倒向華陽一派,我想華陽太后也並不會把你怎麼樣。我也是女人,我知道女人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太后雖然老而彌堅,但並不貪戀權力,她只是不捨得跟她這麼多年的人最終落的個不好的下場罷了。華陽太后真正關心的是想看你有沒有一種擔當,如果你不殺趙高,恰好證明你不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即使華陽太后不會全力支持你,但也絕不會與你作對。只要你未來能在秦國保留一定的楚國勢力,不對他們斬盡殺絕,那華陽太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聽到這裏嬴政總算是想通了,拉着阿房的手高興地說道:“房兒,你還真是我的賢內助啊!如果不是你點醒我,我還真猜不懂華陽太后是什麼意思。我明白了,知道該怎麼做了。”

“政哥哥,你心地善良,房兒知道你肯定不會去殺一個無辜的孩子的。不過這樣一來,你親政恐怕就不會那麼順利了。”

“房兒,不用擔心。今日雖然被華陽太后敲打了一番,但也讓我知道了一件事。想要親政,就要拉攏一切可拉攏的勢力。我大秦不僅有外戚,還有宗室。只要能得到宗室的支持,我也不在是孤軍奮戰了!”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秦帝國之平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秦帝國之平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 楚國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