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古天真蘊妙篇

第2章 上古天真蘊妙篇

《七律·贊上古天真論》

上古天真蘊妙篇,養生至理蘊其間。

順天應地陰陽法,術數調和養氣全。

飲食有節遵道紀,起居常律自安然。

不妄作勞身心健,智慧光芒萬古傳。

詮釋:

《上古天真論》是一篇充滿智慧的經典篇章。

它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展現了上古之人遵循自然之道、保養精氣神的生動場景。“順天應地陰陽法”,體現了對天地規律的敬畏與順應;“術數調和養氣全”,強調了通過各種方法來調和身心,涵養精氣;“飲食有節遵道紀”,指出了合理飲食的重要性;“起居常律自安然”,描繪了規律生活帶來的寧靜與安穩;“不妄作勞身心健”,告誡人們不要過度消耗,保持身心的健康。

這一論篇所蘊含的智慧,如璀璨星辰,穿越時空,照亮了人們追求健康與和諧的道路,其價值將永遠流傳。

一、《探尋〈上古天真論篇〉養生奧秘:跨越時空的智慧傳承》

《上古天真論篇》猶如一座蘊藏着無盡養生智慧的寶庫,向我們揭示了上古之人保持健康與長壽的秘訣。深入剖析其中的內涵,我們彷彿穿越時空,與上古先輩們進行一場關於養生的深刻對話。

文中所強調的上古之人遵循的養生之道,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在健康之路上前行的方向。順應自然規律是養生的核心原則之一,上古之人深知大自然的運行之道,他們順應四季的更迭、晝夜的交替,與天地和諧共處。他們明白,只有與自然相融合,才能更好地汲取天地之精華,保持身心的平衡與健康。

保養精神元氣則是另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上古之人注重內心的寧靜與平和,他們不為外界的紛擾所動,保持着恬淡虛無的心態。這種對精神層面的呵護,使得他們的元氣得以充盈,生命力得以旺盛。在當今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更應借鑒上古之人的智慧,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培養內心的寧靜,以維護精神的健康。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一系統的養生原則,是上古時期人們養生實踐的結晶。法於陰陽,意味着要遵循陰陽的變化規律,根據不同的季節、時辰來調整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和於術數,則是指運用各種養生方法和技巧,如氣功、導引等,來調和身體的氣血運行,增強體質。食飲有節強調了合理飲食的重要性,上古之人懂得適度攝入食物和飲品,避免過度貪食或偏食,以保持身體的營養均衡。起居有常提醒我們要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休息,讓身體得到充分的恢復和調整。不妄作勞則是告誡我們不要過度勞累,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過度消耗精力。

這一系統的養生原則不僅是上古時期人們保持健康與長壽的基石,更是後世養生理念的重要指引。它具有深遠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養生原則不斷被傳承和發展,成為了中華民族養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影響了古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現代人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面臨著諸多健康挑戰,如環境污染、生活壓力增大、不良生活習慣等。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着我們的健康。而《上古天真論篇》中所闡述的養生原則,為我們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有效途徑。我們可以通過遵循陰陽規律,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身心的平衡與和諧;通過注重飲食健康,選擇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避免過度飲食和不良飲食習慣;通過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通過適度運動,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通過調節心態,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減少精神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同時,我們還可以從《上古天真論篇》中汲取更多的養生智慧。比如,上古之人注重呼吸的調節,通過深呼吸、吐納等方法來調節身體的氣血運行,增強心肺功能。他們還注重情志的調養,通過音樂、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來陶冶情操,緩解壓力。這些養生方法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我們可以結合現代科學知識,加以創新和發展,使其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健康生活。

深入剖析《上古天真論篇》,我們還能發現其中蘊含的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上古之人明白生命的寶貴和脆弱,他們以一種虔誠的態度對待養生,將其視為一種神聖的使命。這種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和傳承。在當今社會,我們更應珍惜生命,關愛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以積極的態度去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

此外,《上古天真論篇》的養生理念也與現代醫學的一些觀點相契合。現代醫學強調預防為主,注重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健康的影響。而《上古天真論篇》中所倡導的養生原則,正是一種積極的預防措施。通過遵循這些原則,我們可以降低患病風險,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

