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飽和式研究

第554章 飽和式研究

78年,

由比鄰一型電推進系統作為推進動力的星際飛船,

從一艘,擴展到了三艘。

由於比鄰系列電推進系統的能源需求異常龐大,

新建的這三艘星際飛船體積上,也比之前的星際飛船都大了幾圈,一個量級。

不過,單艘星際飛船的運輸量也提升了不少。

事實上,單從製造成本和運輸成本來考慮,

此刻以比鄰系列為推進系統的星際飛船,對比之前並沒有什麼優勢。

不過,在生產力足夠富裕的時代,成本的問題並不需要多做考慮,

對於求索研究院以及莫道來說,也是節省多一些時間更有價值。

而伴隨着新型星際飛船數量的增長,

更早之前就被確定為其中一個工業中心的海衛一也在快速變化。

從已經逐漸成形的火星工業中心完成製造的,

根據海衛一環境改良設計的智能生產設備,被大量投放到了海衛一以及海王星軌道。

地面城市的‘四件套’,

作為能源供給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作為常駐人員食物來源的立體農場,工業中心需要的工業集群,

以及為遂古智能發揮作用而建設的基礎計算單元,規模都在海衛一所在位置快速擴大。

同時,作為常駐人員主要生活和研究工作區域的海衛一常駐基地的佔地範圍也在不斷變大。

到78年,海衛一上常駐的研究人員和其他人員,已經從最初的幾百人,膨脹到了近萬。

這還是因為智能時代,實際上並不需要什麼人參與海衛一工業中心建造的結果,

不然,在求索研究院對海衛一的開發逐漸進行到足以自給自足階段的情況下,

常駐人員的數量還能夠膨脹得更快。

然後,

再次年,也就是79年,

人類文明進入到智能時代的第二十年。

這一年,求索研究院及人類文明,再創造了一個裏程碑似的成就。

各行星,各衛星,各太陽系內航線關鍵節點位置的地外常駐基地數量,總數突破了一百。

這還是將諸如月面基地,火星基地這種匍匐在星球表面,佔地廣闊,

足以同時間容納上百萬人居住,完全可以說是星際城市的常駐基地也就當一個常駐基地計算出來的結果。

即便是在莫道漫長的人生中,人類文明也從未有此刻這樣強大過。

而在這種大背景之下,

求索研究院也在莫道的帶領下,

朝着求索研究院,也就是莫道這一世想要實現的最終遠航目標中,最後一個關鍵問題,能源問題不斷發起挑戰。

……

能源問題的解決方向,很早之前就已經確定下來。

其實也沒得選。

目前人類文明或者說求索研究院,

受到莫道的影響,在能源技術路線上,掌握和認知最多的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

在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現有基礎上往下走,還有些頭緒,

重新換條路走,完全摸不到一點邊。

從一開始,求索研究院內參與研究的相關團隊,就已經對此有了共識。

第三代可控核聚變技術,重核聚變就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有些頭緒也是相對而言,

從第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再到第三代聚變技術,之間的代差巨大。

對於莫道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其艱難的問題。

而對於這個問題的嘗試研究,

求索研究院在莫道的帶領下,還是從‘點火’開始。

先嘗試創造出可以實現重核聚變的條件,比如更高一個量級的溫度,高几個量級的壓力。

至於如何保持着苛刻的條件,以及在這種條件下,對反應中的重核聚變進行約束,都是後面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而求索研究院三代聚變項目研究團隊對此的研究方式,

基本是理論和實驗并行。

即最開始先不考慮其他問題,先將想得到,有可能達成重核聚變條件的嘗試,都挨個拉出來試一試。

從75年,比鄰系列電推進系統的理論設計基本完成,

莫道重心轉移到重核聚變研究上開始,

在莫道的同意下,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

在距離月球,一百萬公里左右,遠離各條星際航線的位置,劃了一片太空中的試驗場,

就在這片試驗場裏,開啟了頻繁的實驗,

頗有些‘瘋狂科學家’的模樣。

而越到後面,一些實驗的嘗試,也愈加天馬行空。

不過,這種頻繁的實驗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穫,

每次實驗總能夠收穫一些數據,偶爾也能夠給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和莫道一些啟發。

本質上,

這和莫道最開始做可控核聚變研究那一世,以實驗堆的實際建造,以超大項目反推相關技術研究類似。

在實際實驗中摸索出一條路來。

只不過,這次實驗的規模和次數要誇張許多。

這也是智能時代的優勢了,

足夠的生產力,用不着在各條研究路線中做什麼選擇,

凡是被研究員們,研究團隊提出來的一些想法,哪怕看起來可行性再低,都排隊試一試。

也就是這個時代了,

放在更早之前,即便忽略掉技術條件是否能夠支持此刻的試驗,

就生產力方面,這會兒求索研究院在莫道帶領下,進行着的,

這幾乎是窮舉法的研究實驗方式,就足夠將可控核聚變時代前,甚至是智能時代前的人類文明搞破產。

也就在太空中,太陽系內地外開發計劃的快速推進,地外各行星,各衛星,常駐基地的日益變化,

以及求索研究院窮舉法般的重核聚變研究,兩方面同時在這個時代的進展中,

時間,繼續往下流逝着。

……

從75年到79年,

在海衛一工業中心的加速建設過程中,

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也在太空試驗場內,進行了大量實驗,其中不乏一些異常誇張,偶爾弄出一些大動靜的實驗。

對於求索研究院來說,對於莫道來說,

既然一些巧妙的方法用不了,那就用一些‘笨辦法’。

不知道哪條技術路線有實現的可能,就挨個試過去。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理論指導實驗,那就先用大量的實驗,找到一些經驗公式,先用上再說。

就如同氘氚聚變技術的研究在莫道沒有在端流理論突破前,就是往前一點點磨,不計成本的磨。

可以說,求索研究院在重核聚變上的研究開端,就是用龐大的,飽和的資源和生產力硬生生砸開的。

而在這重複的試驗過程中,

對於重核聚變技術,莫道也逐漸多了一些認知。

79年,

在重核聚變的點火技術這一環節,

研究路線在莫道的主持和參與下,開始從野蠻生長階段,逐漸收窄,

大量的實驗,開始只集中在其中幾條技術路線。

這不意味着求索研究院的研究走向死胡同了,

反而是有了一些真正的頭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4章 飽和式研究

%