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司馬倫被逼還政晉惠帝;司馬穎以退為進回鄴城
這邊按下劉淵回并州不提,單說成都王司馬穎正欲興兵討逆,小校忽然來報,接到了齊王司馬冏的討伐檄文。
這司馬冏是司馬攸的兒子,司馬攸憂悶吐血身亡以後,司馬冏襲任齊王。
司馬冏文韜武略還頗有其父司馬攸的風範,人也寬厚正直,與惠帝也很親近,見司馬倫篡位,皇帝被囚,於是聯合諸王一起討伐,所以發了這個檄文。
檄文如此:
“亂臣賊子孫秀,迷惑慫恿趙王謀朝,司馬倫篡位,囚禁惠帝,大逆不道,我等當共同征討,伐而誅之。不從命者,誅及三族!”
檄文很清楚,沒有擴大打擊範圍,把趙王司馬倫摘了出來,只是清理孫秀,只要孫秀一死,趙王還政惠帝,此次勤王也就達到目的了。
盧志看到檄文,不以為然。他是思路遠達之人,一門心思要扶司馬穎登上大位的。
司馬穎見盧志若有所思,問道:“卿有何疑慮?”
盧志道:“如果大兵起處,趙王恐戰,殺了孫秀以謝天下,還政於惠帝,我等該如何是好呢?”
司馬穎一聽,沉思許久道:“趙王會這麼做嗎?”
盧志道:“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司馬穎遂發兵,一路盡皆響應,到朝歌時,已經有二十餘萬人馬了,那可真是浩浩蕩蕩,旌旗招展,氣勢如虹!
河東王司馬顒,原是司馬王室遠親,一直鎮守長安,是個兩面三刀,見風使舵之人,他深知自己無望奪取晉朝大寶,於是利用各種機會中飽私囊撈好處,也是個極會挑唆生事的主兒!
他開始看司馬倫勢大,定能取勝,便讓手下大將張方幫助司馬倫,後期一看形勢不妙,司馬穎和司馬冏這邊優勢更大,立刻調轉風向,讓大將張方掉頭攻打司馬倫了。
這張方出身寒門,身份貧微,后因勇猛無比,又有統領士兵的才能,被河間王賞識,一路攀升。
他眼裏也沒什麼王侯貴族,手段狠辣,殺伐決斷極其迅疾,大軍出征,河間王司馬顒這邊糧草不濟,士兵經常餓肚子,他巡視一圈,道:“把抓來的俘虜殺了,將人肉混到牛羊肉里,只要俘虜不斷,軍糧不就是無窮無盡了嗎?所以士兵要個個用命,奮力拚殺!要不被吃的就是你了!”
卻說這邊司馬穎出師不利,首戰被打敗,死亡士兵一萬多,司馬穎膽怯,想要退守朝歌。
盧志道:“萬萬不可,雖然我軍出師不利,對方氣勢洶洶,但是定會輕敵,我們如果退一步,士氣勢必受挫,一瀉千里,萬萬不可退!”
看司馬穎還在猶豫不決,面有懼色,盧志笑着安撫道:“殿下,兵前交戰,互有勝負,兵家之常事,不必掛懷。
正趕上對方取勝,疏於防範,所謂驕兵必敗,咱們另選精兵,趁夜偷襲,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定能取勝!”
司馬穎聞言大喜,親自披掛上陣,精挑細選了一隊精兵,連夜殺出,果然如盧志所料,對面也無非是烏合之眾,一衝即散,司馬穎乘勝追擊,直接渡過黃河,直逼洛陽而來。
此消息傳回洛陽,孫秀膽戰心驚,又看文武百官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個個要取他項上人頭去退兵,他天天貓在中書省不敢出門。
饒是如此也是大限將至,左衛將軍王輿帶領七百多兵士從南掖門進入皇宮,對中書省發起攻擊,護衛孫秀的兵將全被殺死。
王輿一刀將孫秀人頭斬下,提着人頭進入皇宮,見到司馬倫,將人頭往他前面一扔,道:“殿下,現在孫秀已經被誅殺,您還是早做決定吧,要不悔之晚矣。此次興兵都是因孫秀蠱惑殿下,謀朝篡位,囚禁惠帝,犯了眾怒,惹得三位司馬王進逼皇城,為避免皇城被血洗,黎民塗炭,您快下詔迎回惠帝吧!”
司馬倫一見,大勢已去,別無他法,身邊謀臣親信,被殺的被殺,逃散的逃散,投誠的投誠,如今就剩孤家寡人。他本就是個沒有主張的人,以前事事都聽孫秀的,如今孫秀已死,也只能聽從王輿安排了。
於是惠帝被眾臣迎回,司馬倫被囚禁金墉城,不日被賜死、夷族。
三王將兵馬駐紮城外,進宮叩拜惠帝。
惠帝下詔:
“任命齊王司馬冏為大司馬,賜加九賜;
成都王司馬穎擔任大將軍、都中外軍事、錄尚書事,
河間王司馬顒擔任侍中、太尉。”
一時恩賞不斷,榮耀顯達,不可一世。
司馬倫餘黨被清算一空,凡是司馬倫期間被任命的官員,治罪的治罪,罷黜的罷黜,一時之間大量官職空缺,幾乎無人可用了。
成都王司馬穎可謂志得意滿,春風滿面,回府之後,盧志馬上前來賀喜,道:“殿下此日之功堪比周公,霍光,天下敬仰,萬民愛戴。”
司馬穎笑道:“這都有賴於黃天保佑,眾卿家輔佐,將士用命,才有今日之功。”
盧志道:“殿下,現今要做的是趕緊離開洛陽,回到鄴城。”
“這卻是為何啊?”司馬穎臉色一暗,甚為不解,此時不該大權獨攬,臨朝輔政嗎?
盧志道:“現在殿下要做的是天下歸心,如今三王都在洛陽,難免爭執不休,不如將功勞都推到齊王和其他王爺身上,殿下做好撫慰和善後之事,日後謀立皇太弟,等宮車晏駕,接任大統,名正言順。”
司馬穎一聽,有理,太子被殺,也無皇孫,慧帝只能立他為皇太弟,那大位自然而然就是他的了。
他又思戀孟玖,於是向惠帝和眾位王爺辭行,只說太妃身體有恙,作為人子,憂心如焚,他要趕回去床前端湯送葯,日夜侍奉。說得情真意切,淚流不止。
於是司馬穎離開洛陽回到了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