總之,《上古天真論篇》所揭示的養生奧秘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養生理念和方法,讓我們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有了明確的方向和指引。我們應當深入研究和傳承這些養生智慧,將其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社會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讓我們以《上古天真論篇》為鑒,秉持養生之道,追求健康與長壽,在生命的旅程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二、《上古天真論》出自《黃帝內經·素問》,是一篇具有重要意義的中醫經典文獻。以下是對其的詳細解析:

(一)主要內容:

對比古今之人的養生差異:開篇黃帝詢問岐伯,上古之人能活到百歲且動作不衰,而現在的人年過半百就動作衰頹,是時代不同還是人違背了養生之道。岐伯指出,上古之人懂得養生,能效法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所以能形神俱備,盡享天年;今時之人則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等,不注重養生,導致早衰。

人體生長發育與腎氣的關係:文中詳細闡述了男女不同年齡段的生理變化特點。女子以七歲為一個階段,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能生育;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形壞而無子。男子以八歲為一個階段,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強調了腎氣在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養生境界的人:列舉了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等不同養生境界的人。真人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壽敝天地;至人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遊行天地之間;聖人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形體不敝,精神不散;賢人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合同於道。

(二)核心思想:

順應自然:強調人要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如“法於陰陽”,按照四季的更替來調整生活起居和飲食等。春季應“夜卧早起,廣步於庭”,夏季“夜卧早起,無厭於日”,秋季“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保養精氣神: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的根本,要注重保養。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倡導保持內心的平靜,減少慾望和精神的消耗,使真氣充盈,精神內守。

節制有度:在飲食、起居、勞作、房事等方面都強調要節制。飲食要有節制,不能暴飲暴食;起居要有規律,不能作息混亂;勞作要勞逸結合,不能過度勞累;房事要注意“持滿”,不能過度消耗精氣。

(三)意義和價值:

理論基礎:為中醫養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提出的養生原則和方法對後世中醫養生理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醫養生的重要指導思想。

健康理念:倡導的順應自然、保養精氣神、節制有度等健康理念,不僅在古代對人們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人們預防疾病、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具有積極的啟示。

文化傳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醫學理論的緊密結合,對於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

三、《上古天真論篇第一》是《黃帝內經素問》的開篇之作,其內容主要論述了上古之人的養生之道。以下是用哲學思維對該篇的深度解析:

(一)順應自然:

哲學觀點:道家思想強調順應自然,認為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遵循自然的規律。

原文體現:“法於陰陽”,即遵循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上古之人懂得根據四季的變化來調整生活起居和精神狀態,以適應自然的節奏。

深度解析:順應自然是養生的基本原則。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應該尊重自然的規律,避免過度干預和破壞自然環境。只有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獲得健康和長壽。

順應自然:用周易哲學深度解析<上古天真論>中的養生智慧:

在古老的周易哲學中,“順應自然”是一個核心的理念,它貫穿了人類對宇宙、生命和世界的認知與理解。而在《上古天真論》中,這一哲學觀點也得到了深刻的體現,為我們揭示了養生的真諦。

道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道家認為,自然是一個宏大而有序的體系,其中的一切都遵循着特定的規律運行。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應當順應這些自然規律,而不是與之對抗。這種順應自然的觀念,並非是一種消極的服從,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珍視。

在《上古天真論》中,“法於陰陽”這一表述,簡潔而深刻地指出了順應自然的具體方式。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對基本概念,代表着宇宙間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兩種力量。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如晝夜的交替、四季的輪迴,都有着其內在的規律和節奏。上古之人明白,只有順應這些陰陽變化,才能使自己的生活與自然相協調,從而保持身心的健康與平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上古之人根據四季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生活起居和精神狀態,這是一種對自然規律的敏銳感知和巧妙運用。春天,萬物復蘇,陽氣漸生,他們會“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感受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夏天,陽光熾熱,他們會“夜卧早起,無厭於日”,盡情享受夏日的熱烈與奔放;秋天,天氣漸涼,陰氣漸盛,他們會“早卧早起,與雞俱興”,順應秋意的寧靜與內斂;冬天,大地冰封,他們會“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在冬日的靜謐中修養身心。這種順應四季變化的生活方式,使他們能夠與自然的節奏同步,從而獲得最佳的養生效果。

