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核對神話歷史

第77章 核對神話歷史

而除去“十日”和“民害”又是堯的命令。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十日”也是當時的權力者,是繼承了“帝俊”權力的那批人。

也就是說,羿射九日這個神話中的羿就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多個掌權者事件雜糅之後的結果,這些事件隱藏着這些掌權者當時的意志和行為。

帝俊以帝的正面形象出現,卻又沒有直接約束自己作惡的孩子。那便有極大可能,他在“十日作亂”的時候就已經因為其他客觀因素無法干涉人世了。

從神話與歷史雜糅的角度來講,帝俊是黃帝,“十日”指的就並非他的親生孩子,而是他死後還在繁衍的血脈部族。

可能指的是十個黃帝部落內部的氏族首領,也可能指的是十個氏族本身,還有可能指的就是十個擁有崇高地位的人。

因此在神話中,他們以“行惡事,卻無噁心”的中立神獸形象出現也是情理之中了。

畢竟黃帝部落就是當時絕對正確的最高統治者,權力中央的惡人可以被清理、驅逐,但是絕對不能公開說他們錯了。

一個兩個還好,有助於樹立“清正廉潔”的形象,可自我凈化的人數一多,必然會動搖自身政權的神聖性和正確性。

所以只能用金烏散播的炎熱暗指這些金烏的惡行。

莊稼死亡,無法勞作,大概率是在暗示這些位高權重的黃帝後裔掠奪所有部落、所有人民的財產。

而羿誅殺惡獸,大概率指的是堯對外鎮壓其他部族、對內肅清墮落勢力。

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當時鎮壓的應該是炎帝一脈的部族或者說蚩尤九黎一脈的部族。

那些部族為了反抗黃帝部族的暴政,因此不斷組建反抗武裝。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鎮壓了這些反抗部族,又剷除了“十日”。

雖然用“又”做關聯詞,但是其實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順序也很值得細細思考,並不是想當然就能得出結論的。

甚至在神話與歷史之中,堯、舜、禹這三位統治者的立場很值得推敲和琢磨。

王遙曾經就覺得歷史中的“堯、舜”其實是一個“人”,“禹”則是另一個“人”。但這種想法的佐證資料不足,王遙也就將這個猜想放在了思維深處。

因為在堯、舜執政時一直發動反抗武裝力量的三苗、九黎等部落,在禹執政之後便再沒有發動過任何暴動。

拋開他們被徹底消滅的因素——因為他們最後一次暴動是自然解散,並且之後也沒有記載過對他們的征伐,所以他們大概率是徹底臣服而不是被徹底消滅。

那麼大概率只存在這兩種可能性。

一是,他們不滿的是黃帝部落的某些權力者,在禹即位時期已經被全部消滅,所以他們心甘情願臣服。

二是,他們不滿的是更傾向黃帝部落的堯、舜,禹的立場相對來說更加公平,達到了他們訴求的底線,再為此發動戰爭並不划算,所以他們心甘情願臣服。

作為堯、舜之後的禹,是不太可能有傾向非黃帝部落的可能性的,如果他真更傾向外族,那他大概率不會繼舜之位。

並且在地球歷史中記載的“少康中興”也證實了舜所在的有虞氏是跟禹的氏族立場一致的,那麼堯舜禹三位統治者應該沒有任何立場上的對立才對。

所以堯、舜、禹大概率是三個政治立場相同的“人”,只是堯、舜在黃帝部族內部沒有發生重大矛盾衝突,而禹則在黃帝部族內部遭遇到了比較多的阻力。

因此羿射十日這個神話中,羿大概率指的並非只是“堯”一個人主導的事件,而是很多位權力者主持的事件一起雜糅,其中甚至包括“十日”那些最後被清除的人所主導的事件。

當然,也有可能雜糅了“舜”和“禹”。

只不過,堯、舜、禹三“人”可以當做同一個勢力來看待,無需拆開單獨分析具體是哪一位主導了對應事件,大多數情況直接用“堯”代替堯、舜、禹三位統治者就足夠了。

羿誅殺九嬰這裏,他應該就是融合了“十日”的身份。

而殺“巴蛇”的羿,指的應該是堯時期或舜時期對苗蠻的一次鎮壓。

殺“大風”的弈,則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是黃帝部族對青丘塗山部族的壓迫,誅殺了他們的首領或者其他權力者。

