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邊疆將軍府
時間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天順八年,即公元1457年,正月,
在兩年多的時間內,發生了很多大事,
先說東北建州女真方向,
天順五年,公元1454年,九月,
薊州鎮監管遼東之地的副總兵趙輔、兵部右侍郎監軍王越,兩人商議,報天順帝朱祁鏞同意后,
在八十輛新型戰車之上,分別配備了二十門紅衣大炮、二十門佛郎機炮、二十門虎蹲炮、二十門喀秋莎火箭。
如此強大火炮裝備,構成的遼東五萬新軍,
在趙輔和王越,兩人的統帥下,
公元1454年,天順五年,九月初一,
5萬遼東新軍,兵分三路,大舉進攻建州女真董山所部。
趙輔親率2萬大軍為中軍,
自撫順,經薄刀山、鯰魚嶺,過五嶺,渡蘇子河,進攻建州左衛董山居地;
右翼軍,由監軍王越,親率1.5萬大軍,
從鴉鶻關、喜昌口,過鳳凰城、摩天嶺,至婆豬江,經連山關,進攻建州衛居地;
左翼軍,由遼東大將曹文,親率1.5萬大軍,
從鐵嶺方面,進攻女真建州右衛居地。
雙方的決戰,在蘇子河畔正式開啟。
九月初五,
趙帥,所率領的兩萬中軍抵達蘇子河畔之際,
建州女真首領董山,已然率領麾下兩萬女真鐵騎在此嚴陣以待多時。
如此,
兩萬遼東新軍與兩萬女真建州鐵騎,無可避免地在蘇子河畔狹路相逢,
雙方皆懷必死之決心,展開了生死較量。
剎那間,
喊殺聲、馬蹄聲震耳欲聾,刀光劍影交相輝映,整個戰場陷入了混亂與血腥的泥沼之中。
在這場激烈的交戰之中,
中軍統帥趙輔,盡顯其卓越的軍事指揮之才能,
其,充分發揮己方火力強大之優勢,且將其巧妙運用至極,
當三千明朝前鋒大軍,剛要於蘇子河對岸紮營,建州女真董山所部欲半渡而擊之時,
還未過河的趙輔,即刻指揮手下炮營,將炮管抬高三十公分發炮,
如此一來,炮火不僅未傷及明朝前鋒三千人馬,還破了建州女真董山所部想要半渡而擊的戰法。
等明軍2萬主力大軍,登岸之後,
2萬遼東新軍,在趙輔的指揮下,背靠蘇子河,利用新式戰車,組建防禦工事,
當2萬建州女真鐵騎,在首領董山的親自指揮下,發起大規模的騎兵團衝鋒之時,
十門紅衣大炮、十門佛郎機炮、十門虎蹲炮、十門喀秋莎火箭,共40門火炮,組成的強大火炮群,
在趙輔的指揮調度之下,開始了不間斷的連續炮擊,
整整一個多小時的連續炮擊之下,
2萬建州女真鐵騎的建制,徹底被打散,
開始了各自為戰,
趁此良機,趙輔親率手下1萬騎兵,發動了大規模的騎兵反衝鋒,
此戰,
趙輔,不僅一血前恥,更是僅僅傷亡不足500騎兵,就打破了2萬由建州女真首領董山親自指揮的女真鐵騎,
此戰,殺死女真鐵騎1.5萬多人,只有5000女真殘軍,跟隨其首領董山,狼狽逃的性命。
此戰,明軍取到了關鍵性的絕對勝利,此戰之後明軍徹底掌握了遼東戰場的主導權。
九月下旬,大明朝的藩屬國朝鮮方面,
也派出由中樞府知事康純任統帥,魚有沼、南怡為兩翼大將,統兵1萬,渡過鴨綠江向建州女真衛進軍,突襲了建州女真首領董山的老丈人——建州衛指揮使李滿住的營地。
朝鮮此戰,斬殺建州衛指揮使李滿住及其子古納哈、豆里之子甫羅充等建州衛女真高層,共計二十四人。
擒獲李滿住、古納哈等人的妻子,及婦女二十四人,射殺女真鐵騎一百七十五名。
此役之中,
趙輔、王越、曹文,三人統領下的三路明朝大軍,均獲得勝利,
十月初五,三路大軍合圍建州女真首領董山所部的佛阿拉城。
建州女真首領董山,見大勢已去,
殺死愛妻女后,於城內的一棵歪脖子的大柳樹下,上吊自殺。
十月初十,將近5萬遼東新軍,攻破建州女真董山所部的老巢佛阿拉城。
城內5萬,建州女真族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被明軍剿滅殺死。
其中,建州女真首領董山餘黨的納郎哈、開原保等六人,更是被凌遲處死;
整個建州女真所部,除少數幾人,當時不在城內僥倖逃得一命之外,
剩下的所有城內的建州女真族人,統統被殺死,整個建州女真一族幾乎被團滅。
同年十一月,為了徹底掌握遼東女真之地。
天順帝朱祁鏞,下詔從山西、河南、山東等地,共移民50萬漢人到遼東之地,開發遼東,