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順應自然也是一種對宇宙秩序的遵循。宇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其中的一切都有着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人類作為這個系統中的一部分,應當尊重和順應這種秩序,而不是試圖去打破或改變它。當我們順應自然時,我們就是在與宇宙的整體和諧共處,從而能夠獲得宇宙的支持和滋養。

順應自然並不意味着我們要完全放棄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相反,它要求我們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自然、學習自然,來更好地理解自然的規律和奧秘,從而找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佳方式。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自然的力量和資源,為自己的生活和發展服務。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因為忙碌的生活和各種壓力而忽視了對自然的順應。我們過度追求物質的享受和成就,而忽略了自然環境的破壞和自身健康的損害。我們熬夜、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這些行為都與自然的規律背道而馳,最終導致我們身心俱疲、疾病纏身。因此,重新審視和回歸順應自然的養生理念,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應該尊重自然的規律,避免過度干預和破壞自然環境。只有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獲得健康和長壽。當我們過度開發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時,我們實際上是在破壞自己的生存基礎。大自然有着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但這種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繼續對自然進行無度的索取和破壞,最終將會導致自然環境的崩潰,從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同時,順應自然也要求我們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寧靜。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內心產生波動和不安。然而,只有當我們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些挑戰時,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順應自然。當我們內心充滿焦慮和煩躁時,我們就會失去對自然規律的感知和把握,從而陷入一種混亂和無序的狀態。

順應自然是養生的基本原則,也是周易哲學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它不僅關乎我們的身體健康,更關乎我們的精神成長和生命意義。當我們真正理解和踐行順應自然的理念時,我們就能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寧靜與和諧,從而擁有一個健康、幸福和有意義的人生。

在《上古天真論》中,順應自然的理念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它讓我們明白,養生不僅僅是關注身體的健康,更是要關注心靈的成長和精神的提升。只有當我們在身體、心靈和精神三個層面都做到順應自然時,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全面的健康和幸福。讓我們以《上古天真論》為指引,重新審視和回歸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在自然的懷抱中找到生命的真諦和歸宿。

總之,順應自然是一種深刻而智慧的哲學觀念,它貫穿於《上古天真論》的始終,也貫穿於周易哲學的始終。通過深入理解和踐行順應自然的理念,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質和意義,從而找到一條通往健康、長壽和幸福的道路。讓我們在順應自然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二)保養精氣:

哲學觀點:精氣是生命的基礎,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原文體現:“和於術數”,通過適當的養生方法來調和氣血、保持精氣的充沛。

深度解析:保養精氣是養生的核心。人們應該通過合理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良好的睡眠等方式來調養身體,減少精氣的損耗,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以周易哲學探究保養精氣的奧秘:

在古老的周易哲學中,精氣被視為生命的本源和核心,它承載着生命的活力與能量。而在《上古天真論》中,“和於術數”這一表述則為我們揭示了保養精氣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這一哲學觀點和原文體現的深入解析,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保養精氣的深層意義與方法。

精氣,作為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關鍵物質,是生命的基石。它在人體中流動,滋養着各個器官和組織,賦予我們生機與活力。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精氣的充盈與和諧是宇宙秩序的體現,也是人體健康與平衡的關鍵所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和於術數”這一理念強調了通過適當的養生方法來調和氣血、保持精氣的充沛。術數在這裏並非僅僅指某種具體的技術或方法,而是涵蓋了一系列養生手段的總稱。它包括了合理的飲食搭配、適度的運動鍛煉、適宜的休息與睡眠等方面。

合理的飲食是保養精氣的重要環節。食物不僅是我們獲取能量的來源,更是滋養精氣的物質基礎。根據周易哲學的觀念,飲食應當遵循陰陽平衡的原則,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例如,多攝入富含營養的天然食物,避免過度加工和油膩的食品,以保持身體的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從而維護精氣的純凈與充足。