另一種是堯、舜對在塗山部族作亂的“十日”進行鎮壓。

結合後面禹入贅/娶了塗山氏的女人為妻,大概率是前者。

因為禹尋求塗山部族的幫助便側面凸顯出塗山部族的強大與地位,以及歷史上對塗山部族眾多支脈的描寫,可以認為塗山是黃帝部族之外非常強大的一支部族。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點就是,作為塗山氏發源地的青丘,本就是蚩尤九黎部族的屬地。即便蚩尤那時已經戰死,九黎部族也只是失去了大首領,那些部族還是在的。

塗山氏極有可能就是當時九黎諸多部族的新任首領部族。

因此如果不是黃帝部族直接壓迫,而是“十日”中的一位或幾位,應該都無法跟塗山氏抗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羿對“鑿齒”的討伐,大概率象徵著堯、舜時期對南方部落的又一次鎮壓。

羿對“猰貐”的討伐,很明顯就是黃帝部落內部鬥爭的體現,他應該是同時代表了“十日”和“堯”兩方。

羿對“封豨”的討伐應該是堯、舜對黃帝部族內部也就是“十日”的肅清。

因為討伐“封豨”是唯一一個被生擒的惡獸,且在抓獲後分食,很符合“打貪腐,返還財物”這種情形。

而且封豨所在的桑林是如今商丘,商丘是誰的地盤?當然是黃帝部族一直以來的地盤。

如果地球的重大歷史事件都能跟四象世界的歷史一一對應,那相鯀的遭遇就很值得推敲了。

按妖聖的說法,四象世界在大洪水時期所有聖人都同時消失了。

所以之後由仙人牢牢把持所有的世俗權力,開始腐化、墮落,最後完全由享樂派仙人主導。也正是他們殺死了鯀。

那麼這裏的享樂派仙人對應的便是地球歷史上的“十日”和“堯”這兩個身份。

那四象世界真正的堯、舜去哪裏了?難道堯、舜在四象世界的歷史中不存在?

這也不是不可能。

但如果堯、舜本來就不存在,他們為什麼要編出來“堯”這個名字,以“堯”這個名字為權力把持者做惡事呢?

要知道,地球的重要歷史跟四象世界的重要歷史是在某種程度上一一對應的。

地球歷史對“堯、舜”花了那麼大篇幅去記載,甚至“禹”對應的聖皇在這個世界也是存在的,甚至還跟王遙見過面。

那麼“堯、舜”必然在四象世界也存在,否則無法解釋地球為什麼會記載這兩個統治者。

無論是墮落作惡的享樂派仙人“十日”打着“堯舜”的名號胡作非為,還是四象世界本就存在堯舜,只是因為某種事情無法出面。

堯舜無論如何都必然是存在的,且必定也是聖人級的統治地位。

聖人級的統治地位未必是聖人,這一點必須要注意。

“堯、舜”可能是某種聖人級的思想,且在當時成為了社會主流認可的思想,這也是“聖人級的統治地位”。

所以“堯、舜”這兩個人可以不存在,但是這兩個符號必定有其所指代的東西。

要麼是某個部族,要麼是某種思想,要麼就是某個聖人。

王遙可以完全確定這個猜想就是事實。

而最有可能彌補這個信息缺口的,就是“大洪水爆發之前所有聖人集體消失”這件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

如果堯舜是聖人,且在大洪水爆發之前消失,那之後仙人們打着堯舜的旗號做事就很正常了。

保守派的仙人為什麼不反對?

“穩定民心”這一個說辭就夠了。

普通人要是知道聖人們——四象世界的統治者、引導者、庇護者們一下子全部消失,他們會做出什麼危險舉動是不可預測的。

所以保守派仙人反而會支持他們繼續打着堯舜的旗號執政,以此穩定民心。

就算只看地球文明的歷史也知道,要求權力擁有者在做錯之後履行“實事求是”、“把話說開”的這種行為是過於激進的做法。

況且,聖人同時消失並非是權力者自身出現了錯誤,而是權力核心向下轉移。

出現這種上層權力更迭的情況,權力來自於誰,才需要跟誰報備。

聖人的權力來自於他們的無所不能的實力、無敵於眾生的心性、全面的認知,並不是來自於眾生。

所以上層也就沒有理由主動泄露聖人集體消失這個秘密的義務。

如果四象世界的聖人只是心境超群,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所有人相信聖人會指引他們,讓他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那權力者出現問題時,就有義務向支持他、將權力交給他的人們報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77章 核對神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