並且承諾五年之內,遼東新開墾的農田不收稅。
不僅如此,
天順帝朱祁鏞,還下令王越和趙輔,兩人在遼東大規模的新築堅城,屯兵以守衛遼東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於是,一座座堅城在遼東之地拔地而起,
到如今,天順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
如今遼東之地,
自撫順以南四十里,設有東州堡,
東州堡之南四十里,設有馬根單堡,
馬根單堡之南九十里,設有清河堡,
清河堡之南七十里,設有鹼場堡,
鹼場堡之南一百二十里,設有瑗陽堡,
之後,又設有鳳凰、鎮東、鎮夷等軍堡,
從南邊的薊州鎮出發,北面一直延伸到最北面的奴兒干都司,
東面一直延伸到朝鮮的鴨綠江邊,
西面一直延伸到蒙古高原的朵顏三衛,
經過三年的努力,
如今,初步實現了,每五十里左右設置有營堡,駐有軍馬三四百人御邊,每十里設有煙墩。
營堡之間,烽堠相望,一旦有敵情,不僅可以快速傳遞軍情,還可以遠近互相接應。
而且千戶所的軍堡,更是在遼東之地遍地開花,
同時,還新增設有驛道墩台,
在加強了大明朝對遼東各地控制的同時,還方便了遼東各地之間的往來和交流,促進了遼東之地的經濟發展,
更為之後大明朝徹底解決北方蒙古草原之地,提供了強大的戰馬後勤補給之地。
天順七年,公元1456年,十月底,
由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彭時提議,經天順帝朱祁鏞同意后,
一個全新的管理機構成立———邊疆將軍府。
為了更好的控制和管理東北邊疆的遼東之地,
朱祁鏞,授意首席軍機大臣彭時,提議在東北女真遼東之地,設立了兩大將軍府來管理整個東北邊疆地區。
這兩大將軍府,分別為建州將軍府和奴兒幹將軍府。
建州將軍府,主要是管理原建州女真三衛。
奴兒幹將軍,則主要是管理剩下的海西女真與東海女真。
邊疆將軍府,歸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雙重管理,
官職等同於各地總督,為正二品,但職權又比各地總督重。
其職權包括,
其一、軍事指揮權?,
負責統率當地駐軍,維護邊疆地區的軍事安全。
其二、行政管理權?,
邊疆將軍,不僅負責當地的軍事,還負責管理當地的行政事務。
其三、?外交和邊界事務,
邊疆將軍,還負責處理與鄰國的外交和邊界事務。
其四、?地方治理?,
邊疆將軍,負責地方治理,包括維護社會秩序、處理民事糾紛等。
可以說,邊疆將軍,除了沒有財政權和官員任免權,
地方治理權、軍權、部分外事權,都有。
他們,直接負責邊疆之地轄區內的所有軍政要務。
邊疆將軍和地方總督比較類似,但權勢要比總督高,
畢竟邊疆將軍有部分外事權,而各地總督卻沒有。
同時為了防止邊疆將軍做大,
其下各地,還設有巡撫和總兵,由皇帝朱祁鏞直接任命,
並且有專摺奏事的權力,可以直接上呈皇帝,
當然,邊境將軍也有如此權利,
如此三方,邊疆將軍、巡撫、總兵,三者互相監督,達成權利的平衡。
天順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初七,新年後的,
東北遼東之地,
首任正一品的建州將軍和首任正一品的奴兒幹將軍,
正式出爐,
分別為奴兒幹將軍趙輔,
建州將軍王越。
隨着建州將軍府和奴兒幹將軍府的成立,
廣袤無垠的遼東之地,在天順帝朱祁鏞手中,
大明朝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實現了對遼東之地的徹底佔有和控制。
這片歷經無數風雨滄桑、戰火紛飛的遼東大地,
如今,終於迎來了真正屬於它的時刻——大明朝有史以來第一次如此全面且深入地,實現了對遼東地區的絕對佔有、有力控制和強勢治理。
這不僅是領土的擴張,更是大明王朝實力與威嚴的彰顯。
從此刻起,東北遼東之地,不再僅僅只是地圖上的一塊區域標識,
而是真正成為了大明帝國堅不可摧的一部分,未來的農業、工業發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