適度的運動也是調養精氣的關鍵。運動能夠促進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代謝能力,使精氣得以順暢地運行和分佈。然而,運動也需要適度,過度的運動反而可能導致精氣的損耗。周易哲學告訴我們,要順應自然的節奏,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在運動中找到平衡與和諧,以達到保養精氣的目的。

良好的睡眠對於精氣的養護同樣至關重要。睡眠是身體自我修復的重要過程,也是精氣得以恢復和補充的時機。遵循自然的晝夜節律,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能夠讓身體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滋養和休整,從而保持精氣的充盈與活力。

除了這些具體的方法,保養精氣還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情緒的波動和精神的壓力都會對精氣產生影響。周易哲學強調內心的寧靜與和諧,倡導我們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避免過度的焦慮、煩躁和憤怒等負面情緒的干擾,從而減少精氣的損耗。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壓力,往往容易忽視對精氣的保養。過度的勞累、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環境的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導致精氣的損耗和失衡。因此,重新審視和回歸“和於術數”的養生理念,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保養精氣不僅關乎個人的健康和長壽,也與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密切相關。當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注重精氣的養護,保持身心健康時,我們就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能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保養精氣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警醒和關注。它不僅僅是一時的行為,而是一種長期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通過深入理解和踐行“和於術數”的理念,我們能夠更好地把握生命的節奏,在保養精氣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總之,精氣的保養是養生的核心所在,而“和於術數”則為我們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和途徑。以周易哲學為指引,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保養精氣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在生活中更好地實踐和應用這些理念。讓我們共同努力,以保養精氣為己任,追求健康、和諧的生活,在生命的旅程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三)有節有常:

哲學觀點:節制和規律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原則。

原文體現:“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強調飲食要有節制,起居要有規律。

深度解析:有節有常意味着要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行為,避免過度放縱和不規律的生活方式。飲食的節制可以避免過度攝入有害物質,保持身體的平衡;起居的規律可以調整生物鐘,提高睡眠質量,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探尋“有節有常”的周易哲學智慧:

在周易哲學中,節制和規律被視為維護健康與平衡的重要原則。而“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這一表述,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有節有常的內涵與意義。通過深入解析這一哲學觀點和原文體現,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有節有常對於我們生活的深遠影響。

節制和規律,是宇宙運行的基本法則,也是人體健康的關鍵所在。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宇宙萬物皆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任何過度或失衡的行為都可能導致混亂與不穩定。在人體健康方面,有節有常意味着我們要對自己的慾望和行為進行合理的控制,避免過度放縱和不規律的生活方式。

“食飲有節”,強調的是在飲食方面要有節制。飲食是我們獲取能量和營養的重要途徑,但過度的飲食或不恰當的飲食方式則可能給身體帶來負擔。周易哲學認為,食物也有其陰陽屬性,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和需求,合理選擇食物,避免過度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免造成身體的負擔和疾病的滋生。同時,我們也要控制飲食的量,避免暴飲暴食,保持腸胃的正常功能,維護身體的健康平衡。

飲食的節制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更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與活力。通過有節制的飲食,我們能夠避免攝入過多的有害物質,減少身體的毒素積累,保持身體的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同時,合理的飲食結構還能夠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疾病和挑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起居有常”,則強調的是在起居方面要有規律。起居規律包括按時睡覺、按時起床、適當的休息和運動等。周易哲學告訴我們,人體的生物鐘與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遵循自然的規律作息,能夠使我們的身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保持健康的狀態。如果我們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就會打亂生物鐘,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起居的規律還體現在我們對生活節奏的把握上。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往往容易陷入忙碌和緊張之中,忽略了對自己身體的照顧。然而,只有保持起居的規律,我們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去應對生活的挑戰,享受生活的美好。規律的作息能夠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提高睡眠質量,增強身體的活力和創造力。

有節有常意味着要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行為,避免過度放縱和不規律的生活方式。這不僅需要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和自律能力,更需要我們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有節有常的重要性。在面對各種誘惑和挑戰時,我們要學學會克制自己,遵循規律,不被一時的衝動和慾望所左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有節有常,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

同時,有節有常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它體現了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和遵循。當我們以有節有常的方式生活時,我們不僅能夠保持自己的健康,還能夠為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做出貢獻。因為一個健康、有規律的人,更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為他人和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誘惑,很容易偏離有節有常的生活軌道。過度的工作壓力、豐富的娛樂活動、便捷的生活方式等,都可能讓我們陷入不規律和過度放縱的生活狀態。因此,重新審視和回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的理念,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們可以通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來踐行有節有常的原則。比如,合理安排飲食,定時定量進餐;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適度運動,保持身體的活力;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和諧等。這些生活習慣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做到並堅持下去卻並不容易。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不斷地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

總之,有節有常是周易哲學中關於健康生活的重要原則,它對於我們的生活有着深遠的影響。通過深入理解和踐行這一理念,我們能夠更好地把握生活的節奏,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讓我們以有節有常為指引,在生活中不斷地調整和完善自己,追求健康、和諧的生活,在生命的旅程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四)不妄作勞:

哲學觀點:勞動和休息是相互依存的,過度勞動會導致身體的疲勞和損傷。

原文體現:“不妄作勞”,即不要過度勞累,要注意休息和調養。

深度解析:不妄作勞提醒人們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過度疲勞和壓力。適當的休息和放鬆可以恢復體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周易哲學中“不妄作勞”的深邃智慧:

在周易哲學的宏大畫卷中,“不妄作勞”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不僅是對勞動與休息關係的深刻洞察,更是對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指引。

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它賦予我們創造的力量,讓我們能夠建設美好的生活。然而,過度的勞動卻如同雙刃劍,在帶來成果的同時,也可能給我們帶來身體的疲勞和損傷。這正是周易哲學所強調的“不妄作勞”的核心要義。

“不妄作勞”並非是對勞動的否定,而是在提醒我們要保持理性和適度。過度勞累不僅會使身體不堪重負,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如肌肉勞損、精神緊張、免疫力下降等。當我們過度投入於工作,而忽略了身體的需求時,我們就如同在懸崖邊緣行走,隨時可能面臨危險。

從原文體現的“不妄作勞”來看,它明確告誡我們不要過度勞累,要注重休息和調養。這是一種對生活節奏的把握,是對身心平衡的追求。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任務和目標驅使,不斷地奔波和勞作,卻忘記了給自己留出休息的時間。然而,只有當我們懂得在勞動與休息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時,才能真正實現身心的健康與和諧。

深度解析“不妄作勞”,我們可以看到它對人們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啟示。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合理分配任務,避免過度承擔工作壓力。同時,也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給自己喘息和調整的機會。休息並不是懶惰的表現,而是為了更好地恢復和充電,以便能夠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後續的工作中。

適當的休息和放鬆能夠帶來諸多益處。首先,它可以恢復我們的體力和精力。當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后,身體會得到充分的修復和滋養,我們會感到精力充沛,充滿活力。其次,休息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當我們處於疲勞狀態時,工作效率往往會下降,而通過適當的休息,我們能夠以更清晰的思維和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此外,休息還能夠改善我們的心理狀態,減輕壓力和焦慮,讓我們以更加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挑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妄作勞”的理念也與周易哲學中的陰陽平衡觀念相契合。在周易哲學中,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只有保持陰陽的平衡,才能實現事物的和諧發展。勞動與休息就如同陰陽的兩面,它們相互補充、相互協調。過度的勞動會打破這種平衡,導致身體和精神的失衡;而適當的休息則能夠恢復平衡,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序和健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人們因為過度勞累而陷入各種困境。有些人因為長時間的工作而忽視了自己的健康,最終導致身體出現嚴重問題;有些人因為過度追求事業的成功而忽略了家庭和生活,導致人際關係的破裂。這些都是“不妄作勞”的反面教材,它們提醒我們要時刻警惕過度勞累的危害,要認真對待自己的身體和生活。

那麼,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踐行“不妄作勞”的理念呢?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但同時也要尊重自己的身體和需求。在工作時,要保持專註和高效,避免無謂的浪費和拖延。其次,我們要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將工作和休息安排得當。可以制定一個詳細的日程表,明確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並且要嚴格遵守。此外,我們還要學會調整心態,面對工作壓力時要保持冷靜和樂觀,不要讓壓力過度累積。

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方法來實現休息和放鬆。比如,進行適量的運動,運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能夠釋放壓力,提高心情;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如閱讀、繪畫、音樂等,這些活動能夠讓我們在放鬆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定期進行旅行,走出家門,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身心得到徹底的放鬆。

“不妄作勞”這一智慧不僅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社會的發展。在一個社會中,如果人們都過度勞累,忽視了休息和調養,那麼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倡導一種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夠在勞動和休息之間找到平衡,共同創造一個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周易哲學中的“不妄作勞”是一種歷經歲月洗禮的智慧結晶,它提醒我們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和生命,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過度疲勞和壓力。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將這一理念銘記於心,以一種從容、淡定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的挑戰,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美好。讓我們以“不妄作勞”為指引,在生活中不斷地調整和完善自己,追求健康、和諧的生活,在生命的旅程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綜上所述,《上古天真論篇第一》所提出的養生原則體現了道家哲學的思想,強調了順應自然、保養精氣、有節有常和不妄作勞的重要性。這些原則對於現代人的養生保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這些方面的調養,以達到身心健康的目標。同時,這也提醒我們要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一種和諧、平衡的生活方式。

四、《黃帝內經》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養生觀點外,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養生內容:

(一)情志養生:

保持平和心境:強調情緒的穩定和調和對健康的重要性。大怒會使肝氣上逆,大喜使氣渙散,大悲使氣消損,大恐使氣下沉等,七情過度都會引發氣機失調進而產生疾病。因此,要長存浩然正氣,無雜念,少貪念,盡量避免過度的情緒刺激,使內心保持平靜,這樣才能使五髒的功能正常,免受邪氣的侵襲。

養心即養神: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悲傷、哀怨等不良情緒會牽動心神,心神不安就會使五臟六腑都受影響。所以養生重在養心,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精神狀態,對於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二)四季養生:

春季養生:春季陽氣上升,萬物復蘇,人體的陽氣也開始生髮。此時應順應春生之氣,早睡早起,多到戶外散步,讓身體的陽氣得以舒展。同時,春季肝氣旺盛,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肝氣鬱結。在飲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升發陽氣作用的食物,如韭菜、豆芽等。

夏季養生:夏季氣候炎熱,是陽氣最旺盛的季節。此時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同時,夏季心氣旺盛,要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心火過旺。在飲食上,應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西瓜、黃瓜、西紅柿等,避免食用過多的油膩、辛辣食物。

秋季養生: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候乾燥。人體也應順應秋收之氣,早睡早起,收斂神氣。秋季肺氣旺盛,要注意養肺潤肺,避免燥邪傷肺。在飲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銀耳等。

冬季養生:冬季氣候寒冷,是陰氣最旺盛的季節。此時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邪入侵。冬季腎氣旺盛,要注意養腎固精,避免過度勞累。在飲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溫補腎陽作用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豆等。

(三)睡眠養生:

睡好子午覺:子時指半夜11點到1點,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是睡眠的最佳時間,這個時候最容易入睡,而且睡眠質量最高。午時指中午11點到1點,此時陰長陽消,午睡一刻值千金,但午睡應以“小憩”為主,時間以半個小時為宜,避免午睡時間過長影響晚上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人體恢復精力,調節氣血,增強免疫力。

(四)氣血養生:

氣血的運行與貯藏:人在睡覺的時候,對血液的需求量減少,因而就有部分血液貯藏到肝臟;而當人體從事各種活動時,血液便又及時地運行到所需部位。所以眼睛得到血的營養,才能看見東西;腳得到血的營養,才能走路;手掌得到血的營養,才能握住東西;手指得到血的營養,才能靈巧使用。

氣血的調養:要保持氣血的充盈和順暢,需要注意飲食的調理、適當的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補氣血作用的食物,如紅棗、桂圓、豬肝等;運動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如散步、太極拳等;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等不良習慣,以免損傷氣血。

(五)臟腑養生:

五臟六腑的相互關係:《黃帝內經》認為五臟六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例如,“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說明脾胃是五臟六腑的基礎,脾胃功能正常,才能為其他臟腑提供充足的營養。因此,養生要注重調理脾胃,保持脾胃的健康。

不同臟腑的養生要點:針對不同的臟腑,有不同的養生方法。例如,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所以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肝氣鬱結;腎主藏精,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要注意養腎固精,避免過度勞累和房勞過度等。

五、從哲學思維的角度來深度解析“上古天真論”,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

整體觀:強調人體與自然的統一性,人與自然相互關聯,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

辯證觀:認識到生命過程中的變化與平衡,如腎氣的盛衰、陰陽的協調等。

發展觀:指出人的生長發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養生應順應不同階段的特點。

內因觀:強調人體自身的內在因素,如腎精、情志等對健康的重要性。

道德觀:將道德修養與健康聯繫起來,體現了精神與身體的相互影響。你覺得這樣的解析是否讓你對這一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呢?

六、《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原文與譯文如下:

原文: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眞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子不過盡八八,女子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歲,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譯文:

從前的黃帝,生來十分聰明,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言談,幼年時對周圍事物領會得很快,長大之後,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時,登上了天子之位。

他向岐伯問道: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動作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於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生所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那些懂得養生之道的,能夠取法於天地陰陽自然變化之理而加以適應、調和養生的方法,使之達到正確的標準。飲食有所節制,作息有一定規律,既不妄事操勞,又避免過度的房事,所以能夠形神俱旺,協調統一,活到天賦的自然年齡,超過百歲才離開人世;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把酒當水漿,濫飲無度,使反常的生活成為習慣,醉酒行房,因恣情縱慾而使陰精竭絕,因滿足嗜好而使真氣耗散,不知謹慎地保持精氣的充滿,不善於統馭精神,而專求心志的一時之快,違逆人生樂趣,起居作息,毫無規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養生之道的人在教導普通人的時候,總要講到對虛邪賊風等致病因素應及時避開,心情要清靜安閑,排除雜念妄想,以使真氣順暢,精神守持於內,這樣疾病就無從發生。因此,人們就可以心志安閑,少有慾望,情緒安定而沒有焦慮,形體勞作而不使疲倦,真氣因而調順,各人都能隨其所欲而滿足自己的願望。人們無論吃什麼食物都覺得甘美,隨便穿什麼衣服也都感到滿意,大家喜愛自己的風俗習尚,愉快地生活,社會地位無論高低,都不相傾慕,所以這些人稱得上樸實無華。因而任何不正當的嗜欲都不會引起他們注目,任何淫亂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亂他們的心志。無論愚笨的、聰明的、能力大的還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變化而動心焦慮,所以符合養生之道。他們之所以能夠年齡超過百歲而動作不顯得衰老,正是由於領會和掌握了修身養性的方法,而身體不被內外邪氣干擾危害所致。

黃帝說:人年紀大的時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於精力衰竭了呢,還是自然規律呢?

岐伯說:女子到了七歲,腎氣盛旺起來,乳齒更換,頭髮開始茂盛。十四歲時,天癸產生,任脈通暢,太沖脈旺盛,月經按時來潮,具備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歲時,腎氣充滿,真牙生出,牙齒就長全了。二十八歲時,筋骨強健有力,頭髮的生長達到最茂盛的階段,此時身體最為強壯。三十五歲時,陽明經脈氣血逐漸衰弱,面部開始憔悴,頭髮也開始脫落。四十二歲時,三陽經脈氣血衰弱,面部憔悴無華,頭髮開始變白。四十九歲時,任脈氣血虛弱,太沖脈的氣血也逐漸衰弱泄,天癸枯竭,月經斷絕,所以形體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歲,腎氣充實起來,頭髮開始茂盛,乳齒也更換了。十六歲時,腎氣旺盛,天癸產生,精氣滿溢而能外泄,兩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歲時,腎氣充滿,筋骨強健有力,真牙生長,牙齒長全。三十二歲時,筋骨豐隆盛實,肌肉亦豐滿健壯。四十歲時,腎氣衰退,頭髮開始脫落,牙齒開始枯竭。四十八時,上部陽氣逐漸衰竭,面部憔悴無華,頭髮和兩鬢花白。五十六歲時,肝氣衰弱,筋骨的活動不能靈活自如。六十四歲時,天癸枯竭,精氣少,腎臟衰,牙齒頭髮脫落,形體衰疲。腎是接受其他各臟腑的精氣而加以貯藏,所以五臟功能旺盛,腎臟才能外溢精氣。現在年老,五臟功能都已衰退,筋骨懈惰無力,天癸已竭。所以髮鬢都變白,身體沉重,步伐不穩,也不能生育子女了。

黃帝說:有的人年紀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麼道理呢?

岐伯說:這是他天賦的精力超過常人,氣血經脈保持暢通,腎氣有餘的緣故。這種人雖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過六十四歲,女子一般不超過四十九歲,精氣便枯竭了。

黃帝說:掌握養生之道的人,年齡都可以達到一百歲左右,還能生育嗎?

岐伯說:掌握養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體,雖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

黃帝說:我聽說上古時代有稱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能夠調節呼吸,吸收精純的清氣,超然獨處,令精神守持於內,鍛煉身體,使筋骨肌肉與整個身體達到高度的協調,所以他的壽命同於天地而沒有終了的時候,這是他修道養生的結果。中古的時候,有稱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養生之道,和調於陰陽四時的變化,離開世俗社會生活的干擾,積蓄精氣,集中精神,能夠悠遊於天地之間,視聽所及達於八荒之外,這是能夠延長壽命且身體強健的人,也可以歸屬於真人一類。其次有稱為聖人的人,能夠安處於天地的平和之中,順從八風的變化規律,使自己的嗜欲同於世俗之人,但又沒有惱怒怨恨之情,行為不脫離世俗,但不為世俗之事所拘泥,穿着普通的衣服,舉動也不炫耀於世俗,在外不使身體為事務所勞,在內沒有任何思想負擔,以恬淡愉悅為要務,以悠然自得為滿足,所以他的形體不易衰老,精神不易耗散,也可以活到百歲。其次有稱為賢人的人,能夠效法天地的法則,仿效日月的運行,分辨星辰的位置,順從陰陽的變化,根據四時的不同來調養身體,追隨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養生之道,這樣也可以延長壽命,但也有一定的極限。

七、用不同詞牌名來讚美《上古天真論》的內容:

《沁園春·上古天真》

上古天真,道論玄機,智慧之光。探養生奧秘,身心調養;陰陽諧和,歲月悠長。法於自然,精神內守,恬淡虛無正氣揚。乾坤定,看壽康永駐,神采飛揚。

先人智慧深藏,引後輩追尋悟妙方。念岐黃經典,傳承千古;內經素問,百世流芳。順應天時,修身養性,福壽康寧歲月昌。心嚮往,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菩薩蠻·贊上古天真論》

上古天真論精妙,陰陽燮理乾坤道。養性守真元,心寧意自閑。

內經藏智慧,素問傳真諦。歲月永留痕,康寧福滿門。

《鷓鴣天·上古天真頌》

上古天真底蘊濃,養生至理蘊其中。遵循天道心澄澈,恬淡虛無氣自雄。

思邈邈,意融融,內經智慧耀星空。千秋萬代傳承遠,文化瑰寶綻新容。

詮釋:

《沁園春·上古天真》

這首詞描繪了《上古天真論》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和寶貴价值。它展現了養生的奧秘,如遵循自然規律、保持內心的恬淡虛無等,能讓人身心和諧,歲月長久。同時,也表達了對先人的智慧和經典的敬仰,以及對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讚美之情。

《菩薩蠻·贊上古天真論》

此詞着重強調了《上古天真論》的精妙之處,其中的陰陽調和之理。通過養性守真,使人內心寧靜閑適。還指出了《黃帝內經素問》所蘊含的智慧和真諦,以及它給人們帶來的康寧福祉。

《鷓鴣天·上古天真頌》

該詞表達了對《上古天真論》豐富內涵的讚頌。它體現了養生的道理,讓人追思那深遠的意境,感受其中的融洽與溫暖。同時,也強調了內經的智慧如星辰閃耀,以及其長久傳承和不斷綻放的新光彩,彰顯了文化瑰寶的魅力。

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深度解析皇帝內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深度解析皇帝內經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上古天真蘊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